到了晚上,許生仍舊在老地方捕魚,王六郎也依然出現了,笑道:“許兄,別來無恙啊,今天又相見了,以後也不用再離別了。”
許生關心的問發生了什麽事,王六郎答道:“今天那個婦人本來是來代替我的,但我可憐她懷裏的幼兒,沒了母親要怎麽活?今天她代替我在這河裏受苦,其實不隻是她一條命,而是他們母子兩條命啊。我不忍心,便放她走了,我繼續留在這河裏,下次再有找替身的機會,也不知是猴年馬月了。或許,是我們的緣分還沒盡吧,啊哈哈哈”說完,六郎漬了一口酒入喉,酒入喉嚨頗為苦澀,一如他現在的心情。
許生聽了,頗為感慨,他安慰好友說:“六郎這番仁義之心,必定可以上達天聽的。”
自此,他倆又向之前那樣,日日夜裏一起喝酒、打魚。過了幾天,王六郎又來向許生告別,許生以為他又找到了替身,但是王六郎卻說道:“不是找的替身。許兄,真的被你說中了,前段時間我發了惻隱之心,放了那個婦人的事,果然被天帝知道了,他為了獎賞我,給我授了個招遠縣鄔鎮土地的職位,明天就要去赴任了。假如許兄將來想起了我們之間的交情,可以去那裏看我,你不用擔心路途遙遠,放心,一切有我。”
許生聽到好友終於得以脫離苦海,還做了神仙,高興不已,他向王六郎祝賀道:“六郎你是個品行高潔的君子,現在你做了神仙,真是可喜可賀!但終歸是人神有別,就算我不用擔心路途遙遠,但該怎麽做呢?”
王六郎笑道:“許兄不必擔心,你隻管上路就好,什麽都不用考慮。”他接著又給許生叮囑了好多話,才依依不舍的離去。
許生自那天後便真的再沒見到過王六郎,他心想這次六郎恐怕是真的做神仙去了,我得去看看他,看他過得好不好,於是,有一天,許生將和王六郎的約定對妻子說了,並催促妻子:“你給我準備一下行囊,我準備往招遠縣去一趟。”
許生妻子笑勸道:“先不說招遠縣離我們淄川縣有上百裏地,就算那裏真有你說的那位土地公公,那也是個泥塑的菩薩,恐怕沒法子和你說話啊。”
許生並不聽從妻子的勸告,自己收拾好行李,執意出發往招遠縣去了。
到了招遠縣,一問當地人,果然有個叫鄔鎮的地方,他一路打聽著到了鄔鎮,找了個客棧住下,安頓好後,他便向客棧老板打聽土地廟的事。
老板一聽,大驚問道:“敢問客人可是姓許?”
許生答道:“正是。不過你怎麽知道的?”
老板不答再問:“敢問許先生可是從淄川縣來?”
許生答道:“正是。不過你怎麽知道的?”
許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老板卻不迴答他的話,直接就這麽出去了。
不一會,就見人群扶老攜幼烏泱泱的過來了,男女老少的人,像一堵牆一樣,將許生團團圍住。
許生越發驚異,不知這人生地不熟的的地方會有什麽變故在等著自己。他心中驚詫不定,就聽眾人已經七嘴八舌的說起了緣由,原來,他們前幾天晚上,在睡夢中夢見一個神仙對他們說,他有一個好友姓許,過幾天從淄川縣來,神仙在夢裏和他們說,可以給他的朋友資助一些錢財物品,因此,鄔鎮的人就都在等候這位淄川許生過來。
許生聽了村民的話,也舉得十分奇異,他來到土地廟,點上幾柱清香,對著土地公公拜了拜,說道:“自從和六郎你分別後,我寤寐難眠,於是便走了上百裏的路來踐行和你的約定。承蒙你托夢給村民們照顧我,我十分感激。這次來我沒給你帶什麽東西,心裏很是過意不去,隻帶了些酒水,如果你不嫌棄,那就還像我們當初在河上時那般吧。”說完,他燒了些紙錢,並將酒水往地上灑了下去。隻見突然一陣風從神像後麵卷來,繞著許生旋轉了好一會才散了。
夜裏,許生夢見了王六郎,隻見六郎衣冠楚楚,好一副神仙做派,和他之前見到的王六郎是大不一樣。王六郎對許生拱手道謝,說道:“許兄不畏路途遙遠來看我,小弟歡喜不已,感激不盡。但因我所擔官職太小,法力低微,實在無法與許兄當麵相見,如同咫尺天涯,小弟心中十分悲愴。這裏村民給許兄的一些資助,你放心收下,就當是我報答你當初請我喝酒吧的禮物吧。你離開鄔鎮的那天,我會來送你的。”王六郎說完就不見了。
許生在鄔鎮住下了,每天他都去土地廟裏,帶上一壺酒,就如同之前在河上那般,將酒灑在地上,如同和友人共飲。幾天後,許生打算迴家去,村民知道了,都非常熱情的挽留他,紛紛輪番請他去家裏吃飯,弄得許生一天得去好幾家。後來許生堅持一定要走,村民們實在挽留不住,便都來給許生送行,同時給他送上儀程,一個早晨不到,許生收到的儀程就裝滿了他的行李。
許生走時,全村老少都出動了,一路將他送到了村口,出了村子後,就不知從哪裏刮起一陣羊角風,伴隨許生走了十幾裏,許生知道這定然是六郎來送自己了,他再次對著土地廟的方向拜去,說道:“六郎珍重!你我終須一別,不要再遠送了。你有一顆仁愛之心,自然能造福一方百姓,就不用我這個朋友多囉嗦了。”
許生說完,起身繼續趕路,那陣風還是在他身邊盤旋了好久才漸漸消散,村裏人見到這一幕,自然是十分感慨,也三三兩兩的迴去了。
許生迴到家中後,因為有了村民的饋贈,家裏變得寬裕起來,他也就不再去打漁了。後來他見到招遠縣的人,就向他打聽起鄔鎮的土地廟,招遠縣的人說,那個土地廟可是極為靈驗的,凡所求之事都無有不應,靈得很!
***
故事說完,一陣涼風吹過,月亮徹底隱入厚厚的雲層後麵,天色變得陰沉昏暗。
“快收拾收拾,迴去了,看樣子要下雨。”異史山人抬頭看了看天色,忙道。
“是!師父!”小徒弟手腳靈活,收拾起師父的茶壺茶杯,至於那些瓜果月餅什麽的,隻需收起盤子就好,其他的東西早就進了他的五髒廟了。“師父,心存善念真的能做神仙嗎?”
“為師不是早就和你說過嗎,‘有心為善,雖善不賞’,我們為善,隻能是發自本心,而不是為了去獲得什麽而坐行善。至於這個故事嘛,”異史山人也收拾好了東西,將徒弟手上的托盤接過拿在手裏,率先往居所走,道:“就算是平步青雲也不忘舊時的貧賤之交,這才是他作為神仙的高貴之處。為師認識一個人,家中貧寒,他有一個從小穿開襠褲一起玩泥巴的好友突然發財了,這個人便想著去投靠好友,想著人家會照顧他。於是他變賣的家中所有資產,換成盤纏千裏迢迢去投奔朋友,卻哪裏想到朋友發跡之後不再認他這個窮朋友,他隻好曆經千難萬阻灰溜溜的迴到家鄉,這麽一趟下來,他家裏更是什麽都沒有了,因此被鄉人取笑。”
“哈哈哈哈!”小徒弟笑了起來,“那個人也真是的,哪裏就能這樣去投靠別人,世上像王六郎這樣的人可真是不多呢。”
“是月也,哥哥至,貂帽解,傘蓋不張,馬化為驢,靴始收聲。”異史山人邊走邊唱。
“師父,你這是唱的什麽?”
“是那個人的族弟做的一首嘲笑他的令詞。”
“哈哈哈哈......”
許生關心的問發生了什麽事,王六郎答道:“今天那個婦人本來是來代替我的,但我可憐她懷裏的幼兒,沒了母親要怎麽活?今天她代替我在這河裏受苦,其實不隻是她一條命,而是他們母子兩條命啊。我不忍心,便放她走了,我繼續留在這河裏,下次再有找替身的機會,也不知是猴年馬月了。或許,是我們的緣分還沒盡吧,啊哈哈哈”說完,六郎漬了一口酒入喉,酒入喉嚨頗為苦澀,一如他現在的心情。
許生聽了,頗為感慨,他安慰好友說:“六郎這番仁義之心,必定可以上達天聽的。”
自此,他倆又向之前那樣,日日夜裏一起喝酒、打魚。過了幾天,王六郎又來向許生告別,許生以為他又找到了替身,但是王六郎卻說道:“不是找的替身。許兄,真的被你說中了,前段時間我發了惻隱之心,放了那個婦人的事,果然被天帝知道了,他為了獎賞我,給我授了個招遠縣鄔鎮土地的職位,明天就要去赴任了。假如許兄將來想起了我們之間的交情,可以去那裏看我,你不用擔心路途遙遠,放心,一切有我。”
許生聽到好友終於得以脫離苦海,還做了神仙,高興不已,他向王六郎祝賀道:“六郎你是個品行高潔的君子,現在你做了神仙,真是可喜可賀!但終歸是人神有別,就算我不用擔心路途遙遠,但該怎麽做呢?”
王六郎笑道:“許兄不必擔心,你隻管上路就好,什麽都不用考慮。”他接著又給許生叮囑了好多話,才依依不舍的離去。
許生自那天後便真的再沒見到過王六郎,他心想這次六郎恐怕是真的做神仙去了,我得去看看他,看他過得好不好,於是,有一天,許生將和王六郎的約定對妻子說了,並催促妻子:“你給我準備一下行囊,我準備往招遠縣去一趟。”
許生妻子笑勸道:“先不說招遠縣離我們淄川縣有上百裏地,就算那裏真有你說的那位土地公公,那也是個泥塑的菩薩,恐怕沒法子和你說話啊。”
許生並不聽從妻子的勸告,自己收拾好行李,執意出發往招遠縣去了。
到了招遠縣,一問當地人,果然有個叫鄔鎮的地方,他一路打聽著到了鄔鎮,找了個客棧住下,安頓好後,他便向客棧老板打聽土地廟的事。
老板一聽,大驚問道:“敢問客人可是姓許?”
許生答道:“正是。不過你怎麽知道的?”
老板不答再問:“敢問許先生可是從淄川縣來?”
許生答道:“正是。不過你怎麽知道的?”
許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老板卻不迴答他的話,直接就這麽出去了。
不一會,就見人群扶老攜幼烏泱泱的過來了,男女老少的人,像一堵牆一樣,將許生團團圍住。
許生越發驚異,不知這人生地不熟的的地方會有什麽變故在等著自己。他心中驚詫不定,就聽眾人已經七嘴八舌的說起了緣由,原來,他們前幾天晚上,在睡夢中夢見一個神仙對他們說,他有一個好友姓許,過幾天從淄川縣來,神仙在夢裏和他們說,可以給他的朋友資助一些錢財物品,因此,鄔鎮的人就都在等候這位淄川許生過來。
許生聽了村民的話,也舉得十分奇異,他來到土地廟,點上幾柱清香,對著土地公公拜了拜,說道:“自從和六郎你分別後,我寤寐難眠,於是便走了上百裏的路來踐行和你的約定。承蒙你托夢給村民們照顧我,我十分感激。這次來我沒給你帶什麽東西,心裏很是過意不去,隻帶了些酒水,如果你不嫌棄,那就還像我們當初在河上時那般吧。”說完,他燒了些紙錢,並將酒水往地上灑了下去。隻見突然一陣風從神像後麵卷來,繞著許生旋轉了好一會才散了。
夜裏,許生夢見了王六郎,隻見六郎衣冠楚楚,好一副神仙做派,和他之前見到的王六郎是大不一樣。王六郎對許生拱手道謝,說道:“許兄不畏路途遙遠來看我,小弟歡喜不已,感激不盡。但因我所擔官職太小,法力低微,實在無法與許兄當麵相見,如同咫尺天涯,小弟心中十分悲愴。這裏村民給許兄的一些資助,你放心收下,就當是我報答你當初請我喝酒吧的禮物吧。你離開鄔鎮的那天,我會來送你的。”王六郎說完就不見了。
許生在鄔鎮住下了,每天他都去土地廟裏,帶上一壺酒,就如同之前在河上那般,將酒灑在地上,如同和友人共飲。幾天後,許生打算迴家去,村民知道了,都非常熱情的挽留他,紛紛輪番請他去家裏吃飯,弄得許生一天得去好幾家。後來許生堅持一定要走,村民們實在挽留不住,便都來給許生送行,同時給他送上儀程,一個早晨不到,許生收到的儀程就裝滿了他的行李。
許生走時,全村老少都出動了,一路將他送到了村口,出了村子後,就不知從哪裏刮起一陣羊角風,伴隨許生走了十幾裏,許生知道這定然是六郎來送自己了,他再次對著土地廟的方向拜去,說道:“六郎珍重!你我終須一別,不要再遠送了。你有一顆仁愛之心,自然能造福一方百姓,就不用我這個朋友多囉嗦了。”
許生說完,起身繼續趕路,那陣風還是在他身邊盤旋了好久才漸漸消散,村裏人見到這一幕,自然是十分感慨,也三三兩兩的迴去了。
許生迴到家中後,因為有了村民的饋贈,家裏變得寬裕起來,他也就不再去打漁了。後來他見到招遠縣的人,就向他打聽起鄔鎮的土地廟,招遠縣的人說,那個土地廟可是極為靈驗的,凡所求之事都無有不應,靈得很!
***
故事說完,一陣涼風吹過,月亮徹底隱入厚厚的雲層後麵,天色變得陰沉昏暗。
“快收拾收拾,迴去了,看樣子要下雨。”異史山人抬頭看了看天色,忙道。
“是!師父!”小徒弟手腳靈活,收拾起師父的茶壺茶杯,至於那些瓜果月餅什麽的,隻需收起盤子就好,其他的東西早就進了他的五髒廟了。“師父,心存善念真的能做神仙嗎?”
“為師不是早就和你說過嗎,‘有心為善,雖善不賞’,我們為善,隻能是發自本心,而不是為了去獲得什麽而坐行善。至於這個故事嘛,”異史山人也收拾好了東西,將徒弟手上的托盤接過拿在手裏,率先往居所走,道:“就算是平步青雲也不忘舊時的貧賤之交,這才是他作為神仙的高貴之處。為師認識一個人,家中貧寒,他有一個從小穿開襠褲一起玩泥巴的好友突然發財了,這個人便想著去投靠好友,想著人家會照顧他。於是他變賣的家中所有資產,換成盤纏千裏迢迢去投奔朋友,卻哪裏想到朋友發跡之後不再認他這個窮朋友,他隻好曆經千難萬阻灰溜溜的迴到家鄉,這麽一趟下來,他家裏更是什麽都沒有了,因此被鄉人取笑。”
“哈哈哈哈!”小徒弟笑了起來,“那個人也真是的,哪裏就能這樣去投靠別人,世上像王六郎這樣的人可真是不多呢。”
“是月也,哥哥至,貂帽解,傘蓋不張,馬化為驢,靴始收聲。”異史山人邊走邊唱。
“師父,你這是唱的什麽?”
“是那個人的族弟做的一首嘲笑他的令詞。”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