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遂寧和江如流二人正自飲酒,談話感慨之間,忽而聽到外麵一樓傳來喧囂吵嚷聲。
二人對視一眼,均有些詫異之色。
要知道,這花滿樓的房屋結構都很密實,隔音做得也遠遠勝於其他花街酒肆。
按理說一樓大廳的嬉笑怒罵等等諸多噪音,是不應該被二樓雅間中的賓客聽到,擾了貴客雅興的。
除非,那聲音實在太大也太嘈雜。
李遂寧武道已入大乘,他屏息傾聽一刻,旋即蹙起了眉峰,臉上表情青紅交加,變幻莫測起來。
江如流見狀頓時更加好奇了。
他起身一個箭步推開門窗,想了想決定親自去聽聽外麵有什麽好熱鬧看。
雅間的房門一打開,外麵的吵嚷聲登時大了好幾倍。
他皺著眉踱步到雅間外的連廊上,探頭從二樓看下去,就見下麵兩夥人對峙,嗚嗚渣渣互相推搡。
明顯一夥兒人勢強人多勢眾,一夥兒勢弱隻有“小貓三兩隻”。
不過人少的那夥兒領頭的公子卻麵無懼色,半步不退。
江如流定睛眯眼細細一看,登時笑了。
好嘛,怪不得方才李遂寧一聽動靜便拉下了臉來。
感情這兩夥人中為首的,一位是吏部侍郎柏如鬆的母家表弟、河東薛氏有名的浪蕩紈絝薛鬆源;
另一位則是工部尚書崔哲的嫡幼子、也就是李遂寧的嫡長姐李遂鴻的小叔子崔月遲。
——也就是那位“勢弱”,身邊並沒什麽幫手的公子。
也怪不得李遂寧坐在裏麵壓根不想出來。
這兩位一個是他發妻平陽長公主母族表親,一個是他大姐夫家的小叔,他若是出來,身份屬實尷尬。
更何況在花滿樓這種地方見到熟人,以李大公子素來端正的性情,多少還是有些難為情的。
江如流一臉津津有味的聽了好一會兒樓下的“官司”,然後興衝衝殺迴雅間,隨手帶上房門便道:
“果真是紅顏禍水啊!你猜怎麽著?這兩位小祖宗居然也是因為姑娘起了爭執!”
李遂寧不置可否的挑了挑眉。
“這不是廢話嗎?來到花滿樓起爭執,不是因為女人,還能是因為什麽。”
更何況他有內力傍身,其實聽得一清二楚,比江如流聽到的還要清晰。
江如流嘖嘖有聲道:“我方才聽到他們爭執之中,似乎提到了什麽‘吳小姐’?
莫非就是日前獲罪被抄家斬首、親眷盡數充入教坊司的西南按察使吳用的獨生女兒?”
李遂寧聞言皺眉道:
“西南按察使吳用大人?他獲罪了?”
江如流聞言當即翻了個白眼,道:
“李大公子成日裏就知道武刀弄劍,居然連這麽轟動昭歌的事都不知?”
李遂寧緩緩搖頭,道:“我最近兩耳不聞窗外事,確實鮮少出府。
不過,過去我隻聽聞過吳用似乎在西南是個鼎鼎有名的好官,所轄郡縣亦不被雨林山匪侵擾。
他所犯了何事?居然被殺頭,還連累妻小沒入教坊?”
江如流歎息道:“這大概就是知人知麵不知心罷,過去人人都道吳用是個好官。
可是誰能猜到,這位曾經的西南按察使,居然是個人麵獸心的貪官!
聽說,他仗著遠在西南邊陲山高皇帝遠,居然勾結雨林山匪,養匪為患。
先是擄劫往來商隊,然後再假意平匪有功,實則都是他自導自演的把戲罷了。
若非是有百姓逃出了吳用管轄的虎口,上京告了禦狀,隻怕朝廷還被蒙在鼓裏。隻是奇怪的是.”
李遂寧抬眼,“隻是奇怪什麽?”
江如流奇怪道:“隻是不知為何,欽差奉旨南下查案時,卻並未遇到什麽阻礙。
按理說這種‘土皇帝’在自己的地盤上經營了十幾年,早已根深蒂固不好動搖才對。
可是吳用卻老老實實的,竟隨著欽差迴了昭歌戴罪。”
李遂寧聽到這裏不禁皺眉。
“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麽冤情或是隱情?”
江如流聞言先是一怔,旋即也一臉費解的搖了搖頭。
“誰知道呢,隻是看吳用那副光明磊落、問心無愧的隨著欽差迴京的氣度,很多人都還以為這事兒或許是誤會,真的還有轉機。
誰知道,吳用人才下了大獄,還未等三司會審,第二日獄中便傳來了他畏罪咬舌自盡的消息。
這下陛下自然震怒,當即下旨說即便他人已死了,也要拖出午門,對屍首再次斬首,棄市三日以儆效尤。
而他遠在西南的家中親眷,自然也全部被鎖進京中,充入了教坊司。
不過嘛,吳用不愛女色,家中隻有一妻一女。
聽說吳夫人在得知吳用自盡後便在家中投了繯,所以最終被鎖進昭歌的,居然隻有吳用的獨生女、那位昔日吳家大小姐吳若姝一人。”
李遂寧一臉驚異道:“這事.怎麽聽起來有些詭異呢?
既然未經三司斷罪,那麽即便吳用咬舌自盡,照例也不該禍及妻女。”
而且吳用和其夫人的反應,倒不像畏罪自盡,反而像是.
被逼死的。
不過,剩下這話他可不敢多說。
畢竟若能逼得西南按察使自盡之人,天下之中寥寥無幾,哪一個都是他李家能得罪得起的。
江如流聞言也是歎氣,他沉默一瞬,道:
“據說那位吳家小姐至今仍然喊冤呢,堅持說自己的父親持身清明、坦坦蕩蕩,絕對沒有勾結過雨林山匪、暗中霍亂西南的惡行。
隻是罷,這事早就在天子那裏一錘定音了,據說是證據確鑿,沒有誣陷,也根本無從翻案了。”
李遂寧靜默一瞬,旋即皺眉道:
“不過,吳用和其妻女久居西南,又與我大姐的小叔崔月遲、還有柏如鬆的表弟薛鬆源又有何幹?
薛鬆源也就罷了,不過是個見色起意的登徒子。
清河崔氏嫡出的小公子崔月遲可絕非浪蕩之人,他怎會與其他紈絝爭風吃醋到花滿樓來?”
江如流聽了這話登時笑了,他抬手指著李遂寧道:
“不是我說你啊,你說說你到底是怎麽迴事?虧得你們李家和清河崔氏還有姻親關係,你居然都不知道嗎?
——崔家小公子月遲與那吳家大小姐吳若姝,本來就是訂過親的呀!”
“什麽?”
這下輪到李遂寧震驚了。
他凝眸沉思片刻,當即搖頭道:“不可能罷,我怎麽沒聽說過此事?
更何況若是吳若姝已與清河崔氏定了親,那便算是清河崔氏的人了。
即便其父吳用獲罪,也不會禍連已許親給別家的外嫁女。”
江如流道:“問題正是出在這裏了。他們兩家過去隻是口頭定親,並未過文書諸禮。
所以不算定親禮成,便當不得正式的未婚夫妻。
這不,吳用一出了事,他的女兒便被拿了押送入京。
因為沒有正式定親文書,吳小姐便不算外嫁女,仍是吳家女。”
說到這裏,江如流歎道:
“隻是可憐了這對兒本該郎才女貌,天生一對的才子佳人。
聽說自打吳若姝被充入教坊司做了清倌人,崔家小公子便日日都來,處處護著她不被人輕薄欺負。
清河崔氏的家中親長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是崔月遲文心鐵骨、一根筋認了死理,就是不肯迴家。”
他用下巴點了點門外的方向,繼續道:
“這不,薛家那一位可是昭歌城中出了名的混不吝!
薛鬆源仗著河東薛氏家族的勢力,和他姑母乃是當今皇後的生母、天子的嶽母,那是誰的麵子都不給。
即便是南朝四大士族之一的清河崔氏的公子,若是擋了他一親芳澤抱美而歸的色心,那也是想打就打的。”
方才江如流在連廊上居高而下看的真切,清河崔氏清貴,小公子崔月遲身邊並無有人,小廝隻有三兩人。
而薛鬆源卻唿朋喚友、跟著許多狐朋狗友紈絝子弟一同尋歡作樂。
薛家的隨扈家奴自然不敢毆打折辱清河崔氏的貴公子,但是那些圍繞討好薛鬆源的紈絝子弟們,可就不好說了。
寶子們,其實從12月開始單位工作就一直非常非常繁忙,各種迎檢各種計劃各種總結,加上前陣子失眠加耳鳴治療期間醫生建議多休息不要太大壓力所以也沒存下什麽稿子。
抱歉了友友們~年前工作和生活都非常忙碌,今天開始隻能暫時一日一更了。
大家如果覺得不過癮的可以加到收藏夾裏,攢攢幾天一起看,鞠躬()再次抱歉~愛你們。
最後,感謝書友20190502221622444的月票~
二人對視一眼,均有些詫異之色。
要知道,這花滿樓的房屋結構都很密實,隔音做得也遠遠勝於其他花街酒肆。
按理說一樓大廳的嬉笑怒罵等等諸多噪音,是不應該被二樓雅間中的賓客聽到,擾了貴客雅興的。
除非,那聲音實在太大也太嘈雜。
李遂寧武道已入大乘,他屏息傾聽一刻,旋即蹙起了眉峰,臉上表情青紅交加,變幻莫測起來。
江如流見狀頓時更加好奇了。
他起身一個箭步推開門窗,想了想決定親自去聽聽外麵有什麽好熱鬧看。
雅間的房門一打開,外麵的吵嚷聲登時大了好幾倍。
他皺著眉踱步到雅間外的連廊上,探頭從二樓看下去,就見下麵兩夥人對峙,嗚嗚渣渣互相推搡。
明顯一夥兒人勢強人多勢眾,一夥兒勢弱隻有“小貓三兩隻”。
不過人少的那夥兒領頭的公子卻麵無懼色,半步不退。
江如流定睛眯眼細細一看,登時笑了。
好嘛,怪不得方才李遂寧一聽動靜便拉下了臉來。
感情這兩夥人中為首的,一位是吏部侍郎柏如鬆的母家表弟、河東薛氏有名的浪蕩紈絝薛鬆源;
另一位則是工部尚書崔哲的嫡幼子、也就是李遂寧的嫡長姐李遂鴻的小叔子崔月遲。
——也就是那位“勢弱”,身邊並沒什麽幫手的公子。
也怪不得李遂寧坐在裏麵壓根不想出來。
這兩位一個是他發妻平陽長公主母族表親,一個是他大姐夫家的小叔,他若是出來,身份屬實尷尬。
更何況在花滿樓這種地方見到熟人,以李大公子素來端正的性情,多少還是有些難為情的。
江如流一臉津津有味的聽了好一會兒樓下的“官司”,然後興衝衝殺迴雅間,隨手帶上房門便道:
“果真是紅顏禍水啊!你猜怎麽著?這兩位小祖宗居然也是因為姑娘起了爭執!”
李遂寧不置可否的挑了挑眉。
“這不是廢話嗎?來到花滿樓起爭執,不是因為女人,還能是因為什麽。”
更何況他有內力傍身,其實聽得一清二楚,比江如流聽到的還要清晰。
江如流嘖嘖有聲道:“我方才聽到他們爭執之中,似乎提到了什麽‘吳小姐’?
莫非就是日前獲罪被抄家斬首、親眷盡數充入教坊司的西南按察使吳用的獨生女兒?”
李遂寧聞言皺眉道:
“西南按察使吳用大人?他獲罪了?”
江如流聞言當即翻了個白眼,道:
“李大公子成日裏就知道武刀弄劍,居然連這麽轟動昭歌的事都不知?”
李遂寧緩緩搖頭,道:“我最近兩耳不聞窗外事,確實鮮少出府。
不過,過去我隻聽聞過吳用似乎在西南是個鼎鼎有名的好官,所轄郡縣亦不被雨林山匪侵擾。
他所犯了何事?居然被殺頭,還連累妻小沒入教坊?”
江如流歎息道:“這大概就是知人知麵不知心罷,過去人人都道吳用是個好官。
可是誰能猜到,這位曾經的西南按察使,居然是個人麵獸心的貪官!
聽說,他仗著遠在西南邊陲山高皇帝遠,居然勾結雨林山匪,養匪為患。
先是擄劫往來商隊,然後再假意平匪有功,實則都是他自導自演的把戲罷了。
若非是有百姓逃出了吳用管轄的虎口,上京告了禦狀,隻怕朝廷還被蒙在鼓裏。隻是奇怪的是.”
李遂寧抬眼,“隻是奇怪什麽?”
江如流奇怪道:“隻是不知為何,欽差奉旨南下查案時,卻並未遇到什麽阻礙。
按理說這種‘土皇帝’在自己的地盤上經營了十幾年,早已根深蒂固不好動搖才對。
可是吳用卻老老實實的,竟隨著欽差迴了昭歌戴罪。”
李遂寧聽到這裏不禁皺眉。
“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麽冤情或是隱情?”
江如流聞言先是一怔,旋即也一臉費解的搖了搖頭。
“誰知道呢,隻是看吳用那副光明磊落、問心無愧的隨著欽差迴京的氣度,很多人都還以為這事兒或許是誤會,真的還有轉機。
誰知道,吳用人才下了大獄,還未等三司會審,第二日獄中便傳來了他畏罪咬舌自盡的消息。
這下陛下自然震怒,當即下旨說即便他人已死了,也要拖出午門,對屍首再次斬首,棄市三日以儆效尤。
而他遠在西南的家中親眷,自然也全部被鎖進京中,充入了教坊司。
不過嘛,吳用不愛女色,家中隻有一妻一女。
聽說吳夫人在得知吳用自盡後便在家中投了繯,所以最終被鎖進昭歌的,居然隻有吳用的獨生女、那位昔日吳家大小姐吳若姝一人。”
李遂寧一臉驚異道:“這事.怎麽聽起來有些詭異呢?
既然未經三司斷罪,那麽即便吳用咬舌自盡,照例也不該禍及妻女。”
而且吳用和其夫人的反應,倒不像畏罪自盡,反而像是.
被逼死的。
不過,剩下這話他可不敢多說。
畢竟若能逼得西南按察使自盡之人,天下之中寥寥無幾,哪一個都是他李家能得罪得起的。
江如流聞言也是歎氣,他沉默一瞬,道:
“據說那位吳家小姐至今仍然喊冤呢,堅持說自己的父親持身清明、坦坦蕩蕩,絕對沒有勾結過雨林山匪、暗中霍亂西南的惡行。
隻是罷,這事早就在天子那裏一錘定音了,據說是證據確鑿,沒有誣陷,也根本無從翻案了。”
李遂寧靜默一瞬,旋即皺眉道:
“不過,吳用和其妻女久居西南,又與我大姐的小叔崔月遲、還有柏如鬆的表弟薛鬆源又有何幹?
薛鬆源也就罷了,不過是個見色起意的登徒子。
清河崔氏嫡出的小公子崔月遲可絕非浪蕩之人,他怎會與其他紈絝爭風吃醋到花滿樓來?”
江如流聽了這話登時笑了,他抬手指著李遂寧道:
“不是我說你啊,你說說你到底是怎麽迴事?虧得你們李家和清河崔氏還有姻親關係,你居然都不知道嗎?
——崔家小公子月遲與那吳家大小姐吳若姝,本來就是訂過親的呀!”
“什麽?”
這下輪到李遂寧震驚了。
他凝眸沉思片刻,當即搖頭道:“不可能罷,我怎麽沒聽說過此事?
更何況若是吳若姝已與清河崔氏定了親,那便算是清河崔氏的人了。
即便其父吳用獲罪,也不會禍連已許親給別家的外嫁女。”
江如流道:“問題正是出在這裏了。他們兩家過去隻是口頭定親,並未過文書諸禮。
所以不算定親禮成,便當不得正式的未婚夫妻。
這不,吳用一出了事,他的女兒便被拿了押送入京。
因為沒有正式定親文書,吳小姐便不算外嫁女,仍是吳家女。”
說到這裏,江如流歎道:
“隻是可憐了這對兒本該郎才女貌,天生一對的才子佳人。
聽說自打吳若姝被充入教坊司做了清倌人,崔家小公子便日日都來,處處護著她不被人輕薄欺負。
清河崔氏的家中親長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是崔月遲文心鐵骨、一根筋認了死理,就是不肯迴家。”
他用下巴點了點門外的方向,繼續道:
“這不,薛家那一位可是昭歌城中出了名的混不吝!
薛鬆源仗著河東薛氏家族的勢力,和他姑母乃是當今皇後的生母、天子的嶽母,那是誰的麵子都不給。
即便是南朝四大士族之一的清河崔氏的公子,若是擋了他一親芳澤抱美而歸的色心,那也是想打就打的。”
方才江如流在連廊上居高而下看的真切,清河崔氏清貴,小公子崔月遲身邊並無有人,小廝隻有三兩人。
而薛鬆源卻唿朋喚友、跟著許多狐朋狗友紈絝子弟一同尋歡作樂。
薛家的隨扈家奴自然不敢毆打折辱清河崔氏的貴公子,但是那些圍繞討好薛鬆源的紈絝子弟們,可就不好說了。
寶子們,其實從12月開始單位工作就一直非常非常繁忙,各種迎檢各種計劃各種總結,加上前陣子失眠加耳鳴治療期間醫生建議多休息不要太大壓力所以也沒存下什麽稿子。
抱歉了友友們~年前工作和生活都非常忙碌,今天開始隻能暫時一日一更了。
大家如果覺得不過癮的可以加到收藏夾裏,攢攢幾天一起看,鞠躬()再次抱歉~愛你們。
最後,感謝書友20190502221622444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