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是夜。


    琴奢氏繡錦坊中,一個一襲黑袍的男子恭恭敬敬的跪拜在垂首繡著花的毀容老嫗麵前,畢恭畢敬道:


    “殿下,屬下這些天按照您的命令,親自跑了一趟邯雍廣陵城,已經跟少主那邊碰上了頭。


    那名南朝醫律身邊的那兩位武道境界很高的北朝護衛,據少主說興許便是北朝邯雍三十六部之首的宇文部壺盧聖壇之人。


    前一段時間這幾人貌似也曾在廣陵城中嶄露頭角,其中一個在邯庸皇朝的演武節中對北朝天子拓跋宏有過救駕之恩;


    至於那名臉上帶著刀疤的女護衛,她的來曆就更加不簡單了,據少主說她竟是剛剛過世的那位摩鈳耶聖使臨終前赦封指定的壺盧聖壇副使。自摩鈳耶聖使過世後,新任聖使年幼閉關不知去了何方,如今的壺盧聖壇由她做主。”


    “什麽?”


    寧婆停下手中動作,皺眉不解道:


    “壺盧聖壇的副使?這怎麽可能,壺盧聖壇乃是北朝邯雍三十六部中宇文部的聖地。


    北境之人素來狂傲,尤其是武道境界高的北朝人,更加一貫看不起南朝之人。


    壺盧聖壇的副使和高手,又怎會給一個病弱的武道境界低微的南朝醫者做護衛?這事不太對,阿衣打聽來的消息屬實嗎?”


    那男子微頓,也遲疑了一瞬,但是卻還是道:


    “殿下,少主在邯庸經營十年之久,想來消息應該不會有錯罷?”


    寧婆難以置信的搖了搖頭,麵露迷茫之意。


    是的,她的九弟斕素衣已經在邯庸潛伏多年,甚至打入了邯庸三十六部之首的宇文部,按理說來自於壺盧聖壇的消息總不至於還能搞錯了。


    隻是,這個結論左思右想還是不太合乎情理。


    她依稀記得,那位南朝來的謝醫律身邊的女護衛,貌似是位用刀的高手。


    於是寧婆再次確認,又問道:


    “你既說那南朝醫律身邊的女護衛乃是壺盧聖壇的副使,想來也是個有名有姓的人物,那麽她的本命武器應該不是秘密,那位副使慣用的武器可是刀?”


    男子當即拱手為禮,迴答道:


    “殿下,壺盧聖壇副使薄熄慣用的武器正是北朝人用的最多的刀。聽說那把刀在內力催動下,刀鋒隱約有龍吟悲鳴聲響起,故而名曰‘哭龍荒’。”


    寧婆悚然頷首。


    她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哭龍荒’嗎?那就錯不了了,那女護衛手中的刀鞘上確實雕刻著蟠龍印記,這倒是能對得上。”


    寧婆覺得此事頗有些棘手起來。


    北朝邯庸第一大部宇文部,曾經出過無數位北朝中宮皇後,而他們的族地聖壇壺盧聖壇,更是在整個北境草原都享譽盛名和清譽的。


    壺盧聖壇之人按理說是絕對不會無故離開聖壇,更別說是在聖使新喪、少使年幼之際,未來幾年中都將獨掌壺盧聖壇權柄的副使,居然遠離阿爾若草原,隨著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南朝女神醫四方遊曆,這不是扯淡呢嗎?


    寧婆的嗓子當年曾在火場中被煙嗆壞了,所以說話時聲音難免有些嘶啞。


    她喃喃自語道:“這個謝昭.到底是什麽人?她的來曆絕對不簡單。”


    寧婆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似乎有什麽事情正在逐漸脫離她的掌控。


    她在沉默中認真思考片刻,忽然果斷道:


    “阿衣可還交代了什麽?我們近日速將麝敦城這邊諸多事宜盡快做個收尾,然後便撤出麝敦城。


    屆時我會藏身於西疆邊境的鎮府,伺機隨時打探麝敦城的情報;而你則帶著我們的全部人手立刻去北朝尋找阿衣——此地不宜久待,否則遲則必然生變。”


    那男人錯愕道:


    “——什麽?大殿下這怎麽可以?我們是絕對不能將您一個人留在西疆的!”


    寧婆一臉肅容,微微搖頭,然後冷聲道:


    “你隻需聽命行事,如今麝敦城來了如此來意不明的‘強人’,我心中實在難安。


    你們聚在一起太過顯眼,不能再留在麝敦城,否則早晚引人注意被人一鍋端了。速去北朝與阿衣匯合,才是保存實力的上上智選。


    切勿再耽誤時間了,阿衣這次命你帶來的口信是什麽,他還需要我們這邊的人手做些什麽?”


    男人見她態度堅決,不敢再勸,隻好歎了口氣任命般如實迴話:


    “少主確實有所交代,他說他之前安置在南朝京都昭歌城中的‘釘子’傳迴話來,南朝天子靖帝有意將自己的庶妹安寧長公主,許配給琅琊關守將彭蕭。”


    寧婆皺眉,聲音喑啞道:


    “這又與我們有什麽幹係?左右不過是一個庶出的公主和一個武將之間的聯姻罷了,能影響什麽大局?”


    男人拱手迴話道:“少主說,這位琅琊關守將身份很是不同,乃是昔年謝煥臣謝大將軍的親傳弟子,算是謝家在軍中的嫡係後起之秀——他若在這檔口身死,或許會挑起南朝廟堂的一些風波。”


    寧婆輕輕挑眉,不解道:


    “即便那個小將彭蕭是謝煥臣的弟子又如何?他死就死了,又能掀起多大的水花?


    他的師父謝煥臣即便當年再是驍勇善戰、身份顯赫又能如何,如今的謝大將軍隻怕骨頭渣子都要爛沒了,謝家在軍中也早就沒人了。


    而如今謝氏血脈中最出息的‘千歲劍仙’,也已被南朝天子自毀長城。


    即便我們犧牲良多,讓那個彭蕭被被刺而亡,誰又會給一個區區琅琊關守將出頭?他的死又能挑起南朝廟堂的什麽波瀾?”


    男子迴道:“大殿下,少主曾說他埋入昭歌城的那枚‘釘子’如今正在發力,挑起南朝另外一個長公主對南朝天子的不滿。


    若是我們的人手能在彭蕭上京路上將之擊殺,再嫁禍給南朝的明河柏氏,屆時合情合理,一切都將天衣無縫!


    到時候安寧長公主守了望門寡事小,南朝皇帝親自賜婚駙馬爺卻在成婚路上,被明河柏氏的人‘刺殺’.那可就事大了!”


    寧婆驚愕道:


    “阿衣居然是這個打算?”


    她沉吟一瞬,緩緩點頭:


    “此計甚妙!南朝皇帝雖然迎娶了明河柏氏的嫡出小姐為元後,但是必然也在暗自提防明河柏氏,從他給安寧長公主定下謝家軍中嫡係後輩為婿、而不是重用明河柏氏在軍中的人馬便可見一二了。


    若是這個時間,‘明河柏氏’的人刺殺了南朝天子親自選定的未來軍中助力和妹婿,隻怕天宸這位小皇帝心裏必然恨急了他明河柏氏,甚至覺得他們欺君罔上、意圖架空他這個皇帝,好讓他日後無人可用隻能依仗於他們!但是”


    寧婆不解,她皺起雙眉抬眼看向男子,不解道:


    “這樣一來,世間恐怕沒有不透風的牆。這明河柏氏先前與我們素來還算‘愉快’和睦,阿衣若是真的下定決心要走上這麽一步棋,隻怕日後若被柏孟先那個老東西知道了是我們在暗中嫁禍給他,必然與我們結怨,以後便將柏氏這步棋子徹底走死了。”


    男子恭敬迴答道:


    “大殿下,少主說這個不用擔心,如今在南朝天宸,他養的‘釘子’已經足夠多了,也都還算得用。


    至於明河柏氏,他們向來左右逢源、陰狠狡詐、不足與謀,我們借此與他們分道揚鑣,正是一舉兩得。”


    寧婆聞言沉吟片刻,終於點頭。


    “好,你去傳我的指令,西疆境內所有我們的死士即刻南下,與阿衣的人手匯合一同行動。”


    她陰惻惻的一笑。


    燭火下,她那忽明忽暗的臉上,大火燒毀後的臉扭曲如惡鬼般驚悚。


    寧婆喃喃道:


    “謝煥臣當年不是很喜歡多管閑事嗎?如今想必他在地下很是寂寞,我們這就將謝大將軍的親傳弟子送下去,好生陪他作伴!”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歲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九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九洲並收藏千歲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