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長生發完呆,愣愣道:“......怪不得,怪不得李大公子不敢娶妻。說不定他們李家雖不想迎娶門第落魄了的於家姑娘,但私下裏卻還是用自己有婚約這個借口,來搪塞那位行事荒唐的長公主的。”


    謝昭“唔”了一聲,輕輕頷首。


    算他沒傻的徹底。


    謝昭淡淡道:“我曾聽聞,平陽長公主確實曾放話,想要招李遂寧為駙馬。當然了,李遂寧他本人自然是不肯的,李家也自然是不願意。


    李遂寧的父親李肅河畢竟是九門提督,掌管昭歌城安危的武將,平陽長公主再荒唐也不敢將手伸到前朝去,所以始終不敢逼迫李家太過。


    不過,放眼整個昭歌城,官宦人家幾乎都知道平陽長公主這麽一個混不吝一直像‘惡犬盯肉’一樣守著李遂寧這塊‘香餑餑’......大家惹不起總躲得起吧?


    想來也正是因此,李遂寧的婚事才被耽擱了下來。我私以為,安安你還是不要去趟這趟渾水比較好。”


    韓長生點了點頭,“她自然不敢逼迫九門提督府太過分的,這位長公主畢竟不是皇上的同母姐妹,不過是一階庶出。若是太過囂張惹了皇帝的不快,哪裏還有好日子過?”


    他想了想,十分費解的說:“可是還是好奇怪啊!”


    淩或看向他:“什麽好奇怪?”


    韓長生皺著眉頭,百思不得其解的道:“還能是什麽奇怪,自然是小皇帝和柏家奇怪嘍!——天下皆知,謝霖上柱國和柏孟先大都督不睦,而謝皇後和柏貴妃也不睦。


    既然如此,為什麽小皇帝居然會娶了柏家的嫡女做了皇後呢?這皇後小柏氏可是他親娘的情敵柏太貴妃的嫡親侄女哎?”


    淩或沉默著想了想,也搖了搖頭:“天家之事,其間複雜不是我們這些遊跡江湖之閑人所知。”


    於安安也有些不解。


    她雖然生來遠離昭歌紛擾,但是自小在文墨上所受的教育皆出自母親寧氏,看似怯懦溫婉,實則聰慧過人。


    她若有所思道:“對啊......謝家如今雖然人丁不旺,大多有名有姓的謝氏子都已為國捐軀,但是畢竟如今謝家還有人在呢。


    別的先不說,潯陽郡王謝煥章乃是當今朝堂百官文人的精神領袖,雖然聽聞郡王性情淡泊寧靜,但在文官之中力量也極大。


    昔年我的外祖父被人稱為‘寧半朝’,就是因為朝堂上另外一半官員皆是出自潯陽謝氏門下。


    ——陛下既然有這樣厲害的母族,為何還要迎娶柏家的女兒,這豈不是讓謝氏後人......難堪沒臉?”


    淩或皺眉,沒有吭聲。


    倒是安靜了許久的謝昭忽然神色不明的笑了笑,她語氣涼涼,帶著她自己都未察覺的酸澀。


    “即使謝家曾經再是風光,如今畢竟不已問朝堂事許久,潯陽郡王自己更是一副閑雲野鶴的性子。


    他是皇帝的長輩,也是皇帝嫡親的舅舅,想來有了這麽一層關係,這人嘛......用起來自然會有所顧忌,有了顧忌,自然也就不會那麽順手。”


    三人怔了怔,似乎是在琢磨她話裏的意思。


    不過,謝昭卻已經輕輕擺手打斷了她們,將話頭帶迴了正題。


    “所以,安安你想好了嗎?關於李家此事,你自己又是怎麽想的?”


    於安安先是一怔,旋即默默垂下了頭。


    她靜靜思索了片刻,然後抬起頭來正色道:“阿昭,我已經想好了,人貴在自知。我雖不欲妄自菲薄,但昭歌城卻是一個處處都要看出身、看權勢的地方。


    父親亡故多年,雖然外祖父還有餘蔭庇護,但於家如今在昭歌已然算不得是什麽權貴官宦。我也隻是一個升鬥小民,並不想招惹昭歌城的是非。


    既然如此,那麽明日一早不妨將那半塊玉玨送還九門提督府,自此管她什麽長公主也好、九門提督府大公子也罷,都再與我於安安沒什麽關係了。”


    謝昭眼底閃過一絲欣慰的笑意,她靜靜看著她,確定她是真的下定了決心,於是輕輕點頭道:


    “也好,於家的人口簡單,其實以你的性情也並不適合嫁進提督府那種人際複雜的人家。既早決斷、便早脫身,明日我們陪你一同去。”


    淩或也點了點頭,他的話少,語調不重,但卻有種擲地有聲的安全感。


    他道:“你不必怕,有我們在。”


    韓長生連連點頭,他毫不見外的站起來大力拍了拍淩或的肩膀,中氣十足的道:


    “——就是!咱們可不怕他們九門提督府,不就是二十四歲的大乘境嗎?有什麽了不起!瞧見了沒?你的淩大哥如今可是一位十九歲的堂堂聖王境,摔他李大公子好幾條街!他們若是想要為難你、或是強留你,那我們便打死他們這些狗曰的!”


    於安安眼底閃過一絲感動,他們的話無疑驅散了她此時心中的不安。


    她重重跟著點了點頭,微笑著彎了彎眉眼。


    “......嗯!”


    次日一早,幾人難得起了個大早,在簡單收拾了一番後,便在客棧吃了個早飯,隨後直奔九門提督府去了。


    ——那還真是,一刻都沒有耽擱。


    正如謝昭之前在汝陽城所說,她似乎真的曾經來過昭歌,對四方街道都很熟悉的樣子。她領著他們七拐八拐抄了不少近路,很快便抵達了九門提督府的門口。


    韓長生當先上前交涉,他幾步上了台階,對著九門提督府門前的護衛道:


    “這位大哥,煩請幫我們通傳一下,我們幾個有要事想要求見李大人。”


    九門提督府門口的護衛見慣了京中達官顯貴,素來眼高於頂,且眼光毒辣。


    他一眼就看出站在門前的幾個少年少女衣著寒酸,一看便並非出身顯貴人家——甚至還有一個少女一臉青黑胎記,十分醜陋不堪。


    他下意識皺了皺眉,冷漠的道:


    “拜帖。”


    韓長生一愣。


    “拜帖?什麽拜帖?”


    他迴頭看了看於安安,待看到於安安輕輕搖了搖頭後,便又轉過頭來憨笑道:


    “這位大哥,我們......我們沒有拜帖,怎麽?難道沒有拜帖便不能見李大人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歲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九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九洲並收藏千歲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