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蕙蘭迴房的時候都快申正了,天陰著,蕙蘭披著大毛鬥篷,捧著手爐一點都不冷。


    她帶著水仙和柳芽陪著迴福壽居的五娘子七娘子一行走了一段,分別後才慢慢走著迴了慶安堂。


    蕙蘭身邊的青果已經18歲了,過了年就已經基本不跟著蕙蘭出門了。她年紀快到了,已經定下了親事,等蕙蘭過了生日搬房子前就要出去嫁人了。


    朝廷鼓勵婚育,男子年過20、女子年過18不成婚是要罰款的。


    蕙蘭覺著這個政策挺人道的,年齡卡的也合適。當然,隻針對政策本身,擱她身上還是能不嫁人不罰錢更好。


    去年的時候,外祖家裏出了孝,父子三人都已經起複了。外祖進京做了禮部員外郎,從四品;大舅算是離家最近的,在高陵做縣令,正六品;二舅離她最遠,在涼州武威郡做正七品戶曹。


    外祖帶著兩個表哥一個表姐在京,既是為了表哥們科考方便,也是為了孫兒孫女們的婚事著想。大舅家的大表哥15歲,二舅家的二表哥14歲,一心舉業,刻苦攻讀,除了去書院,連出門都少。還有大舅家的二表姐今年才13歲,因著外祖母故去,兩位舅母各自帶著幼子幼女隨夫在任上,已經學著當家理事了。


    外祖父是正經的文人,怕人說他攀附,進京後隻讓表哥表姐們過來拜訪並探望她。老太太知道他家的情況,也沒有在意,讓姑母姑父帶著蕙蘭過府拜見過外祖父。


    看著蕙蘭和外祖家相處融洽,默契的任外祖家每兩個月接她過去住兩天團聚相處。


    她今天出孝除服,外祖家裏當然知道,也讓小輩們陪著去了墳上祭拜,還送了信說明天要接她過去住兩天。


    說到兩位表哥,就不能不提公府裏的藏書樓了,裏麵的藏書是老太太當年的陪嫁。經過這麽長時間,蕙蘭也早已經弄明白了老太太和娘家的糾葛了。


    當年是顧家老公爺求了聖旨強要娶李家千嬌百寵的嫡幼孫女做自家的長孫媳,也是鎮國公府的世子夫人。不知道他老人家是怎麽求的,也不知道老皇帝是什麽心態,居然真的同意了。兩個不和了大半輩子的老冤家硬是被綁到了一起,做了姻親。


    奈何文淵侯不是吃素的,李家不能抗旨,又不能真的相親相愛,文武魁首強強聯合一起找死。於是用十裏紅妝和全套的藏書拓本把嫡幼孫女嫁出了門,也差不多就是斷絕了關係。


    老公爺心裏有數,又虧欠了李家,從此多有退讓,對長孫媳也是全力支持,對兩家的相處也沒有多說一個字。


    老太太除了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去世,沒有登過文淵侯府的大門。就是奔喪,也從來沒帶過丈夫和兒女。


    嘖嘖嘖,蕙蘭直唿好家夥。她的狗狗的確不是人,但是老公爺你是真的狗啊,逼的人家為家族顧不得不骨肉生離。老皇帝你也不遑多讓啊,說一句幫兇不過分吧。全京城再沒有好姑娘了嗎,就非盯著老冤家家裏硬搶?


    阿米豆腐,為著姑父和表姐表哥們,蕙蘭強忍著省略了一萬零一個問候。


    言歸正傳,大秦第一文臣文淵侯的藏書當然是浩如煙海。兩位表哥文人出身,當然愛書。一來二去,聽說了公府裏的藏書,當然忍不住開口借閱。老太太很爽快的借了,說書就是給人看的,束之高閣蟲吃鼠咬的那是糟蹋了。


    因著這個,外祖父對老太太也心生感佩,叮囑她要跟著老太太好好過活。


    蕙蘭自己也喜歡老太太,當然答應的脆爽。


    迴了慶安堂,姑母沒在,蕙蘭自顧自迴了自己的小院。她這邊地方小,倒是沒有暖閣,但是一點都不冷。


    還沒進屋,青果已經迎出來了,“姑娘迴來了。”蕙蘭衝她點點頭,自有小丫頭打起厚厚的棉絨簾子。青果接了蕙蘭手裏的手爐,把蕙蘭拉進了屋。脫了耳套鬥篷,蕙蘭一身海棠紅的家常襖裙,覺著胳膊腿都自在了。伸伸胳膊晃晃腦袋,蕙蘭踱步到上首坐了。穿的暖和,走的她全身發熱。


    “你們跟著一天了,迴去休息準備用飯吧。”蕙蘭擺擺手,打發水仙和柳芽迴去了。


    兩人行禮告退,青果忙著張羅。讓碧璽給蕙蘭換鞋,又叫珍珠端了熱水給她擦臉洗手,翡翠拿了熱茶上來,碧玉斷了點心。


    蕙蘭顧不上感歎奢靡腐敗,問青果今天有沒有什麽事。


    “姑娘的行禮已經準備妥當了,親家老爺家裏是去熟的,東西也都便宜。另外午後,劉家表姑娘差人給姑娘送了個匣子來,太太讓放到房裏了。”青果一邊擰帕子一邊輕快道。


    劉家表姑娘是大夫人妹妹家的外甥女,隻比蕙蘭小一個月。她原來隨著父親外任,前年年前才迴來。家裏這一輩隻得她一個嫡女,自然是千般嬌寵的。倒是不驕蠻任性,來給姨母拜年的時候和蕙蘭算是一見如故。


    沒辦法,蕙蘭哪怕再社恐,看著一個和她一樣熱衷於美食的白胖可愛的小姑娘也是會破功的。


    兩人因著一份白糖如意糕搭上了話,對上了眼,自此一見如故。劉表姑娘閨名文清,少小離京,吃遍了她父親任上左近州郡府縣的好吃的,自有一番見解。


    蕙蘭雖然實踐經驗不足,但是理論知識爆棚。而且她守孝不能出門,休沐和閑暇時間都貢獻給了美食。當然,她不是不可能動手的,餓死她也不可能。通過碧璽丫頭,蕙蘭經常能開小灶和要碧璽她娘幫她研究新點心吃食。


    靠著吃貨的理論知識,倒是也創新了一些吃食,碧璽她娘也得了好幾次賞。這一下,全家都知道蕙姑娘會吃、愛吃了。有羨慕碧璽她娘的,也有討好管廚房的李夫人的,廚房的廚子們對蕙蘭倒是挺熱情配合的。


    靠著這個便利,蕙蘭從來不缺新鮮吃食。把她從一個豆芽菜吃成了個小水蘿卜,紅潤圓胖,因此李夫人也就沒怎麽禁著她了。


    青果把蕙蘭收拾妥當,就跟著她進了臥室。


    鋪著桌墊的鐵力木圓桌上靜靜的放著一個成人巴掌大小的黑漆雕花描金木匣。


    蕙蘭饒有興致的坐在桌邊,揭開匣子,迎麵是一張小小的花箋。一水的繩頭小楷,看的蕙蘭滿心佩服。文清雖然被嬌養,卻也沒放鬆了教養,字寫的很好,比蕙蘭強出好大一截。


    大意是補送她一點小玩意,讓她戴著玩。另外和四娘子目標一致,約她上巳節郊外踏青。


    蕙蘭笑著搖搖頭,她倆倒是親表姐妹,一樣的活潑好動。把花箋折好放在一邊,揭開隔著的薄絨布,兩排四對拇指頭大小的四色水晶雕花對簪對列擺放著。石榴石的玫瑰,天河石的山茶,芙蓉石的桃花,月光石的菊花。各個雕工精細,花瓣緊湊,含苞待放,惟妙惟肖。中指長的簪身和花兒明顯是一塊料子雕琢而成的,玲瓏剔透,襯著光亮,流光溢彩,交錯著擺放在絨布上。


    蕙蘭拿起一朵看了又看,滿眼的欣賞喜愛。真是精致又華貴,所謂低調的奢華。別看這一隻小小的水晶簪花,價值不輸同等大小的金簪呢。


    “真好看,清姑娘惦記著姑娘呢。”青果忍不住誇了一句。


    蕙蘭點點頭,這是文清年上給家裏姑娘的禮物。當時蕙蘭還沒出孝,她這邊就用一對精致的銀鑲珍珠的排梳替代了。沒想到她還記在心上,趁著今天蕙蘭出孝送了過來,蕙蘭當然喜歡。


    她收好了水晶簪花,讓青果放在妝台上。這就是適合春天戴的,正好能用上。


    “今天不早了,等明兒到了外祖家再給她送信吧。”蕙蘭定了主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表姑娘的鹹魚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心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心石並收藏表姑娘的鹹魚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