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管家帶著家下人,在門口把蕙蘭一行迎了進去。雖然分別不過一月左右,大家都挺高興。尤其這次蕙蘭費了半天口舌才把教養媽媽留下了,讓她有一種逃學的快感。


    家裏留守的本來就不很多,當值的挨個過來見禮,蕙蘭心情不錯,又做了一迴散財童子。


    進了屋子,水果茶水齊備,一個青花大瓷缸裏正放著晶亮亮的冰塊。蕙蘭見房間窗明幾淨,絲毫沒有長久不住人的黴味,心裏挺滿意。又有管事媽媽匯報了家裏的家常瑣事,讚了幾句李管家和她房裏的丫頭。


    蕙蘭把留守的珊瑚幾個和管事媽媽誇了幾句,然後打發她們帶著幾個小丫頭先下去休息說話去。


    “李叔坐,這裏沒有外人,不要客套了。”蕙蘭招唿李管家。“柳芽,快給你父親倒茶。”


    柳芽忙去執壺倒茶,又給她爹行了一禮,父女相見,高興異常。李管家笑的欣慰,謝了又謝,才躬身坐了。


    “姑娘不迴來,我本也要去府裏求見姑娘了。”李管家恭敬道。


    “那可是正好,李叔是有什麽事?”蕙蘭好奇。


    “一是上月底時,有個禮部的小吏過來,讓咱們家去領鄉君二季的俸銀及今年的祿米。我本想報給姑娘定奪,是由公府那邊一起領,還是咱們自己領?”李管家迴的鄭重道。


    蕙蘭吃著紅燦燦的櫻桃差點嗆著,她還忘了她是吃公糧的,傳說中的鐵飯碗啊。


    三兩下把果肉咽了,蕙蘭挺激動,“李叔啊,我這個鄉君都有什麽份例啊?”


    李管家顯見是懂行的,“鄉君是正六品爵位,按大秦律,有年俸一百二十兩,祿米二百石,禮服八套,綢緞二十四匹,皮貨六張;布料綢緞禮服按季發,祿米七月發放,例碳皮貨十月發放;歲末還有份例賞賜,這個沒有定例。”


    這還挺周全啊,吃的穿的都有了,她就算一分錢沒有,靠這些東西也是餓不死的,吧?


    暗自算了一下自己的花銷,蕙蘭心虛,其他不知道,錢估計是不太夠的!


    “這些祿米,送到公府合適嗎?”蕙蘭不確定了。


    李管家低著頭沒說話。


    好吧,這個得她自己拿主意。


    “這麽著吧,年俸就留在家裏做家用吧。祿米也留著自家吃,其他的都送到那邊府裏吧。”蕙蘭拍板。


    不是她小氣,隻是根據貴族之間的規矩,貴族小姐住在親戚家要是還自帶幹糧,那是絕對的打臉。國公府家大業大,肯定不是沒有對家,再被人說謀奪孤女家產那也太坑爹了。


    “咱們家這麽些人,這些米夠用嗎?”蕙蘭對這些還真不太懂,一石是多少斤啊,這裏的一斤是500克嗎???


    李管家笑著給她解惑,“家裏多是北地人,平日吃米倒是少。一石十鬥,一鬥十升,一個壯漢一日口糧不過二升。咱們府裏上下不足八十人,這些米足夠一年吃用還有餘了。”


    蕙蘭一邊聽,一邊心算,全家上下統一口糧,一年能吃六百石左右了。她三年的祿米才夠全家一年吃的,蕙蘭覺著略心塞。


    “莊子上的果子熟了,味道好品相也好,合該給國公府送些嚐個鮮。”李管家溫聲道。


    蕙蘭再顧不得心塞,看著桌上紅彤彤的櫻桃和紫瑩瑩的葡萄眼睛亮了。沒有什麽煩惱是好吃的解決不了的,有的話那就是吃的少了,蕙蘭引以為真理。


    “葡萄,櫻桃,杏兒都有,今年倒是都長得好。那處莊子依山,幾百畝林地產糧還比不上一百畝中田,年年入不敷出。還是周管事給老爺建議改種果樹,三年時間也就開始有盈餘了。他知道姑娘今兒迴家,派了妥當人趕今晨送了幾筐,正要請姑娘示下。”李管家迴的清楚,還順便誇了同事。


    蕙蘭點點頭,她爹就給她留了兩個管事兩個媽媽,肯定都不是庸才,要好好依靠。


    蕙蘭於是順勢誇了周叔,接著問了問他們兩口子在莊子上的情況。


    李管家如今留守,最大的任務就是管理李家及城裏的鋪子宅子,溝通田莊,保證蕙蘭不和家裏脫節。對田莊和周管事他們的近況當然了解,“正要報給姑娘,今春雨水好,是個豐年。夏收雖然還沒收尾,但是今年產糧應該高於往年。”


    “好,李叔和周叔都辛苦了。”豐收放到什麽年代都是好事,蕙蘭當然高興。


    “正要請姑娘示下,糧食還照舊例處置嗎?”李管家鄭重請示。


    “舊例是什麽樣?”蕙蘭哪裏懂這個。


    李管家當然知道她不懂,所以耐心給她解釋,“老爺當家次年定的例,新糧存放兩年,第三年再出倉。若是豐年,照價賣出,若是荒年,酌量賑災。”


    蕙蘭琢磨了半天才弄明白,就是把當年的和去年的糧存著,出前年的,保證糧倉裏有兩年的糧食。


    這樣也挺好,小麥隻要保證儲存條件,還是可以存放好幾年的。


    蕙蘭點點頭,“那就照舊例吧,隻是要注意防潮防火,別大意了。”


    李管家挺欣慰,當然是應下了。


    然後又說了幾句家常,蕙蘭就打發李管家和柳芽迴去說話了,讓他順便安排一下小丫頭們輪休的事。


    天熱,水果不經放。蕙蘭於是讓青果下去吩咐管事媽媽,每樣水果留下一點,給家裏人都嚐嚐味,其他的趁天還早都送到國公府去。


    “留下的給大家都嚐嚐味,吃個新鮮就好了。”蕙蘭沒想吃獨食,大夏天的,買冰存水果估計比新鮮水果還貴呢。


    青果領命去了,蕙蘭下了椅子,伸了個懶腰,進了小書房。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蕙蘭聽了半天,危機感升起來了。


    死水怕瓢舀啊,不得行,不能吃老本啊,她得算算每年的收支。


    扒拉了幾張紙,拿出荷包裏的碳條開始算賬。


    收入:田莊一百多頃,一年賣農產品收入五千兩。


    鋪子五間,一年租金收入一千兩。


    宅子三間,一年租金收入五百兩


    加上她的俸祿若幹……


    支出:下人月例賞賜,一年估計得兩千多兩。


    買種子雇佃農幫工,若幹。


    日用家用,若幹。


    還有未知的支出若幹……


    這麽一算,蕙蘭有點牙疼,說不上入不敷出,可也沒多少盈餘啊。錢是人的膽,身為一個獨立女性,經濟保障是最重要的。


    蕙蘭的蘋果臉皺成了包子,產業先不說了。她一個月月錢十兩,姑母怕她不夠花,還貼補她二十兩。這些錢也就夠她每月吃個零嘴,打賞和給丫鬟媽媽們發個雙薪。說不定還不夠,她現在手邊能用的就是舅舅給的零花錢。


    幸好,她現在守孝,不適合出去逛,零花錢勉勉強強還能夠用。


    想到這兒,蕙蘭出了口氣,慢慢來吧,還不算很緊迫。而且,她一個小丫頭,又不是什麽商業奇才,還能一眨眼一個點石成金的點子啊。現在有了危機意識,已經是階段性勝利了。


    蕙蘭從來就是個心大的,從來不自尋煩惱。她又不是等錢救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表姑娘的鹹魚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心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心石並收藏表姑娘的鹹魚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