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流傳千年,自該是各家武將的學習甚至崇拜的英豪。古之名將,戰法千奇百怪,你們還小,應該多研習他們的兵法韜略,行軍布陣。至於他們的私德如何,再關心也是替古人擔憂。他們的排序是經曆了千年時光的洗禮,萬千文臣武將的蓋棺定論的。你們何苦為了已經作古的人和已經塵埃落定的事實爭論呢?”大姑娘帶著淺笑侃侃而談。


    大娘子語調和緩,聲音溫柔,不隻是兩個當事人,連五娘子、六郎和估計還聽不懂的七娘子都看著她認真在聽。


    蕙蘭暗歎大娘子會說話,也不直指誰對誰錯。而是直接從根子上弱化了他們的話題,暗指他們為了作古的人爭吵實在不應該。又溫言細語一派可親,誰能不聽。


    估計在她看來兩個弟妹爭論的結果根本比不上弟妹的和睦。


    兩個當事人都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沒說話。


    二郎瞪了三郎一眼,“古之名將,各有千秋,我們後生晚輩當然要尊重學習。但是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你學那些個兵法韜略就已經窮極一生也難以盡學了,哪裏還有精力時間去學什麽坑殺戰俘的事跡。自古殺俘不詳,你務必要把這話記在心裏。”


    蕙蘭歎氣,三郎正是半大的少年,擱後世正是開始叛逆的年紀。溫言軟語如大娘子他還能聽進去,二郎這樣言辭俱厲的他怕是怕了,哪裏又真的心服。


    三郎果然把低著的頭偏了偏,嘴巴還動了動。


    蕙蘭個子矮,又正好坐在側邊,正看了個正著。她一偏頭正看見大娘子用帕子掩了掩唇角,眸中閃過無奈。


    見著蕙蘭偏頭,她也看了過來。衝蕙蘭俏皮的眨了眨眼,眼中一派看小孩子鬧脾氣的好笑。


    蕙蘭就迴了一笑,撿了桌上的葡萄吃。讓她敲字說不定還能下筆如有神,唬人是沒問題的。但是侃侃而談就不用指望了,更何況她現在一個文盲,又能說什麽呢!


    “兩個猴兒說什麽呢,忽而高聲,忽而臉皺的。三郎,你可記著,在為娘的這裏,你犯了什麽錯都好說。唯有一條,敢欺負妹妹,哼……”那邊李夫人插了一句。


    本來還梗著脖子的三郎登時像泄了氣的皮球,他一個半大少年,和姐弟兄妹還能爭兩句。碰上一個能動手揍他、還有爹爹無條件支持的、偏心姐妹們的老娘也隻能扯白旗了。“沒,不敢,娘您放心,兒子絕不敢!”三郎衝母親一抱拳,弱弱的道。


    眼見像個鬥雞一樣的三郎成了軟腳蝦應聲蟲,大家沉默了一瞬,四娘子和六郎當先破功,笑出了聲。


    蕙蘭和七娘子和他們前後腳,她笑的差點噴了葡萄。


    嚴肅的二郎和端莊的大娘子、沉默的五娘子也都是忍俊不禁,或偏頭、或掩唇,笑的比較矜持。


    三郎再皮實也鬧了個大紅臉。


    被大夫人一把拉過去揉搓,“別聽你娘的,我可知道三郎是最疼姐妹的。保準是四娘子那個嘴上不饒人的欺負兄長,你別替她遮掩,我幫你訓她。”


    四娘子正笑的歡,一下子卡了殼,哈?


    三郎壞笑著迴頭看了四娘子一眼,眼裏的不懷好意把四娘子看的那個氣啊。狠狠瞪了他一眼,卻也隻能撅著嘴不敢開口。


    蕙蘭很喜歡英氣爽朗的四娘子,見不得自家表哥小人得誌的模樣。湊到四娘子身邊,拉著她的手無聲的給她支援。在三郎目光掃過她的時候,向右努了努嘴。


    三郎下意識看過去,就看見了自家老娘的死亡凝視。


    ……三郎的壞主意登時嚇飛了,訕笑著去看大伯母,艱難的道,“哪兒能呢,四娘子那麽,那麽懂事知禮的。咱們兄妹感情好著呢,剛才是在說笑呢。嘿嘿嘿……”


    見他先卡殼再傻笑,李夫人朝天翻了個白眼,傻兒子沒眼看。二郎也是好氣又好笑的搖頭,拿傻弟弟沒辦法。


    大夫人妙目流轉,拉著那個活寶笑的不行。


    大姑娘咳了一聲,用帕子捂著嘴失笑出聲。蕙蘭和四娘子挨著笑倒在椅子上,嚇的大姑娘趕緊過來扶她們。


    五娘子的摟著妹妹忍笑忍的難受,六郎和七娘子也不知道懂沒懂笑點,也都跟著笑的開心。


    最難得的是老太太笑的前仰後合,怕她笑岔氣,兩個兒媳婦忙不迭的上前。


    三郎一見大伯母顧不上他,立刻縮迴了二郎下首的椅子。垂頭喪氣坐在那裏,口裏還嘀咕著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被耳聰目明的二郎瞪了一眼,才閉著嘴在那裏自閉。


    老太太好容易笑完了,“哎呦我的好孫兒啊,你可真是個寶貝。”


    三郎被二郎一指頭戳在肋下,噌的蹦起來,顧不上瞪哥哥。衝著祖母笑的分外燦爛,“祖母您過獎,過獎了。”


    “你啊!”老太太指了指活寶孫子,搖頭笑道,“都坐吧,你們剛才的話我也聽了一耳朵。”


    大家都乖乖按排序做好了,等著聽老太太的高見。


    “咱們後人評判古人,最重要的是要設身處地。三郎,四娘子。你們可曉得戰國時期人口幾何,糧食幾何,經濟如何?”老夫人緩緩開口。


    兩人被問的一愣,都搖了搖頭。


    “而今天下富庶,糧米豐足,那裏是千年前可比。而且戰時糧草耗費是平日的三倍不止,更不用說士卒因戰爭喪命折損青壯勞力,或者因戰事誤農時之事。戰事早一天結束,能減少多少糧草損耗,能多活多少青壯勞力?那白起接受降卒是為了盡快結束戰爭,為了減少糧草損耗,降低人員傷亡,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且這個決定很正確,很明智。”老太太語速不快,給了大家思考的時間。


    聞言有人麵露深思,有人更專注的看著老太太等她的下文。


    老太太沒有吊人胃口,“至於他接受趙卒投降後又將她們坑殺,你們覺著是因為什麽?難道就隻有白起殘暴不仁這個理由嗎?”


    三郎嘴比腦子快,“因為糧草。”


    老太太點頭,“還有呢?”


    眼見老太太要考教孫輩,大家都凝神沉思。


    二郎沉聲道,“因為要速戰速決,盡快打贏長平之戰。”


    老太太還是點點頭,“繼續。”


    大娘子接下來發表意見,“為了削弱趙國,消除一位強敵,為大秦日後統一六國做準備。”


    老太太開心的笑了,笑完又自失的搖搖頭,“小四怎麽說?”


    四娘子扭著帕子嘴硬,“就算他有千萬個理由,坑殺那麽多人,他一定摘不掉殘暴的帽子。”


    老太太笑著點點頭,“都說的不算錯,不錯。秦趙兩國是唯二與匈奴長期作戰的國家。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孝公商鞅變法,兩國一時瑜亮。若不是趙孝成王錯用趙括,統一六國的是秦還是趙那可就兩說了。”


    “所以,為將帥者,個人聲明微不足道。最重要的是為國克敵,為君解憂。凡事思慮周全,一切以大秦的利益為重。”老太太做了結案陳詞。


    大娘子和二郎似有所得,不住點頭。三郎四娘子五娘子都是若有所思,六郎和七娘子滿臉懵懂。


    至於蕙蘭,已經掉線了。


    說實話,麵對這大秦的古人,她有一種先知的自得,和一種高高在上的自傲。她的自得自傲的正是基於現代女性的自尊自強自立,和超出千年的知識沉澱。


    直到這會她才覺著臉疼,這裏女性不止有獨立的財產權,還有獨立的思想和不輸男人的認知。哪怕受教育隻是貴族女子的特權,那也已經是出乎她的認知了。


    她這會看老太太已經快星星眼了,她的那麽多經典論點論據大都是拾人牙慧得來的。


    這裏可沒有網絡沒有電腦,沒有信息爆炸,更沒有總結好的前人智慧。


    老太太,包括大姑娘他們都是依靠著自己的知識沉澱和聰明才智得出來說出來的論調。


    哪個說的不對,更不要說老太太的總結陳詞了,直接升華了主題了啊喂。就算是真有錦衣衛,血滴子之類的,聽了老太太的話也得感歎顧家忠君愛國啊!


    “孩子們都是好的,大娘子和二郎到底大了,說的不錯。三郎和四娘子還小,卻都能堅持原則,這一點非常好。人最怕搖擺不定,左右逢緣。堅持己見哪怕最後證明是錯的,卻也不輸品格。這一點,你們倆要記在心上。至於旁的,祖母相信,你們通過學習會不斷提升的。”老太太笑的慈祥,孫兒孫女們都誇了一遍。


    四人都謝過了祖母的誇獎,三郎咧著嘴笑,四娘子倒有些不好意思。


    蕙蘭笑著拉了拉四娘子的手,“二表姐以後多教我,我都聽你的。等我有了學問,可以幫你駁二表哥。現在我雖然還沒進學,但是我也是站在二表姐這邊的。我不會駁他,但是我會和姑母哭,說他欺負妹妹。”


    三郎聞言瞪大眼睛看著兩個堪比討債鬼的妹子,差點咬碎了牙。


    大家都笑了,蕙蘭被姑母拉在懷裏一頓揉搓,“哎呀我的小侄女怎麽這麽精明,以後就這麽幹,姑母給你們做主。”


    大家笑的更大聲了,三郎衝咬牙切齒變成了生無可戀,一副想吐血的模樣。


    四娘子捂著肚子靠著李夫人看著鬱悶的二郎,笑得得意。


    大夫人笑的肚子疼,笑罵了小女兒一句,連忙把二侄子抱在懷裏安慰。


    寧靜的夏夜,福壽居一派和樂,笑聲傳出很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表姑娘的鹹魚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心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心石並收藏表姑娘的鹹魚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