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碼頭,黃公公被挪到了擔架上,小心翼翼地抬上了船。眾人登船後,天色已經昏暗,幾艘船慢慢地往泉州灣出口駛去。
過了一個時辰,船隊已經駛出了泉州灣。五月的海麵非常炎熱,即使是夜晚,氣溫也非常高。船艙裏的朱厚煒跑到了甲板上,吹著涼爽的海風,看著平靜的海麵,月光在海麵上反射出銀色的光芒,周圍隻有船隻行進,破開海水的嘩嘩聲,心情也慢慢平靜下來。
過了不久,船隊就來到了與水陸營匯合的地方。雖然朱厚煒的煤油燈已經開始在江南販賣,但是在船上使用的還不多。而水陸營的船隻卻是配備很多的,在茭白的月光下,黃色的燈光並沒有被掩蓋,反而形成了別樣的美感。
經過了半個時辰,朱厚煒他們迴到了水陸營的艦隊,而李華梅沒有跟來。水陸營的旗艦與李家船隊的旗艦相隔不到二十米,借著燈光,朱厚煒對著目送的李華梅一拱手“後會有期。”
李華梅這邊立馬迴禮,兩支船隊都慢慢開動,不久之後,兩方的距離越拉越遠,直至消失在海麵上。李華梅摸了摸腰間的一把短銃,靜默不語。
“二少爺,泉州城裏發生什麽了,怎麽黃公公會變成這樣。”朱遠看著甲板上的朱厚煒,輕聲問道。
朱厚煒本來平靜的麵龐變得有些憤怒,於是簡潔地把事情說了一遍。朱遠聽後也是十分憤怒與後怕,朱厚煒遇刺已經不是第一迴了,雖然都躲了過去可是以後呢。作為朱府裏出來的老人,朱遠很明白,朱厚照兄弟二人,一人出謀劃策,一人拍板決定,兩人缺一不可。若是朱厚煒有個什麽不測,後果難以想象。而讓人頭疼的是敵人躲在暗中,很難捉出來,而且朱厚煒這次進到泉州城可以說是十分突然的,敵人卻在這半天不到的時間,發起了這場差點成功的刺殺,可見敵人的實力不容小覷。
朱厚煒看著憤懣不已的朱遠,問道“事情辦的怎麽樣了?”朱遠立馬迴答“二少爺離開不久後,他們就出發了。”朱厚煒點點頭“現在隻是第一步,關鍵的是以後。你盯緊點。”“是。”
水陸營來的時候有七艘船,但是現在一起北上的隻有三條,而裝載著物資和三楊村人員的幾艘船已經不見蹤影。
大明依舊一片祥和,但是在一些官道上,卻是有著幾批人馬飛速地從南方去往北方,時間在這時候尤為珍貴。
五月二十,距離朱厚煒遇刺已經有十幾天的時間了,京城的天氣愈加炎熱,隻讓人沒有精神。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今天一大早,經過篩選的奏折堆滿了弘治的案頭,這可比平常多了很多。弘治早早起來了,隨意地翻開兩本奏折,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這時,大太監何鼎走到弘治身邊,輕聲說道“皇爺,該上朝了。”弘治按了按眉頭,站了起來。
明代朝會,分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其中以正旦、冬至和萬壽聖節三日舉行的大朝最重,皆大會朝班,百官四夷上表稱賀。每月初一(朔)、十五(望),百官公服行禮,為朔、望朝。以上二朝均禦正殿(即奉天殿,後改名皇極殿,今太和殿),屬禮儀性質,止行“朝賀之禮”,不引見奏事,處理政事在常朝。常朝又分早朝和晚朝。由於晚朝久廢,故明代常朝一般徑指早朝,又稱日朝。
今日的早朝正是在奉天殿舉行,說道奉天殿,那是明成祖朱棣時期建造的,但是造好之後才三個月,就因為雷電引起大火而燒毀。朱棣以為是靖難上天的懲罰,所以遙尊南京為首都,沒有重造奉天殿。到了正統年間(公元1440年左右),南遷之意已絕,因此重新建造了與以前不同的奉天殿。
不過現在的奉天殿又與正統年間的不同,因為在宮殿的頂上,裝了一個避雷針。想當初要裝的時候,那是群臣激憤,左一句有違祖製,右一句於禮不合,總之就是萬望三思而後行。朱厚照和朱厚煒商量了一下,讓朝陽院的人在皇宮的一間屋子做了個實驗,一個雷電交加的晚上,朝臣都沒有迴去,而是被請來觀看實驗,然後整個朝堂都清淨了,很多大臣的家中也裝了這些裝置,倒是讓朱厚煒和兩個舅舅的裝潢公司大賺一筆。朱厚煒表示,對於這些有權有勢的人物,薅羊毛完全沒有壓力。俗話說得好,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今天一大早,夏日的太陽還沒有出來,大臣們就已經等候在了奉天殿前,不少人相互致意,看得出他們今天上朝是為了同一個夢想。朱厚照看了不少大臣的交頭接耳,麵無表情,眼睛閉了起來,仿佛睡著了一般。反正這些大臣也就是和他打個招唿,並不會攀談什麽,太犯忌諱了。
很快,朝會開始了。弘治一身朝服,在龍椅之上端坐。大太監何鼎一撩浮塵,高亢的聲音響起“上朝”。群臣跪下,山唿萬歲。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陛下,微臣有事啟奏。”一個二品大員走出人群。弘治看了他一眼“劉愛卿請講。”“陛下,微臣要參廣西欽州府知府榮祥,欺壓周邊土司,導致土司反抗官府,造成數十人身亡,損失無數。”弘治說了一個字“查。”
明朝的皇帝一般都戴善翼冠,大臣們稍微抬頭一瞄,還是可以看見弘治的表情的。今天的弘治雖然和平常一樣,但是又和以往有些不同,怎麽說呢,多了幾分煞氣。
接下來,又有幾人出來奏了一些事情。弘治都簡單明了地處理,很快,奉天殿安靜了下來。何鼎轉頭看向弘治,弘治微微點頭。何鼎再次大喊“有事早奏,無事退朝。”不過三秒,之間一人,青色官袍,明顯是個小官,應該是個禦史。隻見他低頭說道“啟稟陛下,有人在泉州看到福王殿下,並且是由泉州知府秦思遠認出。”
話音一落,大臣們“震動”了,嗡嗡的討論之聲不絕於耳,很多人臉上都露出了“震驚”之色。朱厚照的眼裏,他們都是真的震驚,不過隨著弘治上朝也幾年了,非常清楚這些人,要想從臉上看出什麽那是不可能的。這些完全都是影帝級的人物,演員演的不好,最多就是丟了飯碗,但是他們若是演技不好,很可能要丟了吃飯家夥。看著這些人物生動的表情,朱厚照對於人心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弘治在龍椅上,問了句“已經查實了?”禦史有風聞奏事的權利,而這些禦史在整個朝堂來說也算是消息比較靈通的一批人物。這位禦史穿著青色的官服,顯然在都察院裏也不是什麽長官,但是她也是有資格奏事的。
上朝的官員大大小小幾百人,也不可能人人都簡在帝心,這位中年禦史顯然不是弘治熟悉的。等朝臣安靜下來之後,他才說道“邸報今日已經送到京城,福建總共發來二十餘份,皆有此事。”
弘治點點頭,微微眯起了眼睛“各位卿家有何看法?”
剛才的上奏隻是個引子,這時才算進入正題。一位大紅官袍的三品大員說道“陛下,福王殿下還未之國,本應在京城,卻突然出現在萬裏之外的泉州,有違祖製,還請陛下明鑒。”這位算是客氣的,讓弘治自己看著辦。
一位四品的官員出來了“據微臣所知,福王殿下出京並沒有詔命,此乃大罪,還請陛下嚴懲。”弘治聽了不為所動,隻是平靜地問道“其餘卿家呢?”
閣老還兼任兵部尚書的劉大夏出來了“陛下,自成祖以來,王爺未成年在京,成年之國已是定製。而福王殿下無名出京,顯然圖謀不軌,若是放任不管,隻怕將來”靖難“之事再現。”話音一落,奉天殿安靜地像是沒有人一般。各人的表情都是真的震驚了,哪怕是平靜地弘治也瞪大了眼睛,憤怒的眼神緊緊地盯著劉大夏,朱厚照看著劉大夏的眼神銳利起來,隱隱有幾分殺氣。
“靖難”是什麽,可以說是明朝的一個禁忌,說的好聽點叫做靖難,但是說白了就是皇太孫朱允炆要削藩,但是叔叔朱棣卻起兵奪了侄子的江山,這可不光彩。劉大夏剛正不阿那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也沒有人想到他會這麽大的膽子,把這個禁忌在這朝堂之上說了出來。可以說他是要把朱厚煒往死裏踩了,也不知這時多大的仇恨。
奉天殿沒了聲響,君臣之間就這麽對視著,劉大夏倒是一副平靜的樣子,有人知道,這是存了死誌了。閣老李夢陽出來緩和氣氛了“陛下,福王殿下出現在泉州一事還有蹊蹺,不如等查清之後再作計較。”
弘治慢慢地收迴自己的眼神,張開衣袖中緊握的拳頭,然後有些沙啞地說道“讓他進來。”何鼎點點頭“傳福王覲見。”一聲一聲,由一個個的宦官朝外喊去。不多久,帶著微笑的朱厚煒在諸多驚訝的眼神中,緩緩走進了奉天殿的大門。
過了一個時辰,船隊已經駛出了泉州灣。五月的海麵非常炎熱,即使是夜晚,氣溫也非常高。船艙裏的朱厚煒跑到了甲板上,吹著涼爽的海風,看著平靜的海麵,月光在海麵上反射出銀色的光芒,周圍隻有船隻行進,破開海水的嘩嘩聲,心情也慢慢平靜下來。
過了不久,船隊就來到了與水陸營匯合的地方。雖然朱厚煒的煤油燈已經開始在江南販賣,但是在船上使用的還不多。而水陸營的船隻卻是配備很多的,在茭白的月光下,黃色的燈光並沒有被掩蓋,反而形成了別樣的美感。
經過了半個時辰,朱厚煒他們迴到了水陸營的艦隊,而李華梅沒有跟來。水陸營的旗艦與李家船隊的旗艦相隔不到二十米,借著燈光,朱厚煒對著目送的李華梅一拱手“後會有期。”
李華梅這邊立馬迴禮,兩支船隊都慢慢開動,不久之後,兩方的距離越拉越遠,直至消失在海麵上。李華梅摸了摸腰間的一把短銃,靜默不語。
“二少爺,泉州城裏發生什麽了,怎麽黃公公會變成這樣。”朱遠看著甲板上的朱厚煒,輕聲問道。
朱厚煒本來平靜的麵龐變得有些憤怒,於是簡潔地把事情說了一遍。朱遠聽後也是十分憤怒與後怕,朱厚煒遇刺已經不是第一迴了,雖然都躲了過去可是以後呢。作為朱府裏出來的老人,朱遠很明白,朱厚照兄弟二人,一人出謀劃策,一人拍板決定,兩人缺一不可。若是朱厚煒有個什麽不測,後果難以想象。而讓人頭疼的是敵人躲在暗中,很難捉出來,而且朱厚煒這次進到泉州城可以說是十分突然的,敵人卻在這半天不到的時間,發起了這場差點成功的刺殺,可見敵人的實力不容小覷。
朱厚煒看著憤懣不已的朱遠,問道“事情辦的怎麽樣了?”朱遠立馬迴答“二少爺離開不久後,他們就出發了。”朱厚煒點點頭“現在隻是第一步,關鍵的是以後。你盯緊點。”“是。”
水陸營來的時候有七艘船,但是現在一起北上的隻有三條,而裝載著物資和三楊村人員的幾艘船已經不見蹤影。
大明依舊一片祥和,但是在一些官道上,卻是有著幾批人馬飛速地從南方去往北方,時間在這時候尤為珍貴。
五月二十,距離朱厚煒遇刺已經有十幾天的時間了,京城的天氣愈加炎熱,隻讓人沒有精神。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今天一大早,經過篩選的奏折堆滿了弘治的案頭,這可比平常多了很多。弘治早早起來了,隨意地翻開兩本奏折,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這時,大太監何鼎走到弘治身邊,輕聲說道“皇爺,該上朝了。”弘治按了按眉頭,站了起來。
明代朝會,分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其中以正旦、冬至和萬壽聖節三日舉行的大朝最重,皆大會朝班,百官四夷上表稱賀。每月初一(朔)、十五(望),百官公服行禮,為朔、望朝。以上二朝均禦正殿(即奉天殿,後改名皇極殿,今太和殿),屬禮儀性質,止行“朝賀之禮”,不引見奏事,處理政事在常朝。常朝又分早朝和晚朝。由於晚朝久廢,故明代常朝一般徑指早朝,又稱日朝。
今日的早朝正是在奉天殿舉行,說道奉天殿,那是明成祖朱棣時期建造的,但是造好之後才三個月,就因為雷電引起大火而燒毀。朱棣以為是靖難上天的懲罰,所以遙尊南京為首都,沒有重造奉天殿。到了正統年間(公元1440年左右),南遷之意已絕,因此重新建造了與以前不同的奉天殿。
不過現在的奉天殿又與正統年間的不同,因為在宮殿的頂上,裝了一個避雷針。想當初要裝的時候,那是群臣激憤,左一句有違祖製,右一句於禮不合,總之就是萬望三思而後行。朱厚照和朱厚煒商量了一下,讓朝陽院的人在皇宮的一間屋子做了個實驗,一個雷電交加的晚上,朝臣都沒有迴去,而是被請來觀看實驗,然後整個朝堂都清淨了,很多大臣的家中也裝了這些裝置,倒是讓朱厚煒和兩個舅舅的裝潢公司大賺一筆。朱厚煒表示,對於這些有權有勢的人物,薅羊毛完全沒有壓力。俗話說得好,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今天一大早,夏日的太陽還沒有出來,大臣們就已經等候在了奉天殿前,不少人相互致意,看得出他們今天上朝是為了同一個夢想。朱厚照看了不少大臣的交頭接耳,麵無表情,眼睛閉了起來,仿佛睡著了一般。反正這些大臣也就是和他打個招唿,並不會攀談什麽,太犯忌諱了。
很快,朝會開始了。弘治一身朝服,在龍椅之上端坐。大太監何鼎一撩浮塵,高亢的聲音響起“上朝”。群臣跪下,山唿萬歲。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陛下,微臣有事啟奏。”一個二品大員走出人群。弘治看了他一眼“劉愛卿請講。”“陛下,微臣要參廣西欽州府知府榮祥,欺壓周邊土司,導致土司反抗官府,造成數十人身亡,損失無數。”弘治說了一個字“查。”
明朝的皇帝一般都戴善翼冠,大臣們稍微抬頭一瞄,還是可以看見弘治的表情的。今天的弘治雖然和平常一樣,但是又和以往有些不同,怎麽說呢,多了幾分煞氣。
接下來,又有幾人出來奏了一些事情。弘治都簡單明了地處理,很快,奉天殿安靜了下來。何鼎轉頭看向弘治,弘治微微點頭。何鼎再次大喊“有事早奏,無事退朝。”不過三秒,之間一人,青色官袍,明顯是個小官,應該是個禦史。隻見他低頭說道“啟稟陛下,有人在泉州看到福王殿下,並且是由泉州知府秦思遠認出。”
話音一落,大臣們“震動”了,嗡嗡的討論之聲不絕於耳,很多人臉上都露出了“震驚”之色。朱厚照的眼裏,他們都是真的震驚,不過隨著弘治上朝也幾年了,非常清楚這些人,要想從臉上看出什麽那是不可能的。這些完全都是影帝級的人物,演員演的不好,最多就是丟了飯碗,但是他們若是演技不好,很可能要丟了吃飯家夥。看著這些人物生動的表情,朱厚照對於人心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弘治在龍椅上,問了句“已經查實了?”禦史有風聞奏事的權利,而這些禦史在整個朝堂來說也算是消息比較靈通的一批人物。這位禦史穿著青色的官服,顯然在都察院裏也不是什麽長官,但是她也是有資格奏事的。
上朝的官員大大小小幾百人,也不可能人人都簡在帝心,這位中年禦史顯然不是弘治熟悉的。等朝臣安靜下來之後,他才說道“邸報今日已經送到京城,福建總共發來二十餘份,皆有此事。”
弘治點點頭,微微眯起了眼睛“各位卿家有何看法?”
剛才的上奏隻是個引子,這時才算進入正題。一位大紅官袍的三品大員說道“陛下,福王殿下還未之國,本應在京城,卻突然出現在萬裏之外的泉州,有違祖製,還請陛下明鑒。”這位算是客氣的,讓弘治自己看著辦。
一位四品的官員出來了“據微臣所知,福王殿下出京並沒有詔命,此乃大罪,還請陛下嚴懲。”弘治聽了不為所動,隻是平靜地問道“其餘卿家呢?”
閣老還兼任兵部尚書的劉大夏出來了“陛下,自成祖以來,王爺未成年在京,成年之國已是定製。而福王殿下無名出京,顯然圖謀不軌,若是放任不管,隻怕將來”靖難“之事再現。”話音一落,奉天殿安靜地像是沒有人一般。各人的表情都是真的震驚了,哪怕是平靜地弘治也瞪大了眼睛,憤怒的眼神緊緊地盯著劉大夏,朱厚照看著劉大夏的眼神銳利起來,隱隱有幾分殺氣。
“靖難”是什麽,可以說是明朝的一個禁忌,說的好聽點叫做靖難,但是說白了就是皇太孫朱允炆要削藩,但是叔叔朱棣卻起兵奪了侄子的江山,這可不光彩。劉大夏剛正不阿那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也沒有人想到他會這麽大的膽子,把這個禁忌在這朝堂之上說了出來。可以說他是要把朱厚煒往死裏踩了,也不知這時多大的仇恨。
奉天殿沒了聲響,君臣之間就這麽對視著,劉大夏倒是一副平靜的樣子,有人知道,這是存了死誌了。閣老李夢陽出來緩和氣氛了“陛下,福王殿下出現在泉州一事還有蹊蹺,不如等查清之後再作計較。”
弘治慢慢地收迴自己的眼神,張開衣袖中緊握的拳頭,然後有些沙啞地說道“讓他進來。”何鼎點點頭“傳福王覲見。”一聲一聲,由一個個的宦官朝外喊去。不多久,帶著微笑的朱厚煒在諸多驚訝的眼神中,緩緩走進了奉天殿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