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祠堂,眾人看見了早已等在此地的朱厚照兩兄弟,兩人走進祠堂,後麵由水陸營的安排下,放入了7人的家屬。畢竟這次來的人太多,不可能全都進來。
在北麵寫著“魂”字的牆前麵有一張長約3米,寬約2米的供桌。供桌北邊放著一塊牌位,上麵寫著“水陸營英靈之位”,南邊放了一個香爐,是質量上乘的宣德爐,衝耳乳爐,藏經紙色,造型端正,款字工整、大氣,銅質極其細膩.最可貴的是此爐口徑33公分,重量20斤6兩。
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責成宮廷禦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因為宣德皇帝財大氣粗,精品意識強烈,特意讓負責製造的呂震精煉12遍,再加入金,銀等貴重金屬,建造了3000座,達到了精益求精的境界。
由於後來的一場大火,這3000宣德爐損失大半,而剩下的宣德爐是大明現有質量最為上乘的銅爐,即使後來各代皇帝的仿造,也沒有質量更好的出現。
這裏的宣德爐是兄弟兩求了弘治很久,弘治才非常不舍地交給2人的。宣德爐本來是文人雅士放在書房中,置以熏香的物品,但是兄弟二人那它當做普通香爐使用也是可以的。
朱厚煒嚴格說起來不算水陸營的人,因為名冊裏沒有,也沒擔任什麽職位,所以朱厚照站在第一排,後麵家屬站成幾排,沒人手裏拿著三柱香,然後點燃。
董青海在旁大聲喊道“燃香敬禮,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禮畢,上香。”在董青海的口令聲中,朱厚照和家屬都鞠躬三次,然後等到董青海說道上香,朱厚照才上前,把手裏燃燒的香插到香爐中。後麵的家屬也依次上前插香,大堂香煙嫋嫋,飄出一陣檀香味。
董青海等眾人都上完香,喊了一聲“掛銘牌。”加入水陸營後,每個戰士都會發一塊銘牌,銘牌是鐵質的,大約長5厘米,寬3厘米,厚1厘米,上方有個小孔,插根線就能變成項鏈,掛在脖子上,正中刻了戰士的名字,左側刻了參軍日期。
不過鐵質的銘牌是交給家屬留作紀念的,今天要掛在祠堂牆上的是木質銘牌。大約長20厘米,寬約10厘米,上麵的字和鐵質銘牌樣式,字都一樣,不過右側還刻了犧牲的時間。
早有戰士搭著梯子爬到了牆的上方,大約離地4米,上麵有一排長釘,木牌就掛在長釘上。不一會兒,就掛好了7塊銘牌。家屬都是靜靜地看著,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非常安靜。大堂裏隻能聽到外麵其他戰士家屬以及看熱鬧的人輕輕的說話聲。
銘牌掛好,朱厚照當先走出大堂,後麵跟著戰士和家屬,然後朝著小山山腳的墓地走去。隻有一些看熱鬧的群眾,在眾人走出後,到了正堂看看裏麵到底有什麽。
到了墓地,發現每一塊墓地占地都不大,墓碑和後世相同,上麵寫著名字,生卒年月,父母子女的名字,前麵是專門置放骨灰的地方。整塊墓地不過4,5平方,但是相連著,整齊化一。墓地使用上等石材修建,看起來也比較大氣。
朱厚照走到墓碑前,後麵是抬著的7座步輦。隔著大約10米,是9乘以9的戰士方隊,挺拔地站著,紋絲不動。其他戰士維持秩序,把人群隔開,能進去的隻有犧牲戰士的直係親屬。
氣氛莊嚴肅穆,不管是其他家屬還是看熱鬧的都知道這時候不能說話,破壞這莊嚴的氣氛。董青海大聲喊道“唱名。”
朱厚照拿出一本冊子,大聲讀到“李大牛,男,19歲,生於弘治初年6月18,卒於弘治19年10月初3。弘治19年2月參軍,加入海防水陸營,訓練認真,作戰勇猛。弘治19年10月初三與小王子次子所領3000敵軍交戰,悍不畏死,殲敵3人,光榮犧牲。畢。”本來兄弟兩商量的時候,朱厚照的唱名是讓董青海來的,不過朱厚照非要自己來。如今,雖然朱厚照類似吼叫的公鴨嗓子絕對可以說的上難聽,但是沒人在意這些。
朱厚照唱完一人,步輦就被放下,然後一個戰士接過李大牛的骨灰,小心地放入墓碑前的墓室,骨灰壇上還有一塊水陸營的軍旗蓋著。董青海大聲喊道“唱名。”這時走到第二塊墓地的朱厚照讀起另一名戰士的生平事跡。
周圍隻有風吹樹葉的沙沙聲,以及朱厚照難聽的公鴨嗓子,犧牲戰士的家屬也是強壓悲痛,小聲抽泣。等到7名戰士全都唱名完,董青海再次大聲喊道“鳴槍敬禮。”所有水陸營戰士都麵向墓碑,左手脫帽,自然垂下,右手握拳,舉至左胸。9乘以9的持槍方隊,每三排按照董青海的口令一次鳴槍。方隊上方煙霧騰起,一股硝煙味彌漫開來。
董青海大聲喊道“蓋棺。”站在墓地旁的戰士把蓋棺的石板慢慢移到墓室上,戰士的骨灰算是下葬完成。這時,犧牲戰士的家屬才放聲大哭。墓地周圍隻有家屬的大哭聲,等到董青海的一聲“禮畢。”整個葬禮完成了。
大明的武人地位越來越低,能有這樣莊嚴肅穆的葬禮隻有高級的武將才會有,但是犧牲的7人都是普通的士兵,沒人是有官職的。也許相比於失去親人的悲痛這些還不夠,但是這些家屬已經感到很滿足了。這次的葬禮所取到的效果是難以估量的,現役的戰士士氣高昂就不提了,那些新來的輜重營,偵察營戰士也一改往日的精神麵貌,更加積極,努力地區完成訓練。最讓朱厚照兄弟想不到的是,營地周圍幾個村,縣的年輕人都跑到營地來,說是要參軍,當水陸營的兵。這些年輕人都是民戶,願意放棄民戶的身份,轉入軍戶,不得不說他們膽子很大。最後朱厚照下令跟他們說明年開春會擴編,要是願意參軍就那時候再來。
接著的幾天,朱厚照兄弟開始了往日平凡的生活。兩位舅舅的“反常”表現也已經傳到了兄弟二人耳朵裏。兩人心裏都明白,張皇後這次是真怒了。
就這樣過了5,6天,兄弟二人正在管莊府和白孝德商量明年的計劃。突然穀大用來報告說,門外來了一個年輕人,要求見穀大用,名字叫做張立元。兄弟二人對視一眼,心裏對於他的到來有了幾分底。
不多久,張立元就到了管莊府大堂。看見大堂正坐著朱厚照兄弟二人,站著的劉瑾,還有不認識的白孝德。穀大用則是走到門口上前拱手施禮道“咱家就是穀大用,不知張公子找咱家是為何事。”
張立元看了一眼兄弟兩人,麵色有些尷尬,但想到自己的任務,此時也隻好硬著頭皮,對著穀大用迴了一禮“穀公公,在下今日前來其實是想讓穀公公引薦一下,在下是想見太子,二殿下一麵。”穀大用也是知道這位太子的表哥其實是來找表弟的,剛剛也得了朱厚照的示意,於是說道“太子殿下和二殿下就在大堂,張公子請隨咱家來。”張立元再施一禮“謝過穀公公。”
走入大堂,白孝德正和兩人道別,然後走出門外。經過張立元身旁時,點頭致意了一下,張立元也是點頭迴應。
朱厚照說了句“大用,你去做事吧。”穀大用就施禮而出。此時大堂隻有朱厚照兄弟兩還有劉瑾,小丫頭去白家了。
張立元準備上前行禮,朱厚照阻止道“行了,都是自家人,別那麽多禮了,快坐下吧。”張立元聽了朝兩人還是拱手一禮,這才坐下。劉瑾則是為張立元倒了杯茶水,以劉瑾的身份其實是不需要做這些的,奈何朱厚照兄弟和人談話,不喜歡宮女,小太監在場,一般隻留下劉瑾一人,所以劉管家也隻好痛並快樂著,做著端茶倒水的活。
朱厚照看著麵色糾結的張立元,微笑著說道“表哥,有什麽事就說吧,別顧忌什麽。”張立元先是有些尷尬,但是馬上神色堅定起來,起身作揖,緩緩道“這次是來替父親和小叔求情,還望太子,二殿下能答應。”
朱厚照兄弟對視一眼,露出了微笑。
;
在北麵寫著“魂”字的牆前麵有一張長約3米,寬約2米的供桌。供桌北邊放著一塊牌位,上麵寫著“水陸營英靈之位”,南邊放了一個香爐,是質量上乘的宣德爐,衝耳乳爐,藏經紙色,造型端正,款字工整、大氣,銅質極其細膩.最可貴的是此爐口徑33公分,重量20斤6兩。
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責成宮廷禦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因為宣德皇帝財大氣粗,精品意識強烈,特意讓負責製造的呂震精煉12遍,再加入金,銀等貴重金屬,建造了3000座,達到了精益求精的境界。
由於後來的一場大火,這3000宣德爐損失大半,而剩下的宣德爐是大明現有質量最為上乘的銅爐,即使後來各代皇帝的仿造,也沒有質量更好的出現。
這裏的宣德爐是兄弟兩求了弘治很久,弘治才非常不舍地交給2人的。宣德爐本來是文人雅士放在書房中,置以熏香的物品,但是兄弟二人那它當做普通香爐使用也是可以的。
朱厚煒嚴格說起來不算水陸營的人,因為名冊裏沒有,也沒擔任什麽職位,所以朱厚照站在第一排,後麵家屬站成幾排,沒人手裏拿著三柱香,然後點燃。
董青海在旁大聲喊道“燃香敬禮,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禮畢,上香。”在董青海的口令聲中,朱厚照和家屬都鞠躬三次,然後等到董青海說道上香,朱厚照才上前,把手裏燃燒的香插到香爐中。後麵的家屬也依次上前插香,大堂香煙嫋嫋,飄出一陣檀香味。
董青海等眾人都上完香,喊了一聲“掛銘牌。”加入水陸營後,每個戰士都會發一塊銘牌,銘牌是鐵質的,大約長5厘米,寬3厘米,厚1厘米,上方有個小孔,插根線就能變成項鏈,掛在脖子上,正中刻了戰士的名字,左側刻了參軍日期。
不過鐵質的銘牌是交給家屬留作紀念的,今天要掛在祠堂牆上的是木質銘牌。大約長20厘米,寬約10厘米,上麵的字和鐵質銘牌樣式,字都一樣,不過右側還刻了犧牲的時間。
早有戰士搭著梯子爬到了牆的上方,大約離地4米,上麵有一排長釘,木牌就掛在長釘上。不一會兒,就掛好了7塊銘牌。家屬都是靜靜地看著,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非常安靜。大堂裏隻能聽到外麵其他戰士家屬以及看熱鬧的人輕輕的說話聲。
銘牌掛好,朱厚照當先走出大堂,後麵跟著戰士和家屬,然後朝著小山山腳的墓地走去。隻有一些看熱鬧的群眾,在眾人走出後,到了正堂看看裏麵到底有什麽。
到了墓地,發現每一塊墓地占地都不大,墓碑和後世相同,上麵寫著名字,生卒年月,父母子女的名字,前麵是專門置放骨灰的地方。整塊墓地不過4,5平方,但是相連著,整齊化一。墓地使用上等石材修建,看起來也比較大氣。
朱厚照走到墓碑前,後麵是抬著的7座步輦。隔著大約10米,是9乘以9的戰士方隊,挺拔地站著,紋絲不動。其他戰士維持秩序,把人群隔開,能進去的隻有犧牲戰士的直係親屬。
氣氛莊嚴肅穆,不管是其他家屬還是看熱鬧的都知道這時候不能說話,破壞這莊嚴的氣氛。董青海大聲喊道“唱名。”
朱厚照拿出一本冊子,大聲讀到“李大牛,男,19歲,生於弘治初年6月18,卒於弘治19年10月初3。弘治19年2月參軍,加入海防水陸營,訓練認真,作戰勇猛。弘治19年10月初三與小王子次子所領3000敵軍交戰,悍不畏死,殲敵3人,光榮犧牲。畢。”本來兄弟兩商量的時候,朱厚照的唱名是讓董青海來的,不過朱厚照非要自己來。如今,雖然朱厚照類似吼叫的公鴨嗓子絕對可以說的上難聽,但是沒人在意這些。
朱厚照唱完一人,步輦就被放下,然後一個戰士接過李大牛的骨灰,小心地放入墓碑前的墓室,骨灰壇上還有一塊水陸營的軍旗蓋著。董青海大聲喊道“唱名。”這時走到第二塊墓地的朱厚照讀起另一名戰士的生平事跡。
周圍隻有風吹樹葉的沙沙聲,以及朱厚照難聽的公鴨嗓子,犧牲戰士的家屬也是強壓悲痛,小聲抽泣。等到7名戰士全都唱名完,董青海再次大聲喊道“鳴槍敬禮。”所有水陸營戰士都麵向墓碑,左手脫帽,自然垂下,右手握拳,舉至左胸。9乘以9的持槍方隊,每三排按照董青海的口令一次鳴槍。方隊上方煙霧騰起,一股硝煙味彌漫開來。
董青海大聲喊道“蓋棺。”站在墓地旁的戰士把蓋棺的石板慢慢移到墓室上,戰士的骨灰算是下葬完成。這時,犧牲戰士的家屬才放聲大哭。墓地周圍隻有家屬的大哭聲,等到董青海的一聲“禮畢。”整個葬禮完成了。
大明的武人地位越來越低,能有這樣莊嚴肅穆的葬禮隻有高級的武將才會有,但是犧牲的7人都是普通的士兵,沒人是有官職的。也許相比於失去親人的悲痛這些還不夠,但是這些家屬已經感到很滿足了。這次的葬禮所取到的效果是難以估量的,現役的戰士士氣高昂就不提了,那些新來的輜重營,偵察營戰士也一改往日的精神麵貌,更加積極,努力地區完成訓練。最讓朱厚照兄弟想不到的是,營地周圍幾個村,縣的年輕人都跑到營地來,說是要參軍,當水陸營的兵。這些年輕人都是民戶,願意放棄民戶的身份,轉入軍戶,不得不說他們膽子很大。最後朱厚照下令跟他們說明年開春會擴編,要是願意參軍就那時候再來。
接著的幾天,朱厚照兄弟開始了往日平凡的生活。兩位舅舅的“反常”表現也已經傳到了兄弟二人耳朵裏。兩人心裏都明白,張皇後這次是真怒了。
就這樣過了5,6天,兄弟二人正在管莊府和白孝德商量明年的計劃。突然穀大用來報告說,門外來了一個年輕人,要求見穀大用,名字叫做張立元。兄弟二人對視一眼,心裏對於他的到來有了幾分底。
不多久,張立元就到了管莊府大堂。看見大堂正坐著朱厚照兄弟二人,站著的劉瑾,還有不認識的白孝德。穀大用則是走到門口上前拱手施禮道“咱家就是穀大用,不知張公子找咱家是為何事。”
張立元看了一眼兄弟兩人,麵色有些尷尬,但想到自己的任務,此時也隻好硬著頭皮,對著穀大用迴了一禮“穀公公,在下今日前來其實是想讓穀公公引薦一下,在下是想見太子,二殿下一麵。”穀大用也是知道這位太子的表哥其實是來找表弟的,剛剛也得了朱厚照的示意,於是說道“太子殿下和二殿下就在大堂,張公子請隨咱家來。”張立元再施一禮“謝過穀公公。”
走入大堂,白孝德正和兩人道別,然後走出門外。經過張立元身旁時,點頭致意了一下,張立元也是點頭迴應。
朱厚照說了句“大用,你去做事吧。”穀大用就施禮而出。此時大堂隻有朱厚照兄弟兩還有劉瑾,小丫頭去白家了。
張立元準備上前行禮,朱厚照阻止道“行了,都是自家人,別那麽多禮了,快坐下吧。”張立元聽了朝兩人還是拱手一禮,這才坐下。劉瑾則是為張立元倒了杯茶水,以劉瑾的身份其實是不需要做這些的,奈何朱厚照兄弟和人談話,不喜歡宮女,小太監在場,一般隻留下劉瑾一人,所以劉管家也隻好痛並快樂著,做著端茶倒水的活。
朱厚照看著麵色糾結的張立元,微笑著說道“表哥,有什麽事就說吧,別顧忌什麽。”張立元先是有些尷尬,但是馬上神色堅定起來,起身作揖,緩緩道“這次是來替父親和小叔求情,還望太子,二殿下能答應。”
朱厚照兄弟對視一眼,露出了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