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


    才三兩迴合便被打得奄奄一息的鬼王,半躬身子,難以置信質問道:“同為斬凡境,你,你為何如此強橫!”


    等等。


    她的玉足,竟有一股清香?!


    即便隔著短靴,依然抑製不住想伸出舌頭舔一口的衝動,幸虧六珠反應迅速,及時抽迴腳,一臉嫌棄望著他:


    “變態!”


    “讓我舔一口,就一口!”


    那鬼王突然像得了癔症一樣,連滾帶爬衝向六珠,且頭頂的煞雲搖搖欲墜,還不時閃過一寸聖潔金燦的佛光。


    女戰神似乎發現了什麽,收起紅纓槍,環臂抱胸,饒有興致地打量著六珠,戲謔一笑:“好個西天雷音寺…”


    “一千多年了,這天,也該變變了,後生可畏。”後麵一句,她是對六珠傳音的,接著嬌軀輕晃,原地消失。


    “菩薩,您…”


    一名護法僧侶遲疑片刻,指著不知第幾次被六珠踹飛的鬼王,小心問道:“您和他有恩怨?您把他怎麽了?”


    “不該問的別問。”


    六珠掌心翻轉,掌中天國開,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玄之又玄的空間法則如井泉一般噴湧,將鬼王吞沒。


    “迴靈山,複命。”


    兩名護法僧侶麵麵相覷,其中一人轉過腦袋,試探問道:“師兄,你方才可曾看清了?那鬼王頭頂的煞雲…”


    “是渡化!”


    另一人神情凝重,喃道:“好恐怖的渡化之力,這三十二菩薩究竟什麽來頭?當年的如來佛與觀音菩薩都…”


    其實。


    以他們斬凡境的修為,本不該屈尊為六珠護道,畢竟放眼整座雷音寺,斬凡大能也不過十指之數,屈指可數。


    而他們之所以這樣做,監視六珠隻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追隨六珠左右,他們體內的佛韻,會自動緩緩上漲。


    要知道。


    從元嬰境界開始,基本就是一步一重天,修士耗時三年五載才提升一星半點感悟皆為常態,結果到了六珠這…


    雖然僅限於佛道方麵,但也足夠令靈山諸佛趨之若鶩了,否則單憑敖烈,哪能那般輕易說服諸佛,接納六珠?


    “師兄!”


    一聽當年二字,先開口的僧侶忙出言打斷,緊張兮兮地左顧右盼:“當年事乃靈山禁忌,還請師兄慎言呐。”


    “阿彌陀佛。”


    後者反應過來,也是一陣後怕,朝自家師弟投去感激的目光:“師弟所言極是,為兄口不擇言,罪過罪過。”


    “對了師兄,此間種種…”


    “如實稟報吧,我佛自有裁斷。”


    “大善。”


    …


    荒山破廟。


    與六珠共享六感的陳衣睜開法目,眉宇金光一閃:


    “鬼門關乃連接陰陽兩界之橋梁,如今投影於世,幾乎能夠斷定,幽冥地府乃至十八層地獄,發生了變故。”


    “至於是否牽扯到佛門與靈山,還須再深入了解。”


    念及於此。


    他在破廟四周布下法陣,隨後驅神魂進入玄牝界。


    西天,雷音寺。


    珍樓寶座,上刹名方,白鶴立枝頭,渾如煙捧玉,彩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


    除如來佛外,還陳列著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四大金剛,三十菩薩,個個看似寶相莊嚴,實則盡皆黑霧繞眉。


    “我佛慈悲。”


    兩名僧侶迴歸本位。


    先拜過如來,旋即將山巔之戰如實供述,如來聞之驚訝:“爾等是說,那鬼王被六珠吸入掌中便無影蹤了?”


    僧侶點頭,同聲道:


    “不錯。”


    如來皺眉,不解道:


    “莫非是袖裏乾坤,掌中天國?可道門封山,已有千年之久,天下無道,唯佛獨尊,她上哪學的道門手段?”


    “佛祖,還有一事。”


    僧侶又道出鬼王煞雲異變,誰知,這直接害得身居高位,素來雲淡風輕的如來佛祖豁然變色,眸內威嚴溢滿:


    “此事當真?!”


    “在這寶殿之上,諸佛之前,我等不敢絲毫欺瞞。”


    僧侶甚是惶恐,一五一十道:“那鬼王何其兇戾,然而不過遭六珠菩薩輕輕一踩,便洗去煞氣,生出佛韻。”


    “如此渡化手段,至今想起,仍叫我等心悸不已。”


    看著二僧侶誇張的麵部表情變化,諸佛鴉雀無聲,佛祖緘默半晌,失神呢喃:“宿命,宿命當真不可違麽…”


    “宿命?”


    “我曾推演一世,天將大變,一枚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種子遺落人間,她是佛門的劫,亦是新生,破而後立…”


    佛祖聲音戛然而止,話鋒一轉:“此事到此為止,任何人不得對外聲張,此外,對六珠的監控,即日解除。”


    “這…”


    諸佛一愣,一名菩薩站出勸道:


    “請佛祖三思,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六珠來曆神秘,且一身佛韻純粹的可怕,倘若放任自流,我擔心…”


    “我意已決,照做便是。”


    佛祖搖頭,不予理會:


    “一千年後的恆河之爭,邀她一並參與,諸位願同她親近自然最好,實在不願也不勉強,但切記不可招惹。”


    說完。


    金身淡化,佛祖離去。


    諸佛你看我,我看你,俱是茫然,最終悉數望向為首的觀音:“請教觀音大士,佛祖此舉究竟有何深意啊?”


    “佛祖不希望和那位對立。”


    “可這跟恆河有什麽關係?”


    “永生。”


    觀音淡淡吐出兩字。


    諸佛稍加思索,恍然大悟:善惡也好,正邪也罷,一切立場,萬般理念,在永生的誘惑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那可是不死不滅啊!


    佛祖是想通過恆河之爭,把六珠綁上他們的賊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沒有前世的我,隻好成為在世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梁下君子皓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梁下君子皓如月並收藏沒有前世的我,隻好成為在世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