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冒昧問一句,生意好做嗎?”方才本來在說做買賣的事,被婦人打了個茬,一下跑偏了。這會兒,謝銘瑄重新把話頭給拉了迴來。
“幾位貴人如果想來俺們寧遠做買賣的話,得看怎麽做。”婦人道。
“哦?老板娘看來有生意經啊!方便教教嗎,讓我們學習學習?”謝銘瑄讚道。
“俺們開個小茶肆,做點兒小買賣,俺哪兒有什麽生意經教給幾位貴人啊?”婦人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
“那老板娘這個說法……”謝銘瑄道。
“在俺們寧遠做生意,就那麽幾句話。照著去做,生意就能做好。”婦人道。
“那還是有生意經。”謝銘瑄笑道。
“不是啥生意經。也是官府說的。”婦人道。
“請老板娘說說是哪句話?”謝銘瑄道。
“奉公守法,誠信經營,得講良心。後麵那一句,是俺自己加的。”婦人道。
“奉公守法,誠信經營,這不是生意人的老話嗎?寧遠難道還有什麽不一樣?“謝銘瑄笑道。
“那當然不一樣!以前在俺們這塊兒,做買賣的黑心人多得很。現在誰還敢?被官府抓到了,殺頭都是它。”婦人道。
“做買賣而已,怎麽也不至於殺頭吧?”謝銘瑄好似縮了縮脖子,說道。
“倒還真有奸商被砍腦袋的。”年長的漢子插話道。
“老哥,怎麽迴事?說來聽聽?”謝銘瑄道。
“也沒啥稀奇的。就是早幾年有個賣藥的奸商,賣了不少假藥,吃壞了很多人,還吃死了幾個。後來被官府發現了,抓去沒幾天就直接砍腦袋了,捎帶著還砍了幾個官府的人。”年長的漢子道。
“官府的人怎麽也殺頭了?”謝銘瑄道。
“官商勾結唄!不然,那奸商哪兒敢賣那麽多假藥?“年長的漢子啐了一口,接著道:”殺得好啊!這些奸商,連給人治病救命的藥都敢賣假的,這是生兒子沒……這是大缺德事!“
“那可不!俺們聽說,以前早就有人告發那奸商,但是官府不管,還包庇。後來,這消息直接傳到國公爺和侯爺那兒去了,國公爺和侯爺就直接派人查這事兒,一查就殺了幾個人的頭。”另外一名漢子道。
“國公爺和侯爺能管,自然是好。但是,寧遠這麽大,做買賣這樣的事兒,國公爺和侯爺也管不過來吧?”謝銘瑄道。
“現在哪兒還用國公爺和侯爺管這些事兒啊?俺們這兒的縣太爺都不怎麽管這些了。”年長的漢子道。
“縣太爺都不管?那誰來管?”謝銘瑄等人又迷糊了。
“俺們管啊!”年長的漢子道。
“你們……老哥,你的意思是說,老百姓自己管?”這下,謝銘瑄等人是真地懵了。
“俺們當然管不了這事兒。但是,俺們能說話啊!”年長的漢子道。
“這話怎麽講?”謝銘瑄道。
“要是有黑心商人坑俺們,俺們可以向官府告狀。”年長的漢子道。
“原來是這樣啊!”謝銘瑄點了點頭,接著道:“隻是,這大家夥兒也不能天天為了這些事兒朝官府跑吧?”
“不用俺們跑!官府經常會派人下來問這些事兒。”年長的漢子道。
“官府經常下來?”一位禦史問道。
“那可不!就俺這個茶肆,縣太爺都來喝過兩次茶。”婦人道。
“縣太爺還來過這兒?”那位禦史愣了一愣。
“是啊!縣太爺可和藹了,不僅認真聽俺們說話,俺們不明白的,縣太爺還仔細跟俺們解釋。”婦人道。
“老板娘,你方才不是說當官的都是殺千刀的嗎?聽你這口氣,好像對縣太爺很滿意啊!”那位禦史道。
“不給俺們老百姓辦實事的,可不就是殺千刀的!但縣太爺不一樣啊,是好官啊!”婦人道。
“你們這兒的官都這樣嗎?”謝銘瑄道。
“差不多吧!以前俺們見了官都怕,現在在俺們寧遠,大家夥兒都不怕官。俺們這兒的官,現在叫啥公母……”婦人道。
“公母?”謝銘瑄和兩位禦史又愣住了。
“娘,先生說了,那叫公仆,意思就是老百姓的仆人,為老百姓服務的。”女童笑嘻嘻道。
“死妮子!讓你讀書,是讓你將來去做官的,不是讓你來笑話娘的!”婦人又抬起手,嚇唬女童。
“公仆?”謝銘瑄露出思索狀。
“是啊!你們聽聽,當官的都跟仆人一樣,是為俺們老百姓服務的呢!”婦人又摸了一下女童的腦袋,說道。
“是啊!官府的人經常下來,問俺們的日子過得怎麽樣,需不需要什麽幫助。”年長的漢子道。
“對啊!俺家這個茶肆,官府的人每次來打尖,都會問問俺們的生意怎麽樣。”婦人道。
“這麽說,在寧遠做生意還真不難了。”謝銘瑄道。
“隻要好好做,不坑人,不犯法,好做。”婦人道。
“那這稅金呢?重不重?”謝銘瑄道。
“這位貴人,以前您要是跟俺說稅金,俺還真不知道是啥。但是俺現在知道了。”婦人道。
“也是官府教的?”謝銘瑄道。
“是啊!種地納糧,開店納稅,這都是俺們的那啥來著?”婦人道。
“娘,義務。”女童道。
“對,義務!”婦人道。
“老板娘來不起!義務都知道。”謝銘瑄又讚了一聲,複又問道:“稅金重嗎?”
“不重。俺這個茶肆,一年交不了幾個錢。”婦人道。
“我們在南方做生意,交的可不少。”謝銘瑄道。
“那俺不知道。反正俺們交的不多。像俺們這種小本買賣,跟沒交差不多。”婦人道。
“買賣上的事兒,俺們也不太懂。不過,俺倒是知道,這交多少,跟買賣的大小和賺的錢有關係。買賣越大,賺的越多,就交的越多,明碼實價。“年長的漢子道。
“這聽起來倒是合理。隻是,像老板娘家這茶肆,官府怎麽知道賺了多少?難道還有人來查賬?”謝銘瑄道。
“俺們這小本買賣,有啥好查的。”婦人道。
“那不是有好多人不交?”謝銘瑄道。
“起初是有些人不交,現在少了。”婦人道。
“這又是為什麽?”謝銘瑄道。
“良心啊!所以俺才自己加了那麽一句,得講良心。官府為俺們辦事,俺們不能昧著良心啊!”婦人道。
謝銘瑄和兩位禦史又對視了一眼。
“再說了,俺們交上去的錢,大多數都用用迴到俺們身上了。”婦人又道。
“怎麽說?”謝銘瑄道。
“幾位貴人走到俺們這兒,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告示吧?”婦人道。
“老板娘說的就是那些公示政務的告示?”謝銘瑄道。
“對啊,就是那個!俺們這兒每個村兒都有。收了多少錢,錢用道哪兒了,一清二楚。誰家要是不老老實實納糧納稅,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婦人道。
謝銘瑄又點了點頭,說道:“這麽說來,在寧遠,隻要奉公守法,誠信經營,再加上講良心,還真能把生意做好了。”
“幾位貴人一看就是做大買賣的人。隻要好好做,俺們寧遠是一塊寶地,不愁賺不到錢。”年長的漢子又露出驕傲的神色。
“隻是,寧遠最近聽說要打仗了。我看大家夥兒好像不怎麽擔心啊?”謝銘瑄道。
“有啥好擔心的?”年長的漢子笑道。
其餘人也跟著笑了起來,笑得謝銘瑄等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官府早就說了,俺們該幹嘛幹嘛。打仗的事兒,俺們不用擔心。”年長的漢子解釋道。
“官府說不擔心,大家夥兒就真不擔心?”謝銘瑄道。
“嗬嗬,這些年,官府可從來沒騙過俺們。而且,這話是直接從侯府出來的,俺們還能不信?”年長的漢子道。
“幾位貴人是不知道啊,就俺們寧遠的兵,來再多人,都不怕。”另外一名漢子道。
“是啊,來幫俺們修路的那些兵,一個個看上去可太精神了。俺聽說,他們還不是專門打仗的。專門打仗的兵,比他們還厲害。喏,老板娘家的老大就是當兵的。”又一位漢子道。
“哦?老板娘家還有人在當兵?”謝銘瑄訝異道。
“俺們家這兩個兒子啊,都沒讀過書。送去當兵,好過在家種地做買賣。”婦人道。
“這吃軍餉是好事。但是,這要打仗了,老板娘就不擔心兒子有危險?”謝銘瑄道。
“說不擔心,那肯定是假的。但是,俺們現在的日子這麽好了,不得有人去守著?雁門關外那麽多狼崽子瞅著,總得有人去當兵吧?俺們家的兒子是兒子,別人家的兒子就不是兒子?”婦人道。
“老板娘大義!”謝銘瑄真心實意地讚了一句,看了看那名青年,說道:“等仗打完了,老板娘打算把這位小哥兒也送去當兵?”
“俺們倒是想,可官府不讓啊!”婦人臉上露出愁容。
“我隻聽說過抓壯丁逃兵役的。這要當兵還不讓,倒是第一迴聽說。為什麽?”謝銘瑄道。
“官府說了,每家必須留一名壯勞力,幫助家裏幹活兒。”婦人歎了一口氣,看了看自家男人,說道:“俺家男人以前給人做工閃了腰,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所以啊,官府就隻同意讓老大去當兵。”
“官府這麽做,不也是為俺們好?年輕人如果都去當兵了,這家裏就剩下老弱病殘,日子也不好過。”年長的漢子道。
“大……掌櫃的,這時辰也不早了,我們是不是……”一位禦史提醒道。
謝銘瑄直了直身體,站起身來,對著眾人團團一揖,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日聽各位一席話,受益匪淺。多謝諸位了!”
漢子們見謝銘瑄這麽客氣,連忙站起身來還禮。
結完賬,謝銘瑄與兩位禦史登上馬車,朝著寧遠而去。
謝銘瑄不打算再繼續看下去了。
他已經看得夠多了。
大戰在即,他要去寧遠,看看自己能幫著做些什麽。
馬車駛出一段路了,茶肆老板娘的聲音猶自遠遠傳來:“幾位貴人,做買賣記得交稅啊!”
“幾位貴人如果想來俺們寧遠做買賣的話,得看怎麽做。”婦人道。
“哦?老板娘看來有生意經啊!方便教教嗎,讓我們學習學習?”謝銘瑄讚道。
“俺們開個小茶肆,做點兒小買賣,俺哪兒有什麽生意經教給幾位貴人啊?”婦人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
“那老板娘這個說法……”謝銘瑄道。
“在俺們寧遠做生意,就那麽幾句話。照著去做,生意就能做好。”婦人道。
“那還是有生意經。”謝銘瑄笑道。
“不是啥生意經。也是官府說的。”婦人道。
“請老板娘說說是哪句話?”謝銘瑄道。
“奉公守法,誠信經營,得講良心。後麵那一句,是俺自己加的。”婦人道。
“奉公守法,誠信經營,這不是生意人的老話嗎?寧遠難道還有什麽不一樣?“謝銘瑄笑道。
“那當然不一樣!以前在俺們這塊兒,做買賣的黑心人多得很。現在誰還敢?被官府抓到了,殺頭都是它。”婦人道。
“做買賣而已,怎麽也不至於殺頭吧?”謝銘瑄好似縮了縮脖子,說道。
“倒還真有奸商被砍腦袋的。”年長的漢子插話道。
“老哥,怎麽迴事?說來聽聽?”謝銘瑄道。
“也沒啥稀奇的。就是早幾年有個賣藥的奸商,賣了不少假藥,吃壞了很多人,還吃死了幾個。後來被官府發現了,抓去沒幾天就直接砍腦袋了,捎帶著還砍了幾個官府的人。”年長的漢子道。
“官府的人怎麽也殺頭了?”謝銘瑄道。
“官商勾結唄!不然,那奸商哪兒敢賣那麽多假藥?“年長的漢子啐了一口,接著道:”殺得好啊!這些奸商,連給人治病救命的藥都敢賣假的,這是生兒子沒……這是大缺德事!“
“那可不!俺們聽說,以前早就有人告發那奸商,但是官府不管,還包庇。後來,這消息直接傳到國公爺和侯爺那兒去了,國公爺和侯爺就直接派人查這事兒,一查就殺了幾個人的頭。”另外一名漢子道。
“國公爺和侯爺能管,自然是好。但是,寧遠這麽大,做買賣這樣的事兒,國公爺和侯爺也管不過來吧?”謝銘瑄道。
“現在哪兒還用國公爺和侯爺管這些事兒啊?俺們這兒的縣太爺都不怎麽管這些了。”年長的漢子道。
“縣太爺都不管?那誰來管?”謝銘瑄等人又迷糊了。
“俺們管啊!”年長的漢子道。
“你們……老哥,你的意思是說,老百姓自己管?”這下,謝銘瑄等人是真地懵了。
“俺們當然管不了這事兒。但是,俺們能說話啊!”年長的漢子道。
“這話怎麽講?”謝銘瑄道。
“要是有黑心商人坑俺們,俺們可以向官府告狀。”年長的漢子道。
“原來是這樣啊!”謝銘瑄點了點頭,接著道:“隻是,這大家夥兒也不能天天為了這些事兒朝官府跑吧?”
“不用俺們跑!官府經常會派人下來問這些事兒。”年長的漢子道。
“官府經常下來?”一位禦史問道。
“那可不!就俺這個茶肆,縣太爺都來喝過兩次茶。”婦人道。
“縣太爺還來過這兒?”那位禦史愣了一愣。
“是啊!縣太爺可和藹了,不僅認真聽俺們說話,俺們不明白的,縣太爺還仔細跟俺們解釋。”婦人道。
“老板娘,你方才不是說當官的都是殺千刀的嗎?聽你這口氣,好像對縣太爺很滿意啊!”那位禦史道。
“不給俺們老百姓辦實事的,可不就是殺千刀的!但縣太爺不一樣啊,是好官啊!”婦人道。
“你們這兒的官都這樣嗎?”謝銘瑄道。
“差不多吧!以前俺們見了官都怕,現在在俺們寧遠,大家夥兒都不怕官。俺們這兒的官,現在叫啥公母……”婦人道。
“公母?”謝銘瑄和兩位禦史又愣住了。
“娘,先生說了,那叫公仆,意思就是老百姓的仆人,為老百姓服務的。”女童笑嘻嘻道。
“死妮子!讓你讀書,是讓你將來去做官的,不是讓你來笑話娘的!”婦人又抬起手,嚇唬女童。
“公仆?”謝銘瑄露出思索狀。
“是啊!你們聽聽,當官的都跟仆人一樣,是為俺們老百姓服務的呢!”婦人又摸了一下女童的腦袋,說道。
“是啊!官府的人經常下來,問俺們的日子過得怎麽樣,需不需要什麽幫助。”年長的漢子道。
“對啊!俺家這個茶肆,官府的人每次來打尖,都會問問俺們的生意怎麽樣。”婦人道。
“這麽說,在寧遠做生意還真不難了。”謝銘瑄道。
“隻要好好做,不坑人,不犯法,好做。”婦人道。
“那這稅金呢?重不重?”謝銘瑄道。
“這位貴人,以前您要是跟俺說稅金,俺還真不知道是啥。但是俺現在知道了。”婦人道。
“也是官府教的?”謝銘瑄道。
“是啊!種地納糧,開店納稅,這都是俺們的那啥來著?”婦人道。
“娘,義務。”女童道。
“對,義務!”婦人道。
“老板娘來不起!義務都知道。”謝銘瑄又讚了一聲,複又問道:“稅金重嗎?”
“不重。俺這個茶肆,一年交不了幾個錢。”婦人道。
“我們在南方做生意,交的可不少。”謝銘瑄道。
“那俺不知道。反正俺們交的不多。像俺們這種小本買賣,跟沒交差不多。”婦人道。
“買賣上的事兒,俺們也不太懂。不過,俺倒是知道,這交多少,跟買賣的大小和賺的錢有關係。買賣越大,賺的越多,就交的越多,明碼實價。“年長的漢子道。
“這聽起來倒是合理。隻是,像老板娘家這茶肆,官府怎麽知道賺了多少?難道還有人來查賬?”謝銘瑄道。
“俺們這小本買賣,有啥好查的。”婦人道。
“那不是有好多人不交?”謝銘瑄道。
“起初是有些人不交,現在少了。”婦人道。
“這又是為什麽?”謝銘瑄道。
“良心啊!所以俺才自己加了那麽一句,得講良心。官府為俺們辦事,俺們不能昧著良心啊!”婦人道。
謝銘瑄和兩位禦史又對視了一眼。
“再說了,俺們交上去的錢,大多數都用用迴到俺們身上了。”婦人又道。
“怎麽說?”謝銘瑄道。
“幾位貴人走到俺們這兒,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告示吧?”婦人道。
“老板娘說的就是那些公示政務的告示?”謝銘瑄道。
“對啊,就是那個!俺們這兒每個村兒都有。收了多少錢,錢用道哪兒了,一清二楚。誰家要是不老老實實納糧納稅,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婦人道。
謝銘瑄又點了點頭,說道:“這麽說來,在寧遠,隻要奉公守法,誠信經營,再加上講良心,還真能把生意做好了。”
“幾位貴人一看就是做大買賣的人。隻要好好做,俺們寧遠是一塊寶地,不愁賺不到錢。”年長的漢子又露出驕傲的神色。
“隻是,寧遠最近聽說要打仗了。我看大家夥兒好像不怎麽擔心啊?”謝銘瑄道。
“有啥好擔心的?”年長的漢子笑道。
其餘人也跟著笑了起來,笑得謝銘瑄等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官府早就說了,俺們該幹嘛幹嘛。打仗的事兒,俺們不用擔心。”年長的漢子解釋道。
“官府說不擔心,大家夥兒就真不擔心?”謝銘瑄道。
“嗬嗬,這些年,官府可從來沒騙過俺們。而且,這話是直接從侯府出來的,俺們還能不信?”年長的漢子道。
“幾位貴人是不知道啊,就俺們寧遠的兵,來再多人,都不怕。”另外一名漢子道。
“是啊,來幫俺們修路的那些兵,一個個看上去可太精神了。俺聽說,他們還不是專門打仗的。專門打仗的兵,比他們還厲害。喏,老板娘家的老大就是當兵的。”又一位漢子道。
“哦?老板娘家還有人在當兵?”謝銘瑄訝異道。
“俺們家這兩個兒子啊,都沒讀過書。送去當兵,好過在家種地做買賣。”婦人道。
“這吃軍餉是好事。但是,這要打仗了,老板娘就不擔心兒子有危險?”謝銘瑄道。
“說不擔心,那肯定是假的。但是,俺們現在的日子這麽好了,不得有人去守著?雁門關外那麽多狼崽子瞅著,總得有人去當兵吧?俺們家的兒子是兒子,別人家的兒子就不是兒子?”婦人道。
“老板娘大義!”謝銘瑄真心實意地讚了一句,看了看那名青年,說道:“等仗打完了,老板娘打算把這位小哥兒也送去當兵?”
“俺們倒是想,可官府不讓啊!”婦人臉上露出愁容。
“我隻聽說過抓壯丁逃兵役的。這要當兵還不讓,倒是第一迴聽說。為什麽?”謝銘瑄道。
“官府說了,每家必須留一名壯勞力,幫助家裏幹活兒。”婦人歎了一口氣,看了看自家男人,說道:“俺家男人以前給人做工閃了腰,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所以啊,官府就隻同意讓老大去當兵。”
“官府這麽做,不也是為俺們好?年輕人如果都去當兵了,這家裏就剩下老弱病殘,日子也不好過。”年長的漢子道。
“大……掌櫃的,這時辰也不早了,我們是不是……”一位禦史提醒道。
謝銘瑄直了直身體,站起身來,對著眾人團團一揖,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日聽各位一席話,受益匪淺。多謝諸位了!”
漢子們見謝銘瑄這麽客氣,連忙站起身來還禮。
結完賬,謝銘瑄與兩位禦史登上馬車,朝著寧遠而去。
謝銘瑄不打算再繼續看下去了。
他已經看得夠多了。
大戰在即,他要去寧遠,看看自己能幫著做些什麽。
馬車駛出一段路了,茶肆老板娘的聲音猶自遠遠傳來:“幾位貴人,做買賣記得交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