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麽可能?!”看到楊昊手中的令牌,熊棅徹底愣住了。
天子親衛,並非什麽實職。但是,其特權卻極多。
譬如,天子親衛,見官不拜。
又譬如,天子親衛,非謀逆大罪,無楚皇諭旨,大楚天下,無人可拿。
“父皇怎麽可能賜封你為天子親衛?!”愣了片刻之後,好似不敢相信楊昊手中的令牌是真的一般,熊棅叫道。
熊棅之所以如此失態,是因為,天子親衛雖是虛職,但除了種種特權之外,這個身份,更意味著楚皇的極大信任與恩寵。
楚皇在位數十年,所賜封的天子親衛之職究竟有多少,無人得知。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受此職位的人,極少。
以熊棅所知,便是皇室嫡傳子嗣之中,也僅僅隻有二人獲得了這個賜封。
“王爺這話說的!“楊昊笑道:“王爺是想驗一驗這塊令牌的真假呢?還是說,王爺是想向陛下求證一下,問問陛下為何將此職賜封於我?”
楊昊此言一出,場中腦袋瓜兒轉得快的人立即變了臉色。
這句話太誅心了。
這話裏話外的意思,分明就是在說,當今天子封個天子親衛,還得先問問熊棅了。
“楊世子休得胡言!詆毀殿下,其心可誅!”熊棅身旁的老太監沉聲喝道。
楊昊收斂笑容,看著這名老太監,淡淡說道:“這位公公好大威風啊!從一進門,開口就是嗬斥,閉口就是定罪。我前幾日入宮麵聖時,有幸得見了餘大總管。他老人家的威風都比不上這位公公呢!”
老太監聞言,一張本就蒼白的臉瞬間變得煞白。
他雖服侍於熊棅府中,且深得熊棅的信任,但是,他的生死,卻並不能由熊棅左右。
太監乃是內臣,大楚皇室對其約束極嚴。
不僅所有親王府的太監皆由皇宮直接派遣,這些外派太監的生死,也直接捏在皇宮大內的太監總管們之手。而餘懷恩做為皇宮中的大總管,可謂是手握大楚所有太監的生殺大權。
楊昊方才這幾句話,一旦傳入宮中,甚至傳入餘懷恩的耳中,餘懷恩一個不高興,哪怕直接遣內侍至威王府將這名老太監就地杖斃,熊棅除了為其求個情,其他的卻什麽都做不了。
老太監的臉色變了,熊棅卻反而從驚詫中迴過神來了。
熊棅眯著眼睛,看著楊昊,一字一頓地說道:“好一個楊家世子,倒是讓本王有些意外了。“
“王爺,我這個身份,不知是否可以不去巡檢司呢?”楊昊的臉上又帶上了笑容。
這一下,連秀兒都垂下頭,努力掩藏臉上的笑意。
熊棅剛剛還氣勢洶洶地說要看自家小少爺怎麽個不去法,這一轉眼,自家小少爺就啪啪地對其打臉了。而且,打完之後,還追著來了這麽一句。這不是又打一次麽?
聽到楊昊如此一問,熊棅額頭上的青筋都跳了幾跳。
“楊昊,天子親衛,乃是父皇賜予的極大恩寵,可不是讓你仗之徇私枉法的!“熊棅壓抑心中的怒火,冷聲斥道。
“嗬嗬。“楊昊嗬嗬一笑,說道:“徇不徇私,枉不枉法,不是王爺一言可決的。“
楊昊此言一出,場中眾人皆暗自倒吸一口涼氣。
這分明就是完全不給威王麵子啊!
“你!“熊棅額頭上的青筋愈發凸起了。
身為皇子,又是監察天下刑事的威王,再加上個性本就跋扈,熊棅何曾被人如此硬懟過?更何況,這房間裏現在滿滿當當小幾十號人,若是傳出去,威王的威嚴何在?
再就是,熊棅今日此來,其目的與熊砭等人一樣,就是要殺一殺楊昊的銳氣。若是熊砭等人能夠成功,熊棅自然無須出麵。
此刻,熊砭等人皆已吃癟,熊棅現身,本以為憑借自己的身份和威勢,可一舉將楊昊的銳氣給挫下去,誰知道,到目前為止,熊棅自身亦是吃癟不斷。
這讓熊棅如何能夠忍受?
迴頭熊棅又如何向熊梧和那一大幫哥哥們交待?
眼見熊棅又要暴走了,楊昊卻不搭理他了。
再度將目光轉向申家臻,楊昊道:“你,過來道歉。”
見楊昊再一次無視了自己,熊棅再也按捺不住,大喝道:“夠了!”
“王爺就沒別的話了?這一會兒工夫,王爺可這麽喊了三迴了。”楊昊看向熊棅,眼神也變冷了。
“楊昊,即使你有天子親衛的身份,本王麵前,也容不得你如此放肆!”既然已經徹底撕破臉了,熊棅索性也懶得講什麽律法和道理了。
“王爺,今天這個歉,我還非得讓他們道了不行。”事情鬧到這個份上,楊昊自認為,楚皇交給自己的任務也算完成了,所以也懶得再磨嘰了。
“哈哈!”熊棅怒極而笑,盯著楊昊,眼神淩厲,說道:“鎮國公府世子,天子親衛,就憑這兩個身份,就敢跟本王叫板嗎?”
“嗬嗬。”楊昊迴以一笑,說道:“王爺,今日這件事,本與王爺無關,何來與王爺叫板一說?這幾個人,辱人在先,道歉乃是理所應當之事。王爺定要橫加幹預,那我也隻能爭一爭這個道理了。”
“跟本王爭道理?好!很好!”熊棅仰天大笑,然後繼續逼視著楊昊,正待再說話,其身邊的老太監輕輕咳嗽一聲,靠近熊棅,低低地說了幾句。
熊棅先是微微一怔,然後舒展開眉頭,抬手一邊指了指熊砭等人,一邊對韋一山喝道:“韋一山,給本王將這幾個涉事之人帶迴巡檢司,好好盤問!”
熊砭等人聞言,亦是怔了一怔,旋即臉上都露出放鬆的神色。
這要是被帶走了,自然就不用當著這麽多人給楊昊道什麽歉了。至於被帶到巡檢司會怎麽樣,那不是明擺著的事嗎?
“是!下官遵命!”韋一山也鬆了一口氣,一揮手,對眾巡檢道:“來啊!將這幾位公……涉事之人帶走!”
幾名巡檢聞言,正欲上前,楊昊也喝道:“慢著!”
“楊世子,還請莫要阻撓巡檢司辦案!”不待熊棅發話,韋一山便立即沉聲道。
“這幾個人還沒道歉,不能帶走。”楊昊亦沉聲道。
這一次,熊砭等人聞言,心中不驚反喜。熊棅則露出兇狠之色。
再觀場中其餘人等,各自神色有異。有擔憂者,有竊喜者,亦有不解者。
韋一山現在要做的,確實可以說是依律辦案。即便楊昊是楊家世子,甚至是天子親衛,再行阻撓,都不妥當。更別說,熊棅這個監察天下刑事的大楚威王就站在那兒,而且還親自下了令。
無須動用神識,楊昊對眾人的神色及心思已是了然於心。而且,神識中方才感應到一些事,楊昊覺得有必要盡快去弄清楚。所以,楊昊不想在此處再多費時間了。
“任重,請禦賜金鞭!”不待場中任何人再說話,楊昊喝出一句讓熊棅心中一跳的話。
“是,少爺!”任重躬身應了一句,站直身體,反手將一直負在身後的那個裹得嚴嚴實實的包裹取下,層層解開,露出一柄暗金色的兵器。
任重雙手捧住兵器,麵向楊昊,單膝跪地,神色鄭重,將兵器高高舉起,奉至楊昊身前。
楊昊亦神色鄭重,伸出雙手,接過兵器,然後握於右手,高高一舉,沉聲喝道:“禦賜金鞭在此!爾等還不速速上前參拜?!”
楊昊這一聲喊,和熊棅出場時那位老太監的喊聲如出一轍,但是,其威力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因為,楊昊手中所持的,正是楚皇賜給鎮國公府的金鞭。
金鞭之上,四個古字,莊嚴肅穆:如朕親臨!
如朕親臨!
“吾皇萬歲!”場中,第一個跪下來的,恰是身份和地位最為尊貴的威王熊棅。
楚皇賜予楊弘義金鞭之事,迄今已有二十年。如今在大楚,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想起這件事。
時間久遠自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自獲賜金鞭以來,楊弘義、楊延平夫婦等楊家主事之人便遠赴寧遠,極少返京,更未曾動用過這柄金鞭。而真正見過這柄金鞭的,也就是朝堂之上當年曾列席過賜鞭儀式的一些老臣了。
但是,熊棅卻非常清楚這件事。或者說,大楚絕大多數皇子和重臣,都非常清楚這件事。
楚皇十二子,除了老十一和老十二年歲尚幼,不怎麽摻和到一群哥哥的事情當中,其餘的皇子,目前幾乎已是涇渭分明,分作兩派。
一派自然是唯太子馬首是瞻,另一派則是以有爭儲之心的雍王為主。
太子乃是順位承繼大統之人,再兼性情溫良,並不太過於熱衷拉幫結派。而雍王則不然。
雍王既然要爭儲,自然是極力爭取朝野內外各種助力,同時也在防範和打擊那些將來可能對雍王爭儲不利的各種勢力。
朝中重臣,毫無疑問,乃是雍王爭儲之路上的重中之重。而無論是要爭取這些朝中重臣,又或是防範他們,雍王一派必然少不了要摸清楚各位朝中重臣的根底。
楊弘義身為大楚聲威最為顯赫的鎮國公,他的根底,雍王一派怎麽可能不摸個一清二楚?
是故,一見到楊昊手中的金鞭,熊棅便知道,這正是二十年前楚皇所賜的那柄金鞭。
這件事,楊昊絕對不會作假,也不敢作假。
天子親衛,並非什麽實職。但是,其特權卻極多。
譬如,天子親衛,見官不拜。
又譬如,天子親衛,非謀逆大罪,無楚皇諭旨,大楚天下,無人可拿。
“父皇怎麽可能賜封你為天子親衛?!”愣了片刻之後,好似不敢相信楊昊手中的令牌是真的一般,熊棅叫道。
熊棅之所以如此失態,是因為,天子親衛雖是虛職,但除了種種特權之外,這個身份,更意味著楚皇的極大信任與恩寵。
楚皇在位數十年,所賜封的天子親衛之職究竟有多少,無人得知。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受此職位的人,極少。
以熊棅所知,便是皇室嫡傳子嗣之中,也僅僅隻有二人獲得了這個賜封。
“王爺這話說的!“楊昊笑道:“王爺是想驗一驗這塊令牌的真假呢?還是說,王爺是想向陛下求證一下,問問陛下為何將此職賜封於我?”
楊昊此言一出,場中腦袋瓜兒轉得快的人立即變了臉色。
這句話太誅心了。
這話裏話外的意思,分明就是在說,當今天子封個天子親衛,還得先問問熊棅了。
“楊世子休得胡言!詆毀殿下,其心可誅!”熊棅身旁的老太監沉聲喝道。
楊昊收斂笑容,看著這名老太監,淡淡說道:“這位公公好大威風啊!從一進門,開口就是嗬斥,閉口就是定罪。我前幾日入宮麵聖時,有幸得見了餘大總管。他老人家的威風都比不上這位公公呢!”
老太監聞言,一張本就蒼白的臉瞬間變得煞白。
他雖服侍於熊棅府中,且深得熊棅的信任,但是,他的生死,卻並不能由熊棅左右。
太監乃是內臣,大楚皇室對其約束極嚴。
不僅所有親王府的太監皆由皇宮直接派遣,這些外派太監的生死,也直接捏在皇宮大內的太監總管們之手。而餘懷恩做為皇宮中的大總管,可謂是手握大楚所有太監的生殺大權。
楊昊方才這幾句話,一旦傳入宮中,甚至傳入餘懷恩的耳中,餘懷恩一個不高興,哪怕直接遣內侍至威王府將這名老太監就地杖斃,熊棅除了為其求個情,其他的卻什麽都做不了。
老太監的臉色變了,熊棅卻反而從驚詫中迴過神來了。
熊棅眯著眼睛,看著楊昊,一字一頓地說道:“好一個楊家世子,倒是讓本王有些意外了。“
“王爺,我這個身份,不知是否可以不去巡檢司呢?”楊昊的臉上又帶上了笑容。
這一下,連秀兒都垂下頭,努力掩藏臉上的笑意。
熊棅剛剛還氣勢洶洶地說要看自家小少爺怎麽個不去法,這一轉眼,自家小少爺就啪啪地對其打臉了。而且,打完之後,還追著來了這麽一句。這不是又打一次麽?
聽到楊昊如此一問,熊棅額頭上的青筋都跳了幾跳。
“楊昊,天子親衛,乃是父皇賜予的極大恩寵,可不是讓你仗之徇私枉法的!“熊棅壓抑心中的怒火,冷聲斥道。
“嗬嗬。“楊昊嗬嗬一笑,說道:“徇不徇私,枉不枉法,不是王爺一言可決的。“
楊昊此言一出,場中眾人皆暗自倒吸一口涼氣。
這分明就是完全不給威王麵子啊!
“你!“熊棅額頭上的青筋愈發凸起了。
身為皇子,又是監察天下刑事的威王,再加上個性本就跋扈,熊棅何曾被人如此硬懟過?更何況,這房間裏現在滿滿當當小幾十號人,若是傳出去,威王的威嚴何在?
再就是,熊棅今日此來,其目的與熊砭等人一樣,就是要殺一殺楊昊的銳氣。若是熊砭等人能夠成功,熊棅自然無須出麵。
此刻,熊砭等人皆已吃癟,熊棅現身,本以為憑借自己的身份和威勢,可一舉將楊昊的銳氣給挫下去,誰知道,到目前為止,熊棅自身亦是吃癟不斷。
這讓熊棅如何能夠忍受?
迴頭熊棅又如何向熊梧和那一大幫哥哥們交待?
眼見熊棅又要暴走了,楊昊卻不搭理他了。
再度將目光轉向申家臻,楊昊道:“你,過來道歉。”
見楊昊再一次無視了自己,熊棅再也按捺不住,大喝道:“夠了!”
“王爺就沒別的話了?這一會兒工夫,王爺可這麽喊了三迴了。”楊昊看向熊棅,眼神也變冷了。
“楊昊,即使你有天子親衛的身份,本王麵前,也容不得你如此放肆!”既然已經徹底撕破臉了,熊棅索性也懶得講什麽律法和道理了。
“王爺,今天這個歉,我還非得讓他們道了不行。”事情鬧到這個份上,楊昊自認為,楚皇交給自己的任務也算完成了,所以也懶得再磨嘰了。
“哈哈!”熊棅怒極而笑,盯著楊昊,眼神淩厲,說道:“鎮國公府世子,天子親衛,就憑這兩個身份,就敢跟本王叫板嗎?”
“嗬嗬。”楊昊迴以一笑,說道:“王爺,今日這件事,本與王爺無關,何來與王爺叫板一說?這幾個人,辱人在先,道歉乃是理所應當之事。王爺定要橫加幹預,那我也隻能爭一爭這個道理了。”
“跟本王爭道理?好!很好!”熊棅仰天大笑,然後繼續逼視著楊昊,正待再說話,其身邊的老太監輕輕咳嗽一聲,靠近熊棅,低低地說了幾句。
熊棅先是微微一怔,然後舒展開眉頭,抬手一邊指了指熊砭等人,一邊對韋一山喝道:“韋一山,給本王將這幾個涉事之人帶迴巡檢司,好好盤問!”
熊砭等人聞言,亦是怔了一怔,旋即臉上都露出放鬆的神色。
這要是被帶走了,自然就不用當著這麽多人給楊昊道什麽歉了。至於被帶到巡檢司會怎麽樣,那不是明擺著的事嗎?
“是!下官遵命!”韋一山也鬆了一口氣,一揮手,對眾巡檢道:“來啊!將這幾位公……涉事之人帶走!”
幾名巡檢聞言,正欲上前,楊昊也喝道:“慢著!”
“楊世子,還請莫要阻撓巡檢司辦案!”不待熊棅發話,韋一山便立即沉聲道。
“這幾個人還沒道歉,不能帶走。”楊昊亦沉聲道。
這一次,熊砭等人聞言,心中不驚反喜。熊棅則露出兇狠之色。
再觀場中其餘人等,各自神色有異。有擔憂者,有竊喜者,亦有不解者。
韋一山現在要做的,確實可以說是依律辦案。即便楊昊是楊家世子,甚至是天子親衛,再行阻撓,都不妥當。更別說,熊棅這個監察天下刑事的大楚威王就站在那兒,而且還親自下了令。
無須動用神識,楊昊對眾人的神色及心思已是了然於心。而且,神識中方才感應到一些事,楊昊覺得有必要盡快去弄清楚。所以,楊昊不想在此處再多費時間了。
“任重,請禦賜金鞭!”不待場中任何人再說話,楊昊喝出一句讓熊棅心中一跳的話。
“是,少爺!”任重躬身應了一句,站直身體,反手將一直負在身後的那個裹得嚴嚴實實的包裹取下,層層解開,露出一柄暗金色的兵器。
任重雙手捧住兵器,麵向楊昊,單膝跪地,神色鄭重,將兵器高高舉起,奉至楊昊身前。
楊昊亦神色鄭重,伸出雙手,接過兵器,然後握於右手,高高一舉,沉聲喝道:“禦賜金鞭在此!爾等還不速速上前參拜?!”
楊昊這一聲喊,和熊棅出場時那位老太監的喊聲如出一轍,但是,其威力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因為,楊昊手中所持的,正是楚皇賜給鎮國公府的金鞭。
金鞭之上,四個古字,莊嚴肅穆:如朕親臨!
如朕親臨!
“吾皇萬歲!”場中,第一個跪下來的,恰是身份和地位最為尊貴的威王熊棅。
楚皇賜予楊弘義金鞭之事,迄今已有二十年。如今在大楚,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想起這件事。
時間久遠自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自獲賜金鞭以來,楊弘義、楊延平夫婦等楊家主事之人便遠赴寧遠,極少返京,更未曾動用過這柄金鞭。而真正見過這柄金鞭的,也就是朝堂之上當年曾列席過賜鞭儀式的一些老臣了。
但是,熊棅卻非常清楚這件事。或者說,大楚絕大多數皇子和重臣,都非常清楚這件事。
楚皇十二子,除了老十一和老十二年歲尚幼,不怎麽摻和到一群哥哥的事情當中,其餘的皇子,目前幾乎已是涇渭分明,分作兩派。
一派自然是唯太子馬首是瞻,另一派則是以有爭儲之心的雍王為主。
太子乃是順位承繼大統之人,再兼性情溫良,並不太過於熱衷拉幫結派。而雍王則不然。
雍王既然要爭儲,自然是極力爭取朝野內外各種助力,同時也在防範和打擊那些將來可能對雍王爭儲不利的各種勢力。
朝中重臣,毫無疑問,乃是雍王爭儲之路上的重中之重。而無論是要爭取這些朝中重臣,又或是防範他們,雍王一派必然少不了要摸清楚各位朝中重臣的根底。
楊弘義身為大楚聲威最為顯赫的鎮國公,他的根底,雍王一派怎麽可能不摸個一清二楚?
是故,一見到楊昊手中的金鞭,熊棅便知道,這正是二十年前楚皇所賜的那柄金鞭。
這件事,楊昊絕對不會作假,也不敢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