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在皇權更迭的過程中行險一搏,力求更大的利益。
有些人安於現狀,滿足於眼下所掌握的地位與權力,隻希望朝政平穩過渡、家業順利傳承,子子孫孫、祖祖輩輩的保留門閥士族之身份,長長久久的富貴下去,甘為鳳尾、不為雞頭。
也有些人已經臻達高位,認為無論如何再難寸進,自然也不願去做無用功,贏了不會有再多獎勵,輸了則一無所有……
所以此刻程咬金氣勢洶洶站出來試圖挑明太子與晉王種種不軌,讓大家再無轉圜之餘地,使得許多人心裏大罵這廝混賬。
就在一旁老老實實的看著皇權更迭這場大戲不好麽?非得親身下場惹得一身騷……
但開弓沒有迴頭箭,有些事大家裝糊塗假裝看不見,自然可以當做無事發生;可一旦被當眾挑破,便不能視如不見、顧左右而言他。
隻不過程咬金此刻質問太子,諸人不便表態,遂緘默不言。
房俊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而後將茶杯放在麵前案幾上,“當”一聲輕響,在此刻靜謐的堂內顯得分外清晰。
諸人循聲往來。
房俊輕咳一聲,看著程咬金道:“太子乃國之儲君,陛下病危,自然負有監國之責,右侯衛無旨擅離營地逼近長安,導致局勢緊迫、人心惶惶,關中各地十十六衛軍隊視如不見,無動於衷,東宮六率不得不靠近長安,以為鉗製。盧國公既然被陛下委以宿衛京畿之責,自當以京畿安危為己任,為何不去質問鄂國公尉遲恭兵臨城下意欲何為,反而前來咄咄逼人的質問太子,毫無半分為人臣者敬畏之心?”
話音剛落,蕭瑀便蹙眉道:“尉遲恭率軍畢竟長安,此乃大罪,但東宮六率擅離職守,亦是並無聖旨,有何不同?”
房俊道:“凡事有先後,有因才有果,右侯衛不經兵部調令,更無陛下聖旨便挺近長安,虎視眈眈兇相畢露,太子殿下自然要東宮六率予以鉗製,難不成非得等到右侯衛破城而入將汝等國之重臣綁赴刑場,再行興兵討逆?”
兩人針鋒相對,寸步不讓。
岑文本敲了敲案幾,皺眉道:“越國公慎言,右侯衛擅離職守逼近長安的確有錯,該當有司審核之後問罪,但至今並無一兵一卒襲擾長安,何來‘興兵討逆’?”
李道宗也道:“鄂國公膽大妄為、不知所謂,但絕無可能生出謀逆之心。”
諸人紛紛符合。
非是給尉遲恭脫罪,而是當下此時穩定才最為重要,一旦尉遲恭被扣上“謀逆”的大罪,勢必要予以討伐,尉遲恭豈能束手就擒?一場大戰勢不可免。隻能先穩定局勢,而後再讓尉遲恭退兵。
陛下還沒死呢,就算要爭儲也不能在此時吧?
萬一陛下從暈厥之中醒來,發現自己的兩個二人已經為了皇位大打出手,將整個長安卷入戰火之中,怕是沒病也得給活生生氣死……
當然,大家也都明白尉遲恭之所以逼近長安的用意,不過是將局勢渲染得緊張一些,逼迫朝中文武表態站隊而已。
故此,大家都看向一直默不吭聲的晉王李治,這位殿下看上去清秀文雅、人畜無害,但手段卻淩厲至此。
顯然是向所有人宣告其對於皇位勢在必得,沒人可以置身事外、隔岸觀火……
可誰願意在這個時候站隊呢?
能拖一時是一時,總歸要局勢逐漸明朗才好……
房俊笑笑不語。
眼看此事就此作罷,無論東宮六率亦或右侯衛自然都無可能撤迴營地偃旗息鼓,但隻要一時半會兒別打起來就好。
蕭瑀卻又道:“尉遲恭擅離職守,此乃大罪,有司審核之後予以定罪,不容寬恕。但東宮六率同樣如此,所造成的影響較之右侯衛更甚,卻不知由何人審核罪責,厘定責罰?總不能雙重標準吧?”
他此番挺身而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太子占據大義名分,晉王這邊太過被動,而自己麾下那些禦史言官根本進不來這間值房,隻能親自上陣,希望能夠打擊太子之威望。
諸人聽聞其言,若有所思:該不會尉遲恭之所以驟然率軍兵臨春明門,就是為了拉東宮下水吧?陛下危急之時,右侯衛忽然抵近長安有所動作,城內左武衛視如不見,除非太子當真躺平不在乎儲位,否則必然要調動東宮六率予以製衡。可此舉畢竟違反軍令,所造成之影響更是惡劣,朝廷懲罰尉遲恭的同時,又怎會對太子有所縱容?
晉王那邊到底還有什麽別的圖謀暫且未知,但苦肉計肯定是有的……
這迴不用房俊出麵,京兆尹馬周蹙眉道:“太子殿下有監國之權,調動兵馬正是應當,麵對右侯衛擅自逼近長安難道不應命令東宮六率予以應對?再者,東宮六率原本駐紮長安城內,如今搬遷至城外,朝廷尚未有規劃明確駐地,如今由昆明池北移駐至金光門外,並沒有什麽不妥。”
這就是明晃晃的袒護了,就算太子再是大義名分在身,似這等調動一軍之舉措,也應當與朝堂之上大臣商議,而不是如同李二陛下一般乾綱獨斷。
說到底,您如今也還隻是一個儲位不穩的太子,還不是皇帝呢……
當然,馬周這般明火執仗的站在太子一邊,更給堂上諸人帶來巨大壓力。
這可是陛下一手簡拔起來的臣子,戮力培養、全程扶持,雖然以往與東宮走得近,但這般毫無保留的表明立場依舊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不僅僅是晉王一係在努力讓大臣們表態站隊,東宮這邊何嚐不是如此?若其中任意一方能夠對對手形成碾壓,或許這場爭儲之戰就可避免……
蕭瑀搖搖頭,緩緩道:“殿下身為太子,有監國之權,肩負陛下以及天下之厚望,但危急時刻卻未有足夠之威望震懾屑小,反而以暴製暴使得朝政動蕩、天下嘩然,殊為不智,老臣倒是要懷疑繼續由殿下監國是否對帝國有益。”
一直默不作聲的晉王頷首道:“太子哥哥素來仁厚貞孝,如今父皇病重,太子哥哥廢寢忘食衣不解帶的侍疾於武德殿內,很難兼顧朝政,難免有所疏漏。當此緊要時候,朝廷上下應當團結一心,穩定局勢、處置政務,待到父皇痊愈之後,大家也能有所交待。”
堂上一片嘩然。
誰能料到蕭瑀圖窮匕見,居然對太子的監國之權表達質疑?
這是要掘斷太子的根基啊……
氣氛驟然緊張。
然而再度出乎大家預料,這迴站出來反駁的非是晉王一係,而是程咬金。
這位主動挑起今日爭執的貞觀勳臣一改之前對東宮咄咄逼人的氣勢,居然連連點頭,對馬周之言超級認同:“馬府尹之言甚有道理,太子有監國之權,固然擅自調兵有些不妥,但其因在於右侯衛先動,某稍後行文右侯衛,問一問尉遲敬德到底是不是喝多了馬尿,意欲何為。”
諸人詫異,今日之事乃是程咬金挑起,但這個時候卻由他偃旗息鼓……什麽“行文右侯衛詢問”純屬扯淡,這朝中最出名的混不吝除去他程咬金,就要數尉遲恭。
也或許再加上一個房二……
若程咬金親自趕赴右侯衛問罪還能有個結果,隻是“行文詢問”,怕是尉遲恭鳥都不鳥一下。
晉王李治與蕭瑀對視一眼,皆感到不妥,程咬金這番操作令人一頭霧水摸不清路數,但越是如此,越讓人警惕。
該不會是程咬金受了太子指使故意為之,為了試探朝中文武大臣之立場吧?
萬一程咬金徹底倒向太子,晉王的爭儲大業半點勝算也無……
泥菩薩一般的李積看了李孝恭一眼,後者也正好向他往來,兩人眼神對視,後者微微頷首,李積遂道:“政務固然重要,但太子、晉王身為人子,眼下更要侍疾禦前。今日朝會到此為止吧,諸位若有要事可預先上呈,由吾連同政事堂諸位同僚一同處置,難以決斷者再交由太子殿下裁決,更有甚者,則擇日召開朝會,予以定奪。”
李孝恭頷首:“孝道未先,正該如此……殿下認為如何?”
李承乾鄭重道:“國事便托付諸位,望諸位恪心戮力,不使父皇失望,孤拜托了!”
言罷,起身,一揖及地。
諸人趕緊起身還禮,口中道:“此乃臣等之本分,豈敢當殿下大禮?惟願上蒼感念殿下之孝心,感念億兆大唐子民之虔誠,庇佑陛下逢兇化吉、萬壽無疆。”
……
朝會散去,一行人複迴武德殿,詢問禦醫之後,得知陛下病情比同昨日,暫且穩定,失望之餘也鬆了口氣,畢竟這個時候沒有壞消息就是好消息。
李承乾邀請房俊迴到居所,太子妃親自給兩人送上熱茶,而後退出。
李承乾示意房俊飲茶,兩人一起舉杯呷了一口,放下茶杯問道:“盧國公今日行事頗多詭異,不知二郎是何看法?”
有些人安於現狀,滿足於眼下所掌握的地位與權力,隻希望朝政平穩過渡、家業順利傳承,子子孫孫、祖祖輩輩的保留門閥士族之身份,長長久久的富貴下去,甘為鳳尾、不為雞頭。
也有些人已經臻達高位,認為無論如何再難寸進,自然也不願去做無用功,贏了不會有再多獎勵,輸了則一無所有……
所以此刻程咬金氣勢洶洶站出來試圖挑明太子與晉王種種不軌,讓大家再無轉圜之餘地,使得許多人心裏大罵這廝混賬。
就在一旁老老實實的看著皇權更迭這場大戲不好麽?非得親身下場惹得一身騷……
但開弓沒有迴頭箭,有些事大家裝糊塗假裝看不見,自然可以當做無事發生;可一旦被當眾挑破,便不能視如不見、顧左右而言他。
隻不過程咬金此刻質問太子,諸人不便表態,遂緘默不言。
房俊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而後將茶杯放在麵前案幾上,“當”一聲輕響,在此刻靜謐的堂內顯得分外清晰。
諸人循聲往來。
房俊輕咳一聲,看著程咬金道:“太子乃國之儲君,陛下病危,自然負有監國之責,右侯衛無旨擅離營地逼近長安,導致局勢緊迫、人心惶惶,關中各地十十六衛軍隊視如不見,無動於衷,東宮六率不得不靠近長安,以為鉗製。盧國公既然被陛下委以宿衛京畿之責,自當以京畿安危為己任,為何不去質問鄂國公尉遲恭兵臨城下意欲何為,反而前來咄咄逼人的質問太子,毫無半分為人臣者敬畏之心?”
話音剛落,蕭瑀便蹙眉道:“尉遲恭率軍畢竟長安,此乃大罪,但東宮六率擅離職守,亦是並無聖旨,有何不同?”
房俊道:“凡事有先後,有因才有果,右侯衛不經兵部調令,更無陛下聖旨便挺近長安,虎視眈眈兇相畢露,太子殿下自然要東宮六率予以鉗製,難不成非得等到右侯衛破城而入將汝等國之重臣綁赴刑場,再行興兵討逆?”
兩人針鋒相對,寸步不讓。
岑文本敲了敲案幾,皺眉道:“越國公慎言,右侯衛擅離職守逼近長安的確有錯,該當有司審核之後問罪,但至今並無一兵一卒襲擾長安,何來‘興兵討逆’?”
李道宗也道:“鄂國公膽大妄為、不知所謂,但絕無可能生出謀逆之心。”
諸人紛紛符合。
非是給尉遲恭脫罪,而是當下此時穩定才最為重要,一旦尉遲恭被扣上“謀逆”的大罪,勢必要予以討伐,尉遲恭豈能束手就擒?一場大戰勢不可免。隻能先穩定局勢,而後再讓尉遲恭退兵。
陛下還沒死呢,就算要爭儲也不能在此時吧?
萬一陛下從暈厥之中醒來,發現自己的兩個二人已經為了皇位大打出手,將整個長安卷入戰火之中,怕是沒病也得給活生生氣死……
當然,大家也都明白尉遲恭之所以逼近長安的用意,不過是將局勢渲染得緊張一些,逼迫朝中文武表態站隊而已。
故此,大家都看向一直默不吭聲的晉王李治,這位殿下看上去清秀文雅、人畜無害,但手段卻淩厲至此。
顯然是向所有人宣告其對於皇位勢在必得,沒人可以置身事外、隔岸觀火……
可誰願意在這個時候站隊呢?
能拖一時是一時,總歸要局勢逐漸明朗才好……
房俊笑笑不語。
眼看此事就此作罷,無論東宮六率亦或右侯衛自然都無可能撤迴營地偃旗息鼓,但隻要一時半會兒別打起來就好。
蕭瑀卻又道:“尉遲恭擅離職守,此乃大罪,有司審核之後予以定罪,不容寬恕。但東宮六率同樣如此,所造成的影響較之右侯衛更甚,卻不知由何人審核罪責,厘定責罰?總不能雙重標準吧?”
他此番挺身而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太子占據大義名分,晉王這邊太過被動,而自己麾下那些禦史言官根本進不來這間值房,隻能親自上陣,希望能夠打擊太子之威望。
諸人聽聞其言,若有所思:該不會尉遲恭之所以驟然率軍兵臨春明門,就是為了拉東宮下水吧?陛下危急之時,右侯衛忽然抵近長安有所動作,城內左武衛視如不見,除非太子當真躺平不在乎儲位,否則必然要調動東宮六率予以製衡。可此舉畢竟違反軍令,所造成之影響更是惡劣,朝廷懲罰尉遲恭的同時,又怎會對太子有所縱容?
晉王那邊到底還有什麽別的圖謀暫且未知,但苦肉計肯定是有的……
這迴不用房俊出麵,京兆尹馬周蹙眉道:“太子殿下有監國之權,調動兵馬正是應當,麵對右侯衛擅自逼近長安難道不應命令東宮六率予以應對?再者,東宮六率原本駐紮長安城內,如今搬遷至城外,朝廷尚未有規劃明確駐地,如今由昆明池北移駐至金光門外,並沒有什麽不妥。”
這就是明晃晃的袒護了,就算太子再是大義名分在身,似這等調動一軍之舉措,也應當與朝堂之上大臣商議,而不是如同李二陛下一般乾綱獨斷。
說到底,您如今也還隻是一個儲位不穩的太子,還不是皇帝呢……
當然,馬周這般明火執仗的站在太子一邊,更給堂上諸人帶來巨大壓力。
這可是陛下一手簡拔起來的臣子,戮力培養、全程扶持,雖然以往與東宮走得近,但這般毫無保留的表明立場依舊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不僅僅是晉王一係在努力讓大臣們表態站隊,東宮這邊何嚐不是如此?若其中任意一方能夠對對手形成碾壓,或許這場爭儲之戰就可避免……
蕭瑀搖搖頭,緩緩道:“殿下身為太子,有監國之權,肩負陛下以及天下之厚望,但危急時刻卻未有足夠之威望震懾屑小,反而以暴製暴使得朝政動蕩、天下嘩然,殊為不智,老臣倒是要懷疑繼續由殿下監國是否對帝國有益。”
一直默不作聲的晉王頷首道:“太子哥哥素來仁厚貞孝,如今父皇病重,太子哥哥廢寢忘食衣不解帶的侍疾於武德殿內,很難兼顧朝政,難免有所疏漏。當此緊要時候,朝廷上下應當團結一心,穩定局勢、處置政務,待到父皇痊愈之後,大家也能有所交待。”
堂上一片嘩然。
誰能料到蕭瑀圖窮匕見,居然對太子的監國之權表達質疑?
這是要掘斷太子的根基啊……
氣氛驟然緊張。
然而再度出乎大家預料,這迴站出來反駁的非是晉王一係,而是程咬金。
這位主動挑起今日爭執的貞觀勳臣一改之前對東宮咄咄逼人的氣勢,居然連連點頭,對馬周之言超級認同:“馬府尹之言甚有道理,太子有監國之權,固然擅自調兵有些不妥,但其因在於右侯衛先動,某稍後行文右侯衛,問一問尉遲敬德到底是不是喝多了馬尿,意欲何為。”
諸人詫異,今日之事乃是程咬金挑起,但這個時候卻由他偃旗息鼓……什麽“行文右侯衛詢問”純屬扯淡,這朝中最出名的混不吝除去他程咬金,就要數尉遲恭。
也或許再加上一個房二……
若程咬金親自趕赴右侯衛問罪還能有個結果,隻是“行文詢問”,怕是尉遲恭鳥都不鳥一下。
晉王李治與蕭瑀對視一眼,皆感到不妥,程咬金這番操作令人一頭霧水摸不清路數,但越是如此,越讓人警惕。
該不會是程咬金受了太子指使故意為之,為了試探朝中文武大臣之立場吧?
萬一程咬金徹底倒向太子,晉王的爭儲大業半點勝算也無……
泥菩薩一般的李積看了李孝恭一眼,後者也正好向他往來,兩人眼神對視,後者微微頷首,李積遂道:“政務固然重要,但太子、晉王身為人子,眼下更要侍疾禦前。今日朝會到此為止吧,諸位若有要事可預先上呈,由吾連同政事堂諸位同僚一同處置,難以決斷者再交由太子殿下裁決,更有甚者,則擇日召開朝會,予以定奪。”
李孝恭頷首:“孝道未先,正該如此……殿下認為如何?”
李承乾鄭重道:“國事便托付諸位,望諸位恪心戮力,不使父皇失望,孤拜托了!”
言罷,起身,一揖及地。
諸人趕緊起身還禮,口中道:“此乃臣等之本分,豈敢當殿下大禮?惟願上蒼感念殿下之孝心,感念億兆大唐子民之虔誠,庇佑陛下逢兇化吉、萬壽無疆。”
……
朝會散去,一行人複迴武德殿,詢問禦醫之後,得知陛下病情比同昨日,暫且穩定,失望之餘也鬆了口氣,畢竟這個時候沒有壞消息就是好消息。
李承乾邀請房俊迴到居所,太子妃親自給兩人送上熱茶,而後退出。
李承乾示意房俊飲茶,兩人一起舉杯呷了一口,放下茶杯問道:“盧國公今日行事頗多詭異,不知二郎是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