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古代的經濟學家,首推管仲。


    齊國地處東海之濱,平原耕地麵積就比不上中原諸國,再加上土地鹽堿化,發展農業,基本沒什麽出路。


    “地瀉鹵而人民寡”,極其窮困。


    怎麽樣才能過上好日子呢?管仲定下了?“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為齊國發展的國策。隨後便讓齊國經濟騰飛,進行了古代春秋版的“改革開放”。


    不得不提的是,“士農工商”這四種職業群體正是管仲首先提出來的,並且把“國”的行政區域劃分為二十一個鄉,其中“工商之鄉六”,這相當於古代“經濟開發區”。把齊國將近三分之一的地方搞成“經濟特區”的窗口,把全國的工商業從業者全部集中到他畫的這個六個圈中。


    這是劃時代的壯舉,足以使得管仲永垂青史。


    當然,管仲最著名的還是開創了“女閭”成為風俗業的鼻祖,並且對青樓妓館征收高額“特種行業稅”……


    減輕稅負,讓利於民,“田租百取五,市賦百取二”,商貿行業的稅率比農業方麵的稅率低了一半多,而且“市廛而不稅”,即在市場租房子存放貨物是不征稅的,這也加快商貿流通。


    “征於關者,勿征於市,征於市者,勿征於關”,進口物資征了關稅的,就不再征交易稅,對出口物資征了交易稅的,就不再征關稅。“關幾(稽)而不征”,在進出口環節上隻進行稽查而不征稅。


    這幾乎就是全世界最早的免稅區了……


    自管仲而始,齊國國力日盛,一躍成為春秋霸主。


    由此可見經濟之道的重要性。


    然則中國曆史上諸如管仲這等精通經濟之道的人才甚為匱乏,能夠以此治國者更是鳳毛麟角。其原因,大抵是因為經濟之道與儒家所講究的境界背道而馳,向來被視為低賤之術……


    馬周的確才能出眾,但是這個才能指的是辦事能力、心智水平,絕非表明馬周便是無所不知的全才。經濟之道本已是一項專業的學科,而設計到國家的通貨膨脹、宏觀調控,更是宏大繁雜、精神奧妙。


    即便古代名臣會因為一些舉措個改革而富國強兵,比如諸葛亮,比如房玄齡,都能做到政略得當、休養生息,但是論起其各項舉措政略之奧義,卻亦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直白一些來說,便是一項政令正確與否他們是懂得分辨的,但是到底好在哪裏、弊端在哪裏,卻是無法言明。


    這就是缺失經濟之道的理論所造成的想象……


    馬周被房俊問得一愣,略微沉思一下,說道:“難道不是進入那些‘下包’翻建工程之世家門閥的腰包?嗯,或許還有一部分流入民間。”


    天高雲闊,來自湖麵的風甚為淩冽,吹得兩人衣袂飄飄。


    房俊背負雙手,卓然而立,覺得應該給馬周上一課……


    “如何方能富國?這是一個大道理,很難有準確的答案,無非是吏治清明、風調雨順等等而已。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首先要富民。藏富於民,才是富國之基礎。翻建東市以及建設此地所支出的巨款,看似增加了朝廷的負擔,幾乎將往後數年的全國賦稅都消耗一空,但是這筆錢哪裏去了?木匠、瓦匠、力工、船夫、纖夫……最終,這些錢會流入民間,以及世家門閥的地窖裏。而民間會用這些錢去購買必須的生活用品,糧食、豬肉、藥材、布匹、甚至是肥皂、蠟燭、玻璃……而糧商、肉販、藥鋪都賺到了錢,政府的稅收自然水漲船高,然後,政府再將這些稅收拿出來,投資更大的項目,讓更多的人賺錢……用一句概括性的詞匯,這叫做‘拉動內需’,使得錢流通起來,形成良性循環。錢在流通的時候才會具有其本身的價值,否則無論是被世家門閥們埋在地窖裏還是堆在官府的庫房裏,便隻是一堆廢銅爛鐵而已,毫無價值……”


    馬周神情有些愕然。


    他是頭一次聽聞有人這般闡述錢的性質……


    難道強國的基礎,不是削減政府的開支、輕徭薄賦、鼓勵儉樸麽?


    按照房俊的說法,非但不能鼓勵儉樸,還要大力提倡民間花錢,甚至是養成奢靡成風的社會風氣,因為隻有這樣才會更大程度的加快錢的流通,更好的拉動內需。


    馬周甚至想到,最好的拉動內需的方法甚至不是翻建東西兩市這種大規模的建設,而是戰爭。


    一場戰爭下來,消耗的錢糧物資不可計數,朝廷將這些錢花出去,那得拉動多少內需?


    若是年年發動戰爭呢?可是《司馬法》說:“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易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昔吳王夫差好戰而亡,徐偃王無武亦滅。故明王之製國也,上不玩兵,下不廢武……”


    如何在戰爭之間尋找一個平衡,方是治國之道。


    但是依著房俊的理論,沒事兒的時候就打幾場仗,幾年下來,國家就富強了啊!


    這與馬周自幼學習的治國理念幾乎是完全相悖的……


    他不由問道:“若是依照二郎之言,豈非戰爭才是富民強國的最好途徑?”


    房俊欣然點頭,很是意外馬周的思維靈透:“此言正是!”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真當是說著玩的?


    米帝滿天下的找茬打仗,以為是閑得蛋疼啊?一場戰爭下來,經濟、軍事、科技等等全都上一個台階,軍費有戰敗國買單,國力簡直就是坐火箭一樣往上竄!


    馬周搖頭道:“二郎謬矣!兵兇戰危,若是一味的好戰,則國必亡矣!況且若要發動戰爭,便需要先行準備錢糧輜重,朝廷必然要增加賦稅,百姓豈非苦不堪言?”


    房俊無奈苦笑。


    典型的儒家思維,老子乃是天朝上國,自然要有天朝上國的威儀。蠻夷來侵略我們,搶我糧草女子殺我子民焚我城池固然痛徹心脾罪大惡極,但也正是如此,若我們也對蠻夷這般報複,那於蠻夷何異?


    就比如狗咬了人一口,人豈能再咬迴去?


    聽上去蠻有道理。


    實則狗屁不通……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的戰爭無論勝負都是由自己來給戰爭買單,苦了自己的百姓,卻對別人家的狗崽子仁慈,簡直不可理喻。


    狗咬了人,人自然不能咬迴去,但是難道你不應該拎著刀子將狗殺掉麽?反而要給一塊肉哄著,跟它說乖乖的吃肉,以後別咬我了……


    滿口的仁義道德,滿嘴的禮義廉恥!


    你跟狗客氣,狗咬你的時候卻不會客氣。


    儒家哪裏都好,唯獨這一點實在是令人扼腕唏噓……


    房俊覺得應該努力一下,或許可以影響馬周,不要去學那些自以為是的大儒們虛偽的仁義,大國,就得有大國的霸氣,誰惹我我就揍誰!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戰爭總是要有一個理由的,總是要站在正義的一方。既然是正義的發動戰爭,那麽戰勝之後為何不需要敵人的補償呢?當然,我們的目的不是賠償,而是要讓敵人記得,敢惹我們那就要付出代價。”


    房俊覺得自己應該給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大儒們一個台階,他們隻是麵子上下不來而已,總不會是成心的要賠本打仗吧?


    馬周堅定搖頭:“二郎之言,大大不妥!吾大唐乃是天朝上國,自應有天朝之威儀,豈能與那些胡人蠻夷一般?錢財乃是小事,正義才是最重要的!若是索要賠償,天朝上國之威嚴何在?”


    房俊無語。


    我這叨叨半天都白說了?<!-125->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唐錦繡房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子許並收藏天唐錦繡房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