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後,契苾何力的傷勢終於好了,雖未痊愈,卻也上得馬提得槊。沒人敢在耽擱下去,若是拖延至冬日抵達高昌國,導致軍中傷亡加倍,屆時誰也無法逃脫李二陛下的怒火。


    契苾何力率領一萬瓜州折衝府健卒,擔任大軍先鋒,直撲高昌國。


    契苾部鐵勒乃九姓鐵勒之一,雖然被九姓鐵勒的另一支薛延陀逼迫得走投無路,不得不投靠大唐,但其族人亦是邊陲戰力剽悍的部族,兼之世代居於塞外,機動性、戰鬥力都不遜於唐軍主力。


    侯君集則率領主力日夜兼程,沿著河西故道一路西進,沿途各西域部族莫不膽戰心驚,唯恐唐軍尋個緣由將其殲滅,紛紛獻上馬匹錢糧,表示擁護大唐之忠心……


    房俊很鬱悶。


    侯君集明目張膽的壓製,毫不顧忌李二陛下磨煉神機營戰力的意圖,將神機營牢牢摁在大軍的最後方,不給房俊一絲一毫立功獲勳的機會。


    他也的確不用太過在乎李二陛下的意圖。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支西征大軍中,侯君集就是說一不二的存在,沒有人敢於對他的任何決定提出質疑。即便事後李二陛下對其壓製神機營的做法有所不滿,但是在覆滅高昌國的赫赫戰功之下,即便是李二陛下也無話可說。


    好在房俊雖然對侯君集的做法無可奈何,倒也不至於白白錯失了這次西征的機會。


    他可以自己玩……


    神機營跟著輜重營以及傷病營一同殿後,房俊玩起了前世電視上見過的訓練方式,武裝越野、半夜集結、急行軍、突發狀況的演習……


    完全將神機營當做一支後世的部隊來進行操練。


    與此同時,對於傷病營的情況也更加上心。


    唐軍中的傷病營並不是獨立一處,而是一路行來,每隔一段距離,便會在城鎮要塞的附近設置一處傷病營,收攏傷員治療處置。然後交由當地折衝府的郎中負責照料,隨軍郎中再啟程前往下一處設置新的傷病營。


    這樣走一路,傷病營便設置一路,最大限度救治傷員。


    待到此次戰爭結束,傷病營才會一一撤銷。


    費育並未留在瓜州,而是隨軍西進,他對房俊的這手“縫合之法”簡直到了頂禮膜拜的程度,一路行來,手藝以及學的七七八八,正琢磨著要編寫一部醫術,將這種縫合之法傳播開去。


    如此著書立說的大功業,葛中行怎肯落後?


    說到底,他才算是房俊的“親傳弟子”,怎能讓費育這個鄉村野醫專美於前?


    所以,房俊這一路倒也不至於太過無聊……


    大軍行進速度明顯加快,幾日之後,便過了玉門關。


    嚴格說起來,這是房俊第一次見到前世曾見過的建築在一千五百年前的模樣……


    玉門關為黃膠土夯築,開西北兩門。城牆高達十米米,上有女牆,下有馬道,人馬可直達頂部。


    關塞四周沼澤遍布,溝壑縱橫,烽燧兀立,胡楊挺拔,蜿蜒的葫蘆河水質清澈,煙波浩渺。紅柳花紅,蘆葦搖曳,與古關雄姿交相輝映。


    房俊不禁心馳神往,百感交集,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前世的玉門關在入口處有現代人立的石碑一塊,篆書刻著唐朝詩人王之煥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其實房俊覺得另一首詩更能顯露出玉門關的氣質。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一個現代人,是無法領會古代的玉門關在漢家兒郎心目中的地位。


    此時的玉門關,可不是後世那一方孤城廢墟,作為絲綢之路的要衝之地,不僅駐紮著大量軍隊,更是商賈盤亙、進出中原的雄關要塞,關內關外,一隊隊駝馬懸鈴、一車車中外物資,漢胡交雜,中外匯聚,繁華興盛!


    軍隊開出雄關,商賈紛紛躲避。


    房俊與劉仁軌策馬駐足,後者見侯爺一副心思飛躍的神情,不由問道:“侯爺,有何不妥?”


    房俊搖頭道:“隻是想起了一首詩,有些感觸。”


    劉仁軌聞言,精神一振:“是何詩句?可否給末將欣賞一番?”


    他是個儒將,兵書戰策讀得多,詩詞經義看得也不少。兼且素聞房俊“才高七鬥”之名,豈能放過他心有所感吟詩作賦的好機會?


    沒錯,劉仁軌自然認為這是房俊一時心有所感,做出來的詩句……


    房俊也不去糾正劉仁軌話裏的意思,一百年後的詩詞被自己讀出來,那就是自己的詩詞,除非自己一輩子不作詩,否則誰都得把這些尚未出世的詩作扣在他頭上。


    再說,他又豈會放過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詩人”這個逼格高得飛起的稱唿?


    他又沒有什麽所謂的道德潔癖……


    眼前的雄關要塞,遠處的隔壁荒漠,頭頂的炎炎烈日,都凝聚著一股厚重的時光氣息。


    房俊調轉馬頭,策馬向大部隊追去,低沉的嗓音在風中迴蕩:“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多少金戈鐵馬,多少陵穀滄桑,多少鳴鏑飛羽,多少壯誌柔情。


    多少纖纖玉手縫製的征衣,由緩緩而行的駝隊從中原運送到這座傲然雄立的邊關?


    那綿密的針腳,縫進了無限相思與血淚,在萬裏征程中分送到了每一位戍邊的武士手中。


    朔風如刀,戰旗映雲,多少男兒在橫飛的砂石與箭雨中浴血奮戰,從此一去不還,音訊杳然?多少疆土與功勳在歲月的荏苒裏被磨蝕得黯淡無光?


    一代又一代漢家兒郎,前赴後繼血染雄關,隻為得以雄壯之氣,守衛身後的家園!


    房俊的身影已漸遠,劉仁軌卻還在原地有些失神。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一股豪雄之期,陡然在心底湧起!


    這就是我要走的路啊!


    可能荊棘密布,可能坎坷崎嶇,但那又如何?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劉仁軌一聲長笑,不顧四周驚詫的旅人商賈,策馬向房俊的背影追去。


    前方,是漫無邊際的戈壁黃沙……


    ************


    大軍再次在蒲昌海駐紮,這是進入高昌國的最後一站。


    出玉門關至高昌國,有兩條途徑。


    是由玉門關北上,穿越伊州進入高昌國,這條道路偏僻一些。而另外一條,便是沿著商賈川流不息的絲綢之路直抵蒲昌海,然後向北進入高昌國。


    從軍事角度來說,走第一條路更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這條路沙漠相對少一些,更能加快行軍速度。


    但侯君集卻毫不猶豫的選了第二條路。


    大唐為何寧可負擔大量軍費,出動數萬大軍勞師遠征高昌國?


    對高昌國這點地盤,大唐可沒放在眼裏。


    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給西域各國一個震懾!


    此時的西域,高昌算是猴子中的大王,真正的老虎是西突厥。


    可是豪氣蓋天的李二陛下不這麽看,他認為,自己才應該是老虎,而且一山不容二虎,西域的主人,隻能是大唐!


    但是西突厥實力頗為強大,不容易一舉拿下,而且西域其他國家的臣服,也還需要進一步鞏固。


    既然一口吃不成個胖子,那就實施蠶食計劃,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由於高昌國地理位置的關係,很不幸的被光榮地選中作為重點打擊的對象。


    高昌那裏,麴文泰卻並沒有很強的危機意識,考慮到自己與唐朝之間有大漠的天然屏障,加上本國已與西突厥簽訂盟約,發生緊急情況要互相支援,他理所當然地穩如泰山。


    鞠文泰一係列糟糕表現,促使一輩子爭強好勝的李二陛下,下定決心將高昌國收拾掉,而且很有些迫不及待!<!-11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唐錦繡房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子許並收藏天唐錦繡房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