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給榮韶淩的奏折裏,詳細描述了英親王和萬家人遭遇刺殺之事,藍敏儀的種種反常之處也被一一列舉,周同雖然沒敢明說,但明顯在暗指藍敏儀與刺殺一事有關。
這層意思榮韶淩又怎會看不出來,而且藍敏儀的行為確實異常,不過榮韶淩覺得自己知道藍敏儀如此行事的原因。
英親王是幫過雲嵐的,也是害藍家家破人亡的元兇之一;他還曾將手伸向藍家,挑撥藍家人內鬥,意圖將藍敏儀拉下家主之位。
在榮韶淩眼裏,藍敏儀就是個記仇、任性的小丫頭而已。從她不顧自身安危,執意冒險去北狄京城就知道她的脾氣了。
不過這次藍敏儀做的有些太過份了,萬家人逆臣賊子殺就殺了,可英親王是當今陛下的皇叔、親王。
英親王縱然犯了大罪,他這個皇帝想殺也得仔細權衡一下,藍敏儀居然敢私下刺殺親王,不得不說是有些無法無天了。
榮韶淩十分不悅,他曾多次勸過藍敏儀,對皇家人不要有太多敵意,可顯然這丫頭還是沒聽進去,竟是多等幾天都不願。
榮韶淩越想越生氣,隻恨不得立刻將人召迴京城處罰,又在想起摯友後陡然泄了氣。
在藍晏清靈前他發過誓,要為藍家、為戰死的將士複仇,藍敏儀不過是急著複仇而已。
榮韶淩也向藍晏清保證過:藍敏儀失去了父兄的庇護,但榮韶淩會做她最堅實的後盾,隻要她不做禍國殃民的事,他就會保她一生恣意灑脫。
最終,榮韶淩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怒意壓了下去,罷了,本就是英親王等人通敵賣國、謀逆,犯了死罪。
這事兒就這麽著吧,過去了就不必再提,等日後迴京再勸導吧。
對藍敏儀,榮韶淩的底線一降再降,實在不像朝堂上那個冷麵君王。
榮韶淩迴信命周同迅速押解英親王入京,而對於藍敏儀他隻字未提,聰明的屬下自然會知道主子不想查藍敏儀。
雖然榮韶淩成功勸服了自己,對藍敏儀網開一麵,但命運顯然是不想放過藍敏儀。
迴信發出去十多天,英親王尚未押送入京,榮韶淩在北狄的探子卻先傳迴了消息,一個足以震驚朝堂引起軒然大波的消息。
北狄新王如今正在整頓朝堂、排除異己,許多蕭家的心腹老臣被牽連抄家入獄,其中一個負責抄家的書吏恰好是榮韶淩的探子。
這探子從一個貴族家的暗格裏發現了幾封密信,署名蕭水,內容竟是關於幾年前蘭穀關外的兵力布置,內容十分機密詳細,必得是軍中高層才有可能知道。
當年的事這探子也曾參與過調查,他確信涉案的人中沒有這麽一位蕭水,他認為此事有蹊蹺,故而偷偷審問了那位貴族,最終得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前平西王側妃寧如願正是這個蕭水,她是北狄公主,潛伏在藍晏清身邊近二十年,搜集情報、培植勢力、拉攏暗害將領,為北狄攻打宣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蕭水刺殺藍晏清,兩人同歸於盡,隻留下其子藍敏懷,藍敏懷雖身負兩國血脈,但對宣朝忠心耿耿。
當時的北狄主帥蕭山與蕭水是同胞姐弟,有意將這個外甥接迴去做繼承人,藍敏懷不願意,蕭山費盡心思才說服了他,放他迴了宣朝。
誰知這藍敏懷歸順隻是權宜之計,他忍辱負重,從蕭山口中套取情報,一心為國抵禦外辱,可惜躲過了敵人的明槍,卻死在了親人的暗箭之下。
小小年紀的藍敏儀得知此事後,為了報殺父之仇,為了掩蓋藍家通敵的罪名,也為了爭奪家主之位,將此事告知了藍晏清的忠仆,在他們的幫助下親手射殺了兄長。
榮韶淩自以為這許多年的明爭暗鬥下來,他已經能很好的克製自己的情緒了,就像藍敏儀刺殺英親王之事,短短兩刻鍾他就放下了,但這次這事是真的驚到他了。
寧如願他也是見過幾麵的,印象還不錯,那是個聰慧善良、堅韌又不失溫柔的女人,怎麽想也不像是奸細。
可他又想到了從前藍敏懷、藍敏行小時候身邊時常有意外,孫夏微懷著藍敏儀時被人下藥,差點兒就要一屍兩命。
能在藍家人層層防守下對王妃和孩子下手的必然是個被信任的人,藍晏清命人查了幾遍沒線索,他又派人查過幾遍,同樣是無功而返。
他們從未懷疑過寧如願,寧家滿門忠烈,她本人不爭不搶,與藍晏清算是同甘共苦感情深厚,與王妃關係也和睦,任誰也不會想到她是奸細。
此時想來,若將寧如願帶入這幕後黑手,似乎一切都說的通了,藍家人對她根本就沒有防備,她的機會太多了。
寧如願是有品級的側妃,一旦被證實為北狄奸細,那於藍家無疑是滅頂之災,藍敏懷身上的北狄血脈也會成為藍家的催命符。
但即便如此,榮韶淩也不相信藍敏儀會殺了藍敏懷,藍敏儀對藍敏懷這個庶兄十分親近,嫡親哥哥藍敏行都比不上的親近。
敏儀最是重情心軟,怎麽會殺了親哥哥?
可榮韶淩又不可避免地想到了藍敏儀的可疑之處,從小騎射很好的人為何從西境迴來就無法彎弓射箭了?
為此他曾狠狠地逼過她,敏儀當時痛哭流涕而幾近崩潰的模樣嚇壞了他,再也不敢逼迫,對於她會變成這樣的原因,藍家人諱莫如深。
敏懷恰好就是背後中箭而死的,榮韶淩有了一個可怕的猜測,敏儀親手殺了自己的哥哥,邁不過心中的這個坎兒!
想到這兒,榮韶淩突然出了一身冷汗!
這層意思榮韶淩又怎會看不出來,而且藍敏儀的行為確實異常,不過榮韶淩覺得自己知道藍敏儀如此行事的原因。
英親王是幫過雲嵐的,也是害藍家家破人亡的元兇之一;他還曾將手伸向藍家,挑撥藍家人內鬥,意圖將藍敏儀拉下家主之位。
在榮韶淩眼裏,藍敏儀就是個記仇、任性的小丫頭而已。從她不顧自身安危,執意冒險去北狄京城就知道她的脾氣了。
不過這次藍敏儀做的有些太過份了,萬家人逆臣賊子殺就殺了,可英親王是當今陛下的皇叔、親王。
英親王縱然犯了大罪,他這個皇帝想殺也得仔細權衡一下,藍敏儀居然敢私下刺殺親王,不得不說是有些無法無天了。
榮韶淩十分不悅,他曾多次勸過藍敏儀,對皇家人不要有太多敵意,可顯然這丫頭還是沒聽進去,竟是多等幾天都不願。
榮韶淩越想越生氣,隻恨不得立刻將人召迴京城處罰,又在想起摯友後陡然泄了氣。
在藍晏清靈前他發過誓,要為藍家、為戰死的將士複仇,藍敏儀不過是急著複仇而已。
榮韶淩也向藍晏清保證過:藍敏儀失去了父兄的庇護,但榮韶淩會做她最堅實的後盾,隻要她不做禍國殃民的事,他就會保她一生恣意灑脫。
最終,榮韶淩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怒意壓了下去,罷了,本就是英親王等人通敵賣國、謀逆,犯了死罪。
這事兒就這麽著吧,過去了就不必再提,等日後迴京再勸導吧。
對藍敏儀,榮韶淩的底線一降再降,實在不像朝堂上那個冷麵君王。
榮韶淩迴信命周同迅速押解英親王入京,而對於藍敏儀他隻字未提,聰明的屬下自然會知道主子不想查藍敏儀。
雖然榮韶淩成功勸服了自己,對藍敏儀網開一麵,但命運顯然是不想放過藍敏儀。
迴信發出去十多天,英親王尚未押送入京,榮韶淩在北狄的探子卻先傳迴了消息,一個足以震驚朝堂引起軒然大波的消息。
北狄新王如今正在整頓朝堂、排除異己,許多蕭家的心腹老臣被牽連抄家入獄,其中一個負責抄家的書吏恰好是榮韶淩的探子。
這探子從一個貴族家的暗格裏發現了幾封密信,署名蕭水,內容竟是關於幾年前蘭穀關外的兵力布置,內容十分機密詳細,必得是軍中高層才有可能知道。
當年的事這探子也曾參與過調查,他確信涉案的人中沒有這麽一位蕭水,他認為此事有蹊蹺,故而偷偷審問了那位貴族,最終得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前平西王側妃寧如願正是這個蕭水,她是北狄公主,潛伏在藍晏清身邊近二十年,搜集情報、培植勢力、拉攏暗害將領,為北狄攻打宣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蕭水刺殺藍晏清,兩人同歸於盡,隻留下其子藍敏懷,藍敏懷雖身負兩國血脈,但對宣朝忠心耿耿。
當時的北狄主帥蕭山與蕭水是同胞姐弟,有意將這個外甥接迴去做繼承人,藍敏懷不願意,蕭山費盡心思才說服了他,放他迴了宣朝。
誰知這藍敏懷歸順隻是權宜之計,他忍辱負重,從蕭山口中套取情報,一心為國抵禦外辱,可惜躲過了敵人的明槍,卻死在了親人的暗箭之下。
小小年紀的藍敏儀得知此事後,為了報殺父之仇,為了掩蓋藍家通敵的罪名,也為了爭奪家主之位,將此事告知了藍晏清的忠仆,在他們的幫助下親手射殺了兄長。
榮韶淩自以為這許多年的明爭暗鬥下來,他已經能很好的克製自己的情緒了,就像藍敏儀刺殺英親王之事,短短兩刻鍾他就放下了,但這次這事是真的驚到他了。
寧如願他也是見過幾麵的,印象還不錯,那是個聰慧善良、堅韌又不失溫柔的女人,怎麽想也不像是奸細。
可他又想到了從前藍敏懷、藍敏行小時候身邊時常有意外,孫夏微懷著藍敏儀時被人下藥,差點兒就要一屍兩命。
能在藍家人層層防守下對王妃和孩子下手的必然是個被信任的人,藍晏清命人查了幾遍沒線索,他又派人查過幾遍,同樣是無功而返。
他們從未懷疑過寧如願,寧家滿門忠烈,她本人不爭不搶,與藍晏清算是同甘共苦感情深厚,與王妃關係也和睦,任誰也不會想到她是奸細。
此時想來,若將寧如願帶入這幕後黑手,似乎一切都說的通了,藍家人對她根本就沒有防備,她的機會太多了。
寧如願是有品級的側妃,一旦被證實為北狄奸細,那於藍家無疑是滅頂之災,藍敏懷身上的北狄血脈也會成為藍家的催命符。
但即便如此,榮韶淩也不相信藍敏儀會殺了藍敏懷,藍敏儀對藍敏懷這個庶兄十分親近,嫡親哥哥藍敏行都比不上的親近。
敏儀最是重情心軟,怎麽會殺了親哥哥?
可榮韶淩又不可避免地想到了藍敏儀的可疑之處,從小騎射很好的人為何從西境迴來就無法彎弓射箭了?
為此他曾狠狠地逼過她,敏儀當時痛哭流涕而幾近崩潰的模樣嚇壞了他,再也不敢逼迫,對於她會變成這樣的原因,藍家人諱莫如深。
敏懷恰好就是背後中箭而死的,榮韶淩有了一個可怕的猜測,敏儀親手殺了自己的哥哥,邁不過心中的這個坎兒!
想到這兒,榮韶淩突然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