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敏儀的及笄禮結束後不久,藍平就傳來了消息,慕雅那邊要動手了,藍敏儀當下命人做好了西行的準備。
她自己則拿出了父兄留下的銀槍,仔細的擦拭著,她終於等到了報仇雪恨的機會。
四月初,西境的守將傳迴了消息,北狄國內發生叛亂,叛軍一日之內攻占兩城,直指北狄都城,兩國邊境處的北狄軍隊迴防,兵力空虛。
榮韶淩下令命白舒哲為主將,宣和郡主藍敏儀為副將,率平西軍攻占北狄邊境處昌禾、莫勒、保疏三城,以報當日犯邊之仇。
這旨一下,朝中瞬間炸了鍋,宣朝這些年重文輕武,文官壓製武將,對外政策向來軟弱,習慣了被動防禦和求和,何時主動出擊過?
主動出擊,自太祖太宗之後就沒有過了,文官們不想給武將太多立功的機會。
之前藍晏清率軍聯合西夜國滅了樓蘭,那也是因為樓蘭主動犯邊,順勢而為。
況且國庫收入就這麽多,軍費花的多了,其他方麵就要捉襟見肘了,這也間接損了他們的利益。
這些官員有心阻止,但榮韶淩的心狠手辣讓他們膽寒,他們也不敢直接上書勸諫,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家就成了軍費的來源,所以他們一起找上了丞相。
如今的左相仍然是趙海齊,右相則是榮韶淩剛提上來的,是他的大舅舅徐文誌。
眾人找的是趙海齊,畢竟趙丞相在朝中經營多年,弘嘉帝和榮韶淩父子兩個都信任他,太難得了。
甲:“趙相爺,我朝百姓苦戰久矣,如今四方邊境難得沒有戰亂發生,正該是與民休養生息的時候,太子殿下卻要主動點燃戰火,下官以為咱們這做臣子的也該勸諫一番才是啊!”
乙:“趙相爺,連續幾年天災人禍,賦稅不足,支出頗多,以致國庫空虛,實在是無力支持戰事了。”
丙:“幾年前大戰過後,兩國曾簽訂協議,約定二十年之內,兩國互不侵犯,北狄內亂,根本無力騷擾邊境,我朝又怎可背信棄義,撕毀和平之約,趁火打劫呢?”
丁:“是啊,我天朝上國、禮儀之邦,怎麽能有如此行徑,豈非丟了大國的體麵風度?”
戊:“自從藍家沒人後,這平西軍就四分五裂了,戰力大受影響,至今都沒恢複元氣呢,冒然開戰如何使得?”
己:“太子殿下任命宣和郡主做了白國公的副將,可她畢竟是個女子,雖是藍家人,可那些彪悍的老將未必會給她麵子,戰場上眾將不能齊心可是大忌。”
庚:“就算趁火打劫得了這三座城池又怎麽樣?等北狄內亂平息,大軍壓境,平西軍還能守得住嗎?”
……
眾官員七嘴八舌的議論著,各有各的理由,總而言之就是宣朝禮儀之邦、國庫空虛、武將們能力不足,不該主動挑起戰火,要愛好和平。
榮韶淩冒天下之大不韙任命一個女子為副將的事反倒被眾官員忽略了,因為在他們看來,無論以什麽名義去的西境,藍敏儀也就是一個活的軍旗罷了,又沒有實際權力。
趙海齊麵無表情地看著下麵群情激憤的眾人,直到各抒己見完畢,他才開口道:“太子殿下的脾氣你們也該知道,他想辦的事誰能阻止?況且你們說得這些理由也根本立不住腳啊。
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大國氣度,本是文人們編出來騙人的話,怎麽說來說去自己都當真了?
傲視群雄的才是天朝上國,萬國來賀的才是禮儀之邦,國泰民安、四海升平才是大國氣度!
十年的和平之約?那本身就是笑話,我朝曆史上相似的條約與北狄簽了三個,哪一個真得遵守到底了?許他北狄無故毀約,怎麽就不許我朝毀約?
國庫空虛,與民休養生息,這次開戰太子殿子掏國庫的銀子了嗎?增加百姓賦稅了嗎?
平西軍四分五裂,眾將心不齊?怎麽,你們去軍營中看過?沒親眼所見就不要信口開河擾亂軍心,陛下任命白國公為主將自然是有必勝的把握!
就算了占了城池也守不住?你們可真會長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怎麽就守不住?你們懂軍事嗎?不懂就不要裝懂!
太子殿下雖未親身上過戰場,但殿下與平西王是摯交,自幼熟讀兵法,指定這三城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們以為殿下像你們一樣異想天開呢?
占據了這三城,就將兩國邊境從蘭蒼山脈推到了更西邊的西薩山脈,兩國間依然有一道天然的屏障,怎麽就守不住了?
算你們聰明,沒有直接找到殿下麵前,否則遭訓斥、挨板子也是活該!本官話說完了,各位請便,若是執迷不悟也不要拖本官下水。”
眾官員被趙海齊說了一頓,大多數人都熄了心思,但仍有幾個頑固之人不死心,聚在一起嘰嘰喳喳。
“趙相爺不肯出頭,定王爺和徐相爺向來不會反駁太子殿下的決定,我等人微言輕,這可如何是好啊?”
其他人在太子殿下麵前可沒這麽大的體麵,鬧不好真的會被借題抄家。
“隻是這軍費真得沒從國庫出?”一人詫異地問在場的戶部官員。
“這軍費哪兒來的?抄家來的,太子殿下命禦林軍抄家,抄家所得壓根兒就不入國庫,自然這軍費不從國庫出。”戶部官員嘲諷道,就沒見過這麽愛抄家的。
若榮韶淩聽到肯定會告訴他,他父皇用民脂民膏養肥的豬羊,他不宰了吃肉幹什麽?放生嗎?
“咱們是不是忘了一件事?太子殿下還是儲君呢。”
“對啊。雖是太子殿下監國,但動刀兵這麽大的事也該請示陛下才是啊。”恍然大悟。
這幾個月陛下沒有出現在前朝,他們居然將陛下忘了,這可太不應該了,陛下向來厭惡戰事,他肯定會阻止啊?
雖然陛下已經將軍政大權給了太子殿下,但他畢竟是君父,將他請到朝上說兩句話說不定就有用,能拖幾天也是好的,說不定北狄的內亂就結束了呢?
她自己則拿出了父兄留下的銀槍,仔細的擦拭著,她終於等到了報仇雪恨的機會。
四月初,西境的守將傳迴了消息,北狄國內發生叛亂,叛軍一日之內攻占兩城,直指北狄都城,兩國邊境處的北狄軍隊迴防,兵力空虛。
榮韶淩下令命白舒哲為主將,宣和郡主藍敏儀為副將,率平西軍攻占北狄邊境處昌禾、莫勒、保疏三城,以報當日犯邊之仇。
這旨一下,朝中瞬間炸了鍋,宣朝這些年重文輕武,文官壓製武將,對外政策向來軟弱,習慣了被動防禦和求和,何時主動出擊過?
主動出擊,自太祖太宗之後就沒有過了,文官們不想給武將太多立功的機會。
之前藍晏清率軍聯合西夜國滅了樓蘭,那也是因為樓蘭主動犯邊,順勢而為。
況且國庫收入就這麽多,軍費花的多了,其他方麵就要捉襟見肘了,這也間接損了他們的利益。
這些官員有心阻止,但榮韶淩的心狠手辣讓他們膽寒,他們也不敢直接上書勸諫,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家就成了軍費的來源,所以他們一起找上了丞相。
如今的左相仍然是趙海齊,右相則是榮韶淩剛提上來的,是他的大舅舅徐文誌。
眾人找的是趙海齊,畢竟趙丞相在朝中經營多年,弘嘉帝和榮韶淩父子兩個都信任他,太難得了。
甲:“趙相爺,我朝百姓苦戰久矣,如今四方邊境難得沒有戰亂發生,正該是與民休養生息的時候,太子殿下卻要主動點燃戰火,下官以為咱們這做臣子的也該勸諫一番才是啊!”
乙:“趙相爺,連續幾年天災人禍,賦稅不足,支出頗多,以致國庫空虛,實在是無力支持戰事了。”
丙:“幾年前大戰過後,兩國曾簽訂協議,約定二十年之內,兩國互不侵犯,北狄內亂,根本無力騷擾邊境,我朝又怎可背信棄義,撕毀和平之約,趁火打劫呢?”
丁:“是啊,我天朝上國、禮儀之邦,怎麽能有如此行徑,豈非丟了大國的體麵風度?”
戊:“自從藍家沒人後,這平西軍就四分五裂了,戰力大受影響,至今都沒恢複元氣呢,冒然開戰如何使得?”
己:“太子殿下任命宣和郡主做了白國公的副將,可她畢竟是個女子,雖是藍家人,可那些彪悍的老將未必會給她麵子,戰場上眾將不能齊心可是大忌。”
庚:“就算趁火打劫得了這三座城池又怎麽樣?等北狄內亂平息,大軍壓境,平西軍還能守得住嗎?”
……
眾官員七嘴八舌的議論著,各有各的理由,總而言之就是宣朝禮儀之邦、國庫空虛、武將們能力不足,不該主動挑起戰火,要愛好和平。
榮韶淩冒天下之大不韙任命一個女子為副將的事反倒被眾官員忽略了,因為在他們看來,無論以什麽名義去的西境,藍敏儀也就是一個活的軍旗罷了,又沒有實際權力。
趙海齊麵無表情地看著下麵群情激憤的眾人,直到各抒己見完畢,他才開口道:“太子殿下的脾氣你們也該知道,他想辦的事誰能阻止?況且你們說得這些理由也根本立不住腳啊。
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大國氣度,本是文人們編出來騙人的話,怎麽說來說去自己都當真了?
傲視群雄的才是天朝上國,萬國來賀的才是禮儀之邦,國泰民安、四海升平才是大國氣度!
十年的和平之約?那本身就是笑話,我朝曆史上相似的條約與北狄簽了三個,哪一個真得遵守到底了?許他北狄無故毀約,怎麽就不許我朝毀約?
國庫空虛,與民休養生息,這次開戰太子殿子掏國庫的銀子了嗎?增加百姓賦稅了嗎?
平西軍四分五裂,眾將心不齊?怎麽,你們去軍營中看過?沒親眼所見就不要信口開河擾亂軍心,陛下任命白國公為主將自然是有必勝的把握!
就算了占了城池也守不住?你們可真會長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怎麽就守不住?你們懂軍事嗎?不懂就不要裝懂!
太子殿下雖未親身上過戰場,但殿下與平西王是摯交,自幼熟讀兵法,指定這三城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們以為殿下像你們一樣異想天開呢?
占據了這三城,就將兩國邊境從蘭蒼山脈推到了更西邊的西薩山脈,兩國間依然有一道天然的屏障,怎麽就守不住了?
算你們聰明,沒有直接找到殿下麵前,否則遭訓斥、挨板子也是活該!本官話說完了,各位請便,若是執迷不悟也不要拖本官下水。”
眾官員被趙海齊說了一頓,大多數人都熄了心思,但仍有幾個頑固之人不死心,聚在一起嘰嘰喳喳。
“趙相爺不肯出頭,定王爺和徐相爺向來不會反駁太子殿下的決定,我等人微言輕,這可如何是好啊?”
其他人在太子殿下麵前可沒這麽大的體麵,鬧不好真的會被借題抄家。
“隻是這軍費真得沒從國庫出?”一人詫異地問在場的戶部官員。
“這軍費哪兒來的?抄家來的,太子殿下命禦林軍抄家,抄家所得壓根兒就不入國庫,自然這軍費不從國庫出。”戶部官員嘲諷道,就沒見過這麽愛抄家的。
若榮韶淩聽到肯定會告訴他,他父皇用民脂民膏養肥的豬羊,他不宰了吃肉幹什麽?放生嗎?
“咱們是不是忘了一件事?太子殿下還是儲君呢。”
“對啊。雖是太子殿下監國,但動刀兵這麽大的事也該請示陛下才是啊。”恍然大悟。
這幾個月陛下沒有出現在前朝,他們居然將陛下忘了,這可太不應該了,陛下向來厭惡戰事,他肯定會阻止啊?
雖然陛下已經將軍政大權給了太子殿下,但他畢竟是君父,將他請到朝上說兩句話說不定就有用,能拖幾天也是好的,說不定北狄的內亂就結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