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裏,榮韶淩再次離京巡查河務後,弘嘉帝又出了新的幺蛾子,他要從京城附近調集二十萬大軍隨他一同出征,這再次打了文武群臣一個措手不及。
本來弘嘉帝沒打算帶兵的,隻需帶兩三萬禦林軍護駕即可,但當他看到藍晏清發來的戰報上,與北狄軍對陣的平西軍隻有二十萬時,他心裏就打鼓了。
之前雲默勸藍敏儀時曾說過,北狄軍和平西軍都有三十萬,宣朝又是防守方,占據了有利地形,有完善的防線,宣朝不會敗。
而弘嘉帝其實也是這麽想的,但這隻是他們想象中的理想狀態罷了,他們從沒去過邊關,不知邊關實際情況,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
西域局勢複雜,小國林立,平西軍所要麵對的鄰國有北狄、北臨、西夜、西夏和西戎,這些國家國土麵積都不大,但軍隊卻比宣朝要強悍,且個個覬覦富饒的中原大地。
藍晏清率領平西軍鎮守西境,防的不單是北狄,平西軍的防區共有四千裏的邊境線,綿延曲折。
和平時期,平西軍大軍會分為兩部分,分別鎮守西南、西北,一些小的摩擦,各城池守軍和小股的機動部隊就能解決,並不需出動大軍。
如今北狄人來勢洶洶,三十萬精銳盡出,兵分三路,勢要從宣朝身上狠狠咬下一塊肉,西境的軍隊自然要向交戰地集中。
北狄在宣朝的最西北方,一旦平西軍全部調往北狄邊境,位於西南方的西夏和西夜就沒了震懾,單靠邊城的地方守軍,擋不住他們。
所以,藍晏清隻調集了二十萬大軍與北狄的三十萬大軍對抗,另十萬大軍被他安置在了西南幾國的交界處,以應對可能的突發狀況。
弘嘉帝雖然十分信任國師雲嵐,既然雲嵐說了此戰必勝,那必然會勝。成為千古一帝的誘惑讓他作出了禦駕親征的決定,但他骨子裏仍是那個怯戰惜命的皇帝。
所以在輾轉反側一夜後,第二天朝堂上,弘嘉帝頂著特別明顯的黑眼圈宣布,召集京城附近二十萬大軍,隨他出征。
京城內的兵馬,禦林軍三萬,守城軍三萬,北大營五萬,京城附近還有越州大營、趙州大營各五萬人馬,一共就二十一萬人,皇帝要帶二十萬去出征,京城誰來守?
雖然如今看來宣朝內部安寧,沒有反叛勢力,但也從沒聽說京城不駐軍保護的,這不是開玩笑嗎?
再說了,就算京城這裏不守了,這二十萬人帶出去,陛下有能力統領嗎?這可不是出去溜一圈的事兒,是帶著他們離開熟悉的防區,前往一個新的戰場。
三大營的三位將軍一貫是麵和心不和,誰也不服誰,若有一個優秀的將帥,可以協調三者的矛盾,但弘嘉帝?隻怕不等到了邊關,這三支軍隊就得徹底成為一盤散沙。
眾人對此次禦駕親征的結果越來越悲觀,他們陛下對軍事一竅不通。甚至有些膽大的人開始在心中陰暗地盼著幾位王爺造反了,至少能阻止陛下出去闖禍啊。
幾位王爺並不敢有大逆不道的想法,不到生死關頭,誰也不想造反謀逆,失敗了萬劫不複,就算成功了,史書上也會有得位不正的記載,遺臭萬年。
趙海齊等一眾挨了板子的人尚在家中養傷,朝堂上少了一半人,剩下那些人無論心裏如何吐槽,卻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陛下的決定。
阻止陛下多帶兵馬,會不會讓陛下認為自己有意坑害君主?
最終還是前任鎮北將軍,步老將軍站了出來,“陛下禦駕親征驅逐賊寇,理應多多帶兵,但京城守軍不可妄動,依臣之見,陛下先率領越州和趙州的十萬大軍前往西境,如今北境暫時休戰,可調集部分鎮北軍前往西境支援。”
說起來,調鎮北軍過去支援,比在京城調兵還近一些。
“陛下,臣讚成步老將軍的提議,京城需要有人鎮守。”兵部左侍郎說道。
其餘眾臣也紛紛讚成如此。
弘嘉帝也沒堅持,應了,長年在戰場上的鎮北軍應該比多年未經大戰的北大營更有戰鬥力吧。
“陛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軍出征需要準備糧草輜重,請陛下暫緩出兵,著人籌備軍需為先。”白舒哲站了出來,趁機勸弘嘉帝延緩出兵,能多拖一天是一天,說不定就能找到雲嵐的罪證了呢?
右相傅長明也站了出來,“陛下,大軍所需糧草眾多,且京城與西境氣候不同,軍服被褥仍需準備,還有藥材、兵器、帳篷、戰馬等等,還請陛下延緩些時日,容老臣與戶部、兵部各位同僚籌集糧草,協調軍需。”
弘嘉帝聽得頭都大了,怎麽這麽麻煩?在他看來,他帶領二十萬大軍過去,與平西軍匯合,然後四十萬大軍對上三十萬,他很快就能得勝返朝了,哪裏需要考慮這麽多。
“平西軍鎮守西境多年,糧草軍需自有儲備,運輸路線也已完善,如今朕率軍前往西境,不過是照章辦理即可,又何需如此麻煩?”弘嘉帝不耐煩地問道。
“陛下,平西軍的軍需補給確實已成慣例,按部就班即可,但這套係統隻能供養三十萬平西軍,如今徒然增加二十萬大軍,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傅長明此時十分懷念在家養傷的趙海齊。
“大軍不日即可凱旋,沒有必要徒增麻煩,禦駕親征日期乃是國師測算天命所得,又豈能隨意更改?況且此戰於我宣朝而言易如反掌,又何需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必會失了先機。”弘嘉帝很固執。
“父皇所言及是,北狄賊寇不過無知蠻夷,父皇大軍一到必然所向披靡。”宸王吹捧道。
“如今北狄陳兵我朝邊境,立足未穩,就該如父皇所言,兵貴神速將其打敗才是,若如你們所言,隻怕北狄就在邊境站穩腳跟了,到時候才會徒增傷亡。”秦王不甘示弱。
定王意味不明地看著這兩人,他們究竟是單純的吹捧呢,還是等著父皇敗呢?“父皇,兵書有雲:‘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出自《孫子兵法》)
在具備了必勝的條件之後再開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若不管不顧冒然開戰,企圖在戰爭中僥幸取勝則必敗!
軍需糧草乃軍隊製勝之關鍵,不可輕率!昔年太祖、太宗皇帝出征時,必會精心籌備數月,以確保軍需充足,屢戰屢勝。
兒臣懇請父皇暫緩出兵,三思而後行!此戰關乎數十萬將士生死,關乎我宣朝社稷安危,軍需不足,萬不可冒然出兵!”
“陛下,老臣深知您心係國家,渴望早日平定邊疆。但戰爭並非隻靠勇氣與決心,還需要有充足的軍需作為後盾啊。軍需充足,戰士們方可在戰場上無後顧之憂,奮勇殺敵,還請陛下三思。”金大學士站了出來。
“行了,行了,金愛卿,你一個文人懂什麽軍事?”弘嘉帝不耐煩地擺擺手,金家於他而言隻是給讀書人立的榜樣,寫寫歌功頌德的文章就行了。
金大學士一噎,我雖是文人,不懂軍事,但好歹讀過不少兵書,不比你這一無所知的強多了?雖然心中不忿,也隻能退下。
“好了,此事不需再議,大軍按時出發,定王留守京城,與兩位丞相共同監國,宸王、秦王隨朕出征,軍前效力!”弘嘉帝不想多費口舌,直接做了決定。
帶上幾位王爺,也是雲嵐的提議,上陣父子兵。
不過弘嘉帝不放心榮韶淩同去,怕他與藍晏清聯手架空了自己,所以直接將他踹出了京城,接著巡視黃河。
至於定王,這個大兒子同樣反對自己出征,沒少在自己耳邊絮叨,若帶上他,他絮叨一路,想想就煩。再說了京城皇宮也需留人坐鎮,他對皇位沒什麽野心,再合適不過了。
而宸王和秦王嗎,這是兩個貼心的好兒子,在出征一事上與自己觀念相同,一路隨行,同樣是再合適不過了。這倒與榮韶淩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這是宸王和秦王怎麽也沒想到的,但又不敢拒絕,隻能苦哈哈地接了差事,心中有些後悔剛才的說辭了,此時他們隻恨不得能準備個十年八年的再出征。
本來弘嘉帝沒打算帶兵的,隻需帶兩三萬禦林軍護駕即可,但當他看到藍晏清發來的戰報上,與北狄軍對陣的平西軍隻有二十萬時,他心裏就打鼓了。
之前雲默勸藍敏儀時曾說過,北狄軍和平西軍都有三十萬,宣朝又是防守方,占據了有利地形,有完善的防線,宣朝不會敗。
而弘嘉帝其實也是這麽想的,但這隻是他們想象中的理想狀態罷了,他們從沒去過邊關,不知邊關實際情況,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
西域局勢複雜,小國林立,平西軍所要麵對的鄰國有北狄、北臨、西夜、西夏和西戎,這些國家國土麵積都不大,但軍隊卻比宣朝要強悍,且個個覬覦富饒的中原大地。
藍晏清率領平西軍鎮守西境,防的不單是北狄,平西軍的防區共有四千裏的邊境線,綿延曲折。
和平時期,平西軍大軍會分為兩部分,分別鎮守西南、西北,一些小的摩擦,各城池守軍和小股的機動部隊就能解決,並不需出動大軍。
如今北狄人來勢洶洶,三十萬精銳盡出,兵分三路,勢要從宣朝身上狠狠咬下一塊肉,西境的軍隊自然要向交戰地集中。
北狄在宣朝的最西北方,一旦平西軍全部調往北狄邊境,位於西南方的西夏和西夜就沒了震懾,單靠邊城的地方守軍,擋不住他們。
所以,藍晏清隻調集了二十萬大軍與北狄的三十萬大軍對抗,另十萬大軍被他安置在了西南幾國的交界處,以應對可能的突發狀況。
弘嘉帝雖然十分信任國師雲嵐,既然雲嵐說了此戰必勝,那必然會勝。成為千古一帝的誘惑讓他作出了禦駕親征的決定,但他骨子裏仍是那個怯戰惜命的皇帝。
所以在輾轉反側一夜後,第二天朝堂上,弘嘉帝頂著特別明顯的黑眼圈宣布,召集京城附近二十萬大軍,隨他出征。
京城內的兵馬,禦林軍三萬,守城軍三萬,北大營五萬,京城附近還有越州大營、趙州大營各五萬人馬,一共就二十一萬人,皇帝要帶二十萬去出征,京城誰來守?
雖然如今看來宣朝內部安寧,沒有反叛勢力,但也從沒聽說京城不駐軍保護的,這不是開玩笑嗎?
再說了,就算京城這裏不守了,這二十萬人帶出去,陛下有能力統領嗎?這可不是出去溜一圈的事兒,是帶著他們離開熟悉的防區,前往一個新的戰場。
三大營的三位將軍一貫是麵和心不和,誰也不服誰,若有一個優秀的將帥,可以協調三者的矛盾,但弘嘉帝?隻怕不等到了邊關,這三支軍隊就得徹底成為一盤散沙。
眾人對此次禦駕親征的結果越來越悲觀,他們陛下對軍事一竅不通。甚至有些膽大的人開始在心中陰暗地盼著幾位王爺造反了,至少能阻止陛下出去闖禍啊。
幾位王爺並不敢有大逆不道的想法,不到生死關頭,誰也不想造反謀逆,失敗了萬劫不複,就算成功了,史書上也會有得位不正的記載,遺臭萬年。
趙海齊等一眾挨了板子的人尚在家中養傷,朝堂上少了一半人,剩下那些人無論心裏如何吐槽,卻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陛下的決定。
阻止陛下多帶兵馬,會不會讓陛下認為自己有意坑害君主?
最終還是前任鎮北將軍,步老將軍站了出來,“陛下禦駕親征驅逐賊寇,理應多多帶兵,但京城守軍不可妄動,依臣之見,陛下先率領越州和趙州的十萬大軍前往西境,如今北境暫時休戰,可調集部分鎮北軍前往西境支援。”
說起來,調鎮北軍過去支援,比在京城調兵還近一些。
“陛下,臣讚成步老將軍的提議,京城需要有人鎮守。”兵部左侍郎說道。
其餘眾臣也紛紛讚成如此。
弘嘉帝也沒堅持,應了,長年在戰場上的鎮北軍應該比多年未經大戰的北大營更有戰鬥力吧。
“陛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軍出征需要準備糧草輜重,請陛下暫緩出兵,著人籌備軍需為先。”白舒哲站了出來,趁機勸弘嘉帝延緩出兵,能多拖一天是一天,說不定就能找到雲嵐的罪證了呢?
右相傅長明也站了出來,“陛下,大軍所需糧草眾多,且京城與西境氣候不同,軍服被褥仍需準備,還有藥材、兵器、帳篷、戰馬等等,還請陛下延緩些時日,容老臣與戶部、兵部各位同僚籌集糧草,協調軍需。”
弘嘉帝聽得頭都大了,怎麽這麽麻煩?在他看來,他帶領二十萬大軍過去,與平西軍匯合,然後四十萬大軍對上三十萬,他很快就能得勝返朝了,哪裏需要考慮這麽多。
“平西軍鎮守西境多年,糧草軍需自有儲備,運輸路線也已完善,如今朕率軍前往西境,不過是照章辦理即可,又何需如此麻煩?”弘嘉帝不耐煩地問道。
“陛下,平西軍的軍需補給確實已成慣例,按部就班即可,但這套係統隻能供養三十萬平西軍,如今徒然增加二十萬大軍,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傅長明此時十分懷念在家養傷的趙海齊。
“大軍不日即可凱旋,沒有必要徒增麻煩,禦駕親征日期乃是國師測算天命所得,又豈能隨意更改?況且此戰於我宣朝而言易如反掌,又何需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必會失了先機。”弘嘉帝很固執。
“父皇所言及是,北狄賊寇不過無知蠻夷,父皇大軍一到必然所向披靡。”宸王吹捧道。
“如今北狄陳兵我朝邊境,立足未穩,就該如父皇所言,兵貴神速將其打敗才是,若如你們所言,隻怕北狄就在邊境站穩腳跟了,到時候才會徒增傷亡。”秦王不甘示弱。
定王意味不明地看著這兩人,他們究竟是單純的吹捧呢,還是等著父皇敗呢?“父皇,兵書有雲:‘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出自《孫子兵法》)
在具備了必勝的條件之後再開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若不管不顧冒然開戰,企圖在戰爭中僥幸取勝則必敗!
軍需糧草乃軍隊製勝之關鍵,不可輕率!昔年太祖、太宗皇帝出征時,必會精心籌備數月,以確保軍需充足,屢戰屢勝。
兒臣懇請父皇暫緩出兵,三思而後行!此戰關乎數十萬將士生死,關乎我宣朝社稷安危,軍需不足,萬不可冒然出兵!”
“陛下,老臣深知您心係國家,渴望早日平定邊疆。但戰爭並非隻靠勇氣與決心,還需要有充足的軍需作為後盾啊。軍需充足,戰士們方可在戰場上無後顧之憂,奮勇殺敵,還請陛下三思。”金大學士站了出來。
“行了,行了,金愛卿,你一個文人懂什麽軍事?”弘嘉帝不耐煩地擺擺手,金家於他而言隻是給讀書人立的榜樣,寫寫歌功頌德的文章就行了。
金大學士一噎,我雖是文人,不懂軍事,但好歹讀過不少兵書,不比你這一無所知的強多了?雖然心中不忿,也隻能退下。
“好了,此事不需再議,大軍按時出發,定王留守京城,與兩位丞相共同監國,宸王、秦王隨朕出征,軍前效力!”弘嘉帝不想多費口舌,直接做了決定。
帶上幾位王爺,也是雲嵐的提議,上陣父子兵。
不過弘嘉帝不放心榮韶淩同去,怕他與藍晏清聯手架空了自己,所以直接將他踹出了京城,接著巡視黃河。
至於定王,這個大兒子同樣反對自己出征,沒少在自己耳邊絮叨,若帶上他,他絮叨一路,想想就煩。再說了京城皇宮也需留人坐鎮,他對皇位沒什麽野心,再合適不過了。
而宸王和秦王嗎,這是兩個貼心的好兒子,在出征一事上與自己觀念相同,一路隨行,同樣是再合適不過了。這倒與榮韶淩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這是宸王和秦王怎麽也沒想到的,但又不敢拒絕,隻能苦哈哈地接了差事,心中有些後悔剛才的說辭了,此時他們隻恨不得能準備個十年八年的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