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天上掉餡餅了!
惡毒女配兇起來全京城都怕 作者:胖師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是!”蘇離搖頭,雙拳緊攥,“殿下一定會醒來!”
先前她便已下了決定,要用換命之術,但因為處理縣署的亡魂又耽擱了。
迴來後她想動手,小福卻似有感知一般,一直纏著她,他雖口不能言,但一雙眸子清透,似會說話一般。
蘇離從他那雙清眸之中讀出了阻攔之意,想著他地神奇之處,又兼蕭凜的身體又有迴溫之感,她便又猶豫了,想著再等一陣。
可現在看來,真是沒法再等下去了!
如今大蕭群龍無首,蕭凜若再是不醒,她也說不好會發生什麽事!
對於蕭凜來說,這大蕭之主他做不做無所謂,可是,若大蕭真落入蕭決和淑妃這種人之手,大蕭民眾隻怕如板上魚肉,任由他們宰割蹂躪!
這,才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李大人,你先出去吧!”蘇離輕聲道,“到外麵守好,未經我允許,不許任何人進來!”
“是!”李如風鄭重點頭。
……
昭王緊隨在內衛身後,一路疾行,進了一處民房。
原以為是雲城的裏正保長等人有事找他商議,沒想到,看到的,卻是一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臉。
“母妃?”昭王呆呆看著她,“您怎麽來了?”
坐在那裏的,竟然是他的母妃張貴妃。
張貴妃此時自然不像在宮中那般雍容華貴,她打扮得極素淨,就好像是這城中一個普通民婦一般,頭上也隻戴了一隻普通的銀釵,衣裳半舊,不知從何處尋來,看起來毫不起眼。
一看到他,張貴妃劈頭即問:“蕭凜死了,對吧?”
昭王一怔:“母妃聽誰說的?”
“你且別管母妃聽誰說的,你先迴答我的問題!”張貴妃扯著他的衣袖,難掩眸中的興奮,“他掉進了河中,淹死了,對吧?活不過來了,對吧?”
昭王搖頭:“不是!蘇姑娘說,她可以救活殿下!”
張貴妃不以為然:“我聽說,他在河底泡了大半天才撈上來的,是不是?”
昭王猶豫了一下,點頭:“好像是這樣……”
“什麽好像?”張貴妃斜了他一眼,“你不是一直在這裏嗎?你一直瞧在眼裏的!你該知道事實如何!不是嗎?”
昭王輕咳一聲,轉移話題:“母妃問這些做什麽?母妃深居宮中,到底是聽何人說了此事?”
“京中現在都已經傳開了!”張貴妃輕哼,“我還要聽誰說?到處都是!”
昭王愕然:“這怎麽可能?我們在雲城,此事嚴禁外傳的!”
“這麽大的城,這麽大的事,你們能禁得了嗎?”張貴妃橫他一眼,滿麵不悅,“你也是,既知這喜訊,為何不早些告訴我們?我們也好早作準備!”
昭王眸光微顫:“母妃要做何準備?”
“你說呢?”張貴妃輕哧,“狗皇帝死了,淑妃死了,蕭決死了,皇後瘋了,現在連太子也死了!峻兒,放眼這整個皇室,有能力繼承這大蕭皇位的,隻有你一個了!這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他們爭爭搶搶的,鬧出這麽大的動靜來,到最後,誰也想不到,竟是為峻兒你做嫁衣裳!我乍聞此訊,簡直是欣喜若狂!”
昭王看著她那手舞足蹈的模樣,一時竟不知說什麽好。
“舅父他們,也都知道了?”他問,“他們是什麽想法?”
“還能什麽想法?”張貴妃輕笑,“天上掉餡餅了,當然是張大嘴接著啊!白撿的皇位,傻子才不要!”
“可是……”昭王垂下眼瞼,“母妃,兒臣……不想要……”
“不想要?”張貴妃倏地瞪眼,“你為什麽不要?”
“母妃可知道,太子是因何而死的嗎?”昭王輕聲問。
“不就跟魔君一起同歸於盡的嘛!”張貴妃迴,“我不關心他怎麽死的,反正他隻要死了便好!”
“他是為了救雲城百姓,才與危夜同歸於盡……”昭王想起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兀自心潮澎湃,眼眶也微微發霧。
“那又如何?”張貴妃不解道,“跟我們有什麽關係嗎?”
昭王的嘴張了又張,忽然不知說什麽了。
“你說話啊!”張貴妃頓足。
“母妃,兒臣自幼讀聖賢書,為人君為人臣者,當為國為民,外祖父舅父他們駐守邊關,亦是為了保家衛國……”昭王試圖跟張貴妃闡述自己眼下的心境,可惜,說到一半,便被她一臉煩躁的打斷了。
“所以,現在就該你來做君主,為國為民啊!你才更應該把這個重擔挑起來嘛!你不挑,難不成,讓你那些蠢弟弟來挑嗎?他們哪個能比得上你?他們最大的,也才十一二歲!能挑起這重擔?這大蕭江山若是落到他們手裏,這國家不定亂成什麽樣呢!”
昭王苦笑:“母妃這話,倒也在理……”
“既然在理,現在就準備起來……”
“母妃,蘇離說,她能救活太子!”昭王道。
“她那不過是緩兵之計!”張貴妃輕哼,“是拖著你呢!生恐你在這時變臉!你見過誰在河底躺了一天,還能喘氣的?”
“母妃,兒臣現在暫時不願想這個問題!”昭王垂下頭,“太子他……屍骨未寒……”
“夠了!”張貴妃霍地站起,上前一步,一指頭重重戳在昭王的額頭上,生生將他戳得後退了兩步,才堪堪站穩。
“你是忘了以前,他是怎麽對我們的嗎?”張貴妃眸內滴血,“你身邊有多少人,死於他蕭凜之手?他對我們根本就是趕盡殺絕!如今他死了,我們當拍手稱快才對!你怎麽還整出個屍骨未寒來?你是瘋了不成?”
“過往之事,母妃也該聽舅父說過……”昭王苦笑,“根本就是父……是皇帝從中挑拔!長林軍跟長風軍,都是毀於他之手,他的太傅,我的師父,也是死於皇帝之手!再其後的事,母妃想必也知道,兒臣真是受夠那種算計來算計去的日子了!蠅營狗苟那麽多年,仔細算來,竟無一事,是與這江山社稷有利,更無一件,是與黎民百姓有益!兒臣時常覺得,少時讀的那些書,全都讀到了狗肚子裏……”
先前她便已下了決定,要用換命之術,但因為處理縣署的亡魂又耽擱了。
迴來後她想動手,小福卻似有感知一般,一直纏著她,他雖口不能言,但一雙眸子清透,似會說話一般。
蘇離從他那雙清眸之中讀出了阻攔之意,想著他地神奇之處,又兼蕭凜的身體又有迴溫之感,她便又猶豫了,想著再等一陣。
可現在看來,真是沒法再等下去了!
如今大蕭群龍無首,蕭凜若再是不醒,她也說不好會發生什麽事!
對於蕭凜來說,這大蕭之主他做不做無所謂,可是,若大蕭真落入蕭決和淑妃這種人之手,大蕭民眾隻怕如板上魚肉,任由他們宰割蹂躪!
這,才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李大人,你先出去吧!”蘇離輕聲道,“到外麵守好,未經我允許,不許任何人進來!”
“是!”李如風鄭重點頭。
……
昭王緊隨在內衛身後,一路疾行,進了一處民房。
原以為是雲城的裏正保長等人有事找他商議,沒想到,看到的,卻是一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臉。
“母妃?”昭王呆呆看著她,“您怎麽來了?”
坐在那裏的,竟然是他的母妃張貴妃。
張貴妃此時自然不像在宮中那般雍容華貴,她打扮得極素淨,就好像是這城中一個普通民婦一般,頭上也隻戴了一隻普通的銀釵,衣裳半舊,不知從何處尋來,看起來毫不起眼。
一看到他,張貴妃劈頭即問:“蕭凜死了,對吧?”
昭王一怔:“母妃聽誰說的?”
“你且別管母妃聽誰說的,你先迴答我的問題!”張貴妃扯著他的衣袖,難掩眸中的興奮,“他掉進了河中,淹死了,對吧?活不過來了,對吧?”
昭王搖頭:“不是!蘇姑娘說,她可以救活殿下!”
張貴妃不以為然:“我聽說,他在河底泡了大半天才撈上來的,是不是?”
昭王猶豫了一下,點頭:“好像是這樣……”
“什麽好像?”張貴妃斜了他一眼,“你不是一直在這裏嗎?你一直瞧在眼裏的!你該知道事實如何!不是嗎?”
昭王輕咳一聲,轉移話題:“母妃問這些做什麽?母妃深居宮中,到底是聽何人說了此事?”
“京中現在都已經傳開了!”張貴妃輕哼,“我還要聽誰說?到處都是!”
昭王愕然:“這怎麽可能?我們在雲城,此事嚴禁外傳的!”
“這麽大的城,這麽大的事,你們能禁得了嗎?”張貴妃橫他一眼,滿麵不悅,“你也是,既知這喜訊,為何不早些告訴我們?我們也好早作準備!”
昭王眸光微顫:“母妃要做何準備?”
“你說呢?”張貴妃輕哧,“狗皇帝死了,淑妃死了,蕭決死了,皇後瘋了,現在連太子也死了!峻兒,放眼這整個皇室,有能力繼承這大蕭皇位的,隻有你一個了!這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他們爭爭搶搶的,鬧出這麽大的動靜來,到最後,誰也想不到,竟是為峻兒你做嫁衣裳!我乍聞此訊,簡直是欣喜若狂!”
昭王看著她那手舞足蹈的模樣,一時竟不知說什麽好。
“舅父他們,也都知道了?”他問,“他們是什麽想法?”
“還能什麽想法?”張貴妃輕笑,“天上掉餡餅了,當然是張大嘴接著啊!白撿的皇位,傻子才不要!”
“可是……”昭王垂下眼瞼,“母妃,兒臣……不想要……”
“不想要?”張貴妃倏地瞪眼,“你為什麽不要?”
“母妃可知道,太子是因何而死的嗎?”昭王輕聲問。
“不就跟魔君一起同歸於盡的嘛!”張貴妃迴,“我不關心他怎麽死的,反正他隻要死了便好!”
“他是為了救雲城百姓,才與危夜同歸於盡……”昭王想起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兀自心潮澎湃,眼眶也微微發霧。
“那又如何?”張貴妃不解道,“跟我們有什麽關係嗎?”
昭王的嘴張了又張,忽然不知說什麽了。
“你說話啊!”張貴妃頓足。
“母妃,兒臣自幼讀聖賢書,為人君為人臣者,當為國為民,外祖父舅父他們駐守邊關,亦是為了保家衛國……”昭王試圖跟張貴妃闡述自己眼下的心境,可惜,說到一半,便被她一臉煩躁的打斷了。
“所以,現在就該你來做君主,為國為民啊!你才更應該把這個重擔挑起來嘛!你不挑,難不成,讓你那些蠢弟弟來挑嗎?他們哪個能比得上你?他們最大的,也才十一二歲!能挑起這重擔?這大蕭江山若是落到他們手裏,這國家不定亂成什麽樣呢!”
昭王苦笑:“母妃這話,倒也在理……”
“既然在理,現在就準備起來……”
“母妃,蘇離說,她能救活太子!”昭王道。
“她那不過是緩兵之計!”張貴妃輕哼,“是拖著你呢!生恐你在這時變臉!你見過誰在河底躺了一天,還能喘氣的?”
“母妃,兒臣現在暫時不願想這個問題!”昭王垂下頭,“太子他……屍骨未寒……”
“夠了!”張貴妃霍地站起,上前一步,一指頭重重戳在昭王的額頭上,生生將他戳得後退了兩步,才堪堪站穩。
“你是忘了以前,他是怎麽對我們的嗎?”張貴妃眸內滴血,“你身邊有多少人,死於他蕭凜之手?他對我們根本就是趕盡殺絕!如今他死了,我們當拍手稱快才對!你怎麽還整出個屍骨未寒來?你是瘋了不成?”
“過往之事,母妃也該聽舅父說過……”昭王苦笑,“根本就是父……是皇帝從中挑拔!長林軍跟長風軍,都是毀於他之手,他的太傅,我的師父,也是死於皇帝之手!再其後的事,母妃想必也知道,兒臣真是受夠那種算計來算計去的日子了!蠅營狗苟那麽多年,仔細算來,竟無一事,是與這江山社稷有利,更無一件,是與黎民百姓有益!兒臣時常覺得,少時讀的那些書,全都讀到了狗肚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