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談話
當不成贅婿隻好去做儒聖了 作者:倚樓望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震聲和江鋒一起看向江寒,江鋒眉頭緊皺:“你有什麽了?”
“我有辦法了。”
江寒拿起一杯茶,慢吞吞地喝著,就在江鋒等得快不耐煩時,江寒方才說道:“其實今天這件事表麵上是國子監學正密告我著書辱罵皇帝,實則是父親的政敵在暗中使力。倘若沒有父親的那些政敵在推波助瀾,刑部也不會把我關進牢獄,刑部郎中更不會強迫我簽字畫押。”
江震聲微微點頭,“你繼續說。”
江寒繼續道:“其實不管我販賣的書有沒有辱及皇帝,或者打了國子監學正,都隻是一件小事,但明天朝堂之上,父親的政敵一定會將這件小事變成大事。尤其如今災民衝擊京都,戶部缺錢,皇帝正為此心煩……”
“父親說若是往常這件事無關緊要,但如今今非昔比。武將在朝堂之上備受打擊,甚至陛下在不斷削弱著武將的兵權。
但我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麽皇帝不直接摘了父親右武侯大將軍的官職,那樣豈不是更快。”
江鋒不加思索的道:“那是因為如今天下未平,北方妖族頻頻犯我邊界,南方蠻子也是蠢蠢欲動,皇上也不會完全打擊我們衛國公府。再者父親在武將當中有著極大的聲望,又素無過失,皇上也沒有理由削去父親右武侯大將軍之官職。”
“不錯,這確實是其中兩個理由。”
江寒點了點頭,說道:“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理由是……平衡!”
“什麽平衡?”江鋒下意識的問。
江寒道:“從古至今,帝王心術的核心永遠是平衡!朝堂上隻有保持平衡,方能有穩定的局勢。以前父親位高權重,是文臣不能比的,於是皇帝有意扶持宋國公,在朝堂之上和父親叫板,甚至刻意打壓武將,削弱武將的兵權,父親首當其衝,於是我差點就入贅了寧月公主府……
但如今儒道大興,武將沒落,若此刻再打擊武將,就會失去這個微妙的平衡,要知道,儒生有一個極其厲害的本事,那就是屠龍術!沒有了武將的製衡,皇帝就更加難以抵擋滿朝儒生那犀利的屠龍術。所以我猜測,這次事件不管最終如何,皇帝都不會削弱父親的兵權。”
江鋒大吃一驚,震驚的看著二弟,以前他感覺這個弟弟非常愚蠢,完全比不上他的聰明才智,如今才發現是自己看錯了,二弟對於朝堂形勢竟然看得如此通徹。
江震聲也是詫異的看著江寒,問道:“你竟然想出這麽多?”
“都是禇雲棲禇大儒教的。”江寒輕飄飄的把鍋推到禇雲棲身上,上輩子不知道看了多少古裝劇,根據如今的情勢也能分析得頭頭是道。
“這麽說來這件事我們完全不用管,反正皇上不會刻意打壓我們衛國公府。”江鋒大喜,興奮的握拳。
江寒道:“不!雖說皇帝希望維持朝堂上的平衡,但皇帝重文輕武,獨尊儒道,再加上災民一事攪得他心煩意亂,父親的政敵也不會罷休,皇帝不會輕描淡寫的放過這件事,但應該不會怎麽動父親兵權。”
“目前我們要想的是如何反擊,否則王侍郎那些人隻會得寸進尺。”
“父親說,你搜集了王侍郎的罪證?”
江寒看向大哥。
江鋒點頭道:“是,這個王侍郎不好對付,雖然我搜集了他幾個罪名,但即便現在彈劾他,也很難將他拉下馬。”
禮部王侍郎叫王中則,是一名儒臣,也是太子的人,與宋國公關係也十分親密。
禮部主管朝廷中的禮儀、祭祀、宴餐乃至科舉考試,雖然比不上吏部這種天官,但禮部官員都是儒生,影響力也不低。
禮部侍郎作為禮部的二把手,實力也不可小覷!
作為父親的政敵,王中則平日裏可沒少彈劾父親。
哪怕是父親本身,也很想幹掉這個政敵。
江寒眼中閃過一抹寒星,說道:“王元可沒少給我挖坑,這次就是他在弄我,弄不了王中則,我們就先將王元給除了!他父親的罪名不好找,他還不好找嗎?何況若王元罪名夠大,王中則能逃得了關係嗎?”
看著這個層層剖析、冷靜沉著的二兒子,江震聲發現一直以來自己都看錯了他,這個兒子絕非無能的紈絝。
枉自己生為人父,卻一直看錯了兒子。
歸根結底還是更喜愛大兒的原因。
一直忍著也不是他的本心,但江震聲還是提醒道:“你自己也說了,陛下喜愛平衡,即便能抓到王元的罪證,想要借此掰倒一位禮部侍郎也不容易。”
江寒陷入沉思,的確,平衡是皇帝想看到的,掰倒禮部侍郎,就打破了如今朝堂上文臣武將所維持的平衡,皇帝絕不願看到這種局麵。
江震聲繼續道:“退一步講,我們不掰倒禮部侍郎,隻對付他的兒子,然而王元是太子的伴讀,對付他,勢必得罪太子。”
父親的一句話,瞬間讓兩人的心陷入穀底。
太子是未來的君王。
若得罪太子,就算夏啟帝不削弱衛國公府,等太子登基,衛國公府還能存留下去嗎?
除非登基的不是太子。
江寒有些泄氣,原本以為自己是二十一世紀過來的人,見識遠超這個世界的人,應該能在這個世界混得極好,結果才發現這個世界你就算想動一個人,也要掂量下他背後的勢力。
而有些勢力,連惹也不能惹。
比如……太子!
就隻能任人算計?連反擊也不能?江寒心裏鬱悶,這種感覺真的太不爽了!
明明他隻是想寫書掙點文名,卻被人陷害入獄,如今想要反擊都很難。
“爹,你覺得四皇子越王怎麽樣?”江寒忽然開口。
太子與越王相爭是人盡皆知的事,朝中支持越王的大臣也不在少數。
江震聲嚴厲的瞪了他一眼,沉聲道:“衛國公府從不參與儲君之事!你最好別妄想!”
江寒搖頭道:“好吧!反正事情還沒到那一步,現在應該想想如何麵對明天皇帝的問罪。”
忽然,他想到什麽,眼睛一眯,說道:“爹,你說,若是我能解決賑災的事,皇帝會不會龍顏大悅?”
“我有辦法了。”
江寒拿起一杯茶,慢吞吞地喝著,就在江鋒等得快不耐煩時,江寒方才說道:“其實今天這件事表麵上是國子監學正密告我著書辱罵皇帝,實則是父親的政敵在暗中使力。倘若沒有父親的那些政敵在推波助瀾,刑部也不會把我關進牢獄,刑部郎中更不會強迫我簽字畫押。”
江震聲微微點頭,“你繼續說。”
江寒繼續道:“其實不管我販賣的書有沒有辱及皇帝,或者打了國子監學正,都隻是一件小事,但明天朝堂之上,父親的政敵一定會將這件小事變成大事。尤其如今災民衝擊京都,戶部缺錢,皇帝正為此心煩……”
“父親說若是往常這件事無關緊要,但如今今非昔比。武將在朝堂之上備受打擊,甚至陛下在不斷削弱著武將的兵權。
但我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麽皇帝不直接摘了父親右武侯大將軍的官職,那樣豈不是更快。”
江鋒不加思索的道:“那是因為如今天下未平,北方妖族頻頻犯我邊界,南方蠻子也是蠢蠢欲動,皇上也不會完全打擊我們衛國公府。再者父親在武將當中有著極大的聲望,又素無過失,皇上也沒有理由削去父親右武侯大將軍之官職。”
“不錯,這確實是其中兩個理由。”
江寒點了點頭,說道:“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理由是……平衡!”
“什麽平衡?”江鋒下意識的問。
江寒道:“從古至今,帝王心術的核心永遠是平衡!朝堂上隻有保持平衡,方能有穩定的局勢。以前父親位高權重,是文臣不能比的,於是皇帝有意扶持宋國公,在朝堂之上和父親叫板,甚至刻意打壓武將,削弱武將的兵權,父親首當其衝,於是我差點就入贅了寧月公主府……
但如今儒道大興,武將沒落,若此刻再打擊武將,就會失去這個微妙的平衡,要知道,儒生有一個極其厲害的本事,那就是屠龍術!沒有了武將的製衡,皇帝就更加難以抵擋滿朝儒生那犀利的屠龍術。所以我猜測,這次事件不管最終如何,皇帝都不會削弱父親的兵權。”
江鋒大吃一驚,震驚的看著二弟,以前他感覺這個弟弟非常愚蠢,完全比不上他的聰明才智,如今才發現是自己看錯了,二弟對於朝堂形勢竟然看得如此通徹。
江震聲也是詫異的看著江寒,問道:“你竟然想出這麽多?”
“都是禇雲棲禇大儒教的。”江寒輕飄飄的把鍋推到禇雲棲身上,上輩子不知道看了多少古裝劇,根據如今的情勢也能分析得頭頭是道。
“這麽說來這件事我們完全不用管,反正皇上不會刻意打壓我們衛國公府。”江鋒大喜,興奮的握拳。
江寒道:“不!雖說皇帝希望維持朝堂上的平衡,但皇帝重文輕武,獨尊儒道,再加上災民一事攪得他心煩意亂,父親的政敵也不會罷休,皇帝不會輕描淡寫的放過這件事,但應該不會怎麽動父親兵權。”
“目前我們要想的是如何反擊,否則王侍郎那些人隻會得寸進尺。”
“父親說,你搜集了王侍郎的罪證?”
江寒看向大哥。
江鋒點頭道:“是,這個王侍郎不好對付,雖然我搜集了他幾個罪名,但即便現在彈劾他,也很難將他拉下馬。”
禮部王侍郎叫王中則,是一名儒臣,也是太子的人,與宋國公關係也十分親密。
禮部主管朝廷中的禮儀、祭祀、宴餐乃至科舉考試,雖然比不上吏部這種天官,但禮部官員都是儒生,影響力也不低。
禮部侍郎作為禮部的二把手,實力也不可小覷!
作為父親的政敵,王中則平日裏可沒少彈劾父親。
哪怕是父親本身,也很想幹掉這個政敵。
江寒眼中閃過一抹寒星,說道:“王元可沒少給我挖坑,這次就是他在弄我,弄不了王中則,我們就先將王元給除了!他父親的罪名不好找,他還不好找嗎?何況若王元罪名夠大,王中則能逃得了關係嗎?”
看著這個層層剖析、冷靜沉著的二兒子,江震聲發現一直以來自己都看錯了他,這個兒子絕非無能的紈絝。
枉自己生為人父,卻一直看錯了兒子。
歸根結底還是更喜愛大兒的原因。
一直忍著也不是他的本心,但江震聲還是提醒道:“你自己也說了,陛下喜愛平衡,即便能抓到王元的罪證,想要借此掰倒一位禮部侍郎也不容易。”
江寒陷入沉思,的確,平衡是皇帝想看到的,掰倒禮部侍郎,就打破了如今朝堂上文臣武將所維持的平衡,皇帝絕不願看到這種局麵。
江震聲繼續道:“退一步講,我們不掰倒禮部侍郎,隻對付他的兒子,然而王元是太子的伴讀,對付他,勢必得罪太子。”
父親的一句話,瞬間讓兩人的心陷入穀底。
太子是未來的君王。
若得罪太子,就算夏啟帝不削弱衛國公府,等太子登基,衛國公府還能存留下去嗎?
除非登基的不是太子。
江寒有些泄氣,原本以為自己是二十一世紀過來的人,見識遠超這個世界的人,應該能在這個世界混得極好,結果才發現這個世界你就算想動一個人,也要掂量下他背後的勢力。
而有些勢力,連惹也不能惹。
比如……太子!
就隻能任人算計?連反擊也不能?江寒心裏鬱悶,這種感覺真的太不爽了!
明明他隻是想寫書掙點文名,卻被人陷害入獄,如今想要反擊都很難。
“爹,你覺得四皇子越王怎麽樣?”江寒忽然開口。
太子與越王相爭是人盡皆知的事,朝中支持越王的大臣也不在少數。
江震聲嚴厲的瞪了他一眼,沉聲道:“衛國公府從不參與儲君之事!你最好別妄想!”
江寒搖頭道:“好吧!反正事情還沒到那一步,現在應該想想如何麵對明天皇帝的問罪。”
忽然,他想到什麽,眼睛一眯,說道:“爹,你說,若是我能解決賑災的事,皇帝會不會龍顏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