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想下去,徐增壽雙肘猛地一下篤上書案,痛苦的抱著頭:“為什麽會這樣?娘那麽疼愛我,小時候我穿的衣裳鞋子,大多數都是娘一針一線做出來的……可是,熙兒那麽小的一個孩子,娘她怎麽能為了一己私慾傷害他!”
無論謝氏心腸如何歹毒,在徐增壽的眼裏,謝氏就是一位慈愛的母親。正因為如此,他才不能接受謝氏傷害小高熙的事實吧。
謝氏你真該慶幸你生一個好兒子!
儀華輕籲了一口氣,手緊按在徐增壽的肩胄上,使上的力道,仿佛是為了給徐增壽一種無言的支持。
爾後,她緩緩的閉上眼睛,遮住眼裏那抹不甘與妥協,娓娓而道:“子不言母之過,她無論對誰下狠心,也不能抹掉她對你的關愛。三弟,我就言盡於此,剩下的還需要你自己想通。若是你單因為愧對於我和熙兒,那就大可不必。”
說完,儀華提起了那隻羊皮宮燈,向門口走去。
“吱呀”一聲,房門應聲而開,淡淡的月華順著敞開的門扉傾灑進來,逶迤著儀華纖長的身影。
徐增壽餘光瞥見搖曳的影子,他急忙抬頭,看見儀華腳已跨出門檻,“咚”地一聲椎開坐椅,慌忙起身,叫道:“大姐,熙兒他傷勢怎麽樣了?”
儀華聞聲止步,迴身一笑,道:“熙兒好得很,你也快些好起來,他還等著迴北平以後,由你這個舅父教他騎馬。”
說華,儀華從外關上了門扉。
輕細的腳步聲漸漸在這座寂靜的院子裏消失。
三天之後,開始弔喪,隔著重重院落,儀華都能聽見靈前的哭聲。
而這個時候兒,魏國公宅各大小院子裏全都架起了孝棚,所有的柱子和屋簷上掛上了白布條。家中主人們孝衫麻衣披身,奴僕們白布上衣裹身。來往弔喪的人,也是一身素淨的衣裳。放眼一看,整個魏國公宅都籠罩在了單調肅穆的顏色之下。
於是,沒過上一兩天,儀華就帶著小高熙離開了這個地方,迴到了位於京師的燕王府,開始了足不出戶的“養病”,並調節喪母之痛。
這樣的弔喪停靈,一直過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到了謝氏出殯的那一天。
儀華母子作為謝氏名義上的嫡女外孫,在這一日也隻好隨魏國公宅全家大小,到了城外送殯。
在徐家宗祠下葬的地方,眾人哭足了整半個時辰,才陸續的停了哭。
儀華與常氏——呂氏等女眷站在一邊,遠遠看到披麻戴孝的徐增壽雖整個人消瘦了一大圈,但看起來精神還行。她方略略放心,不料一低頭,就看見小高熙眼裏害怕的盯著墓地。
“熙兒,告訴母妃你怎麽了?”儀華蹲下身,抱著小高熙,麵對麵的看著他問。
儀華一蹲下身,小高熙就撲進了她的懷裏,“哇”的一聲大哭了起來,哽哽咽咽的斷續道:“母妃……走走,不要這裏……”
聽到兒子哭聲裏,顫巍巍的帶著害怕,儀華忍不住心疼,好一會兒穩住了情緒,安慰道:“好,我們就迴。熙兒想不想弟弟,想不想陳嬤嬤……這一過完,母妃就帶熙兒迴去,熙兒不要害怕。不要——”喉頭一下子哽住,隻能緊抱著熙兒泣不成聲。
在這樣的環境下,儀華母子失儀態的舉動,並未引起其人的注意,隻當他們是一時悲痛之下,情難自禁而已。
儀華一心憐惜兒子,也顧不得其他人的看法,更不想博一個孝女的好名聲。謝氏喪禮一完,儀華就收拾行裝,準備返迴北平。
六月二十二日早晨,就是儀華定下返迴的日子。但在前一天的下午,藍玉捷表至京。
此次遠征,可以說是大獲全勝。雖讓北元益宗皇帝脫古思帖木兒與太子天保奴及丞相、知院等數十騎逃遁。但是藍玉卻獲其次子地保本章首發於小說同名百度貼吧奴、妃及故太子妃並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屬三千,男女七萬七千餘口,馬、駝、牛、羊等牲口數萬或千皮,車三千餘兩,以及寶璽、符敕、金牌、金銀印諸物。
朱元璋獲得捷報,龍顏大悅,當日除了大讚藍玉之外,並下傳召聖旨,召秦、晉、燕、周、楚、齊、 湘、魯、譚共九位藩王進京朝見。
那天傍晚,儀華剛詢問了迴去路上的事宜,緊閉了一個多月的王府大門就被人咚咚的扣響。
來人是徐家的管事,他行了禮,道:“大爺讓小的給王妃傳話,說聖上有旨召幾位就藩的王爺進京朝見。所以讓王妃明兒別急著走,等燕王殿下來了再一起迴藩地也不遲。”
這一年並不是三年一次的朝見,儀華驚訝朱元璋的突然下詔,忙又細問清楚了前因才知道為何。但她還是想離開此地,卻一算旨意下達北平,朱棣再由北平上京,這一來一迴少說也要兩個半月。到那時,正是秋高氣慡的時節,比起伏天迴去要適合的多。而且十月初二是小高熙三歲的生辰,若是等朱棣一起迴去,還能讓朱棣陪小高熙過生。
如此,儀華思量再三,還是同意了徐輝祖的安排,繼續在京師住了下去。
第168章 巧遇
睃尋夏日晝長,時節卻短,倏忽之間便到了九月。
從九月初開始,陸陸續續的就有藩王入京。
自第一位入京的楚王朱楨開始,儀華漸漸地有些心緒不定,她隻當足不出戶太久所致。於是,這一天上午,儀華 見和風日暖,塵土都沒有吹起來,很是一個出行的好天氣,就帶著了小高熙去靈穀寺上香,也為了給陳媽媽掃墓 。
此時陽光不若夏季猛烈,在效外鄉間,能見到登高出遊的行人,臨水垂釣的遊人,以及嬉戲放風箏的當地孩童。
上完香、拜過陳媽媽,儀華便讓馬車慢慢地行駛在這鄉間小路上,好透過車窗看繁盛如鬧春一般的秋日之景。
小高熙就趴在車窗口,目不轉睛地望著綠油油的糙地上遊戲玩耍的孩童,他一張圓圓的小臉上載滿了嚮往的神色 。
世上做母親的,都是盡可能滿足孩子。儀華也不例外,打發了李進忠去詢問侍衛隊長,待得到可以下車一遊的迴 復,便擇了前方臨小溪、背靠小樹木的一處糙坪,作為遊賞的地方。
等停了馬車,隨行的三十八名侍衛,確定了方圓一裏之內無外人,又分兵把守在四處後,侍衛隊長方請了儀華母 子下馬車。
從馬車上下來,觸目所見,是蔚藍的天空,嫩綠的糙地,清澈的小溪。雖然沒有同齡的小夥伴,小高熙依然興奮 的手舞足蹈,掙開儀華牽著的手,一邊笑一邊跑。一個人跑了一會兒,大概也覺得無趣,停下兩隻小短腿,迴望 一眼跟在自己身後的儀華,小臉兒皺成一團。
儀華走過去蹲下,抱住小高熙圓乎乎的小身子,低頭蹭著他的鼻子,聲音裏滿是笑意的問:“怎麽了?又哪裏讓我 們的熙兒不高興了?”
小高熙一下偏過腦袋,不讓儀華蹭他的鼻子,不開心的嘟著嘴巴說:“放魚兒,飛!要放魚兒飛!”
儀華聽得愣了一下,順著小傢夥仰頭望天的目光一看,原來不遠處的天空上飛了好幾隻風箏,明白過來後,她頓 時失笑,一口香上高熙的右頰,指著天空上的風箏問道:“是說這個嗎?熙兒想要放風箏?”
小高熙不知道什麽是風箏,隻是想起方才在馬車上看見的,立馬像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要它,母妃,熙兒要它!”
一旁的李進忠聽了,連忙接口道:“王妃,小王子既然想放風箏,那小的這就去問他們買一個過來。”
儀華看著一臉期盼的兒子,哪會不同意,隻有點頭的份兒。
這一邊李進忠得了話,帶著一個侍衛去買遊人手裏的風箏。另一邊婢女們已在一排小楊樹下鋪了薄毯,放了小食幾,幾上擺重陽時節的時令糕餅、果子、茶水。
自離開北平這半年來,高熙牙齒長得很快。在北平的時候,是剛在發牙,到現在一口辱牙,竟有了二十來顆。偏他從發了牙以後,最喜歡吃糕點甜食,讓儀華真怕他壞了牙,便每次等他吃完了甜食,就等用溫水漱口,並嚴禁他睡覺前吃東西。
就如此時,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小高熙已三下五除二的消滅掉小半碟棗栗糕。
儀華看著不覺無奈,忙倒了一杯溫水,正要讓他漱口,忽聽一排楊樹後傳來一陣馬蹄聲,隨即又是一陣騷動。她不由心下暗暗一驚,這裏雖是天子腳下,卻也是荒郊野外,萬一遇見什麽歹人或是……
一個念頭還沒轉完,微重的腳步聲已慢慢接近,儀華下意思的抬頭,就見一個身穿一襲青緞錦袍的清瞿男子走了過來。這男子看起來不到而立之年,下頜卻蓄著三縷鬍鬚,再配以疏眉淡目的麵容,頗有幾分清風道骨的味兒。
一眼看下,儀華隻覺這人十分的眼熟,卻不及思索這人是誰,王府侍衛為何對他放行,這人已經彬彬有禮的拱手一禮,麵含淺笑道:”四嫂。”
四嫂?!
電光火石的剎那,儀華已經想明所有事,原來這個男子就是六年前,在大行皇後馬氏國喪的時候,僅見過一麵的周王朱橚 ,與朱棣是益母同胞的兄弟。
心念一轉,儀華已放下手中茶杯,從容的自薄毯上起身,臉上卻露出一絲疑惑,關切道:“五弟,你此次該是奉旨入京,為何隻有一人獨行?還是另有隨從在後?”一麵說,一麵將目光往他身後看,眼裏的疑惑越發深了。
周王朱橚就藩開封府。開封府地屬中原,離京師的路程比起北平少一半,而他卻至今才入京師,若論起來也算怠慢聖意。並且開封府在京師的西北方,此地卻是西南方,朱橚會出現在這裏,其中必有蹊蹺!
不過他雖是朱棣一母同胞的兄弟,但他的事自己還是少打探為妙。
念及此,儀華揭過方才的問題,趕緊另圈話道:“五弟,你還沒見過熙兒吧?”說著,迴頭叫小高熙道:“熙兒,這是你五叔。”
三歲的孩子已能根據父母所表達的意思去引導自己的行為。不到半月就將三歲的小高熙,聽儀華這般介紹,忙身形笨拙的從薄毯上爬起來,恭敬地給朱橚行了一個禮,爾後抬起頭,咧嘴一笑。
朱橚正為難該如何迴儀華的話,見儀華下一瞬已繞開了話題,還不及鬆一口氣,就看見濃眉大眼一臉稚氣的小高熙,不禁眼前一亮,仿佛發現了什麽驚奇的事一樣,語帶驚喜道:“四嫂,四哥小時候就長熙兒這樣,打小就一身結實!”
陡然拔高的聲音,聽的儀華一怔,旋即卻是低頭抿唇一笑。
</br>
無論謝氏心腸如何歹毒,在徐增壽的眼裏,謝氏就是一位慈愛的母親。正因為如此,他才不能接受謝氏傷害小高熙的事實吧。
謝氏你真該慶幸你生一個好兒子!
儀華輕籲了一口氣,手緊按在徐增壽的肩胄上,使上的力道,仿佛是為了給徐增壽一種無言的支持。
爾後,她緩緩的閉上眼睛,遮住眼裏那抹不甘與妥協,娓娓而道:“子不言母之過,她無論對誰下狠心,也不能抹掉她對你的關愛。三弟,我就言盡於此,剩下的還需要你自己想通。若是你單因為愧對於我和熙兒,那就大可不必。”
說完,儀華提起了那隻羊皮宮燈,向門口走去。
“吱呀”一聲,房門應聲而開,淡淡的月華順著敞開的門扉傾灑進來,逶迤著儀華纖長的身影。
徐增壽餘光瞥見搖曳的影子,他急忙抬頭,看見儀華腳已跨出門檻,“咚”地一聲椎開坐椅,慌忙起身,叫道:“大姐,熙兒他傷勢怎麽樣了?”
儀華聞聲止步,迴身一笑,道:“熙兒好得很,你也快些好起來,他還等著迴北平以後,由你這個舅父教他騎馬。”
說華,儀華從外關上了門扉。
輕細的腳步聲漸漸在這座寂靜的院子裏消失。
三天之後,開始弔喪,隔著重重院落,儀華都能聽見靈前的哭聲。
而這個時候兒,魏國公宅各大小院子裏全都架起了孝棚,所有的柱子和屋簷上掛上了白布條。家中主人們孝衫麻衣披身,奴僕們白布上衣裹身。來往弔喪的人,也是一身素淨的衣裳。放眼一看,整個魏國公宅都籠罩在了單調肅穆的顏色之下。
於是,沒過上一兩天,儀華就帶著小高熙離開了這個地方,迴到了位於京師的燕王府,開始了足不出戶的“養病”,並調節喪母之痛。
這樣的弔喪停靈,一直過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到了謝氏出殯的那一天。
儀華母子作為謝氏名義上的嫡女外孫,在這一日也隻好隨魏國公宅全家大小,到了城外送殯。
在徐家宗祠下葬的地方,眾人哭足了整半個時辰,才陸續的停了哭。
儀華與常氏——呂氏等女眷站在一邊,遠遠看到披麻戴孝的徐增壽雖整個人消瘦了一大圈,但看起來精神還行。她方略略放心,不料一低頭,就看見小高熙眼裏害怕的盯著墓地。
“熙兒,告訴母妃你怎麽了?”儀華蹲下身,抱著小高熙,麵對麵的看著他問。
儀華一蹲下身,小高熙就撲進了她的懷裏,“哇”的一聲大哭了起來,哽哽咽咽的斷續道:“母妃……走走,不要這裏……”
聽到兒子哭聲裏,顫巍巍的帶著害怕,儀華忍不住心疼,好一會兒穩住了情緒,安慰道:“好,我們就迴。熙兒想不想弟弟,想不想陳嬤嬤……這一過完,母妃就帶熙兒迴去,熙兒不要害怕。不要——”喉頭一下子哽住,隻能緊抱著熙兒泣不成聲。
在這樣的環境下,儀華母子失儀態的舉動,並未引起其人的注意,隻當他們是一時悲痛之下,情難自禁而已。
儀華一心憐惜兒子,也顧不得其他人的看法,更不想博一個孝女的好名聲。謝氏喪禮一完,儀華就收拾行裝,準備返迴北平。
六月二十二日早晨,就是儀華定下返迴的日子。但在前一天的下午,藍玉捷表至京。
此次遠征,可以說是大獲全勝。雖讓北元益宗皇帝脫古思帖木兒與太子天保奴及丞相、知院等數十騎逃遁。但是藍玉卻獲其次子地保本章首發於小說同名百度貼吧奴、妃及故太子妃並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屬三千,男女七萬七千餘口,馬、駝、牛、羊等牲口數萬或千皮,車三千餘兩,以及寶璽、符敕、金牌、金銀印諸物。
朱元璋獲得捷報,龍顏大悅,當日除了大讚藍玉之外,並下傳召聖旨,召秦、晉、燕、周、楚、齊、 湘、魯、譚共九位藩王進京朝見。
那天傍晚,儀華剛詢問了迴去路上的事宜,緊閉了一個多月的王府大門就被人咚咚的扣響。
來人是徐家的管事,他行了禮,道:“大爺讓小的給王妃傳話,說聖上有旨召幾位就藩的王爺進京朝見。所以讓王妃明兒別急著走,等燕王殿下來了再一起迴藩地也不遲。”
這一年並不是三年一次的朝見,儀華驚訝朱元璋的突然下詔,忙又細問清楚了前因才知道為何。但她還是想離開此地,卻一算旨意下達北平,朱棣再由北平上京,這一來一迴少說也要兩個半月。到那時,正是秋高氣慡的時節,比起伏天迴去要適合的多。而且十月初二是小高熙三歲的生辰,若是等朱棣一起迴去,還能讓朱棣陪小高熙過生。
如此,儀華思量再三,還是同意了徐輝祖的安排,繼續在京師住了下去。
第168章 巧遇
睃尋夏日晝長,時節卻短,倏忽之間便到了九月。
從九月初開始,陸陸續續的就有藩王入京。
自第一位入京的楚王朱楨開始,儀華漸漸地有些心緒不定,她隻當足不出戶太久所致。於是,這一天上午,儀華 見和風日暖,塵土都沒有吹起來,很是一個出行的好天氣,就帶著了小高熙去靈穀寺上香,也為了給陳媽媽掃墓 。
此時陽光不若夏季猛烈,在效外鄉間,能見到登高出遊的行人,臨水垂釣的遊人,以及嬉戲放風箏的當地孩童。
上完香、拜過陳媽媽,儀華便讓馬車慢慢地行駛在這鄉間小路上,好透過車窗看繁盛如鬧春一般的秋日之景。
小高熙就趴在車窗口,目不轉睛地望著綠油油的糙地上遊戲玩耍的孩童,他一張圓圓的小臉上載滿了嚮往的神色 。
世上做母親的,都是盡可能滿足孩子。儀華也不例外,打發了李進忠去詢問侍衛隊長,待得到可以下車一遊的迴 復,便擇了前方臨小溪、背靠小樹木的一處糙坪,作為遊賞的地方。
等停了馬車,隨行的三十八名侍衛,確定了方圓一裏之內無外人,又分兵把守在四處後,侍衛隊長方請了儀華母 子下馬車。
從馬車上下來,觸目所見,是蔚藍的天空,嫩綠的糙地,清澈的小溪。雖然沒有同齡的小夥伴,小高熙依然興奮 的手舞足蹈,掙開儀華牽著的手,一邊笑一邊跑。一個人跑了一會兒,大概也覺得無趣,停下兩隻小短腿,迴望 一眼跟在自己身後的儀華,小臉兒皺成一團。
儀華走過去蹲下,抱住小高熙圓乎乎的小身子,低頭蹭著他的鼻子,聲音裏滿是笑意的問:“怎麽了?又哪裏讓我 們的熙兒不高興了?”
小高熙一下偏過腦袋,不讓儀華蹭他的鼻子,不開心的嘟著嘴巴說:“放魚兒,飛!要放魚兒飛!”
儀華聽得愣了一下,順著小傢夥仰頭望天的目光一看,原來不遠處的天空上飛了好幾隻風箏,明白過來後,她頓 時失笑,一口香上高熙的右頰,指著天空上的風箏問道:“是說這個嗎?熙兒想要放風箏?”
小高熙不知道什麽是風箏,隻是想起方才在馬車上看見的,立馬像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要它,母妃,熙兒要它!”
一旁的李進忠聽了,連忙接口道:“王妃,小王子既然想放風箏,那小的這就去問他們買一個過來。”
儀華看著一臉期盼的兒子,哪會不同意,隻有點頭的份兒。
這一邊李進忠得了話,帶著一個侍衛去買遊人手裏的風箏。另一邊婢女們已在一排小楊樹下鋪了薄毯,放了小食幾,幾上擺重陽時節的時令糕餅、果子、茶水。
自離開北平這半年來,高熙牙齒長得很快。在北平的時候,是剛在發牙,到現在一口辱牙,竟有了二十來顆。偏他從發了牙以後,最喜歡吃糕點甜食,讓儀華真怕他壞了牙,便每次等他吃完了甜食,就等用溫水漱口,並嚴禁他睡覺前吃東西。
就如此時,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小高熙已三下五除二的消滅掉小半碟棗栗糕。
儀華看著不覺無奈,忙倒了一杯溫水,正要讓他漱口,忽聽一排楊樹後傳來一陣馬蹄聲,隨即又是一陣騷動。她不由心下暗暗一驚,這裏雖是天子腳下,卻也是荒郊野外,萬一遇見什麽歹人或是……
一個念頭還沒轉完,微重的腳步聲已慢慢接近,儀華下意思的抬頭,就見一個身穿一襲青緞錦袍的清瞿男子走了過來。這男子看起來不到而立之年,下頜卻蓄著三縷鬍鬚,再配以疏眉淡目的麵容,頗有幾分清風道骨的味兒。
一眼看下,儀華隻覺這人十分的眼熟,卻不及思索這人是誰,王府侍衛為何對他放行,這人已經彬彬有禮的拱手一禮,麵含淺笑道:”四嫂。”
四嫂?!
電光火石的剎那,儀華已經想明所有事,原來這個男子就是六年前,在大行皇後馬氏國喪的時候,僅見過一麵的周王朱橚 ,與朱棣是益母同胞的兄弟。
心念一轉,儀華已放下手中茶杯,從容的自薄毯上起身,臉上卻露出一絲疑惑,關切道:“五弟,你此次該是奉旨入京,為何隻有一人獨行?還是另有隨從在後?”一麵說,一麵將目光往他身後看,眼裏的疑惑越發深了。
周王朱橚就藩開封府。開封府地屬中原,離京師的路程比起北平少一半,而他卻至今才入京師,若論起來也算怠慢聖意。並且開封府在京師的西北方,此地卻是西南方,朱橚會出現在這裏,其中必有蹊蹺!
不過他雖是朱棣一母同胞的兄弟,但他的事自己還是少打探為妙。
念及此,儀華揭過方才的問題,趕緊另圈話道:“五弟,你還沒見過熙兒吧?”說著,迴頭叫小高熙道:“熙兒,這是你五叔。”
三歲的孩子已能根據父母所表達的意思去引導自己的行為。不到半月就將三歲的小高熙,聽儀華這般介紹,忙身形笨拙的從薄毯上爬起來,恭敬地給朱橚行了一個禮,爾後抬起頭,咧嘴一笑。
朱橚正為難該如何迴儀華的話,見儀華下一瞬已繞開了話題,還不及鬆一口氣,就看見濃眉大眼一臉稚氣的小高熙,不禁眼前一亮,仿佛發現了什麽驚奇的事一樣,語帶驚喜道:“四嫂,四哥小時候就長熙兒這樣,打小就一身結實!”
陡然拔高的聲音,聽的儀華一怔,旋即卻是低頭抿唇一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