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泣不成聲:“父皇息怒。”
朱棣跪上前道:“父皇息怒。”
朱元璋見朱棣下跪相求,臉上怒容漸漸緩和了,說了一句“老四你起來吧”,又轉臉另訓一子道:“你大哥將來繼承大統,現在又要學著處理朝政,是分身乏術。所以你這個做兄長的,要好生照顧自己的兄弟,給下麵的弟弟做好榜樣,以佑我朱家萬年基業!”直接忽視二皇子秦王朱樉。
朱棡眼淚直流:“兒臣定照顧底下兄弟,父皇您放心。”
朱棣冷眼旁觀,充耳不聞。
朱元璋見朱棡出聲保證,心下微微滿意。麵上卻似是無力的坐迴龍椅,單手支著額頭,仿佛不願再看朱棡一般,另一隻手罷手道:“你下去吧,這些日子就別迴藩地,好生待在淑妃的身邊,也算是盡為子之道。”。
朱棡想起生母淑妃,以袖抹了一把眼淚,憤恨地看了一眼朱棣,領旨退下。
“吱呀”一聲禦書房門扉關上,倘大的禦書房內隻剩下父子兩人。
聽見關門聲,朱棣心頭冷笑,這場戲總算演完。
朱元璋轉臉看向自己的四兒子,眼神有些複雜,半晌之後,他斂去眼中情緒,問道:“你這次上京,密報聯有要事,是什麽事?”
朱棣沒有細說,隻恭聲道:“與漠北有關。
聞言,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他恐兄弟二人心生隔閡,不能共護大明江山,特意允了朱棣密報上京,也對朱棡施嘆重懲,還意外搭上了淑妃的命,難道這麽多朱棣還不知足?
“哦,那你說說看,是什麽事與漠北有關。”朱元璋聲音不辨喜怒道。
聽到朱元璋如此淡漠的反應,朱棣心中莫名失望了一瞬,便一臉正色道“元雖滅亡,但北元遺臣,一直在摸北對我大明虎視眈眈。隻可惜漠北地形廣漠,蒙古人行跡隱秘,我大明難以掌握,隻能任其逍遙。
但這次兒臣偶得一消息,北元主要遺臣納哈出二十萬大軍紮營三處,其主兵力在金山!”
朱元璋臉色一變,凜聲追問道:“此消息來源可真?”
朱棣撩袍下跪:“兒臣以性命擔保,納哈出就紮營漠北。而且北元皇嗣也在其保護之下。”說罷,朱棣從胸口的衣襟中掏出一張牛皮,雙手奉於頭頂:“這是金山地形圖。”
朱棣在漠北待了三月,朱元璋心下已信了朱棣所言,目光灼灼的盯著地形圖良久,才道:“拿上來。”聲音是刻意的低沉。
朱棣依言呈上,立於書案一側。
這一次,朱元璋審視未久,僅片刻已抬頭問道:“金山的地形圖你是如何得知?”目光銳利的看著朱棣。
朱棣沉默了一會,似斟酌道:“當初兒臣得知納哈出紮營之地,觀察一日後。兒臣認為他營地既然在金山腳下,我大明將士若翻過金山,來一個聲東擊西,到時納哈出便是甕中之鱉。
所以專門涉足金山,記下大概的地形方位,找畫師將它畫下來朱元璋方才就見地形圖上隻有大至方位,甚至有些大至方位也不清楚,所以隻略掃了一眼。這一會聽了朱棣所言,心想原來如此之於,卻念朱棣竟能在逃亡之時,還能有如此卓略!
在這一切念頭中,朱元璋至始至終沒想過朱棣會有所隱瞞,他認為這個人世間,除了自己就是他的兒子們可以相信。再說,這所為的是朱家天下,與朱棣息息相關,他更加不認為朱棣會有所欺瞞。而這種篤定,就如他完全相信作為他兒子的朱棣,會在朱棡派人刺殺的時候。猜到主使人是誰。
心念著,朱元璋眼神巳漸漸轉變,近乎一種陌生,甚至驚奇的目光看著朱棣,但目中更多的卻是瘋狂的喜悅——仿佛他已看見納哈出大軍全軍覆沒,北元皇室盡數斬殺,令他寢食難安的心腹大患已除!
一時間,朱元璋胸內激盪起伏,口中朗聲連道了三聲“好”之後,不由龍心大悅道:“看來這幾年來,你長進不少。若納哈出確實紮營金山,此圖也是準確,你便是為了我大明立了大功!”說著一頓,微遲疑道:“知你一心想上戰場……聯本還想再多歷練你幾年,不過罷了。聯提早圓你心願也可。”
朱棣再次下跪道:“兒臣不管居功。況且此次戰役非同小可,關係北元覆滅之大事,而兒臣從未領兵打仗過,雖一心盼上戰場,但實在不敢領此命。兒臣認為若是開戰,還是得派朝中老將上場。”
言至此,朱棣目中精光一閃,低垂的麵龐上。嘴角不覺微翹道:“像馮將軍、永昌侯(藍玉)都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猛將,由他們出戰,才可確保萬無一失。”
朱元璋沒想到朱棣會拒絕,他微微訝然了片刻,便也就此作罷。
畢竟朱棣所說的,也是他所擔憂的,如此重要的戰役他不放心交予朱棣(明初藩王被賦予極高的地位權力,若與朝臣同赴戰場,名義上主帥便是藩王)。同時,讓朱棣上場也會打亂他的部署,派朱棣出戰,不論從各個方麵看都極不適合。
想到這些,朱元璋隻當朱棣拒絕是他這幾年曆練的結果,思慮時已從大局出發,便也不再提及,隻欣慰的著向朱棣,道:“好,那聯也不勉強。不過你立了功,聯自會予你有封賞。”
朱棣卻置之一哂,他已是貴為親王,還能如何封賞?麵上卻一臉冠冕堂皇的說了為臣為子本分的話後,方道:“父皇已對兒臣關心頗多。今早三皇兄便告訴了兒臣,父皇憐惜兒臣子嗣稀少,聽聞徐氏她有喜卻身體虛弱,特意派了太醫前往照看,這已是對兒臣莫大的思典。”
朱元璋聽了心下立刻生出一絲不悅,以及對朱棡的不滿。當時朱棡向他提起儀華是在那三月有孕,而他本就不滿意儀華名不正言不順的身份,一聽當下想也未想便起殺意,欲將屯守燕山的藍玉之女嫁於朱棣為王妃,以拉攏二人的關係。
於是,便瞞著朱棣派人先取儀華性命,現在卻被朱棡這個沉不住氣的給露信了!
第146章 來客
朱元璋心裏一麵想著,一麵思忖朱棣可知內情,卻又不願在此事上費時,便直接承認道:“哦,朕聽說她是在染夏疾期間有孕,因而身子虛弱,便派了太醫去。”
朱棣聽話中透著冷漠,最後存的一絲僥倖也沒了,他垂在地上的手,不知覺地緊了一緊,聲音裏卻含著幾許溫和:“父皇您毋須為兒臣夫妻擔心。徐氏在染疾前有喜那陣身子就虛,後又受兒臣連累,以至身體虛弱不堪,但現在總算是養好了身子。不過,有父皇派太醫前去看望,兒臣也能更放心。”
探子曾稟過朱棣與儀華夫妻感情冷淡,朱元璋便一直以為朱棣同他一樣嫌棄儀華身份不正,從未將儀華看做朱家媳婦,頂多一個妾室而已,可現在聽來倒不是這般,不由說了一句:“你對她倒挺上心。”
朱棣知道朱元璋在想什麽,更深知朱元璋對髮妻與妾室的不同態度,也就沒否認對儀華上心,隻說道:“徐氏不僅為兒臣生育子嗣,還與兒臣共患難,更在兒臣染疾之初,不離不棄的照顧兒臣,才讓兒臣倖免於難。經歷了這些事,兒臣已經將她看做妻子,並且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妻子!如此,兒臣也對她逐漸上了心。”
說這些的時候,朱棣有一剎那的失神,眼前浮現出一張勻稱的臉頰,頰上泛著白淨的光。
他的猜測竟全不對!朱元璋愕然了一下,隨即上追前言,再問:“徐氏不是染疾期間有的喜?”問出話之際,朱元璋心下不得不承認,他這是“雞蛋挑骨頭”故意挑儀華的刺。
朱棣聽說不由笑了:“染疾整三月,三月後徐氏卻被診為有喜三個半月,現在她都有八個多月的身子了,估計不是十二月就是正月臨盆。”
朱元璋見朱棣臉上是期待的神色,他明白了朱棣對儀華是滿意的,而真正不滿意的是他,所以他一旦得了理由就欲除儀華,為朱棣另擇一房門當戶對的妻子,才覺得不是委屈朱棣。
從這一方麵看,朱元璋是一個極其護短的人,也是另一種為人父的表現。
不過這些在與朱棣心意全然相悖之時,又念及朱棣立此一功,便也是時的轉變了念頭,道:“恩,關於納哈出的事 ,朕後麵還有事要問,你在京師先留一段日子,等返北平之日,正好徐金氏已平安產子了。”
朱棣聽到“平安”二字,心下猛然一鬆,緊繃的臉上有一絲平緩。朱元璋目光如炬,沒錯過朱棣麵上幾不可察的變 化,算是徹底放棄了“燕王妃”換人的念頭,又心裏存著納哈出的事,便另說了幾句旅途辛苦的話,就讓朱棣告退 。
朱棣一離開,朱元璋立即派人去攔截幾日前離開去北平那批人,並思量對蒙古用兵一事,心裏盤算著務必要在明年 開春,蒙古人遷移地方之前出兵。
而朱棣從禦書房離開後卻並沒有迴王府,反是守在了皇宮附近,等到一批黑衣侍衛裝束的人從皇城出來,駕馬不遠 不近的跟在其後,直到遠隨出城十餘裏,確定他們是往北平趕去,又派去身後左右護衛北上,方才駕馬返迴城內。
入了十一月,北地已然寒風刺骨。一切霜雪賓,大地河山宛若瓊樓玉宇,觸目皆白。
朱家父子各派的人馬,從是月中旬出發,雖快馬加鞭一路急趕,但北平與京師相隔千裏之遙,自然不可能十多日便 到了,又遇上雪路難走,等等一批人馬到了冀州的時候,已是臘月裏了,而後麵追趕的兩批人才方出山東境內。
這一日,如往常一樣,儀華用了早飯,受了李婉兒她們的請安後,眼見外麵雪又飄起來。於是,不過晨正初刻,就 早早的讓她各自迴去,隻留了郭軟玉和大郡主在內堂屋裏,打算留了她們在這用午飯。
在曦兒周歲那日,儀華對大郡主解了心結,又見曦兒喜歡大郡主,也就向郭軟玉透露了幾分曦兒喜歡大郡主的意思 ,自此之後郭軟玉就帶了 大郡主過來。這樣一來二去,大郡主倒真疼上了曦兒,每次一來都是陪著曦兒玩耍,讓身郭日重的儀華輕鬆了不少。
今日也是這般,大郡主在一旁教曦兒走路說話,儀華和郭軟玉已坐在炕上說起了話來:“明日就是冬至,我想等明日後,就免了大家的請安,也好讓她們也準備些過年的東西。”
郭軟玉放下手中的熱茶,看了一眼倚在炕上,肚子已大的直不起身的儀華,笑道:“王妃您月數差不多足了,臨盆估計也就這半月裏的事,早該免了請安,好生養著精神,卻偏又遇到一個少了王爺的新年,讓您受累了。”
</br>
朱棣跪上前道:“父皇息怒。”
朱元璋見朱棣下跪相求,臉上怒容漸漸緩和了,說了一句“老四你起來吧”,又轉臉另訓一子道:“你大哥將來繼承大統,現在又要學著處理朝政,是分身乏術。所以你這個做兄長的,要好生照顧自己的兄弟,給下麵的弟弟做好榜樣,以佑我朱家萬年基業!”直接忽視二皇子秦王朱樉。
朱棡眼淚直流:“兒臣定照顧底下兄弟,父皇您放心。”
朱棣冷眼旁觀,充耳不聞。
朱元璋見朱棡出聲保證,心下微微滿意。麵上卻似是無力的坐迴龍椅,單手支著額頭,仿佛不願再看朱棡一般,另一隻手罷手道:“你下去吧,這些日子就別迴藩地,好生待在淑妃的身邊,也算是盡為子之道。”。
朱棡想起生母淑妃,以袖抹了一把眼淚,憤恨地看了一眼朱棣,領旨退下。
“吱呀”一聲禦書房門扉關上,倘大的禦書房內隻剩下父子兩人。
聽見關門聲,朱棣心頭冷笑,這場戲總算演完。
朱元璋轉臉看向自己的四兒子,眼神有些複雜,半晌之後,他斂去眼中情緒,問道:“你這次上京,密報聯有要事,是什麽事?”
朱棣沒有細說,隻恭聲道:“與漠北有關。
聞言,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他恐兄弟二人心生隔閡,不能共護大明江山,特意允了朱棣密報上京,也對朱棡施嘆重懲,還意外搭上了淑妃的命,難道這麽多朱棣還不知足?
“哦,那你說說看,是什麽事與漠北有關。”朱元璋聲音不辨喜怒道。
聽到朱元璋如此淡漠的反應,朱棣心中莫名失望了一瞬,便一臉正色道“元雖滅亡,但北元遺臣,一直在摸北對我大明虎視眈眈。隻可惜漠北地形廣漠,蒙古人行跡隱秘,我大明難以掌握,隻能任其逍遙。
但這次兒臣偶得一消息,北元主要遺臣納哈出二十萬大軍紮營三處,其主兵力在金山!”
朱元璋臉色一變,凜聲追問道:“此消息來源可真?”
朱棣撩袍下跪:“兒臣以性命擔保,納哈出就紮營漠北。而且北元皇嗣也在其保護之下。”說罷,朱棣從胸口的衣襟中掏出一張牛皮,雙手奉於頭頂:“這是金山地形圖。”
朱棣在漠北待了三月,朱元璋心下已信了朱棣所言,目光灼灼的盯著地形圖良久,才道:“拿上來。”聲音是刻意的低沉。
朱棣依言呈上,立於書案一側。
這一次,朱元璋審視未久,僅片刻已抬頭問道:“金山的地形圖你是如何得知?”目光銳利的看著朱棣。
朱棣沉默了一會,似斟酌道:“當初兒臣得知納哈出紮營之地,觀察一日後。兒臣認為他營地既然在金山腳下,我大明將士若翻過金山,來一個聲東擊西,到時納哈出便是甕中之鱉。
所以專門涉足金山,記下大概的地形方位,找畫師將它畫下來朱元璋方才就見地形圖上隻有大至方位,甚至有些大至方位也不清楚,所以隻略掃了一眼。這一會聽了朱棣所言,心想原來如此之於,卻念朱棣竟能在逃亡之時,還能有如此卓略!
在這一切念頭中,朱元璋至始至終沒想過朱棣會有所隱瞞,他認為這個人世間,除了自己就是他的兒子們可以相信。再說,這所為的是朱家天下,與朱棣息息相關,他更加不認為朱棣會有所欺瞞。而這種篤定,就如他完全相信作為他兒子的朱棣,會在朱棡派人刺殺的時候。猜到主使人是誰。
心念著,朱元璋眼神巳漸漸轉變,近乎一種陌生,甚至驚奇的目光看著朱棣,但目中更多的卻是瘋狂的喜悅——仿佛他已看見納哈出大軍全軍覆沒,北元皇室盡數斬殺,令他寢食難安的心腹大患已除!
一時間,朱元璋胸內激盪起伏,口中朗聲連道了三聲“好”之後,不由龍心大悅道:“看來這幾年來,你長進不少。若納哈出確實紮營金山,此圖也是準確,你便是為了我大明立了大功!”說著一頓,微遲疑道:“知你一心想上戰場……聯本還想再多歷練你幾年,不過罷了。聯提早圓你心願也可。”
朱棣再次下跪道:“兒臣不管居功。況且此次戰役非同小可,關係北元覆滅之大事,而兒臣從未領兵打仗過,雖一心盼上戰場,但實在不敢領此命。兒臣認為若是開戰,還是得派朝中老將上場。”
言至此,朱棣目中精光一閃,低垂的麵龐上。嘴角不覺微翹道:“像馮將軍、永昌侯(藍玉)都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猛將,由他們出戰,才可確保萬無一失。”
朱元璋沒想到朱棣會拒絕,他微微訝然了片刻,便也就此作罷。
畢竟朱棣所說的,也是他所擔憂的,如此重要的戰役他不放心交予朱棣(明初藩王被賦予極高的地位權力,若與朝臣同赴戰場,名義上主帥便是藩王)。同時,讓朱棣上場也會打亂他的部署,派朱棣出戰,不論從各個方麵看都極不適合。
想到這些,朱元璋隻當朱棣拒絕是他這幾年曆練的結果,思慮時已從大局出發,便也不再提及,隻欣慰的著向朱棣,道:“好,那聯也不勉強。不過你立了功,聯自會予你有封賞。”
朱棣卻置之一哂,他已是貴為親王,還能如何封賞?麵上卻一臉冠冕堂皇的說了為臣為子本分的話後,方道:“父皇已對兒臣關心頗多。今早三皇兄便告訴了兒臣,父皇憐惜兒臣子嗣稀少,聽聞徐氏她有喜卻身體虛弱,特意派了太醫前往照看,這已是對兒臣莫大的思典。”
朱元璋聽了心下立刻生出一絲不悅,以及對朱棡的不滿。當時朱棡向他提起儀華是在那三月有孕,而他本就不滿意儀華名不正言不順的身份,一聽當下想也未想便起殺意,欲將屯守燕山的藍玉之女嫁於朱棣為王妃,以拉攏二人的關係。
於是,便瞞著朱棣派人先取儀華性命,現在卻被朱棡這個沉不住氣的給露信了!
第146章 來客
朱元璋心裏一麵想著,一麵思忖朱棣可知內情,卻又不願在此事上費時,便直接承認道:“哦,朕聽說她是在染夏疾期間有孕,因而身子虛弱,便派了太醫去。”
朱棣聽話中透著冷漠,最後存的一絲僥倖也沒了,他垂在地上的手,不知覺地緊了一緊,聲音裏卻含著幾許溫和:“父皇您毋須為兒臣夫妻擔心。徐氏在染疾前有喜那陣身子就虛,後又受兒臣連累,以至身體虛弱不堪,但現在總算是養好了身子。不過,有父皇派太醫前去看望,兒臣也能更放心。”
探子曾稟過朱棣與儀華夫妻感情冷淡,朱元璋便一直以為朱棣同他一樣嫌棄儀華身份不正,從未將儀華看做朱家媳婦,頂多一個妾室而已,可現在聽來倒不是這般,不由說了一句:“你對她倒挺上心。”
朱棣知道朱元璋在想什麽,更深知朱元璋對髮妻與妾室的不同態度,也就沒否認對儀華上心,隻說道:“徐氏不僅為兒臣生育子嗣,還與兒臣共患難,更在兒臣染疾之初,不離不棄的照顧兒臣,才讓兒臣倖免於難。經歷了這些事,兒臣已經將她看做妻子,並且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妻子!如此,兒臣也對她逐漸上了心。”
說這些的時候,朱棣有一剎那的失神,眼前浮現出一張勻稱的臉頰,頰上泛著白淨的光。
他的猜測竟全不對!朱元璋愕然了一下,隨即上追前言,再問:“徐氏不是染疾期間有的喜?”問出話之際,朱元璋心下不得不承認,他這是“雞蛋挑骨頭”故意挑儀華的刺。
朱棣聽說不由笑了:“染疾整三月,三月後徐氏卻被診為有喜三個半月,現在她都有八個多月的身子了,估計不是十二月就是正月臨盆。”
朱元璋見朱棣臉上是期待的神色,他明白了朱棣對儀華是滿意的,而真正不滿意的是他,所以他一旦得了理由就欲除儀華,為朱棣另擇一房門當戶對的妻子,才覺得不是委屈朱棣。
從這一方麵看,朱元璋是一個極其護短的人,也是另一種為人父的表現。
不過這些在與朱棣心意全然相悖之時,又念及朱棣立此一功,便也是時的轉變了念頭,道:“恩,關於納哈出的事 ,朕後麵還有事要問,你在京師先留一段日子,等返北平之日,正好徐金氏已平安產子了。”
朱棣聽到“平安”二字,心下猛然一鬆,緊繃的臉上有一絲平緩。朱元璋目光如炬,沒錯過朱棣麵上幾不可察的變 化,算是徹底放棄了“燕王妃”換人的念頭,又心裏存著納哈出的事,便另說了幾句旅途辛苦的話,就讓朱棣告退 。
朱棣一離開,朱元璋立即派人去攔截幾日前離開去北平那批人,並思量對蒙古用兵一事,心裏盤算著務必要在明年 開春,蒙古人遷移地方之前出兵。
而朱棣從禦書房離開後卻並沒有迴王府,反是守在了皇宮附近,等到一批黑衣侍衛裝束的人從皇城出來,駕馬不遠 不近的跟在其後,直到遠隨出城十餘裏,確定他們是往北平趕去,又派去身後左右護衛北上,方才駕馬返迴城內。
入了十一月,北地已然寒風刺骨。一切霜雪賓,大地河山宛若瓊樓玉宇,觸目皆白。
朱家父子各派的人馬,從是月中旬出發,雖快馬加鞭一路急趕,但北平與京師相隔千裏之遙,自然不可能十多日便 到了,又遇上雪路難走,等等一批人馬到了冀州的時候,已是臘月裏了,而後麵追趕的兩批人才方出山東境內。
這一日,如往常一樣,儀華用了早飯,受了李婉兒她們的請安後,眼見外麵雪又飄起來。於是,不過晨正初刻,就 早早的讓她各自迴去,隻留了郭軟玉和大郡主在內堂屋裏,打算留了她們在這用午飯。
在曦兒周歲那日,儀華對大郡主解了心結,又見曦兒喜歡大郡主,也就向郭軟玉透露了幾分曦兒喜歡大郡主的意思 ,自此之後郭軟玉就帶了 大郡主過來。這樣一來二去,大郡主倒真疼上了曦兒,每次一來都是陪著曦兒玩耍,讓身郭日重的儀華輕鬆了不少。
今日也是這般,大郡主在一旁教曦兒走路說話,儀華和郭軟玉已坐在炕上說起了話來:“明日就是冬至,我想等明日後,就免了大家的請安,也好讓她們也準備些過年的東西。”
郭軟玉放下手中的熱茶,看了一眼倚在炕上,肚子已大的直不起身的儀華,笑道:“王妃您月數差不多足了,臨盆估計也就這半月裏的事,早該免了請安,好生養著精神,卻偏又遇到一個少了王爺的新年,讓您受累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