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傳家寶
冬至答應一聲,和劉雲譎一同走出了房門,找了一個偏僻角落,竊竊私語許久,眼看天色暗淡下來,劉雲譎的父親也來喊兒子迴家吃飯,兩人這才各自迴到家中。
父親冬望拖著一條有些跛的腿,行動卻絲毫不慢,麻利的將飯菜端上飯桌,隻是身子起起伏伏有些好笑,也有些心酸。他笑著催促著冬至趕快吃飯,還寵溺的給冬至和妻子夾菜,臉上泛著滿足的笑意,隻是這笑意之下,隱藏著一絲淡淡的苦澀。
冬望的腿是如何瘸的,從未跟冬至說過,隻知道他第一次來劉家村之時,便是一個瘸子。冬至的母親劉穎乃是村裏公認的美女,當初兩人成婚之時便引得許多人嫉恨,婚後雖說流言蜚語少了一些,可還是時不時有人下個絆子,嘴上嘲笑一番。
冬至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自己也是個早產兒,小的時候又黑又瘦,活像個黑皮猴子,沒少受小夥伴欺負,若不是劉雲譎常常護著冬至,想必他的童年會悲慘許多。不過如今的他,可沒有小孩子再敢欺負了。
自從小冬至漸漸懂事起,父子之間的對話便愈發少了起來。冬望小時候讀過幾年書,算不得腹中錦繡,不會舞文弄墨,也算不上正兒八經的讀書人,隻是經由歲月的沉澱,眼中的光芒越發平靜,猶如一眼深井,蘊著看破世事的睿智;冬至又早熟了些,性格裏帶著些執拗,不像別家的孩子調皮搗蛋,偷雞摸狗,上躥下跳。
不需要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一準則,父子之間的互動便少了一大半。冬望的諄諄教誨言猶在耳,冬至的童年溫暖且平淡。
隻是那惡毒的隔壁李嫂,經常口無遮攔的“冬瘸子,冬瘸子”的喊著,冬望是個老實人,學不來這種惡毒,常常訕笑著走開。他並不是個善於表達的人,隻是努力的維持著笑容,拖著有些不便的瘸腿,勤快的忙活著,不爭不搶。冬至總覺得父親太過軟弱,如此一來,父子之間雖然算不上冷漠,卻總有一層淡淡的隔膜,漸漸疏離起來。
吃完晚飯,母親劉穎坐在床邊,對著一盞油燈,手拿針線,正在縫製一個巴掌大小的口袋。口袋是羊皮的,略厚的皮子有些幹硬,縫製起來並不輕鬆,那雙依然纖細卻不再白嫩的手,被粗糙的針線磨得通紅發亮,手指上的壓痕往往許久才能恢複,趁得這雙手更顯幹枯。
前些天冬至將老道來劉家村收徒的事情跟父母草草說了一些,有些得意地說自己得了一份大機緣,並且打算半年之內出發。因其二人當時在鎮上忙活,並不清楚具體如何,冬望沉默的喝了許多酒,其母劉穎雖然未曾說些什麽,卻是沉默的緊。冬至晚上睡覺的時候,仿佛聽到了一陣陣哭訴之音,和一聲聲的歎息。
第二天二人並未去鎮上,而是找來了劉老九,劉老九便是劉雲譎的父親,如今已然年過六十,身子骨雖然還算硬朗,滿麵的皺紋加上滿頭的白發,讓人不禁感歎時光的飛逝。
劉老九臉上掛著笑容,聽著村裏人一聲聲的祝賀,笑的合不攏嘴,盡管他知道沒有幾個人是真心的,卻還是禮貌的拱手還禮。反觀冬望夫妻二人,則是滿麵愁容,異常落寞。
劉老九開解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既然他二人有此機緣,合該闖蕩一番才是,男兒誌在四方,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等為人父母,莫要成了孩子們的拖累。”
劉穎悄悄抹了一把淚水,小聲地說道:“如今世道不平,誰知道那勞什子修仙是真是假?那楚國又在幾萬裏之外,一來一迴,怕是要花上十來年。若是去了,也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再見了。冬至書讀的好,又中了秀才,將來科考中舉,為官入仕才是正途!”
冬望心中閃過一絲憂慮,顯然他也想了許多,反駁道:“為官入仕也未必就是正途,你也說了,如今世道不平。還記得前年的狀元郎,一朝高中,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隻因得罪了定南候的管家,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在京都長街上活活拖行而死,事後卻不疼不癢的給了五十兩銀子的撫恤!這皇家也是冷血的緊,除了皇族之人,其餘人等便是連尊嚴都沒有。便是連個侯府奴才,都囂張跋扈到無人敢惹,當街行兇。十年寒窗,到頭來,卻連個溜須拍馬的奴才都不如,實在令人心寒。”
劉穎也聽說過這件事,雖說當時激起了一些讀書人的聲討,可是侯府中一名神秘人物,一夜之間摘了三十二顆人頭,吊在了城樓之上,從此再無人敢說些什麽。可她還是堅持說道:“為官入仕雖說不得皇家器重,卻也好過許多人了,總比在這山裏強上許多。像是那前些年死去的方慶元,雖說不是什麽好人,不也是在威風八麵?謹小慎微一些,還是能有所作為的。”
冬望歎息一口,說道:“婦人之見!男兒誌在四方,豈能鬱鬱久居人下?我冬家的子嗣,可以平庸,可以貧苦,甚至可以胸無大誌,混吃等死,卻唯獨不能給人做奴才!”
劉穎一怔,沒想到這個平時老實敦厚的漢子,竟然說出這麽一番話來,有些氣結,說道:“反正我不同意去什麽楚國,冬至他從來都沒出過遠門,如今竟然讓他去幾萬裏之外尋什麽機緣,你別忘了你們冬家是如何流落到此處的!”
冬望有些羞赧,有些激憤,最後卻是訕訕說道:“事情過去了這麽多年,想來早已平靜了,大不了讓冬至以後就以‘周正’為名,想來不會有什麽問題。”
劉老九不清楚二人說的是何事,但清楚他們均是擔心此行的安危,於是拍著胸口安慰道:“我家虎子十二歲跟著我打獵,身手不錯,箭射的比我好,你家冬至雖然沒怎麽進過山,但跟著周郎中學了這麽多年,想必是有些本事傍身的。虎子對冬至十分佩服,以我家虎子那眼高於頂的樣子,沒幾分真本事斷然不會如此。他們二人一路上互相照應,必然能夠逢兇化吉,遇難呈祥,二位盡管放寬心,我迴頭再給虎子囑咐一番,讓他照顧著點。”
劉穎聽著這話,不知怎的突然心頭一酸,又掉下眼淚來。
冬望感激的看了劉老九一眼,默默地又灌了一口酒。
……
劉穎眼見此事已成定局,冬至也是十分執拗,見勸不動,便想著為冬至再做一些事情。她看到了冬至的緣塵令,雖然冬至並沒有丟三落四的毛病,卻固執的要為冬至縫製一個袋子,以便戴在脖子上。冬至雖然嘴上不說,心裏卻嘀咕著這玩意兒實在太難看了。
父親冬望講著不知從哪裏撿來的老掉牙的笑話,笨拙的活躍著氣氛。說道“楚國有一個地方名為‘雙井’,乃是一個逃難的皇帝經過此處,內急難耐,結果一泡尿呲了倆坑,看著像是兩口井眼,就把這個地方的名字給改成了雙井。”
這個不好笑的笑話冬望講了沒有十遍也有八遍了,冬至以前還會好奇的問“為什麽會有兩個坑呢?”,這時冬望便會說“那是因為地是沙土地,一個坑滿了,流到了另一個坑裏。”。
但冬至今天的心情並不怎麽好,附和的笑了兩聲,嘲諷道:“那這個皇帝身體不怎麽好啊,還帶分叉的。”
冬望尷尬的打了個哈哈,屋中沉默了下來。母親劉穎將線咬到嘴裏,“啪”的一聲,將線咬斷了,手中拿著縫製好的口袋遞給冬至,說道:“你長大了,也聰明,雖然表麵上和誰都能和和氣氣,可是娘知道,你性子其實倔得緊,認定的事兒九頭牛都拉不迴來。”
她頓了頓,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從小在周伯伯那讀了不少書,懂得比娘多,娘為你驕傲。可娘本來就識不得幾個字,比娘懂得多也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切記不要驕傲,要虛心……”
冬至有些不情願的接過母親手中的口袋,粗粗看了一眼,此物乃是羊皮縫製而成,巴掌大小,因為鞣製的原因,並不細膩柔軟,反而是硬邦邦的,摸上去像砂紙一般,還伴著‘沙沙’的響聲,再加上顏色發黃,實在是說不上美觀。他嘴裏咕噥著:“知道了,知道了。”
卻不知那細密的針腳,以及若隱若現的點點殷紅,包含了多少心意,多少眷戀。
……
天剛蒙蒙亮,冬至一骨碌從床上翻身起來,將衣服層層穿上,胡亂洗了一把臉,便往周苴房間裏跑。
正是周苴與他約定,進山探索路線的日子。這事兒冬至父母和劉老九都知道,畢竟蒼狼嶺距此隻有幾十裏,如今那可怖的瘴氣少了許多,隻是磨練一番,若是吃不慣這風餐露宿的苦頭,趁早打消去出國的念頭,也是一樁好事。況且若是有什麽差錯,也能及時迴來,便同意了這個提議。
誰知父親冬望坐在了門檻上,臉朝外,看著仍有些昏暗的天空。他佝僂著身子,抱著一樣三尺長的東西,那東西一頭搭在他的肩上,一頭挨著地麵。冬至站在父親身後,看到他的頭發,不知它們從何時起,變得稀疏起來,花白起來。這一刹那,他感覺到父親老了好幾歲。
冬望緩緩轉過頭來,一雙不再清澈卻依然平靜的雙眼看著冬至,打了個招唿:“你起來了。”
冬至“嗯”了一聲,不知道父親此舉何意,靜靜地看著父親。
冬望把頭轉了迴去,望著遠處熹微的晨光,說道:“來,坐這兒,爹有幾句話要給你說。”
他看著冬至挨著他坐了下來,緩緩說道:“爹是從項國來到這兒的,這你是知道的。不過,冬家的先祖,乃是曾經獨霸緣塵大陸的緣塵國之人,若是他能活到現在,怕是得數萬歲了。原本我們家並不姓冬,是因為先祖是緣塵國的冬官,推演曆法之人,所以賜姓為冬。至於原來的姓氏,早已沒人記得了。”
他的臉上浮現追憶之色,繼續說道:“爹這輩子也曾經曆過大風大浪,也曾心比天高,奈何命途多舛,到頭來一事無成。當年你祖父帶我從項國出逃,由於走的倉促,不但未曾攜帶半分盤纏,更是連傳家之寶都丟了。這之後不久,他便撒手人寰,鬱鬱而終,臨終之前再三囑托,要我一定將傳家之寶拿迴來,我答應之後,他便沒了氣息。”
冬至聽著父親娓娓而言,說不上什麽感動與否,顯然父親不是個擅長講故事之人。他瞥了一眼父親懷中抱著的匣子,神色中露出一絲恍然,說道:“這便是我們冬家的傳家之物嗎?”
冬望點了點頭,卻沒有動作,緩緩說道:“冬家的先祖,共留下三脈後人,每一脈都有一件傳家之物。原以為留下的三件寶物,是用以傳家,以保香火永續,可後來發現,此物非但沒有傳家之用,反而更像是詛咒一般,兇險至極!漫長歲月以來,我們這一脈後人代代單傳,而據我所知,另外兩脈後人同樣如此,香火始終單薄。”
冬至臉上閃過好奇之色,開口問道:“那為何還留著此物?”
冬望小心翼翼將匣子放平,托在膝上,緩緩將內匣抽了出來,一段長三尺有餘的棍狀物件現了出來。此物不知是何材質,其上厚厚的一層鏽跡,將本來模樣掩去了七七八八。他輕輕地撫摸著,動作輕柔的像是在撫摸新生的嬰兒,目中漸有迷離之色,好一會兒後,他才緩緩開口道:“此物到底有何功用已不為人知,隻知道是以‘歲神鐵’所製,傳說乃是一件仙器的部件。爹研究半生,卻始終不得法,隻知道此物非同小可,不敢妄動,你比爹懂得多,如今也長大了,由你來決定它的去留吧。”
冬至細細的打量著匣中之物,此物三尺來長,通體包裹著一層紅褐色的鏽跡,從外觀來看,此物明顯分為三段,中間一尺長是圓柱,三指粗細,兩端各從三分之一處漸漸收攏,形成兩個尖錐,各有一尺長短,六個平麵,呈六棱尖錐狀。由於鏽跡的原因,看不出此物到底是三段拚接在一起還是一個整體。似槍非槍,似矛非矛,造型古樸自然,敦厚大氣,隱隱有一股道韻流轉,似乎此物本該生的如此模樣。
冬至將此物小心翼翼的拿了起來,發覺此物並不算重,十來斤的樣子,在手中揮動幾下,有些恍然,此物看來並非是武器,用著並不趁手。嘴裏念叨幾句“仙器部件”,灑然一笑,也沒有深究。畢竟都是傳說了,不加個仙器、神兵、魔寶之類的名字,如何能襯托出此物的非凡?
不過“歲神鐵”這個名字應該並非杜撰,所以他開口問道:“歲神鐵是何物?”
冬望臉上出現了一種稱為神聖的表情,傲然說道:“據我所知,我們冬家另外兩件寶物,一者叫做《幹支經》,一者叫做‘鬥星盤’。冬家先祖是冬官,負責推演曆法,以天幹地支為基寫就《幹支經》無可厚非,以星象輪轉為引,掌‘鬥星盤’理所當然。至於這歲神鐵,想來定是與十二歲神有關之物。”
冬至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天幹地支他懂,無非就是甲乙丙丁,子醜寅卯;
星象輪轉他也懂,天地有極,北極星便是天之極點;
十二歲神他也知道,不就是十二生肖嘛。
可是,他依然不知道歲神鐵是何種物件,此物又為什麽以此命名?難不成是十二歲神血肉鑄成?他不再追問,想來他也認為父親不會懂得這些,問了也是白費力氣。於是他接過父親膝上的匣子,自顧自說道:“我知道了,我會保管好此物的。”
冬望拍了拍冬至的肩膀,說道:“你長大了,天地廣闊無邊,以後的路爹娘無法陪著你了,此物你且收好,將來若有機會,也可以將另外兩件尋來參考一二。你娘身體不太好,以後記得多迴來看看她。”
冬至有些莫名所以,撓了撓頭,連忙解釋道:“我跟虎子哥就是進山一趟,幾天就迴來!”
冬望站起身,聽到冬至的話,沒有迴頭,隻是擺了擺手,徑自走迴屋內,隻留下一臉不解的冬至。
冬至答應一聲,和劉雲譎一同走出了房門,找了一個偏僻角落,竊竊私語許久,眼看天色暗淡下來,劉雲譎的父親也來喊兒子迴家吃飯,兩人這才各自迴到家中。
父親冬望拖著一條有些跛的腿,行動卻絲毫不慢,麻利的將飯菜端上飯桌,隻是身子起起伏伏有些好笑,也有些心酸。他笑著催促著冬至趕快吃飯,還寵溺的給冬至和妻子夾菜,臉上泛著滿足的笑意,隻是這笑意之下,隱藏著一絲淡淡的苦澀。
冬望的腿是如何瘸的,從未跟冬至說過,隻知道他第一次來劉家村之時,便是一個瘸子。冬至的母親劉穎乃是村裏公認的美女,當初兩人成婚之時便引得許多人嫉恨,婚後雖說流言蜚語少了一些,可還是時不時有人下個絆子,嘴上嘲笑一番。
冬至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自己也是個早產兒,小的時候又黑又瘦,活像個黑皮猴子,沒少受小夥伴欺負,若不是劉雲譎常常護著冬至,想必他的童年會悲慘許多。不過如今的他,可沒有小孩子再敢欺負了。
自從小冬至漸漸懂事起,父子之間的對話便愈發少了起來。冬望小時候讀過幾年書,算不得腹中錦繡,不會舞文弄墨,也算不上正兒八經的讀書人,隻是經由歲月的沉澱,眼中的光芒越發平靜,猶如一眼深井,蘊著看破世事的睿智;冬至又早熟了些,性格裏帶著些執拗,不像別家的孩子調皮搗蛋,偷雞摸狗,上躥下跳。
不需要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一準則,父子之間的互動便少了一大半。冬望的諄諄教誨言猶在耳,冬至的童年溫暖且平淡。
隻是那惡毒的隔壁李嫂,經常口無遮攔的“冬瘸子,冬瘸子”的喊著,冬望是個老實人,學不來這種惡毒,常常訕笑著走開。他並不是個善於表達的人,隻是努力的維持著笑容,拖著有些不便的瘸腿,勤快的忙活著,不爭不搶。冬至總覺得父親太過軟弱,如此一來,父子之間雖然算不上冷漠,卻總有一層淡淡的隔膜,漸漸疏離起來。
吃完晚飯,母親劉穎坐在床邊,對著一盞油燈,手拿針線,正在縫製一個巴掌大小的口袋。口袋是羊皮的,略厚的皮子有些幹硬,縫製起來並不輕鬆,那雙依然纖細卻不再白嫩的手,被粗糙的針線磨得通紅發亮,手指上的壓痕往往許久才能恢複,趁得這雙手更顯幹枯。
前些天冬至將老道來劉家村收徒的事情跟父母草草說了一些,有些得意地說自己得了一份大機緣,並且打算半年之內出發。因其二人當時在鎮上忙活,並不清楚具體如何,冬望沉默的喝了許多酒,其母劉穎雖然未曾說些什麽,卻是沉默的緊。冬至晚上睡覺的時候,仿佛聽到了一陣陣哭訴之音,和一聲聲的歎息。
第二天二人並未去鎮上,而是找來了劉老九,劉老九便是劉雲譎的父親,如今已然年過六十,身子骨雖然還算硬朗,滿麵的皺紋加上滿頭的白發,讓人不禁感歎時光的飛逝。
劉老九臉上掛著笑容,聽著村裏人一聲聲的祝賀,笑的合不攏嘴,盡管他知道沒有幾個人是真心的,卻還是禮貌的拱手還禮。反觀冬望夫妻二人,則是滿麵愁容,異常落寞。
劉老九開解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既然他二人有此機緣,合該闖蕩一番才是,男兒誌在四方,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等為人父母,莫要成了孩子們的拖累。”
劉穎悄悄抹了一把淚水,小聲地說道:“如今世道不平,誰知道那勞什子修仙是真是假?那楚國又在幾萬裏之外,一來一迴,怕是要花上十來年。若是去了,也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再見了。冬至書讀的好,又中了秀才,將來科考中舉,為官入仕才是正途!”
冬望心中閃過一絲憂慮,顯然他也想了許多,反駁道:“為官入仕也未必就是正途,你也說了,如今世道不平。還記得前年的狀元郎,一朝高中,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隻因得罪了定南候的管家,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在京都長街上活活拖行而死,事後卻不疼不癢的給了五十兩銀子的撫恤!這皇家也是冷血的緊,除了皇族之人,其餘人等便是連尊嚴都沒有。便是連個侯府奴才,都囂張跋扈到無人敢惹,當街行兇。十年寒窗,到頭來,卻連個溜須拍馬的奴才都不如,實在令人心寒。”
劉穎也聽說過這件事,雖說當時激起了一些讀書人的聲討,可是侯府中一名神秘人物,一夜之間摘了三十二顆人頭,吊在了城樓之上,從此再無人敢說些什麽。可她還是堅持說道:“為官入仕雖說不得皇家器重,卻也好過許多人了,總比在這山裏強上許多。像是那前些年死去的方慶元,雖說不是什麽好人,不也是在威風八麵?謹小慎微一些,還是能有所作為的。”
冬望歎息一口,說道:“婦人之見!男兒誌在四方,豈能鬱鬱久居人下?我冬家的子嗣,可以平庸,可以貧苦,甚至可以胸無大誌,混吃等死,卻唯獨不能給人做奴才!”
劉穎一怔,沒想到這個平時老實敦厚的漢子,竟然說出這麽一番話來,有些氣結,說道:“反正我不同意去什麽楚國,冬至他從來都沒出過遠門,如今竟然讓他去幾萬裏之外尋什麽機緣,你別忘了你們冬家是如何流落到此處的!”
冬望有些羞赧,有些激憤,最後卻是訕訕說道:“事情過去了這麽多年,想來早已平靜了,大不了讓冬至以後就以‘周正’為名,想來不會有什麽問題。”
劉老九不清楚二人說的是何事,但清楚他們均是擔心此行的安危,於是拍著胸口安慰道:“我家虎子十二歲跟著我打獵,身手不錯,箭射的比我好,你家冬至雖然沒怎麽進過山,但跟著周郎中學了這麽多年,想必是有些本事傍身的。虎子對冬至十分佩服,以我家虎子那眼高於頂的樣子,沒幾分真本事斷然不會如此。他們二人一路上互相照應,必然能夠逢兇化吉,遇難呈祥,二位盡管放寬心,我迴頭再給虎子囑咐一番,讓他照顧著點。”
劉穎聽著這話,不知怎的突然心頭一酸,又掉下眼淚來。
冬望感激的看了劉老九一眼,默默地又灌了一口酒。
……
劉穎眼見此事已成定局,冬至也是十分執拗,見勸不動,便想著為冬至再做一些事情。她看到了冬至的緣塵令,雖然冬至並沒有丟三落四的毛病,卻固執的要為冬至縫製一個袋子,以便戴在脖子上。冬至雖然嘴上不說,心裏卻嘀咕著這玩意兒實在太難看了。
父親冬望講著不知從哪裏撿來的老掉牙的笑話,笨拙的活躍著氣氛。說道“楚國有一個地方名為‘雙井’,乃是一個逃難的皇帝經過此處,內急難耐,結果一泡尿呲了倆坑,看著像是兩口井眼,就把這個地方的名字給改成了雙井。”
這個不好笑的笑話冬望講了沒有十遍也有八遍了,冬至以前還會好奇的問“為什麽會有兩個坑呢?”,這時冬望便會說“那是因為地是沙土地,一個坑滿了,流到了另一個坑裏。”。
但冬至今天的心情並不怎麽好,附和的笑了兩聲,嘲諷道:“那這個皇帝身體不怎麽好啊,還帶分叉的。”
冬望尷尬的打了個哈哈,屋中沉默了下來。母親劉穎將線咬到嘴裏,“啪”的一聲,將線咬斷了,手中拿著縫製好的口袋遞給冬至,說道:“你長大了,也聰明,雖然表麵上和誰都能和和氣氣,可是娘知道,你性子其實倔得緊,認定的事兒九頭牛都拉不迴來。”
她頓了頓,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從小在周伯伯那讀了不少書,懂得比娘多,娘為你驕傲。可娘本來就識不得幾個字,比娘懂得多也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切記不要驕傲,要虛心……”
冬至有些不情願的接過母親手中的口袋,粗粗看了一眼,此物乃是羊皮縫製而成,巴掌大小,因為鞣製的原因,並不細膩柔軟,反而是硬邦邦的,摸上去像砂紙一般,還伴著‘沙沙’的響聲,再加上顏色發黃,實在是說不上美觀。他嘴裏咕噥著:“知道了,知道了。”
卻不知那細密的針腳,以及若隱若現的點點殷紅,包含了多少心意,多少眷戀。
……
天剛蒙蒙亮,冬至一骨碌從床上翻身起來,將衣服層層穿上,胡亂洗了一把臉,便往周苴房間裏跑。
正是周苴與他約定,進山探索路線的日子。這事兒冬至父母和劉老九都知道,畢竟蒼狼嶺距此隻有幾十裏,如今那可怖的瘴氣少了許多,隻是磨練一番,若是吃不慣這風餐露宿的苦頭,趁早打消去出國的念頭,也是一樁好事。況且若是有什麽差錯,也能及時迴來,便同意了這個提議。
誰知父親冬望坐在了門檻上,臉朝外,看著仍有些昏暗的天空。他佝僂著身子,抱著一樣三尺長的東西,那東西一頭搭在他的肩上,一頭挨著地麵。冬至站在父親身後,看到他的頭發,不知它們從何時起,變得稀疏起來,花白起來。這一刹那,他感覺到父親老了好幾歲。
冬望緩緩轉過頭來,一雙不再清澈卻依然平靜的雙眼看著冬至,打了個招唿:“你起來了。”
冬至“嗯”了一聲,不知道父親此舉何意,靜靜地看著父親。
冬望把頭轉了迴去,望著遠處熹微的晨光,說道:“來,坐這兒,爹有幾句話要給你說。”
他看著冬至挨著他坐了下來,緩緩說道:“爹是從項國來到這兒的,這你是知道的。不過,冬家的先祖,乃是曾經獨霸緣塵大陸的緣塵國之人,若是他能活到現在,怕是得數萬歲了。原本我們家並不姓冬,是因為先祖是緣塵國的冬官,推演曆法之人,所以賜姓為冬。至於原來的姓氏,早已沒人記得了。”
他的臉上浮現追憶之色,繼續說道:“爹這輩子也曾經曆過大風大浪,也曾心比天高,奈何命途多舛,到頭來一事無成。當年你祖父帶我從項國出逃,由於走的倉促,不但未曾攜帶半分盤纏,更是連傳家之寶都丟了。這之後不久,他便撒手人寰,鬱鬱而終,臨終之前再三囑托,要我一定將傳家之寶拿迴來,我答應之後,他便沒了氣息。”
冬至聽著父親娓娓而言,說不上什麽感動與否,顯然父親不是個擅長講故事之人。他瞥了一眼父親懷中抱著的匣子,神色中露出一絲恍然,說道:“這便是我們冬家的傳家之物嗎?”
冬望點了點頭,卻沒有動作,緩緩說道:“冬家的先祖,共留下三脈後人,每一脈都有一件傳家之物。原以為留下的三件寶物,是用以傳家,以保香火永續,可後來發現,此物非但沒有傳家之用,反而更像是詛咒一般,兇險至極!漫長歲月以來,我們這一脈後人代代單傳,而據我所知,另外兩脈後人同樣如此,香火始終單薄。”
冬至臉上閃過好奇之色,開口問道:“那為何還留著此物?”
冬望小心翼翼將匣子放平,托在膝上,緩緩將內匣抽了出來,一段長三尺有餘的棍狀物件現了出來。此物不知是何材質,其上厚厚的一層鏽跡,將本來模樣掩去了七七八八。他輕輕地撫摸著,動作輕柔的像是在撫摸新生的嬰兒,目中漸有迷離之色,好一會兒後,他才緩緩開口道:“此物到底有何功用已不為人知,隻知道是以‘歲神鐵’所製,傳說乃是一件仙器的部件。爹研究半生,卻始終不得法,隻知道此物非同小可,不敢妄動,你比爹懂得多,如今也長大了,由你來決定它的去留吧。”
冬至細細的打量著匣中之物,此物三尺來長,通體包裹著一層紅褐色的鏽跡,從外觀來看,此物明顯分為三段,中間一尺長是圓柱,三指粗細,兩端各從三分之一處漸漸收攏,形成兩個尖錐,各有一尺長短,六個平麵,呈六棱尖錐狀。由於鏽跡的原因,看不出此物到底是三段拚接在一起還是一個整體。似槍非槍,似矛非矛,造型古樸自然,敦厚大氣,隱隱有一股道韻流轉,似乎此物本該生的如此模樣。
冬至將此物小心翼翼的拿了起來,發覺此物並不算重,十來斤的樣子,在手中揮動幾下,有些恍然,此物看來並非是武器,用著並不趁手。嘴裏念叨幾句“仙器部件”,灑然一笑,也沒有深究。畢竟都是傳說了,不加個仙器、神兵、魔寶之類的名字,如何能襯托出此物的非凡?
不過“歲神鐵”這個名字應該並非杜撰,所以他開口問道:“歲神鐵是何物?”
冬望臉上出現了一種稱為神聖的表情,傲然說道:“據我所知,我們冬家另外兩件寶物,一者叫做《幹支經》,一者叫做‘鬥星盤’。冬家先祖是冬官,負責推演曆法,以天幹地支為基寫就《幹支經》無可厚非,以星象輪轉為引,掌‘鬥星盤’理所當然。至於這歲神鐵,想來定是與十二歲神有關之物。”
冬至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天幹地支他懂,無非就是甲乙丙丁,子醜寅卯;
星象輪轉他也懂,天地有極,北極星便是天之極點;
十二歲神他也知道,不就是十二生肖嘛。
可是,他依然不知道歲神鐵是何種物件,此物又為什麽以此命名?難不成是十二歲神血肉鑄成?他不再追問,想來他也認為父親不會懂得這些,問了也是白費力氣。於是他接過父親膝上的匣子,自顧自說道:“我知道了,我會保管好此物的。”
冬望拍了拍冬至的肩膀,說道:“你長大了,天地廣闊無邊,以後的路爹娘無法陪著你了,此物你且收好,將來若有機會,也可以將另外兩件尋來參考一二。你娘身體不太好,以後記得多迴來看看她。”
冬至有些莫名所以,撓了撓頭,連忙解釋道:“我跟虎子哥就是進山一趟,幾天就迴來!”
冬望站起身,聽到冬至的話,沒有迴頭,隻是擺了擺手,徑自走迴屋內,隻留下一臉不解的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