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很快過去了。小倩心中的驚訝愈發加深了。先前以為自己下錯了藥,所以刺了寧采臣第二次,可和盤散藥效隻能持續半個時辰,到現在才停止,已充分說明了問題——寧采臣硬生生扛下了兩份和盤散的痛苦。
“唿……哈……”寧采臣正自大口喘息著,他嘴唇幹裂,眼角布滿了血絲,隨著藥效結束,他一直緊繃的神經漸漸鬆弛。
這時耳邊傳來小倩的聲音:“你剛剛……念的是什麽咒語?”
“咒語?”寧采臣不解。
“就是那些很怪的話,什麽子曰詩雲……”小倩低聲道。
“哦。那是聖人之言,不是什麽咒語。”寧采臣想起身,可方才和盤散折騰之後,他已沒有多少力氣,微微一掙,便又倒了迴去。
這時,一隻細膩的小手輕輕托住他,幫他靠在了旁邊的木盆上,抬頭一看,小倩朝他輕輕點了點頭。
“聖人之言?就是你很怕的那個聖人之言麽?”小倩若有所思。聖人之言到底是什麽?
能讓他這樣的人都害怕。
“怕?”寧采臣啞然失笑:“怕字不準確,而是敬畏才對。”
“有分別麽?”小倩不解。
“怕是來源於恐懼,就好像你怕姥姥,是因為她手段殘忍,你不得不聽。”寧采臣解釋道:“而敬畏則不同,敬畏來源於認同,就好像聖人之言,它勸人向善,教會我道德禮法與為人之本,所以我打心底裏尊敬它,由此而產生不敢褻瀆的心理,這就是敬畏。”
“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讓你抗住和盤散的毒性?”小倩說出這個自己想不通的問題。
“這算不了什麽。”寧采臣搖搖頭,隨後眼神向往的抬頭看天:“可不要小瞧了這些話,它們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可以改變整個世界呢。”改變世界?
這個詞語對小倩來說很陌生,在她的世界裏,隻有替姥姥做事和練功兩件事,從姥姥的隻言片語中,她知道外麵有一個很大很大的世界,但她從來沒有見過。
“世界,世界……世界是什麽樣的?”她喃喃問道。寧采臣不假思索的說道:“除了大秦的天下十四州,西北塞外有荒狼國,正北方有草原諸部,東北方向的遼東,西南苗疆和南詔,南方百越之地……各有各的風光,幾句話卻也難以概括。”
“世界很大麽?”小倩眼中露出向往。寧采臣想了想,問道:“你騎過馬沒有?”小倩點點頭。
寧采臣拿手一比劃:“你騎著天下最快的馬,從這裏出發,往任意一個方向,走上半年,隻怕都到不了頭。”
“這麽大的地方,能被幾句話給改變?”小倩實在是不相信。寧采臣感歎道:“這正是我們所有讀書人的願望,能做到這個的,就是聖人了。”
“聖人、聖人……”小倩低頭思索著,隨後她突然問寧采臣:“聖人之言到底說了什麽?”
“說了很多很多東西,”寧采臣微微端正了坐姿:“小到做人的道理,比如誠信、道德、禮儀,大到治理國家,便是所謂的治國平天下……”
“什麽叫做誠信?”
“誠信,就是說人要誠實並遵守信用,誠信是一種美德,內誠於心,外誠與人,子曰,‘言必行,行必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道德又是?”
“道是規律和方向,德是美好的品質,道德呢,就是……”寧采臣滔滔不絕的講著,好像又迴到了曾經那個塾堂,他曾在那裏為不少孩子啟蒙,隻不過這一次的學生隻有對麵的小倩。
深夜,一個不為世人所知的地底,一個遍體鱗傷的落魄書生正在給一個美麗的妖女講四書五經。
這場景怎麽看都有些詭異和奇怪。不過子又曰過
“有教無類”,想來他老人家看見這一幕,也能萬分欣慰了。又是許久過去。
“……孟子說,舍生而取義,這個道理你可明白?”小倩當真是個合格的學生,雖然沒什麽文化,卻求知若渴,非但聚精會神的聽寧采臣談論聖賢之道,而且時不時提出疑問,往往都問到了點子上,這令寧采臣十分欣慰。
聽到《魚我所欲也》這一部分時,小倩問道:“舍生取義?這世上真的有這樣的人?”
“當然有。”寧采臣堅定的點頭:“為天下大義舍生忘死者古而有之,不說我們讀書人,便是你們習武之人中,那精忠報國的嶽武穆,死守襄陽的郭大俠,殉身止戰的蕭大王……他們這樣的人自古就會有,未來也一定會更多。”
“可是,他們為什麽這麽傻,連命都沒有了,取的義又有什麽意義呢?”小倩不解。
寧采臣搖頭:“非也,人生一場大夢,韶華白首,不過轉瞬,百年之後,盡歸塵土,在光陰麵前,所有人的命都沒什麽兩樣。”隨後,寧采臣強撐著站了起來,他眼中迸發出奪目的光彩。
此刻,他仿佛與那些先賢們站在了一處,他的手臂因激動而用力的揮動著,大聲道:“因此,若能為後世留下福澤,為天下萬民做些什麽,便是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這便是舍生取義的含義。”小倩卻搖搖頭,盡管寧采臣的很多話她都聽了進去,可這句話她還是無法理解。
“竟講了這麽久,你看,”寧采臣指著桌上計時的沙漏:“馬上卯時了,天快亮了。”卯時!
小倩心中一震——按照慣例,姥姥馬上就會派人過來拿昨晚審訊的情報,而寧采臣馬上就會被處死。
她轉過頭去,發現寧采臣正在懷中摸索,她問道:“你在做什麽?”寧采臣從懷中摸出那本《三字經》:“小倩姑娘,我沒什麽值錢的東西,唯一拿得出手的就隻有這本啟蒙的書了。”小倩愣愣的接過書:“什麽意思?”寧采臣真誠的說道:“小倩姑娘,跟我一起走吧。”小倩心中一驚:“你說什麽?”寧采臣道:“我沒有看錯,你本性是一個良善之人,而且是個讀書的好材料,出去以後,如若不棄,我願意繼續當你的老師,這是你開蒙的禮物。”小倩看著呆頭呆腦的寧采臣,又瞥了眼那個沙漏,突然一陣怒火升起,她將書狠狠砸在了寧采臣臉上:“說什麽以後教我讀書?姥姥馬上就會把你帶過去,你馬上就要死了,你難道不知道麽?蠢貨!”寧采臣一愣,隨後俯身撿起書,灑然一笑,又將書遞了過來:“無妨,死前能有你這樣聰慧的學生,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小倩低頭,看見了《三字經》上的針孔——那是自己先前刺擊留下的痕跡。
這毒針的功夫,是大師姐傳給自己的,自己第一次使用這功夫,卻是被出於姥姥的逼迫。
那大師姐比羅問眉還要大三歲,是最早跟著姥姥的人,她對自己很好,除了傳授武功,平日裏也十分照顧。
可後來,她終究忍受不住姥姥的各種舉止,趁夜裏逃了,但很快被姥姥抓了迴來,姥姥把她綁到了所有弟子麵前,然後逼著自己用毒針折磨大師姐。
小倩不敢下手,但被姥姥硬生生拗斷三根手指後,禁受不住的她終於還是一針刺了出去。
小倩永遠都忘不了大師姐那時的眼神——絕望、痛苦、悲傷……她更忘不了後來,姥姥逼迫自己喝下那碗羹時,自己心裏的恐懼:“小倩,來,快聞聞,你大師姐多香啊?她真的好溫柔啊,這個時候都生怕你吃不飽,我簡直都要哭了,嗚嗚……哈哈哈哈……”
“啊——”小倩尖叫起來,恐懼在這一瞬間壓倒了她所有的理智,她一把抓起寧采臣,奪門而出。
走到一個路口時,她停了下來,她低頭問道:“寧采臣,你有什麽遺言?”寧采臣搖搖頭:“我隻是個讀書人,不問前塵,不求來世,哪裏來的什麽遺言?”小倩想了想,問道:“還有什麽想對我說的麽?”寧采臣點點頭:“書中萬千經典都值得說,不過可能時間不大允許了。那我給你一個忠告吧。”小倩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寧采臣壓低聲音:“那魔頭恨極了我,我被送過去後,她必定對我大肆折磨,一定不會在意你去了哪裏,若是有機會,你自己逃出去罷。”小倩一震:“你難道不知道把你送到姥姥那裏,會有什麽後果?”寧采臣微微一笑:“開腸剖肚、剜心掏肝……聽起來萬劫不複,其實也不過一死而已,若是我一死能換得姑娘逃離魔窟,我此身倒也算不負天道了。”他的聲音很輕,卻在小倩心中重重的敲了一錘。
小倩終於抑製不住,淚水奪眶而出:“瘋子!寧采臣,你是個瘋子!”寧采臣尷尬的撓撓頭:“好多人都……”
“你閉嘴!”小倩哭道,隨後她解開寧采臣身上的繩索,拉著他向另一條路狂奔而去——那是隻有極少人才知道的密道。
“唿……哈……”寧采臣正自大口喘息著,他嘴唇幹裂,眼角布滿了血絲,隨著藥效結束,他一直緊繃的神經漸漸鬆弛。
這時耳邊傳來小倩的聲音:“你剛剛……念的是什麽咒語?”
“咒語?”寧采臣不解。
“就是那些很怪的話,什麽子曰詩雲……”小倩低聲道。
“哦。那是聖人之言,不是什麽咒語。”寧采臣想起身,可方才和盤散折騰之後,他已沒有多少力氣,微微一掙,便又倒了迴去。
這時,一隻細膩的小手輕輕托住他,幫他靠在了旁邊的木盆上,抬頭一看,小倩朝他輕輕點了點頭。
“聖人之言?就是你很怕的那個聖人之言麽?”小倩若有所思。聖人之言到底是什麽?
能讓他這樣的人都害怕。
“怕?”寧采臣啞然失笑:“怕字不準確,而是敬畏才對。”
“有分別麽?”小倩不解。
“怕是來源於恐懼,就好像你怕姥姥,是因為她手段殘忍,你不得不聽。”寧采臣解釋道:“而敬畏則不同,敬畏來源於認同,就好像聖人之言,它勸人向善,教會我道德禮法與為人之本,所以我打心底裏尊敬它,由此而產生不敢褻瀆的心理,這就是敬畏。”
“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讓你抗住和盤散的毒性?”小倩說出這個自己想不通的問題。
“這算不了什麽。”寧采臣搖搖頭,隨後眼神向往的抬頭看天:“可不要小瞧了這些話,它們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可以改變整個世界呢。”改變世界?
這個詞語對小倩來說很陌生,在她的世界裏,隻有替姥姥做事和練功兩件事,從姥姥的隻言片語中,她知道外麵有一個很大很大的世界,但她從來沒有見過。
“世界,世界……世界是什麽樣的?”她喃喃問道。寧采臣不假思索的說道:“除了大秦的天下十四州,西北塞外有荒狼國,正北方有草原諸部,東北方向的遼東,西南苗疆和南詔,南方百越之地……各有各的風光,幾句話卻也難以概括。”
“世界很大麽?”小倩眼中露出向往。寧采臣想了想,問道:“你騎過馬沒有?”小倩點點頭。
寧采臣拿手一比劃:“你騎著天下最快的馬,從這裏出發,往任意一個方向,走上半年,隻怕都到不了頭。”
“這麽大的地方,能被幾句話給改變?”小倩實在是不相信。寧采臣感歎道:“這正是我們所有讀書人的願望,能做到這個的,就是聖人了。”
“聖人、聖人……”小倩低頭思索著,隨後她突然問寧采臣:“聖人之言到底說了什麽?”
“說了很多很多東西,”寧采臣微微端正了坐姿:“小到做人的道理,比如誠信、道德、禮儀,大到治理國家,便是所謂的治國平天下……”
“什麽叫做誠信?”
“誠信,就是說人要誠實並遵守信用,誠信是一種美德,內誠於心,外誠與人,子曰,‘言必行,行必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道德又是?”
“道是規律和方向,德是美好的品質,道德呢,就是……”寧采臣滔滔不絕的講著,好像又迴到了曾經那個塾堂,他曾在那裏為不少孩子啟蒙,隻不過這一次的學生隻有對麵的小倩。
深夜,一個不為世人所知的地底,一個遍體鱗傷的落魄書生正在給一個美麗的妖女講四書五經。
這場景怎麽看都有些詭異和奇怪。不過子又曰過
“有教無類”,想來他老人家看見這一幕,也能萬分欣慰了。又是許久過去。
“……孟子說,舍生而取義,這個道理你可明白?”小倩當真是個合格的學生,雖然沒什麽文化,卻求知若渴,非但聚精會神的聽寧采臣談論聖賢之道,而且時不時提出疑問,往往都問到了點子上,這令寧采臣十分欣慰。
聽到《魚我所欲也》這一部分時,小倩問道:“舍生取義?這世上真的有這樣的人?”
“當然有。”寧采臣堅定的點頭:“為天下大義舍生忘死者古而有之,不說我們讀書人,便是你們習武之人中,那精忠報國的嶽武穆,死守襄陽的郭大俠,殉身止戰的蕭大王……他們這樣的人自古就會有,未來也一定會更多。”
“可是,他們為什麽這麽傻,連命都沒有了,取的義又有什麽意義呢?”小倩不解。
寧采臣搖頭:“非也,人生一場大夢,韶華白首,不過轉瞬,百年之後,盡歸塵土,在光陰麵前,所有人的命都沒什麽兩樣。”隨後,寧采臣強撐著站了起來,他眼中迸發出奪目的光彩。
此刻,他仿佛與那些先賢們站在了一處,他的手臂因激動而用力的揮動著,大聲道:“因此,若能為後世留下福澤,為天下萬民做些什麽,便是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這便是舍生取義的含義。”小倩卻搖搖頭,盡管寧采臣的很多話她都聽了進去,可這句話她還是無法理解。
“竟講了這麽久,你看,”寧采臣指著桌上計時的沙漏:“馬上卯時了,天快亮了。”卯時!
小倩心中一震——按照慣例,姥姥馬上就會派人過來拿昨晚審訊的情報,而寧采臣馬上就會被處死。
她轉過頭去,發現寧采臣正在懷中摸索,她問道:“你在做什麽?”寧采臣從懷中摸出那本《三字經》:“小倩姑娘,我沒什麽值錢的東西,唯一拿得出手的就隻有這本啟蒙的書了。”小倩愣愣的接過書:“什麽意思?”寧采臣真誠的說道:“小倩姑娘,跟我一起走吧。”小倩心中一驚:“你說什麽?”寧采臣道:“我沒有看錯,你本性是一個良善之人,而且是個讀書的好材料,出去以後,如若不棄,我願意繼續當你的老師,這是你開蒙的禮物。”小倩看著呆頭呆腦的寧采臣,又瞥了眼那個沙漏,突然一陣怒火升起,她將書狠狠砸在了寧采臣臉上:“說什麽以後教我讀書?姥姥馬上就會把你帶過去,你馬上就要死了,你難道不知道麽?蠢貨!”寧采臣一愣,隨後俯身撿起書,灑然一笑,又將書遞了過來:“無妨,死前能有你這樣聰慧的學生,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小倩低頭,看見了《三字經》上的針孔——那是自己先前刺擊留下的痕跡。
這毒針的功夫,是大師姐傳給自己的,自己第一次使用這功夫,卻是被出於姥姥的逼迫。
那大師姐比羅問眉還要大三歲,是最早跟著姥姥的人,她對自己很好,除了傳授武功,平日裏也十分照顧。
可後來,她終究忍受不住姥姥的各種舉止,趁夜裏逃了,但很快被姥姥抓了迴來,姥姥把她綁到了所有弟子麵前,然後逼著自己用毒針折磨大師姐。
小倩不敢下手,但被姥姥硬生生拗斷三根手指後,禁受不住的她終於還是一針刺了出去。
小倩永遠都忘不了大師姐那時的眼神——絕望、痛苦、悲傷……她更忘不了後來,姥姥逼迫自己喝下那碗羹時,自己心裏的恐懼:“小倩,來,快聞聞,你大師姐多香啊?她真的好溫柔啊,這個時候都生怕你吃不飽,我簡直都要哭了,嗚嗚……哈哈哈哈……”
“啊——”小倩尖叫起來,恐懼在這一瞬間壓倒了她所有的理智,她一把抓起寧采臣,奪門而出。
走到一個路口時,她停了下來,她低頭問道:“寧采臣,你有什麽遺言?”寧采臣搖搖頭:“我隻是個讀書人,不問前塵,不求來世,哪裏來的什麽遺言?”小倩想了想,問道:“還有什麽想對我說的麽?”寧采臣點點頭:“書中萬千經典都值得說,不過可能時間不大允許了。那我給你一個忠告吧。”小倩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寧采臣壓低聲音:“那魔頭恨極了我,我被送過去後,她必定對我大肆折磨,一定不會在意你去了哪裏,若是有機會,你自己逃出去罷。”小倩一震:“你難道不知道把你送到姥姥那裏,會有什麽後果?”寧采臣微微一笑:“開腸剖肚、剜心掏肝……聽起來萬劫不複,其實也不過一死而已,若是我一死能換得姑娘逃離魔窟,我此身倒也算不負天道了。”他的聲音很輕,卻在小倩心中重重的敲了一錘。
小倩終於抑製不住,淚水奪眶而出:“瘋子!寧采臣,你是個瘋子!”寧采臣尷尬的撓撓頭:“好多人都……”
“你閉嘴!”小倩哭道,隨後她解開寧采臣身上的繩索,拉著他向另一條路狂奔而去——那是隻有極少人才知道的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