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迴到一年半之前。
自從大秦興建了一條官道通往苗疆後,來往的人便絡繹不絕,不少中原人來到這群山中,想一睹苗疆的風土人情。
作為千戶寨大長老,烏永壽自然樂見其成,自建交以來,苗寨湧現出無數的新奇事物——中原話、四書五經、成群的商隊、來自神州大地的各樣豐富物產……
寨門口,烏永壽與一群中原商人勾肩搭背的走出,
一位商人拱手:
“我們這次的貨物,倒有大半是被貴寨買去了,烏長老如此熱情,咱們真是感激不盡。”
“誒!不提這個不提這個……”烏永壽故意板起臉,連連擺手:
“各位都是並州來的好朋友,說這些話豈不見外?”
並州地處北方,這群晉商竟不遠萬裏來此,足以見得開辟官道後的巨大成效。
“貴寨如此好客,烏長老又這麽熱情,等咱們迴去,一定要告知親朋好友,讓他們都來千戶寨見識見識。”那位晉商笑道。
“都來都來,咱們千戶寨最歡迎外麵的朋友,”烏永壽大笑,隨後豪爽的一把拍去,險些將那位晉商拍了個踉蹌:
“不過咱們可說好了,下次過來,你們不把家鄉的汾酒帶上,休想教我老頭子開門。”
那位晉商苦笑道:
“是啦是啦,絕不能少了您老的酒。”
烏永壽這才放下心:
“嗯!那我就不送了,你們去罷!”
“烏長老客氣了。”
…………
望著晉商們的背影,烏永壽又不由自主的咧開嘴,自言自語道:
“這才通路了幾年,咱們千戶寨就越發興旺了,中原來的朋友又客氣又有本事,當真是我千戶寨之幸啊……誒,又來人了!”
寨口進來了二人,一人身著勁裝,看著倒是個武人,另一人則身著華貴的錦綢,尤其是那手上的扳指,更是用一整塊羊脂白玉雕成的,精巧的花紋匯集在一處,成了一條騰蛟,凸顯著此人的尊貴身份。
要知道,在大秦隻有公侯才有資格佩蛟龍飾物。
不過,這位爵爺此時臉色卻十分難看,好像在做著一件極其不情願的事似的。
烏永壽迎了上去:
“貴客到來,有失遠迎,請問……”
“你是烏長老?”那個武人毫不客氣的打斷了烏永壽。
烏永壽一怔,隨後點點頭。
武人道:
“我們是來做生意的。”
烏永壽望了一眼旁邊的爵爺,頓時一喜:
“好哇,歡迎歡迎,兩位請進吧,咱們千戶寨中心的廣場,最適合賣貨……”
“不必了,”武人再次打斷他:
“我們生意很大,你領我們去你家談吧。”
這人似乎,有些無禮……烏永壽心中嘀咕一聲,不過轉念一想——老話說有本事的人脾氣多半有些怪,這倒也不打緊。
於是烏永壽點點頭,將二人領進了家。
一進家門,烏永壽最小的孫子便叫喊起來:
“爺爺又領客人來啦。”
隨著孩童一聲喊,烏永壽家上下十餘口人便一股腦聚了過來,紛紛向兩位客人問好。
家中女眷拿出早已備好燒酒,排成一排,笑吟吟的望著兩位客人。
那武人皺眉:
“怎麽迴事?”
“這是攔門酒,貴客初次到來,都要喝的。”烏長老笑著解釋道。
那武人瞥了眼旁邊的爵爺:
“他不能喝酒,我替他喝。”
“無妨,請吧。”烏長老一笑,隨後手一擺,女眷們便唱了起來,先是一道歡迎的敬辭——
貴客遠來,不辭辛苦。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隨後蘆笙奏響,女眷們邊唱邊跳,用苗語歡快的唱道:
山路雖然狹窄陡險,總有你落腳的梯坎,泥濘雖然髒滑,青石板路平穩又閃光。
……
苗寨雖然偏僻貧寒,但苗家個個都有一顆火熱的心腸。沒有什麽好地東西接待你們,苗家的包穀燒酒格外甜蜜飄香。
……
攔門酒是苗家待客的最高禮節,請你們不要擔驚慌。一碗酒是苗家的深深情意,一碗酒是苗家獻給你的一顆火熱的心房。
……
喝了這碗香噴噴的攔門酒,你的貴體將會更加健康強壯。喝了這碗同心酒,我們的心貼得更緊,我們的友誼更加深。
…………
苗語清脆悅耳,蘆笙雄渾厚重,不多時,攔門酒的祝詞也已唱完。
那武人雖是初次到來,卻好像對規矩熟悉得很,祝詞收尾時,他恰好喝完最後一口攔門酒,放下酒碗。
烏永壽的家眷見來客如此守禮節懂規矩,對他的好感又增一層。
“好啊,好!”烏永壽讚道,隨後對家眷道:
“快去準備長桌宴,我和兩位貴客邊喝邊談……”
就在他吆喝時,那武人扭過頭,對那爵爺道:
“記清楚了?”
爵爺默然點頭。
“確認?”
“嗯。”
“烏長老不必麻煩了!”那武人立即喊道。
烏永壽愕然轉頭,隻見那武人遞過一個極其沉重的箱子,塞到他手中:
“初次見麵,你們這裏很好,這是一些禮物,我們有其他事,生意就下次再談罷。”
說罷,他拉過那爵爺,不顧烏長老的挽留,揚長而去。
“這……”烏永壽望著來去如風的二人,一時摸不清對方用意,他低下頭,邊開箱子邊道:
“真是奇……天呐!”
烏永壽的失聲大叫,家人們紛紛趕來,在看到箱子中的東西後,都愣在了原地。
箱子中,塞滿了銀錠,隻怕足足有一千兩!
先前那些晉商來寨中做生意,他們的商品十分緊俏,一出售便大賣特賣,足足猛銷了三五天,也不過賺了幾百兩而已!
烏永壽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銀子,手一顫,箱子墜地,銀錠四散,整個屋內都亮起銀燦燦的光……
他的大兒子俯身撿起一塊兒,幾乎帶著哭腔道:
“新房子、耕牛和木梨、娃娃上學堂、媳婦的首飾……這些全都有著落了!爹,你從哪裏認識的這麽闊氣的朋友?”
烏永壽呆呆的搖頭,仿佛還在夢中,而他的家眷們,早已將銀子瓜分,就連那最小的孫兒,都美美的捧了一塊……
自從大秦興建了一條官道通往苗疆後,來往的人便絡繹不絕,不少中原人來到這群山中,想一睹苗疆的風土人情。
作為千戶寨大長老,烏永壽自然樂見其成,自建交以來,苗寨湧現出無數的新奇事物——中原話、四書五經、成群的商隊、來自神州大地的各樣豐富物產……
寨門口,烏永壽與一群中原商人勾肩搭背的走出,
一位商人拱手:
“我們這次的貨物,倒有大半是被貴寨買去了,烏長老如此熱情,咱們真是感激不盡。”
“誒!不提這個不提這個……”烏永壽故意板起臉,連連擺手:
“各位都是並州來的好朋友,說這些話豈不見外?”
並州地處北方,這群晉商竟不遠萬裏來此,足以見得開辟官道後的巨大成效。
“貴寨如此好客,烏長老又這麽熱情,等咱們迴去,一定要告知親朋好友,讓他們都來千戶寨見識見識。”那位晉商笑道。
“都來都來,咱們千戶寨最歡迎外麵的朋友,”烏永壽大笑,隨後豪爽的一把拍去,險些將那位晉商拍了個踉蹌:
“不過咱們可說好了,下次過來,你們不把家鄉的汾酒帶上,休想教我老頭子開門。”
那位晉商苦笑道:
“是啦是啦,絕不能少了您老的酒。”
烏永壽這才放下心:
“嗯!那我就不送了,你們去罷!”
“烏長老客氣了。”
…………
望著晉商們的背影,烏永壽又不由自主的咧開嘴,自言自語道:
“這才通路了幾年,咱們千戶寨就越發興旺了,中原來的朋友又客氣又有本事,當真是我千戶寨之幸啊……誒,又來人了!”
寨口進來了二人,一人身著勁裝,看著倒是個武人,另一人則身著華貴的錦綢,尤其是那手上的扳指,更是用一整塊羊脂白玉雕成的,精巧的花紋匯集在一處,成了一條騰蛟,凸顯著此人的尊貴身份。
要知道,在大秦隻有公侯才有資格佩蛟龍飾物。
不過,這位爵爺此時臉色卻十分難看,好像在做著一件極其不情願的事似的。
烏永壽迎了上去:
“貴客到來,有失遠迎,請問……”
“你是烏長老?”那個武人毫不客氣的打斷了烏永壽。
烏永壽一怔,隨後點點頭。
武人道:
“我們是來做生意的。”
烏永壽望了一眼旁邊的爵爺,頓時一喜:
“好哇,歡迎歡迎,兩位請進吧,咱們千戶寨中心的廣場,最適合賣貨……”
“不必了,”武人再次打斷他:
“我們生意很大,你領我們去你家談吧。”
這人似乎,有些無禮……烏永壽心中嘀咕一聲,不過轉念一想——老話說有本事的人脾氣多半有些怪,這倒也不打緊。
於是烏永壽點點頭,將二人領進了家。
一進家門,烏永壽最小的孫子便叫喊起來:
“爺爺又領客人來啦。”
隨著孩童一聲喊,烏永壽家上下十餘口人便一股腦聚了過來,紛紛向兩位客人問好。
家中女眷拿出早已備好燒酒,排成一排,笑吟吟的望著兩位客人。
那武人皺眉:
“怎麽迴事?”
“這是攔門酒,貴客初次到來,都要喝的。”烏長老笑著解釋道。
那武人瞥了眼旁邊的爵爺:
“他不能喝酒,我替他喝。”
“無妨,請吧。”烏長老一笑,隨後手一擺,女眷們便唱了起來,先是一道歡迎的敬辭——
貴客遠來,不辭辛苦。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隨後蘆笙奏響,女眷們邊唱邊跳,用苗語歡快的唱道:
山路雖然狹窄陡險,總有你落腳的梯坎,泥濘雖然髒滑,青石板路平穩又閃光。
……
苗寨雖然偏僻貧寒,但苗家個個都有一顆火熱的心腸。沒有什麽好地東西接待你們,苗家的包穀燒酒格外甜蜜飄香。
……
攔門酒是苗家待客的最高禮節,請你們不要擔驚慌。一碗酒是苗家的深深情意,一碗酒是苗家獻給你的一顆火熱的心房。
……
喝了這碗香噴噴的攔門酒,你的貴體將會更加健康強壯。喝了這碗同心酒,我們的心貼得更緊,我們的友誼更加深。
…………
苗語清脆悅耳,蘆笙雄渾厚重,不多時,攔門酒的祝詞也已唱完。
那武人雖是初次到來,卻好像對規矩熟悉得很,祝詞收尾時,他恰好喝完最後一口攔門酒,放下酒碗。
烏永壽的家眷見來客如此守禮節懂規矩,對他的好感又增一層。
“好啊,好!”烏永壽讚道,隨後對家眷道:
“快去準備長桌宴,我和兩位貴客邊喝邊談……”
就在他吆喝時,那武人扭過頭,對那爵爺道:
“記清楚了?”
爵爺默然點頭。
“確認?”
“嗯。”
“烏長老不必麻煩了!”那武人立即喊道。
烏永壽愕然轉頭,隻見那武人遞過一個極其沉重的箱子,塞到他手中:
“初次見麵,你們這裏很好,這是一些禮物,我們有其他事,生意就下次再談罷。”
說罷,他拉過那爵爺,不顧烏長老的挽留,揚長而去。
“這……”烏永壽望著來去如風的二人,一時摸不清對方用意,他低下頭,邊開箱子邊道:
“真是奇……天呐!”
烏永壽的失聲大叫,家人們紛紛趕來,在看到箱子中的東西後,都愣在了原地。
箱子中,塞滿了銀錠,隻怕足足有一千兩!
先前那些晉商來寨中做生意,他們的商品十分緊俏,一出售便大賣特賣,足足猛銷了三五天,也不過賺了幾百兩而已!
烏永壽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銀子,手一顫,箱子墜地,銀錠四散,整個屋內都亮起銀燦燦的光……
他的大兒子俯身撿起一塊兒,幾乎帶著哭腔道:
“新房子、耕牛和木梨、娃娃上學堂、媳婦的首飾……這些全都有著落了!爹,你從哪裏認識的這麽闊氣的朋友?”
烏永壽呆呆的搖頭,仿佛還在夢中,而他的家眷們,早已將銀子瓜分,就連那最小的孫兒,都美美的捧了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