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簽署飛地經濟合作協議
開局考公:我改寫了人生! 作者:餅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狠抓工作和機製的落實,並不是一句空話,尤其是對主要領導來說,要有持久的毅力和定力,能夠拉的下臉、狠的下心。
齊振仕離開後,李東沐將黨工委副書記宋天書、組織部部長薛蓉、紀工委書記張瑞濤、分管辦公室的委員侯偉、黨工委辦公室主任馮建鬆一並叫到了辦公室。分別就各自的職責再次進行了強調,並就常態化開展調度督導進行了安排部署。
“請各位同誌結合自身工作,製定完善的常態化督導考核機製,每月在常委會上進行匯報工作進展情況。”
常委們定期向常委會匯報工作,這在經開區曆史上還是首次,同時也讓領導們感受到了壓力。
對李東沐來說,領導就要率先垂範,如果領導不帶頭,下屬就會參照模仿,壓力就會逐級削弱。
“馮主任,江海區出台的重點工作推進機製中,有關於四大班子領導的獎懲機製,你帶隊學習一下,結合經開區的工作實際,盡快拿出一份可行的方案,提請常委擴大會議研究審議。”
傍晚,李東沐終於將責任落實的工作安排完畢。
經過這幾年高強度的工作,李東沐越發覺得機製高效運行的重要性,與其每天喊著催著,都不如將荊條懸在頭頂,稍有鬆懈,就會落下狠狠的刺痛自己。
當然,懲罰和獎勵是並重的。李東沐同樣安排管委會製定了高薪+升職的激勵機製,既讓馬兒跑,又讓馬兒吃好草。
晚上,李東沐躺在床上複盤著今日的工作,心中隱隱有些壓力。
“經開區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李東沐按照分類每天都會深入企業調研座談,詳細詢問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針對問題,李東沐會認真進行記錄,並讓相關責任部門做好反饋工作。短短十幾天的時間,李東沐已經走訪了將近40家企業。
3月中旬,市委關於正式啟動經海一體化發展大會正式召開。
市委常委、市政府班子成員,以及江海區、經開區的黨政領導共同參加。
會議由市長趙俊波主持,會議原定經開區和江海區的一把手登台發言,但是因為均由李東沐擔任,因此便縮減了一項。
出席重大的會議,李東沐自然要西裝革履。還真別說,男人穿上正式的西裝,確實很帥氣。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注視著李東沐,隻見他邁著堅定的腳步,陽光且自信的走上了發言席。
“尊敬的陶書記、趙市長,各位領導。
非常感謝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江海區和經開區的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堅實保障。在此,我代表江海區、經開區五十萬人民致以衷心的感謝。”
“江海區和經開區接壤,自行政區劃實施後……”
“請市委市政府放心,經開區、江海區將以更加開放的思維、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作風,著力實現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切實發揮優勢、彰顯特色、深化合作、相互賦能,真正把各自優勢變成區域優勢,共同提升發展整體效能。為衛安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經海力量。”
台下頓時響起熱烈掌聲,大家原本還以為李東沐會分開進行匯報,但是沒想到將江海區和經開區有機進行結合,不僅從曆史、人文-交通等方麵深入闡述了雙方的關係,而且還對一體化發展後的目標和前景進行了展望。最重要的是,李東沐依舊是全程脫稿發言。
這種水平和功力,確實讓在場的眾多領導羨慕。
講話完畢後,雙方開始簽署框架合作協議。
溫馨和齊振仕代表兩個區域的行政領導,在大家的注視下,完成了正式簽約。
從這一刻起,江海區和經開區的發展也正式邁向了新的起點。
簽約結束後,市委書記陶陽進行了講話,對一體化發展進行了強調,並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市委之所以選派李東沐同誌兼任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目的就是為了深入推進經開區和江海區的一體化發展,為全市經濟發展打造新的增長極,希望李東沐同誌主動扛起大旗,帶領江海和經開的全體領導幹部,克難攻堅、衝鋒衝刺,高質量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為衛安市完成保四爭三目標貢獻更大力量。”
會議結束後,各大新聞媒體對一體化發展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宣傳報道,同時還開辟了專欄,對市領導和縣領導進行專訪。
一時間,經海一體化發展成為了全市人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這種聲浪聲勢,也為兩個地區的領導幹部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
曆經一個月的時間,經海一體化發展專班、機製全部出台,資源要素配置和雙方的任務清單全部列出,江海區和經開區已經猶如一隻拉滿弓的箭,隻帶一聲令下,朝著靶心飛馳而去。
經海一體化發展籌備蓄力的期間,經開區的各項機製製度也經區委常委會研究通過,並正式運行,目前隻待完成既定的經濟任務。
“培育壯大本土企業,招引高發展潛力企業”。這是李東沐製定的兩條腿走路計劃。
3月底,這是李東沐走訪的第100家企業。
恆源電池,是經開區本土的一家四上企業,同時也屬於市屬重點企業。
李東沐對電池行業的發展十分看好,因為他十分清楚後世新能源汽車崛起後,電池行業將會迎來井噴式的發展,比如寧時代,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股價更是一路飆升。
上午10點鍾,李東沐一行來到了恆源電池。
“李書記,我們秦總今天恰好不在公司,所以安排我來接待,還請您見諒。”
迎接的是恆源電池的副總王昭,在公司主要負責業務拓展。
李東沐點了點頭,他不在意誰接待,隻要能夠實現調研目的就行。
“王總,我們先觀摩車間,然後再座談吧。”
齊振仕離開後,李東沐將黨工委副書記宋天書、組織部部長薛蓉、紀工委書記張瑞濤、分管辦公室的委員侯偉、黨工委辦公室主任馮建鬆一並叫到了辦公室。分別就各自的職責再次進行了強調,並就常態化開展調度督導進行了安排部署。
“請各位同誌結合自身工作,製定完善的常態化督導考核機製,每月在常委會上進行匯報工作進展情況。”
常委們定期向常委會匯報工作,這在經開區曆史上還是首次,同時也讓領導們感受到了壓力。
對李東沐來說,領導就要率先垂範,如果領導不帶頭,下屬就會參照模仿,壓力就會逐級削弱。
“馮主任,江海區出台的重點工作推進機製中,有關於四大班子領導的獎懲機製,你帶隊學習一下,結合經開區的工作實際,盡快拿出一份可行的方案,提請常委擴大會議研究審議。”
傍晚,李東沐終於將責任落實的工作安排完畢。
經過這幾年高強度的工作,李東沐越發覺得機製高效運行的重要性,與其每天喊著催著,都不如將荊條懸在頭頂,稍有鬆懈,就會落下狠狠的刺痛自己。
當然,懲罰和獎勵是並重的。李東沐同樣安排管委會製定了高薪+升職的激勵機製,既讓馬兒跑,又讓馬兒吃好草。
晚上,李東沐躺在床上複盤著今日的工作,心中隱隱有些壓力。
“經開區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李東沐按照分類每天都會深入企業調研座談,詳細詢問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針對問題,李東沐會認真進行記錄,並讓相關責任部門做好反饋工作。短短十幾天的時間,李東沐已經走訪了將近40家企業。
3月中旬,市委關於正式啟動經海一體化發展大會正式召開。
市委常委、市政府班子成員,以及江海區、經開區的黨政領導共同參加。
會議由市長趙俊波主持,會議原定經開區和江海區的一把手登台發言,但是因為均由李東沐擔任,因此便縮減了一項。
出席重大的會議,李東沐自然要西裝革履。還真別說,男人穿上正式的西裝,確實很帥氣。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注視著李東沐,隻見他邁著堅定的腳步,陽光且自信的走上了發言席。
“尊敬的陶書記、趙市長,各位領導。
非常感謝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江海區和經開區的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堅實保障。在此,我代表江海區、經開區五十萬人民致以衷心的感謝。”
“江海區和經開區接壤,自行政區劃實施後……”
“請市委市政府放心,經開區、江海區將以更加開放的思維、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作風,著力實現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切實發揮優勢、彰顯特色、深化合作、相互賦能,真正把各自優勢變成區域優勢,共同提升發展整體效能。為衛安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經海力量。”
台下頓時響起熱烈掌聲,大家原本還以為李東沐會分開進行匯報,但是沒想到將江海區和經開區有機進行結合,不僅從曆史、人文-交通等方麵深入闡述了雙方的關係,而且還對一體化發展後的目標和前景進行了展望。最重要的是,李東沐依舊是全程脫稿發言。
這種水平和功力,確實讓在場的眾多領導羨慕。
講話完畢後,雙方開始簽署框架合作協議。
溫馨和齊振仕代表兩個區域的行政領導,在大家的注視下,完成了正式簽約。
從這一刻起,江海區和經開區的發展也正式邁向了新的起點。
簽約結束後,市委書記陶陽進行了講話,對一體化發展進行了強調,並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市委之所以選派李東沐同誌兼任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目的就是為了深入推進經開區和江海區的一體化發展,為全市經濟發展打造新的增長極,希望李東沐同誌主動扛起大旗,帶領江海和經開的全體領導幹部,克難攻堅、衝鋒衝刺,高質量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為衛安市完成保四爭三目標貢獻更大力量。”
會議結束後,各大新聞媒體對一體化發展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宣傳報道,同時還開辟了專欄,對市領導和縣領導進行專訪。
一時間,經海一體化發展成為了全市人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這種聲浪聲勢,也為兩個地區的領導幹部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
曆經一個月的時間,經海一體化發展專班、機製全部出台,資源要素配置和雙方的任務清單全部列出,江海區和經開區已經猶如一隻拉滿弓的箭,隻帶一聲令下,朝著靶心飛馳而去。
經海一體化發展籌備蓄力的期間,經開區的各項機製製度也經區委常委會研究通過,並正式運行,目前隻待完成既定的經濟任務。
“培育壯大本土企業,招引高發展潛力企業”。這是李東沐製定的兩條腿走路計劃。
3月底,這是李東沐走訪的第100家企業。
恆源電池,是經開區本土的一家四上企業,同時也屬於市屬重點企業。
李東沐對電池行業的發展十分看好,因為他十分清楚後世新能源汽車崛起後,電池行業將會迎來井噴式的發展,比如寧時代,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股價更是一路飆升。
上午10點鍾,李東沐一行來到了恆源電池。
“李書記,我們秦總今天恰好不在公司,所以安排我來接待,還請您見諒。”
迎接的是恆源電池的副總王昭,在公司主要負責業務拓展。
李東沐點了點頭,他不在意誰接待,隻要能夠實現調研目的就行。
“王總,我們先觀摩車間,然後再座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