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開局考公:我改寫了人生! 作者:餅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010年即將進入尾聲,臨川縣也召開了年度工作總結暨2011年工作謀劃會。
熟悉的場景再度上演,隻是趙壩鎮的一把手已經換了人,而李東沐則分別代表州山鎮和產業集聚區管委會進行了匯報。
曾經的賭約和恩怨沒有人再提起,畢竟此時看起來,孰贏孰輸都已經高下立判!
12月中下旬,標準化廠房項目全部竣工,簽約企業們正在陸續調試設備,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春節前應該能夠投產達效。
“臨川速度”成為2010年的工作標簽,李東沐自然也成為了學習的榜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重大項目“日調度、周點評、月排名”的常態化工作機製,也成為了全縣爭相學習的模板。
麵對這種榮譽,李東沐並沒有表現的很激動。對他來說,即將開始的省級產業集聚區申報工作才是最為重要的。
“齊主任,對標創建省級園區標準,我們當前還存在哪些問題?”李東沐問道。
“目前來說,我們已經具備了升級的條件,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也會在近期完成,唯一的缺陷就是需要盡快將竣工手續補齊。”齊俊超說道。
“這項工作是你和楊主任負責的,多久可以將手續辦齊?”李東沐問道。
“目前手續已經進入財政局評審中心,隻要通過評審後,三天之內就能將所有手續整理好。”楊樹林說道。
聽到匯報後,李東沐直接給財政局局長侯超打去了電話。
“侯局長,有件事要麻煩您。關於產業集聚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竣工材料已經遞到了評審中心,麻煩加快評審進度,否則就要影響省級園區申報了。”
“李書記,工程評審也是有要求的,否則後續審計出現問題,可是要追責問責的。您在等等,我也再催一催。”
侯超的話說的很有藝術,其實真實含義無非就是意思意思嘛。
李東沐和侯超打交道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因此對他個人非常了解。
“侯局,其實我也是善意的提醒。書記縣長每天調度園區省級申報工作,如果萬事俱備,就差您這塊工作了。如果兩位主要領導點名批評,可別埋怨兄弟啊。”
聽到李東沐的這句話,侯超內心波瀾起伏。評審中心進度緩慢就是他特意交待的,目的就是為了用這件事和李東沐交換條件。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李東沐顯然不是以前的他了,甚至還被他反將了一軍。
“東沐老弟,我這邊盡量催促,但是領導問起的時候,你也幫我美言兩句。”侯超說道。
“這沒問題,不過園區升級關係到兩位主要領導的政績,如果財政局拖了後腿,我美言一萬句也沒用啊,所以,特事特辦,該快則快!”
掛了電話後,李東沐便交待兩位副主任:“該說的我也說了,剩下該怎麽做,就交給你們兩個了。”
兩個副主任心領神會,散會後便帶著公文包前往財政局公關了。
次日,清晨。
李東沐剛到管委會,兩位副主任便來匯報已經通過評審的事情。
如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李東沐心裏踏實多了。
中午,李東沐接到了縣委辦值班室的通知:下午三點鍾,在縣委常委會議室召開迎檢協調會。
接到這個通知,李東沐知道財政部的調研要來了。
下午兩半點,李東沐來到縣委大院後,先去了書記辦公室。
“東沐,財政部調研組預計後天上午到達,市委市政府對這次調研活動也非常重要,明天上午朱書記要親自來看路線。”趙玉宏說道。
“司長調研,市委書記親自來看路線,市領導確實挺重視。”李東沐說道。
從全麵職能上來看,市委書記作為一方諸侯,管理著上百萬的老百姓,權力自然是非常大的。但是從高度上來看,財政部司長和市委書記同屬正廳級,但是財政部是一個國家的錢袋子,掌管著重大資金的調度,每年從溫儒生手中過的資金也要上千億元,從資金方麵來看,司長的位置更為重要。
簡單了解了背景後,李東沐對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開協調會前,李東沐就將點位及路線迎檢工作進行了再度安排。
其實這次調研,說是調研臨川縣的工作,但是兩個點位都在臨川縣和產業集聚區,這兩個都是李東沐負責的地方。
有些領導甚至還眼紅李東沐,暗自埋怨縣委縣政府偏心,可是他們不知道,財政部調研就是為了李東沐來的。
翌日,中午。
一輛中巴車緩緩停在了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市委書記朱建中、市委副書記陶陽、縣委書記趙玉宏等三位市領導和陳海洋、任大鵬等縣領導從車上走了下來。
經曆過大場麵的李東沐,對眼前的這幾位領導再熟悉不過,因此內心還是很輕鬆的。
“東沐,一段時間沒見,你又立功了。剛才玉宏書記還在車上誇你,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將一個空殼子的產業集聚區提升到了工業產值達50億元的優秀園區,聽說馬上就要申報省級園區了,幹的不錯!”
“是啊,我在臨川縣工作的時候,這裏還是大片空地和僵屍企業,短短一兩年的時間,一座座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優秀企業入駐投產,真是讓人震驚啊!”陶陽說道。
麵對兩位市領導的誇獎,李東沐也沒有抗拒,但是也沒有攬功。
“這都是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還有陶書記任職時打下了堅實基礎,否則我們也沒有立功的機會啊。”
“這兩年,縣委縣政府也大力支持產業發展,各種資源和政策也都向這裏傾斜,我們也得以在優良的條件下迅速發展壯大。”
聽到李東沐的迴答,各級領導都滿意的點了點頭。
“東沐,我和陶陽書記還是第一次到管委會,借著這次機會,帶我們參觀參觀吧。”
“沒問題,希望各位領導多提寶貴意見。”
熟悉的場景再度上演,隻是趙壩鎮的一把手已經換了人,而李東沐則分別代表州山鎮和產業集聚區管委會進行了匯報。
曾經的賭約和恩怨沒有人再提起,畢竟此時看起來,孰贏孰輸都已經高下立判!
12月中下旬,標準化廠房項目全部竣工,簽約企業們正在陸續調試設備,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春節前應該能夠投產達效。
“臨川速度”成為2010年的工作標簽,李東沐自然也成為了學習的榜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重大項目“日調度、周點評、月排名”的常態化工作機製,也成為了全縣爭相學習的模板。
麵對這種榮譽,李東沐並沒有表現的很激動。對他來說,即將開始的省級產業集聚區申報工作才是最為重要的。
“齊主任,對標創建省級園區標準,我們當前還存在哪些問題?”李東沐問道。
“目前來說,我們已經具備了升級的條件,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也會在近期完成,唯一的缺陷就是需要盡快將竣工手續補齊。”齊俊超說道。
“這項工作是你和楊主任負責的,多久可以將手續辦齊?”李東沐問道。
“目前手續已經進入財政局評審中心,隻要通過評審後,三天之內就能將所有手續整理好。”楊樹林說道。
聽到匯報後,李東沐直接給財政局局長侯超打去了電話。
“侯局長,有件事要麻煩您。關於產業集聚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竣工材料已經遞到了評審中心,麻煩加快評審進度,否則就要影響省級園區申報了。”
“李書記,工程評審也是有要求的,否則後續審計出現問題,可是要追責問責的。您在等等,我也再催一催。”
侯超的話說的很有藝術,其實真實含義無非就是意思意思嘛。
李東沐和侯超打交道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因此對他個人非常了解。
“侯局,其實我也是善意的提醒。書記縣長每天調度園區省級申報工作,如果萬事俱備,就差您這塊工作了。如果兩位主要領導點名批評,可別埋怨兄弟啊。”
聽到李東沐的這句話,侯超內心波瀾起伏。評審中心進度緩慢就是他特意交待的,目的就是為了用這件事和李東沐交換條件。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李東沐顯然不是以前的他了,甚至還被他反將了一軍。
“東沐老弟,我這邊盡量催促,但是領導問起的時候,你也幫我美言兩句。”侯超說道。
“這沒問題,不過園區升級關係到兩位主要領導的政績,如果財政局拖了後腿,我美言一萬句也沒用啊,所以,特事特辦,該快則快!”
掛了電話後,李東沐便交待兩位副主任:“該說的我也說了,剩下該怎麽做,就交給你們兩個了。”
兩個副主任心領神會,散會後便帶著公文包前往財政局公關了。
次日,清晨。
李東沐剛到管委會,兩位副主任便來匯報已經通過評審的事情。
如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李東沐心裏踏實多了。
中午,李東沐接到了縣委辦值班室的通知:下午三點鍾,在縣委常委會議室召開迎檢協調會。
接到這個通知,李東沐知道財政部的調研要來了。
下午兩半點,李東沐來到縣委大院後,先去了書記辦公室。
“東沐,財政部調研組預計後天上午到達,市委市政府對這次調研活動也非常重要,明天上午朱書記要親自來看路線。”趙玉宏說道。
“司長調研,市委書記親自來看路線,市領導確實挺重視。”李東沐說道。
從全麵職能上來看,市委書記作為一方諸侯,管理著上百萬的老百姓,權力自然是非常大的。但是從高度上來看,財政部司長和市委書記同屬正廳級,但是財政部是一個國家的錢袋子,掌管著重大資金的調度,每年從溫儒生手中過的資金也要上千億元,從資金方麵來看,司長的位置更為重要。
簡單了解了背景後,李東沐對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開協調會前,李東沐就將點位及路線迎檢工作進行了再度安排。
其實這次調研,說是調研臨川縣的工作,但是兩個點位都在臨川縣和產業集聚區,這兩個都是李東沐負責的地方。
有些領導甚至還眼紅李東沐,暗自埋怨縣委縣政府偏心,可是他們不知道,財政部調研就是為了李東沐來的。
翌日,中午。
一輛中巴車緩緩停在了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市委書記朱建中、市委副書記陶陽、縣委書記趙玉宏等三位市領導和陳海洋、任大鵬等縣領導從車上走了下來。
經曆過大場麵的李東沐,對眼前的這幾位領導再熟悉不過,因此內心還是很輕鬆的。
“東沐,一段時間沒見,你又立功了。剛才玉宏書記還在車上誇你,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將一個空殼子的產業集聚區提升到了工業產值達50億元的優秀園區,聽說馬上就要申報省級園區了,幹的不錯!”
“是啊,我在臨川縣工作的時候,這裏還是大片空地和僵屍企業,短短一兩年的時間,一座座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優秀企業入駐投產,真是讓人震驚啊!”陶陽說道。
麵對兩位市領導的誇獎,李東沐也沒有抗拒,但是也沒有攬功。
“這都是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還有陶書記任職時打下了堅實基礎,否則我們也沒有立功的機會啊。”
“這兩年,縣委縣政府也大力支持產業發展,各種資源和政策也都向這裏傾斜,我們也得以在優良的條件下迅速發展壯大。”
聽到李東沐的迴答,各級領導都滿意的點了點頭。
“東沐,我和陶陽書記還是第一次到管委會,借著這次機會,帶我們參觀參觀吧。”
“沒問題,希望各位領導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