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英雄!
搬空國庫:帶著小姨子去戍邊 作者:小鍋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快,趙聰下旨,封張徹為欽差,負責徹查衛所整頓軍務,還根據張徹的請求,賦予了他一項特權——參將以下將官可先斬後奏。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張徹發動白黨開始全力收集京畿地區,以及周邊州縣的衛所千戶的罪證。
而那些衛所將官得知此事卻不以為然。
畢竟,上麵又不是第一次派人來查。
他們哪裏知道,這次與以往截然不同,因為這次的欽差是張徹。
與此同時,秦毅也叫來李賢、郭儀、蘇仁傑、鄧秀夫、柳媚兒等人商議應對之策。
一場風暴,正在悄然醞釀之中……
京城西北三十餘裏處的興縣,駐紮著一個千戶所。
這個千戶所下轄十個百戶所。
這日。
千戶張有才正在千戶所裏與幾個百戶核對賬本。
眼看再過一個多月就到年底了,他要提前采買一些年貨,還要給上級準備年禮,疏通一下關係,所以便與幾個百戶提前盤一下賬,看看今年的收成如何。
“恭喜千戶大人,咱們今年稻、麥、穀、黍等各色糧食近千石,再加上牲畜、薪炭等,合計三千五百六十兩。”
一名書吏計算完後,捧著賬本對張有才說道。
“哈哈哈哈!”
這時一名百戶大笑著道:“頭,今年可是豐收之年啊,好多年都沒有產過這麽多糧了!”
“是呀,多虧衛國公剿滅了那些荒人,今年再無荒人入寇,軍戶們可以安心種糧,才有這麽大的產量!”
另一名百戶接著說道。
張有才聞言,笑著道:“今年終於可以安安穩穩過個肥年了!”
就在這時,一名護衛神色慌張地跑進大堂內,語氣急促地說道:“大人,吏部尚書張大人來了!”
聽到這話,張有才不禁愣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連忙追問:“你是說吏部尚書張徹?”
那護衛使勁地點頭道:“對,就是張徹張尚書!”
張有才一臉驚愕,心裏暗自思忖:這怎麽可能呢?堂堂正二品官員、白黨的領袖,怎麽會突然到訪他這個小小的地方?
“大人,您快些出去迎接一下吧!”護衛見張有才沒有反應,急忙提醒:“張尚書都已經到門口了!”
張有才迴過神來,趕忙帶著手下匆忙出門迎接。
當他們走到門口時,便被眼前的景象驚得目瞪口呆。
隻見門外聚集了將近一千人,他們個個身材魁梧,身著精致的盔甲和武器,給人一種莊嚴肅穆之感。
起初,張有才還以為是護國軍來了,但仔細觀察後發現有所不同。
這些人的身上似乎缺少了護國軍那種淩厲的殺伐之氣。
在這群人的前方,站立著十幾名護衛。
這些護衛緊緊圍繞著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
此人身穿繡有錦雞圖案的紅色官袍,一臉肅然,正是張徹。
“末將張有才,拜見張大人!”
張有才等人雖然不認識張徹,但認識正二品文官的官服,慌忙向張徹行禮。
與此同時,他心裏也十分忐忑,不知道張徹動用這麽大陣仗前來做什麽。
張徹一臉輕蔑地斜著看了他一眼,自顧自地在護衛們的簇擁下,徑直向官衙正堂走去。
張有才等人麵麵相覷,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心中十分忐忑。他們慌忙跟了進去。
張徹來到官衙正堂後,一屁股坐在正位上,盯著張有才,語氣威嚴地道:“張有才,你可知罪?”
張有才心裏咯噔一下,慌忙跪倒在地:“張大人,小的惶恐,不知所犯何罪?”
“哼!”
張徹冷哼一聲,一抬手,跟隨而來的一名書吏,將一個賬本交到了他手裏。
“我來問你,你麾下有兵額千人,現在有幾何?”
“這個……”
張有才硬著頭皮道:“由於逃亡較多,現在有八百!”
“大膽!你敢欺瞞本官。”
張徹猛的一拍座椅扶手喝道:“你哪裏來的八百軍戶,本官已經查明,你麾下軍戶隻有四百,卻足額領餉十餘年。此外,你還變賣軍械,殺良冒功,欺壓良民!”
“來人呀,把這奸佞給我拿下!”
“諾!”
十幾名護衛一擁而上,將張有才摁倒在地綁了起來。
“張大人,你身為吏部官員,我就算觸犯律法,也應該由兵部來管吧,你有何資格抓我?”
張有才梗著脖子,雙眼圓瞪,怒視張徹,扯著嗓子吼道。
“大膽逆賊!”
張徹一聲斷喝,“本官受陛下旨意,徹查軍隊貪腐,整肅軍務,但凡參將以下,本官皆可先斬後奏!”
說罷,他向著京城的方向恭敬地抱拳行禮,隨後目光如電,死死地盯著張有才,冷冰冰地道。
“張大人,天下間所有千戶所都存在吃空餉、吸兵血的現象,你為何獨獨針對我?”
張有才情緒激動,漲紅了臉,聲嘶力竭地喊道,“況且我家世世代代都是軍戶,我的祖父和父親都曾為大越拋頭顱灑熱血,他們都是大越的鐵血男兒,難道你要讓他們的子孫既流血又流淚嗎?”
“哈哈哈哈!”
張徹突然仰頭大笑,笑聲中充滿了鄙夷與不屑。
他指著張有才冷笑道:“你們也算好男兒?真正的好男兒,乃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
言畢,他轉頭對身邊的護衛下令道:“把這些家夥統統押解下去,等候發落!”
接著,他轉頭看向新軍參將李金城,眼神中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沉聲道:“給我搜!”
“喏!”
李金城答應一聲,向手下新軍士卒揮了揮手,立刻帶人開始抄家,千戶所裏頓時雞飛狗跳亂做一團。
一個時辰後。
李金城一臉喜色地向張徹稟報道:“大人,總共抄出金銀細軟,布帛古董,總價五十三萬七千兩!”
“這麽多?”
張徹聽到這個數字,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驚訝。
要知道,按照朝廷規定,一個千戶一年的俸祿折合下來,最多也隻有一百多兩銀子而已。
而現在竟然抄出了五十多萬兩,這得需要多少年才能積攢下來啊!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張徹發動白黨開始全力收集京畿地區,以及周邊州縣的衛所千戶的罪證。
而那些衛所將官得知此事卻不以為然。
畢竟,上麵又不是第一次派人來查。
他們哪裏知道,這次與以往截然不同,因為這次的欽差是張徹。
與此同時,秦毅也叫來李賢、郭儀、蘇仁傑、鄧秀夫、柳媚兒等人商議應對之策。
一場風暴,正在悄然醞釀之中……
京城西北三十餘裏處的興縣,駐紮著一個千戶所。
這個千戶所下轄十個百戶所。
這日。
千戶張有才正在千戶所裏與幾個百戶核對賬本。
眼看再過一個多月就到年底了,他要提前采買一些年貨,還要給上級準備年禮,疏通一下關係,所以便與幾個百戶提前盤一下賬,看看今年的收成如何。
“恭喜千戶大人,咱們今年稻、麥、穀、黍等各色糧食近千石,再加上牲畜、薪炭等,合計三千五百六十兩。”
一名書吏計算完後,捧著賬本對張有才說道。
“哈哈哈哈!”
這時一名百戶大笑著道:“頭,今年可是豐收之年啊,好多年都沒有產過這麽多糧了!”
“是呀,多虧衛國公剿滅了那些荒人,今年再無荒人入寇,軍戶們可以安心種糧,才有這麽大的產量!”
另一名百戶接著說道。
張有才聞言,笑著道:“今年終於可以安安穩穩過個肥年了!”
就在這時,一名護衛神色慌張地跑進大堂內,語氣急促地說道:“大人,吏部尚書張大人來了!”
聽到這話,張有才不禁愣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連忙追問:“你是說吏部尚書張徹?”
那護衛使勁地點頭道:“對,就是張徹張尚書!”
張有才一臉驚愕,心裏暗自思忖:這怎麽可能呢?堂堂正二品官員、白黨的領袖,怎麽會突然到訪他這個小小的地方?
“大人,您快些出去迎接一下吧!”護衛見張有才沒有反應,急忙提醒:“張尚書都已經到門口了!”
張有才迴過神來,趕忙帶著手下匆忙出門迎接。
當他們走到門口時,便被眼前的景象驚得目瞪口呆。
隻見門外聚集了將近一千人,他們個個身材魁梧,身著精致的盔甲和武器,給人一種莊嚴肅穆之感。
起初,張有才還以為是護國軍來了,但仔細觀察後發現有所不同。
這些人的身上似乎缺少了護國軍那種淩厲的殺伐之氣。
在這群人的前方,站立著十幾名護衛。
這些護衛緊緊圍繞著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
此人身穿繡有錦雞圖案的紅色官袍,一臉肅然,正是張徹。
“末將張有才,拜見張大人!”
張有才等人雖然不認識張徹,但認識正二品文官的官服,慌忙向張徹行禮。
與此同時,他心裏也十分忐忑,不知道張徹動用這麽大陣仗前來做什麽。
張徹一臉輕蔑地斜著看了他一眼,自顧自地在護衛們的簇擁下,徑直向官衙正堂走去。
張有才等人麵麵相覷,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心中十分忐忑。他們慌忙跟了進去。
張徹來到官衙正堂後,一屁股坐在正位上,盯著張有才,語氣威嚴地道:“張有才,你可知罪?”
張有才心裏咯噔一下,慌忙跪倒在地:“張大人,小的惶恐,不知所犯何罪?”
“哼!”
張徹冷哼一聲,一抬手,跟隨而來的一名書吏,將一個賬本交到了他手裏。
“我來問你,你麾下有兵額千人,現在有幾何?”
“這個……”
張有才硬著頭皮道:“由於逃亡較多,現在有八百!”
“大膽!你敢欺瞞本官。”
張徹猛的一拍座椅扶手喝道:“你哪裏來的八百軍戶,本官已經查明,你麾下軍戶隻有四百,卻足額領餉十餘年。此外,你還變賣軍械,殺良冒功,欺壓良民!”
“來人呀,把這奸佞給我拿下!”
“諾!”
十幾名護衛一擁而上,將張有才摁倒在地綁了起來。
“張大人,你身為吏部官員,我就算觸犯律法,也應該由兵部來管吧,你有何資格抓我?”
張有才梗著脖子,雙眼圓瞪,怒視張徹,扯著嗓子吼道。
“大膽逆賊!”
張徹一聲斷喝,“本官受陛下旨意,徹查軍隊貪腐,整肅軍務,但凡參將以下,本官皆可先斬後奏!”
說罷,他向著京城的方向恭敬地抱拳行禮,隨後目光如電,死死地盯著張有才,冷冰冰地道。
“張大人,天下間所有千戶所都存在吃空餉、吸兵血的現象,你為何獨獨針對我?”
張有才情緒激動,漲紅了臉,聲嘶力竭地喊道,“況且我家世世代代都是軍戶,我的祖父和父親都曾為大越拋頭顱灑熱血,他們都是大越的鐵血男兒,難道你要讓他們的子孫既流血又流淚嗎?”
“哈哈哈哈!”
張徹突然仰頭大笑,笑聲中充滿了鄙夷與不屑。
他指著張有才冷笑道:“你們也算好男兒?真正的好男兒,乃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
言畢,他轉頭對身邊的護衛下令道:“把這些家夥統統押解下去,等候發落!”
接著,他轉頭看向新軍參將李金城,眼神中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沉聲道:“給我搜!”
“喏!”
李金城答應一聲,向手下新軍士卒揮了揮手,立刻帶人開始抄家,千戶所裏頓時雞飛狗跳亂做一團。
一個時辰後。
李金城一臉喜色地向張徹稟報道:“大人,總共抄出金銀細軟,布帛古董,總價五十三萬七千兩!”
“這麽多?”
張徹聽到這個數字,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驚訝。
要知道,按照朝廷規定,一個千戶一年的俸祿折合下來,最多也隻有一百多兩銀子而已。
而現在竟然抄出了五十多萬兩,這得需要多少年才能積攢下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