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世勳對侯雙喜的話,不敢苟同,覺得戰俘不能帶來銀子,更不能帶來邊境的安寧。侯雙喜雖然聰慧,但對於男人之間的爭鬥,戰場之上,了解不多,所以楚世勳並沒有怪侯雙喜說了這些沒用的話。


    侯雙喜見楚世勳還是沒有完全理解她的話,再次解釋說道:“夫君,你說的那些都是普通的戰俘,我說好好利用的戰俘,隻是戰俘裏麵的將領,這些人大多都是草原部落的貴族子弟出身,他們的背後都有非常大的勢力,所以我們好好利用這些人,就可以得到很多錢財,甚至是超長的戰略意義。”


    “你是說,讓突厥等草原部落拿錢贖這些貴族子弟?”楚世勳明白了,侯雙喜原本打這個主意啊。


    “是啊,而且位置越高,需要的牛羊馬匹越多,普通的俘虜,那些人若是不願贖,那就當做戰俘修橋鋪路,開礦之類的。”侯雙喜笑道,“以前大家都是把這些將領放迴去了,過幾年又組織人打過來。”


    “你說得對,我父王曾經抓了三次突厥大汗孟紮克小舅子熊津,每次都被放迴去。”楚世勳點頭道,讚同侯雙喜的話,而且每次居然還帶著臣服得到的賞賜會草原。


    每次被抓到,那孫子一點節氣也沒有,求饒下跪,各種事情都能做出來。若抓到統帥,一萬頭牛或者五千匹馬,下麵的將軍,五千頭牛或者三千匹馬,下麵的小頭領,以此類推,加上戰俘,以此類推。大慶朝每次大勝仗之後,都可以得到幾十萬兩,甚至上百萬兩的銀子。


    “雙喜,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先睡吧,我這就去找父王。”楚世勳決定去找父王說這件事請,爭取在臨出京之前。讓皇伯父同意這個贖買戰俘的說法。


    侯雙喜見丈夫跑走了。她還沒說完呢,錢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戰略上的意義。好好籌謀。可以分化各個部族之間的力量。


    其實這次慶德皇帝不想讓侄子去邊疆的,畢竟皇弟隻有世勳一個兒子,雖然成親了,但還沒有子嗣。若是有個萬一,皇弟這一支可就要斷了。再說了。慶德皇帝真心舍不得楚世勳去戰場。


    可是楚世勳不能不去,不光是侯雙喜這次提出的新穎想法,更是因為前世父王這次出征,吃了大虧。上了熊津的當,不光損失了五萬大軍,而且還受了重傷。再也不能帶兵打仗,而且還要常年吃藥。不到五十便早早去世了。


    楚世勳既然知道未來戰況,一定要跟著去,不光是為了十幾萬大軍,更是為了父王。他希望父王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哎哎,你等等,千萬別說是我說的,就說你自己想的。”侯雙喜連忙交代,擔心楚世勳把她給供出來。


    楚世勳揮別侯雙喜,道:“知道了,娘子!”


    那邊賢王已經睡下,但沒有睡著,聽到楚世勳過來,以為又出了大事兒,趕緊起來。


    父子兩人去了書房,一直到東方泛白才出來,喝了幾口粥,又急急忙忙進宮。


    皇上今天沒有上早朝,而是叫了六部正三品以上的官員去內書房議政。發動戰爭,可不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其中需要六部的配合。每次打仗,需要很多糧草和官員等等,都需要統籌!


    在眾位大臣議論紛紛的時候,賢王,楚世勳已經跟慶德皇帝說了大概,不光說了,賢王和楚世勳還算了幾筆賬。原本慶德皇帝還覺得贖買戰俘有損顏麵,可看到上麵的銀子數量,果斷同意皇帝和侄子的想法。


    哎呀呀,慶德皇帝心裏非常遺憾,他在位二十多年,平均五年打一次仗,就打了五次,每次耗費五十到一百萬兩銀子,幾次下來,那就是好幾百萬兩銀子。


    每次一打仗,戶部的官員,就愁眉苦臉,拿不出銀子。可他和眾人一樣,關注打仗之前,大勝仗之後,卻沒有多多思考。


    看來的確需要轉變思維,嚐試一下心得作戰方式和結戰方式,為大慶朝帶來更多利益,誰都不會嫌錢多,誰都不會嫌錢紮手啊!


    慶德皇帝,賢王,楚世勳一起從後麵進來,內書房裏的左相,右相帶領六部的三品以上官員早早等著。


    不過在這裏的待遇明顯好一點,這個官員可以坐著,上朝的時候,隻能站著,除非皇帝特地恩準。


    侯三老爺是兵部侍郎,每次大戰,兵部在前,其他五部協從。見賢王,楚世勳跟著皇帝一起出來,也猜到大概,想必這次又是賢王掛帥。


    至於女婿,剛剛新婚,應該不會去吧。侯三老爺的心思不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之上,而是在自己的女婿身上。楚世勳去戰場,女兒一定會舍不得,會很難過。


    慶德皇帝坐好,讓內侍,宮女趕緊上茶,上點心。


    “諸位愛卿,也知道突厥等部又開始對我大慶朝邊境進犯。距離上次大戰,才不過三年八個月。朕這兩日不斷思索這個問題,如何能讓突厥等部安分,不再如此頻繁開戰。”慶德皇帝沉聲道,看向下麵的十幾個重臣。


    這些人能混到現在的位子,當然都是不簡單的人物,揣摩帝心,那是必修的功課。


    按照平常,這樣的情況,慶德皇帝應該是動員大家團結一致,眾誌成城,一起對抗突厥的進犯。


    畢竟這樣的事情,已經做了四次,每次都是大同小異。


    可這次聽到慶德皇帝這麽說,眾人心裏暗暗打著小算盤,皇上這麽說,想必一定有不同尋常的大動作。當官的,想要做得好,坐得穩,首先得揣摩聖意啊!


    就在眾人互相觀望,不出聲的時候,賢王站了出來,道:“迴陛下,臣弟今日也在思考這個問題,覺得突厥之所以如此猖獗,是因為我們大慶朝太過仁慈,每次戰勝了突厥,但卻從來沒有重重處罰他們,反而因為他們的臣服給了不少賞賜。這樣看來,我們雖然得到了名聲,但卻沒有得到真真正正的實惠。”


    慶德皇帝很是高興,關鍵時刻,還得看親兄弟的。隻有有皇弟起了頭,下麵讚成的,不讚成的,都會紛紛表示自己的看法。有了討論,才能盡快有結果。(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喜盈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青地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青地白並收藏雙喜盈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