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林紅瑤的打算
文娛:穿越八歲,開局負債三個億 作者:香島的柊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逍遙畢業於魔都戲劇學院,在校時表現出色,形象出眾,頗受歡迎。
林紅瑤為這樣一位優秀新人,開出的合同較為寬鬆,簽約僅六年。
也就是說,再過幾個月,國慶之前,合約即將到期。
自從李逍遙當選四大小生以來,其他公司遞來的橄欖枝從未間斷,條件一次比一次誘人。
特別是這幾日,李逍遙在《唐伯虎點秋香》中,盡管出場不多,但劍客的角色十分出彩,動作和演技均得到電影業內的認可。
這與之前在他人電影中客串,僅靠臉耍帥截然不同。
有人表示,李逍遙已具備電影“大演員”的資格,完全能夠擔當大片主角。
有了他,不但票房有保障,還有機會角逐各種獎項,比如男主角提名獎。
如此一來,對於李逍遙新合同的待遇,需要再次提升一個台階。
一年不但要確保多少大製作電視劇的主角,也要保證多少大製作電影的主角。
在電視劇方麵,四月娛樂公司不成問題,這幾年出品的電視劇多為精品,往後與其他公司合作或自行製作,均有保障。
困難在於電影方麵,四月娛樂公司實力不足,小製作尚可,大製作難以勝任。若與其他公司合作,又要在“口碑”與“票房”中做出選擇。
就李逍遙和四月公司而言,自然傾向於口碑,票房少些無妨,不虧本即可。
可其他公司為何要幫你培養演員,難道是閑著沒事?
再者,如果李逍遙的電影之路不順,四月娛樂公司是否要陪他死磕到底?這對其他演員公平嗎?
除非,李逍遙能有趙靈兒的運氣,直接獲得大電影大導演的青睞,一炮而紅,往後即便虧本一兩部也能接受。
然而,這幾乎不可能,兩人雖是一個組合,李逍遙的人氣始終略遜趙靈兒一籌,無人會用大電影賭李逍遙。
而且,當下大魚傳媒和神鷹傳媒激烈競爭,未來幾年定會瘋狂燒錢,掀起驚濤駭浪。
除了四大公司之外,像四月娛樂這般的公司都是小船,身處暴風雨,狂風巨浪,無人知曉下一步會遭遇何事。
這意味著,誰也無法做出長遠規劃,因為未來充滿太多不確定性。
林紅瑤最後苦笑道:“不管是我這個老板,還是李逍遙,亦或娛樂圈腰部公司,大家皆感迷茫。”
顧謙說道:“其他人迷茫也就罷了,你們無需迷茫,往後電視劇也好,電影也罷,我帶你們前行。”
他對眼前幾人頗為看重,不介意多一份助力。
林紅瑤點頭道:“我相信,有你相助,未來幾年,我們四月公司或許能躋身一流公司前列。但那又如何?我們占據更多利益,也要麵臨更大風險。”
當年的四大公司,行事手段主要以業內常規方式為主,偶爾借助權貴插手,已屬極端。
如今顧謙和李大少的較量,涵蓋紙媒、流媒體、視頻網站、電視台、資訊巨頭、房地產等等,盡是盤外招。
甚至要推動國法,進行反腐倡廉,衝擊國際機構,抓捕間諜等等!
雙方投入相加,或許已達四五百億,這還隻是首批,往後投入多少,輸贏以千億計算,受影響的規模可能達萬億。
市場規模就那麽大,如此多資金衝擊,必然天翻地覆。
顧謙實在想不通,連一流娛樂公司的前幾名都不想要,那還想要什麽?又憑什麽進一步培養李逍遙?
林紅瑤說道:“所謂名不正言不順,既然要依靠你前行,那不如徹底加入你們。”
顧謙道:“像葉蓁那種?我去參股?”
說實話,若如此,顧謙並不樂意。
否則往後所有資源都要對四月娛樂開放,即便四月娛樂的優先等級低於大魚傳媒原有藝人,但開放之後,很多時候優先抵不過人氣。
葉蓁工作室不同,體量小,人員少,圍繞葉蓁運轉。加之她曾幫助過顧海,這些年與顧謙相互依靠……
總之,並非誰都有資格享受葉蓁的待遇。
林紅瑤連忙道:“那不可能,如此對大魚傳媒原有藝人不公平,時間久了必定產生矛盾。”
“……那你想怎麽做?”顧謙問道。
林紅瑤深吸一口氣,說道:“讓大魚傳媒全資收購四月娛樂,往後我不管坐鎮四月,還是調至總部,我皆接受。”
顧謙錯愕,滿臉震驚。
他萬萬沒想到,這女人竟有如此想法。
好好的老板不當,要當打工仔,圖什麽?
而且,即便要大魚傳媒收購,也應等到兩三年後,四月娛樂再度壯大,資產更多時,屆時無論賣給誰都能是大價錢。
此刻,李逍遙即將離開,趙靈兒一人留下,組合難免分離,價值大幅下跌。
此時的四月娛樂最為虛弱,最不值錢,大虧特虧。
顧謙問道:“為什麽?”
林紅瑤說道:“為了我自己,也為了靈兒,為了逍遙,為了我們所有人。”
“先說說我自己。我一直秉承著製作精品電視劇的理念發展公司,市場也還不錯,公司步步做大。”
“可我知道,不可能一直這樣,會有人學著走這條路,走的人多了,競爭就激烈。最後大家都會往大了拍,原本幾千萬的電視劇,到時候一兩個億都扛不住。”
“那麽大的投資,不可能一家公司承擔,到時候又在劇情和演員上讓步,影響了質量。”
“那時候,四月娛樂的作品就變了味道。我要麽上市套現走人,要麽淪為他人薅羊毛的對象。”
“而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
顧謙暗中給林紅瑤鼓掌,把未來的趨勢看得很透徹。
可惜她還是少看了一個勢力,那就是網絡視頻的崛起。
當網絡視頻網站自己搞電視劇,自己搞綜藝,電視台被衝擊得七零八落。
加上電視各種繁瑣的開機,人們都厭惡,寧肯不看。
搞到最後,電視劇開機率也就百分之三十多,這是多麽大的損失。
所以,到了最後,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平台為王。
“嗯!那你又是怎麽為靈姐呢?她在你那裏也挺好,現在又一步跨界成功,前途廣大,任何電影人都不可能忽視她的到來。”
林紅瑤為這樣一位優秀新人,開出的合同較為寬鬆,簽約僅六年。
也就是說,再過幾個月,國慶之前,合約即將到期。
自從李逍遙當選四大小生以來,其他公司遞來的橄欖枝從未間斷,條件一次比一次誘人。
特別是這幾日,李逍遙在《唐伯虎點秋香》中,盡管出場不多,但劍客的角色十分出彩,動作和演技均得到電影業內的認可。
這與之前在他人電影中客串,僅靠臉耍帥截然不同。
有人表示,李逍遙已具備電影“大演員”的資格,完全能夠擔當大片主角。
有了他,不但票房有保障,還有機會角逐各種獎項,比如男主角提名獎。
如此一來,對於李逍遙新合同的待遇,需要再次提升一個台階。
一年不但要確保多少大製作電視劇的主角,也要保證多少大製作電影的主角。
在電視劇方麵,四月娛樂公司不成問題,這幾年出品的電視劇多為精品,往後與其他公司合作或自行製作,均有保障。
困難在於電影方麵,四月娛樂公司實力不足,小製作尚可,大製作難以勝任。若與其他公司合作,又要在“口碑”與“票房”中做出選擇。
就李逍遙和四月公司而言,自然傾向於口碑,票房少些無妨,不虧本即可。
可其他公司為何要幫你培養演員,難道是閑著沒事?
再者,如果李逍遙的電影之路不順,四月娛樂公司是否要陪他死磕到底?這對其他演員公平嗎?
除非,李逍遙能有趙靈兒的運氣,直接獲得大電影大導演的青睞,一炮而紅,往後即便虧本一兩部也能接受。
然而,這幾乎不可能,兩人雖是一個組合,李逍遙的人氣始終略遜趙靈兒一籌,無人會用大電影賭李逍遙。
而且,當下大魚傳媒和神鷹傳媒激烈競爭,未來幾年定會瘋狂燒錢,掀起驚濤駭浪。
除了四大公司之外,像四月娛樂這般的公司都是小船,身處暴風雨,狂風巨浪,無人知曉下一步會遭遇何事。
這意味著,誰也無法做出長遠規劃,因為未來充滿太多不確定性。
林紅瑤最後苦笑道:“不管是我這個老板,還是李逍遙,亦或娛樂圈腰部公司,大家皆感迷茫。”
顧謙說道:“其他人迷茫也就罷了,你們無需迷茫,往後電視劇也好,電影也罷,我帶你們前行。”
他對眼前幾人頗為看重,不介意多一份助力。
林紅瑤點頭道:“我相信,有你相助,未來幾年,我們四月公司或許能躋身一流公司前列。但那又如何?我們占據更多利益,也要麵臨更大風險。”
當年的四大公司,行事手段主要以業內常規方式為主,偶爾借助權貴插手,已屬極端。
如今顧謙和李大少的較量,涵蓋紙媒、流媒體、視頻網站、電視台、資訊巨頭、房地產等等,盡是盤外招。
甚至要推動國法,進行反腐倡廉,衝擊國際機構,抓捕間諜等等!
雙方投入相加,或許已達四五百億,這還隻是首批,往後投入多少,輸贏以千億計算,受影響的規模可能達萬億。
市場規模就那麽大,如此多資金衝擊,必然天翻地覆。
顧謙實在想不通,連一流娛樂公司的前幾名都不想要,那還想要什麽?又憑什麽進一步培養李逍遙?
林紅瑤說道:“所謂名不正言不順,既然要依靠你前行,那不如徹底加入你們。”
顧謙道:“像葉蓁那種?我去參股?”
說實話,若如此,顧謙並不樂意。
否則往後所有資源都要對四月娛樂開放,即便四月娛樂的優先等級低於大魚傳媒原有藝人,但開放之後,很多時候優先抵不過人氣。
葉蓁工作室不同,體量小,人員少,圍繞葉蓁運轉。加之她曾幫助過顧海,這些年與顧謙相互依靠……
總之,並非誰都有資格享受葉蓁的待遇。
林紅瑤連忙道:“那不可能,如此對大魚傳媒原有藝人不公平,時間久了必定產生矛盾。”
“……那你想怎麽做?”顧謙問道。
林紅瑤深吸一口氣,說道:“讓大魚傳媒全資收購四月娛樂,往後我不管坐鎮四月,還是調至總部,我皆接受。”
顧謙錯愕,滿臉震驚。
他萬萬沒想到,這女人竟有如此想法。
好好的老板不當,要當打工仔,圖什麽?
而且,即便要大魚傳媒收購,也應等到兩三年後,四月娛樂再度壯大,資產更多時,屆時無論賣給誰都能是大價錢。
此刻,李逍遙即將離開,趙靈兒一人留下,組合難免分離,價值大幅下跌。
此時的四月娛樂最為虛弱,最不值錢,大虧特虧。
顧謙問道:“為什麽?”
林紅瑤說道:“為了我自己,也為了靈兒,為了逍遙,為了我們所有人。”
“先說說我自己。我一直秉承著製作精品電視劇的理念發展公司,市場也還不錯,公司步步做大。”
“可我知道,不可能一直這樣,會有人學著走這條路,走的人多了,競爭就激烈。最後大家都會往大了拍,原本幾千萬的電視劇,到時候一兩個億都扛不住。”
“那麽大的投資,不可能一家公司承擔,到時候又在劇情和演員上讓步,影響了質量。”
“那時候,四月娛樂的作品就變了味道。我要麽上市套現走人,要麽淪為他人薅羊毛的對象。”
“而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
顧謙暗中給林紅瑤鼓掌,把未來的趨勢看得很透徹。
可惜她還是少看了一個勢力,那就是網絡視頻的崛起。
當網絡視頻網站自己搞電視劇,自己搞綜藝,電視台被衝擊得七零八落。
加上電視各種繁瑣的開機,人們都厭惡,寧肯不看。
搞到最後,電視劇開機率也就百分之三十多,這是多麽大的損失。
所以,到了最後,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平台為王。
“嗯!那你又是怎麽為靈姐呢?她在你那裏也挺好,現在又一步跨界成功,前途廣大,任何電影人都不可能忽視她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