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身騎白馬》動人心
文娛:穿越八歲,開局負債三個億 作者:香島的柊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身騎白馬》送給你們。”
幾十秒伴奏過去,顧謙恰到好處切入自己的歌聲。
“我愛誰,跨不過,從來也不覺得錯
自以為\/抓著痛就能往迴憶裏躲
偏執相信著\/受詛咒的水晶球
阻擋可能心動的理由”
舞台下。
兩個男女嘉賓任務已經完成,他們也在下麵前排當一個觀眾。
其實不隻是他們,這次來看演唱會的明星很多,他們都坐在前排,更有不知道多少混在觀眾群裏。
這種情況很常見,地位平等的就是相互支持,地位和經驗不足的歌手就是現場學習。
比如,現場就有一個叫做薛之剛的前輩,還有一個叫李逍遙的新人,他們一邊聽歌一邊請教評論。
聽完開頭幾句,李逍遙驚奇道:“感覺和剛才那首歌不同,感覺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實力派。”薛之剛點評,然後又解釋其中的妙處。
確實,顧謙的聲音與上一首歌首歌有些區別,聲音還是那個聲音,讓人一聽就知道是他。
然而,歌聲卻更渾厚圓潤,更偏向中性的聲音,少了女孩柔情與清亮,也跨越了小孩與大人的鴻溝,唱出一種大人和小孩都能唱的音頻,卻又沒有他唱的好的聲音。
給人的感覺就像,顧謙明明就站在原地,卻更改了麵對的方向。
如果按照男左女右,前麵是中性,在給張家傑《遙遠的她》時,很明顯就是男生向歌曲,《冬季到呆北來看雨》就是女生向歌曲,這首《身騎白馬》就走中性風。
要是普通歌手來如此操作,結果肯定是死路一條,被各路大神翻唱過後,沒有人還記得他,最多隻會給他一個原創身份,連原唱的名頭觀眾都不想給。
而現在顧謙卻做到了,不懼任何翻唱者。
這其中的難度,不僅僅是音域夠廣,更在於對音樂的理解和技巧的運用,再往上算就是台風狀態等等。
最後,薛之剛總結道:“大開大合的高音當然熱血沸騰,但是這種低音也屬於田螺裏修道場,一樣的厲害。”
李逍遙有種不明覺厲的頓悟,認為自己學廢了。
歌曲繼續。
“而你卻\/靠近了逼我們視線交錯
原地不動\/或向前走突然在意這分鍾
眼前荒沙彌漫了等候
耳邊傳來孱弱的唿救
追趕要我愛的不保留
我身騎白馬呀走三關
我改換素衣喲迴中原
放下西涼無人管
我一心隻想王寶釧”
“臥槽!”
“厲害了我的哥!”
聽到這裏,薛之剛李逍遙心頭震顫,直唿牛逼。
他們和其他觀眾一樣,都站起身拚命鼓掌。
其實不僅僅是他們兩個明星這樣,所有明星都是如此,眼中的佩服和狂熱都不再矜持掩飾一下。
這首歌太符合他們的胃口,太符合他們的音樂審美,這就是高級作品,可以流傳很久的那種經典。
加入閩南語更是巧妙,而這段閩南語曲調還是傳統歌仔戲,卻又完美符合流行歌曲,兩相結合沒有一點點突兀,渾然天成。
流行音樂一直以來都有個現象,喜歡加入英文詞語,好像這樣就時尚流行。
不可否認,其中一些作品確實也恰到好處,氛圍風格就在那裏,或者這歌曲原來就是英文歌曲,隻是重新填詞中文,其中精髓不想失去,於是出現混搭,這可以說得過去。
不過,更多的作品加入之後反而不倫不類。甚至有人說,歌曲本來就不好,加入英文單詞隻是討好個別傻逼歌迷,真正的好歌誰願意這樣糟蹋。
……
這首《身騎白馬》,旋律動聽,整體統一完整,這就很成功,還做到了用閩南語代替英文這種做法,吃到了新奇這種福利,還是傳統民調風格,這等於是一首歌三吃。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開創一個流派方向,開拓了華語樂壇的疆土,功勞很大。
……
台上的顧謙不管別人怎麽想,他的歌聲仍然在繼續。
“而你卻靠近了逼我們視線交錯
原地不動或向前走突然在意這分鍾
眼前荒沙彌漫了等候
耳邊傳來孱弱的唿救
追趕要我愛的不保留
我身騎白馬呀走三關
我改換素衣喲迴中原
放下西涼無人管
我一心隻想王寶釧”
哪怕剛才已經聽了一次,台下的觀眾仍然熱血沸騰,反而更加的激動。
這時候,也到了插句階段,顧謙讓人知道了什麽是實力,什麽叫舉重若輕。
“滿身傷痕累累也來不及痛
那是指引我走向你的清楚感受
不管危不危險都要放下一切跟你走
隻要\/一起承擔,隻要你\/不放手”
如果把唱歌當做磨刀石,之前都是大開大合,這個時就是最後的“去皮”,去掉刀口的毛毛,隻有做好了,實驗刀口鋒利程度時,吹毛斷發才成功,否則就是一種遺憾。
這個時候,顧謙也是如此,伴奏幾乎沒有,就是一種清唱。
“我身騎白馬呀走三關
我改換素衣喲迴中原
放下西涼無人管
我一心隻想王寶釧”
“謝謝!”顧謙鞠躬道謝。
台下的觀眾熱情一直都很高,不少人更是站起來後都沒有坐迴去,這也導致了後麵的人也沒法坐下去。
都憋了那麽久了,好不容易歌曲結束,自然是拚命的鼓掌,以此宣泄自己激動的情緒,也表達自己對演唱歌曲的滿意,對歌手的認可。
要說之前那一首是討巧,對本地人的尊重,那麽這首歌就是對本地人的誠意,甚至對本地歌壇的恩惠,對華語樂壇的貢獻。
不可否認,以前閩南語歌曲興起過一陣,卻很快就被粵語歌壓得喘不過氣,然後就直接悶死了,前後不超過五年。
當然,這是在內陸的情況。在東南亞還有一點點市場,不多。
市場不大,後續跟進創作就沒有了利益可圖,於是就惡性循環。
可以說,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一首出圈作品。
現在這首《身騎白馬》並不是純粹的閩南語,最起碼還讓人知道,有一個方言叫閩南語,有一種方言歌曲叫做閩南歌,然後……
再結合顧謙之前在壽宴上的兩首閩南歌,這個方言歌曲必定再次進入大眾眼簾。
寶島各個電視台的晚會,必定更加傾斜閩南歌曲,那些多年沉寂的老歌手,重新有了收入。
內陸這邊衛視就不多想了,地方台估計會喜歡,畢竟老歌手便宜好用,閩南地區的各種婚慶也會把目光放在老歌手身上,最起碼也多一個選擇。
就目前來說,單單顧謙幾首歌曲一出,閩南歌市場所產生的收益短期內起碼幾千萬。
如果再出幾首破圈閩南歌曲,撬動的市場難以估量。
說他是閩南歌手恩人,一點都不誇張。
幾十秒伴奏過去,顧謙恰到好處切入自己的歌聲。
“我愛誰,跨不過,從來也不覺得錯
自以為\/抓著痛就能往迴憶裏躲
偏執相信著\/受詛咒的水晶球
阻擋可能心動的理由”
舞台下。
兩個男女嘉賓任務已經完成,他們也在下麵前排當一個觀眾。
其實不隻是他們,這次來看演唱會的明星很多,他們都坐在前排,更有不知道多少混在觀眾群裏。
這種情況很常見,地位平等的就是相互支持,地位和經驗不足的歌手就是現場學習。
比如,現場就有一個叫做薛之剛的前輩,還有一個叫李逍遙的新人,他們一邊聽歌一邊請教評論。
聽完開頭幾句,李逍遙驚奇道:“感覺和剛才那首歌不同,感覺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實力派。”薛之剛點評,然後又解釋其中的妙處。
確實,顧謙的聲音與上一首歌首歌有些區別,聲音還是那個聲音,讓人一聽就知道是他。
然而,歌聲卻更渾厚圓潤,更偏向中性的聲音,少了女孩柔情與清亮,也跨越了小孩與大人的鴻溝,唱出一種大人和小孩都能唱的音頻,卻又沒有他唱的好的聲音。
給人的感覺就像,顧謙明明就站在原地,卻更改了麵對的方向。
如果按照男左女右,前麵是中性,在給張家傑《遙遠的她》時,很明顯就是男生向歌曲,《冬季到呆北來看雨》就是女生向歌曲,這首《身騎白馬》就走中性風。
要是普通歌手來如此操作,結果肯定是死路一條,被各路大神翻唱過後,沒有人還記得他,最多隻會給他一個原創身份,連原唱的名頭觀眾都不想給。
而現在顧謙卻做到了,不懼任何翻唱者。
這其中的難度,不僅僅是音域夠廣,更在於對音樂的理解和技巧的運用,再往上算就是台風狀態等等。
最後,薛之剛總結道:“大開大合的高音當然熱血沸騰,但是這種低音也屬於田螺裏修道場,一樣的厲害。”
李逍遙有種不明覺厲的頓悟,認為自己學廢了。
歌曲繼續。
“而你卻\/靠近了逼我們視線交錯
原地不動\/或向前走突然在意這分鍾
眼前荒沙彌漫了等候
耳邊傳來孱弱的唿救
追趕要我愛的不保留
我身騎白馬呀走三關
我改換素衣喲迴中原
放下西涼無人管
我一心隻想王寶釧”
“臥槽!”
“厲害了我的哥!”
聽到這裏,薛之剛李逍遙心頭震顫,直唿牛逼。
他們和其他觀眾一樣,都站起身拚命鼓掌。
其實不僅僅是他們兩個明星這樣,所有明星都是如此,眼中的佩服和狂熱都不再矜持掩飾一下。
這首歌太符合他們的胃口,太符合他們的音樂審美,這就是高級作品,可以流傳很久的那種經典。
加入閩南語更是巧妙,而這段閩南語曲調還是傳統歌仔戲,卻又完美符合流行歌曲,兩相結合沒有一點點突兀,渾然天成。
流行音樂一直以來都有個現象,喜歡加入英文詞語,好像這樣就時尚流行。
不可否認,其中一些作品確實也恰到好處,氛圍風格就在那裏,或者這歌曲原來就是英文歌曲,隻是重新填詞中文,其中精髓不想失去,於是出現混搭,這可以說得過去。
不過,更多的作品加入之後反而不倫不類。甚至有人說,歌曲本來就不好,加入英文單詞隻是討好個別傻逼歌迷,真正的好歌誰願意這樣糟蹋。
……
這首《身騎白馬》,旋律動聽,整體統一完整,這就很成功,還做到了用閩南語代替英文這種做法,吃到了新奇這種福利,還是傳統民調風格,這等於是一首歌三吃。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開創一個流派方向,開拓了華語樂壇的疆土,功勞很大。
……
台上的顧謙不管別人怎麽想,他的歌聲仍然在繼續。
“而你卻靠近了逼我們視線交錯
原地不動或向前走突然在意這分鍾
眼前荒沙彌漫了等候
耳邊傳來孱弱的唿救
追趕要我愛的不保留
我身騎白馬呀走三關
我改換素衣喲迴中原
放下西涼無人管
我一心隻想王寶釧”
哪怕剛才已經聽了一次,台下的觀眾仍然熱血沸騰,反而更加的激動。
這時候,也到了插句階段,顧謙讓人知道了什麽是實力,什麽叫舉重若輕。
“滿身傷痕累累也來不及痛
那是指引我走向你的清楚感受
不管危不危險都要放下一切跟你走
隻要\/一起承擔,隻要你\/不放手”
如果把唱歌當做磨刀石,之前都是大開大合,這個時就是最後的“去皮”,去掉刀口的毛毛,隻有做好了,實驗刀口鋒利程度時,吹毛斷發才成功,否則就是一種遺憾。
這個時候,顧謙也是如此,伴奏幾乎沒有,就是一種清唱。
“我身騎白馬呀走三關
我改換素衣喲迴中原
放下西涼無人管
我一心隻想王寶釧”
“謝謝!”顧謙鞠躬道謝。
台下的觀眾熱情一直都很高,不少人更是站起來後都沒有坐迴去,這也導致了後麵的人也沒法坐下去。
都憋了那麽久了,好不容易歌曲結束,自然是拚命的鼓掌,以此宣泄自己激動的情緒,也表達自己對演唱歌曲的滿意,對歌手的認可。
要說之前那一首是討巧,對本地人的尊重,那麽這首歌就是對本地人的誠意,甚至對本地歌壇的恩惠,對華語樂壇的貢獻。
不可否認,以前閩南語歌曲興起過一陣,卻很快就被粵語歌壓得喘不過氣,然後就直接悶死了,前後不超過五年。
當然,這是在內陸的情況。在東南亞還有一點點市場,不多。
市場不大,後續跟進創作就沒有了利益可圖,於是就惡性循環。
可以說,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一首出圈作品。
現在這首《身騎白馬》並不是純粹的閩南語,最起碼還讓人知道,有一個方言叫閩南語,有一種方言歌曲叫做閩南歌,然後……
再結合顧謙之前在壽宴上的兩首閩南歌,這個方言歌曲必定再次進入大眾眼簾。
寶島各個電視台的晚會,必定更加傾斜閩南歌曲,那些多年沉寂的老歌手,重新有了收入。
內陸這邊衛視就不多想了,地方台估計會喜歡,畢竟老歌手便宜好用,閩南地區的各種婚慶也會把目光放在老歌手身上,最起碼也多一個選擇。
就目前來說,單單顧謙幾首歌曲一出,閩南歌市場所產生的收益短期內起碼幾千萬。
如果再出幾首破圈閩南歌曲,撬動的市場難以估量。
說他是閩南歌手恩人,一點都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