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當然,現在乃是夏天,並沒有所謂的春風在四處亂竄。隻不過,當汴京城再一次沐浴在清晨那淡淡的薄霧和溫柔的陽光下時,有些事情或者說是消息,帶給人們的驚奇感絲毫不亞於春風吹開的梨花。
集英殿。
高太後老了,老了的意思就是說她的睡眠很少,每天都是早早的就起了床。說起來雖然叛亂已經結束了好幾天,可是高太後的心情卻並不是很愉悅。
“要處理和麵對的事情實在太多啊!”今天不用早朝,事實上叛亂結束後朝廷還沒恢複正式的早朝,高太後漫步在空曠的集英殿裏發著感慨。集英殿是麵南而建的,早晨太陽的光芒從東方向殿前大門處斜向而過,流光四溢的殿門愈加襯托出大殿裏的陰暗來。
“是的,我已經老了!”高太後眯縫著眼睛望著殿門處朝陽的光芒,心中多少有點黯然。經過這次叛亂,高太後總覺得身體更不如往昔,然而她名義上的孫子趙煦,卻依舊沒有長大。
“我什麽時候才能放心的把江山交給官家呢?”一想起趙煦,高太後總是有點鬱悶。這個長不大的孫子好的不學,近來愈加放肆了,就在城中還處於叛亂動蕩之中的時候,他居然還在四處找尋美貌的宮女,每晚胡鬧到半夜。當然,男人嘛!官家是男人!自古帝王哪有不喜歡美色的呢?這倒也就罷了,可是為什麽哀家要你好好的跟範存仁相公學習,偏偏你卻要和新黨的那些餘孽勾勾搭搭呢?若非你一心要變法,那殺千刀的王敬心和鄭雍,又怎麽會得到朝中極度守舊派的支持,以至於搞出這麽大的風浪呢?
說起來,這幾天高太後一直忙著滅火。鄭雍王敬心完蛋了,可是朝中的舊黨也算是徹底分裂了。為了打擊那些敢於叛亂的人,幾天來高太後自己都數不清究竟下達了多少流放令,抄了多少人的家。然而朝中的局勢錯綜複雜,高太後既要打擊那些舊黨中的極端分子,還要維護舊黨在朝廷裏的優勢地位,簡直是令她心力憔悴。
高太後踱到殿門口,遠遠的望著朝陽。大太監李憲匆匆跑來,恭敬的為高太後披上一件披風,畢竟在早晨,天氣還是有些許涼意的。高太後望著李憲布滿皺紋的老臉,卻不禁想起了童貫,那個和楊翼交好的小太監。是的,咱們都老了,楊翼還年輕,童貫還年輕,他們就像這上升中的朝陽,或許這宮裏宮外,將來都是他們的舞台了。
對於楊翼這個人,其實在高太後的眼裏始終有點模糊,雖然她很清楚楊翼的發跡曆史。先是釀酒轟動天下,出使遼國,後來又參加了自己親自定下的鴻學威武製科,接著對夏戰爭、興辦武學,短短幾年間便已經成為大宋朝廷的中流砥柱。可是這樣一來,是不是速度太快了一點呢?高太後搖了搖頭,不!不是的!楊翼太聰明了,這個人是個兩麵派啊!已經流放的章淳、已經死了的蔡確,還有朝中的蘇家兄弟、蔡家兄弟等等,無論新舊兩黨都與楊翼有著難以捉摸的複雜關係。而這種複雜關係所帶來的,就是楊翼模糊不清的政治傾向。
但是最關鍵的並不是政治傾向!是的,江山和社稷才是關鍵之處啊!高太後眯縫著眼睛向剛剛躍上城頭的太陽望去,那朝陽有些許刺眼。
就在皇城外邊,楊翼和他的幾萬軍隊就駐紮在那裏,這使得高太後幾天來連覺也睡不安穩!畢竟叛亂隻要有一次便已經足夠了。
說起來現在高太後多少有點進退兩難。幾天來她不斷召見各路官員,卻唯獨不召楊翼,用意就是想觀望一下楊翼的作為,觀望一下楊翼的態度。可是偏偏楊翼好像一點也不能領會哀家的意思,還不知在搞什麽,每天就指揮著他那幫手下瞎轉悠,完全沒有提出陛見的想法。更甚於,昨晚傳來的消息說楊翼要繞過朝廷搞什麽祭祀!這分明是自作主張,不給朝廷婉轉的餘地啊!楊翼究竟是故意不來見哀家,還是真的不明白哀家的意思呢?
高太後歎口氣,說起來高太後多少有點後悔,早知道叛亂一結束就直接召見楊翼好了,現在倒好,連著幾天不見,總不能突然自己就開口要求召見吧?全天下都在眼睜睜的看著呢!若是楊翼就這麽拖著,豈不是大家都難下台麽?畢竟有功之臣是要賞賜的,事關社稷的一些安排也是要布置下去的。既要賞賜,還不能讓楊翼繼續擁有這樣的實力,可你就是不表明態度,哀家怎麽和你談呢?天難辦!真是難辦啊!
“娘娘!”李憲在高太後身邊已經待了半晌了,看著高太後滿麵愁容的發楞,他一直沒敢說話,現在看高太後歎了一口氣,似乎緩過來神的樣子,還是有話快說為妙:“收到外邊來的消息,說是天沒亮楊翼就帶著大批的人去了孝嚴寺!據說祭祀在孝嚴寺舉行!”
“孝嚴寺?”高太後明顯愣了一下,忽然一抹笑意浮現在嘴角:“他居然去了孝嚴寺?”
“正是!”李憲從小入宮,侍奉過三朝皇帝,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今天早上一聽說楊翼去了孝嚴寺,他就什麽都明白了!楊翼這是在向全天下表明自己效忠朝廷的心跡啊!也是在為太後的召見鋪平道路!陪笑道:“這真是個好消息!娘娘可以安心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安心麽?也不盡然!對於高太後來說,要想真的安心還要等自己的布置生效才可以。隻不過楊翼去了孝嚴寺確實是個好消息!孝嚴寺是什麽地方?從前的天波府啊!百年前楊業一家為了大宋江山死了多少人?若說天下忠臣第一也不為過,絕對當得起滿門忠烈的稱號!後來太宗皇帝特地將楊府改建為孝嚴寺,就是取忠孝嚴慈之意!雖然老楊家現在已經不複存在,可是孝嚴寺作為大宋忠臣的象征一直屹立不倒,就在皇城西麵和玉皇廟街之間的地方。楊翼要去祭祀,京城裏多的是地方,可他偏偏要去平時並不惹眼幾乎被遺忘的孝嚴寺,這是什麽意思?這是給天下人看的,向天下人擺出他楊翼對大宋朝廷忠心耿耿的姿態。當然,且不說這隻是在作秀,起碼這樣一來就給了高太後召見他的理由,給了高太後先是避而不見現在又要召見的台階。
“好!好!”高太後眉開眼笑道:“宣旨!詔楊翼平定叛亂勞苦功高,哀家今夜瓊林設宴慰問之。同召文彥博、王存、趙瞻、蘇軾陪宴!”…….
******
什麽是強盜?搶人東西的就是強盜!隻不過在楊翼看來,如果從一個無人看管荒廢多年的寺廟裏保護性的拿點文物,當然算不得強盜。
今天一大早,楊翼先是把軍隊裏的鼓號手集中起來,吹吹打打的繞京城轉悠了一圈,然後才到的孝嚴寺。說起來軍隊裏的鼓號手除了會擂軍鼓吹軍號,就再也不會其他樂曲,所以對於楊翼的要求一開始鼓號隊的長官相當的犯難。結果楊翼說了,吹什麽都行,關鍵是聲音要大,最好把京城裏還在睡覺的人全都轟起床。於是乎今天一個早上,汴京城裏到處是衝鋒號在響。
等到了孝嚴寺,楊翼就算是樂開了花!
“好地方啊!怎麽以前我就沒想起來看看呢?後世的孝嚴寺是重建的,和現在完全不一樣嘛!”楊翼眉開眼笑的在孝嚴寺裏的各個角落摸來看去,嘴裏嘖嘖有聲。搞得身邊的將領們莫名其妙,你這是來祭祀的,祭祀要牲口呀法器呀很多東西,結果你什麽東西都沒準備,來這當遊客麽?俺們怎麽沒覺得這孝嚴寺有什麽出奇了啊!
“看看這個鍾!”楊翼指著孝嚴寺西麵的一個大水坑,水坑上有一個鍾紐:“這個鍾,據說是當年楊府裏麵的聚將鍾,整個鍾是埋在水坑裏的就露出一個頭!真是不虛此行啊,要不這麽著,王有勝!”
“末將在!”
“迴頭祭祀完了,你派幾個人把鍾給我挖出來,就掛飄香樓裏邊!反正這好東西埋在這裏也沒人懂得欣賞!”
章楶憂心忡忡的道:“怕是不能挖!據老夫所知,八十年前山川震動,這鍾便沉入了水坑之中。相傳是上天為忠臣而埋此鍾,讓軍中將士到了地府,也能為這鍾所聚!”
“瞎扯!”楊翼心癢難耐,這鍾要是能留存下去絕對是一級國寶啊!什麽“山川震動”?不就是地震麽?地震把鍾沉進了坑裏,要是不挖再過個百八十年還能找得到影子麽?挖!一定要挖,這叫搶救性挖掘,這孝嚴寺平時也沒什麽人來,我這是保護文物啊!
布置完了挖鍾的事宜,楊翼就繼續在寺裏邊轉,碑文、五神廟、前殿後殿,真是好好的過了把癮。“這把刀不錯,想必以前某個名將用過!王有勝,拿走!哎!那個瓷器、那個將袍!打包,馬上打包!”
於是在這個早上,被人遺忘的孝嚴寺熱鬧非常,一片雞飛狗跳,一夥強盜在祭祀開始前把曾經的天波楊府洗劫一空……
******
說起來,錢勰現在多少有點後悔。今天一早上聽說楊翼來了孝嚴寺,錢勰立即明白過來!怎麽自己當初就沒想到呢?楊翼玩上這麽一手,太皇太後一迴頭肯定會召見楊翼,要是召見的時候兩邊談得非常愉悅的話,那麽自己昨天晚上拒絕楊翼的邀請,現在看起來就是個非常愚蠢的舉動。
“楊大人啊!”錢勰笑眯眯的走進了孝嚴寺,這才發現好像自己來得還挺早,寺裏除了楊翼的人其他官員都還沒到,再一次證明了“亡羊補牢尤未晚矣”乃是真理。隻不過奇怪得很。這孝嚴寺自己很久以前也是來過的,怎麽現在看來空空如也呢?
“喲!錢大人啊!”楊翼本來是坐在地上的,看見錢勰來了立即站起來。當然,坐在地上的原因是他命令把寺裏的椅子都搬迴飄香樓去了:“您不是身體不適傷心過度了麽?您看您這一來,本官我實在是不好意思啊!”
“哪裏話!”錢勰陪笑道:“楊大人來孝嚴寺,這可是忠臣良將之地啊!老夫我感佩楊大人一片忠心,就算是病得再厲害,那也是要來奉陪的!”錢勰狐疑的打量了一下四周,終於忍不住歎道:“這寺以前乃是天波楊府,可惜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處長期無人打理,竟荒敗至此!嗚唿,我忠臣良將何以竟遭如此待遇?身為一地之長官,老夫慚愧之至!”
楊翼愣了一下,這才想起這地方乃是百年前太宗皇帝鼓搗出來的,雖說後來沒人再管了,可是裏麵的東西也不是說拿就能拿的,眨了眨眼道:“這個….今日來參加的人甚多,本官細思之,怕是裏麵東西太多妨礙祭祀,這個…就暫時先命人把東西搬我那去了,錢大人知開封府,莫非要問本官盜緝之罪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錢勰翻了翻白眼,一口氣差點沒緩過來:“哈!楊大人做得對!您還別說,東西清空後這裏更顯寬敞,嗯!簡潔明了,憑添許多肅穆之氣啊!”…….
事實上,元佑三年七月的這場祭祀,被後世的許多史書記載為一場重大的儀式。原因在於參加的人很多,並且級別都很高。在聽到楊翼來孝嚴寺的消息後,敏感的官員們都像錢勰一般立即反悔了自己不來參加的說法,紛紛用最快的速度往孝嚴寺趕,到了正午祭祀開始的時候,小小的孝嚴寺裏已經是人山人海。
當然,也不隻是錢勰一個人感到鬱悶,因為這場祭祀純粹就是楊翼擺個姿態的產物,祭祀的內容在楊翼看來根本就無關緊要,橫豎也就是走個過場,向太皇太後她老人家傳個訊息罷了。所以這場聚集了京中官員的祭祀,從內容上看非常的簡陋和荒謬,而眾多官員們也隻能在大太陽下鬱悶的站著看楊翼表演。
楊翼先是讓人大跳一番儺舞,接著就裝模作樣的念了一通祭文,這祭文是張擇端連夜寫好的,辭藻華麗好不冗長。楊翼在念了一大半後,發現因為沒有椅子坐而站在大太陽下麵的官員們有人開始有了中暑的跡象,於是便匆匆結束了這次祭祀。
再接下來就是互拍馬屁,前些天對楊翼非常冷淡的官員們,這個時候多少都有點心思活動畢竟楊翼看起來並不像是第二個王敬心,想來太皇太後與楊翼之間一定能達成某種共識,那麽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楊翼會是又一個王安石或者司馬光,現在不搞好關係你當俺們沒當過官麽?
時間過得很快,就在烈日還在頭上的時候,瓊林夜宴的旨意被童貫帶來了,而一場關係到楊翼命運的談判,就在今晚開始……..
******
為朋友做個廣告:“領土豈容外寇侵,保家衛國自情深”《抗日之敵後烽火》喚醒中華民族的熱血靈魂!
注:這章寫完後我看著很無聊,實在對不起各位,我又不想改了,就這麽發了,我的工作從本周開始不忙了,更新速度一定加快!謝謝!
當然,現在乃是夏天,並沒有所謂的春風在四處亂竄。隻不過,當汴京城再一次沐浴在清晨那淡淡的薄霧和溫柔的陽光下時,有些事情或者說是消息,帶給人們的驚奇感絲毫不亞於春風吹開的梨花。
集英殿。
高太後老了,老了的意思就是說她的睡眠很少,每天都是早早的就起了床。說起來雖然叛亂已經結束了好幾天,可是高太後的心情卻並不是很愉悅。
“要處理和麵對的事情實在太多啊!”今天不用早朝,事實上叛亂結束後朝廷還沒恢複正式的早朝,高太後漫步在空曠的集英殿裏發著感慨。集英殿是麵南而建的,早晨太陽的光芒從東方向殿前大門處斜向而過,流光四溢的殿門愈加襯托出大殿裏的陰暗來。
“是的,我已經老了!”高太後眯縫著眼睛望著殿門處朝陽的光芒,心中多少有點黯然。經過這次叛亂,高太後總覺得身體更不如往昔,然而她名義上的孫子趙煦,卻依舊沒有長大。
“我什麽時候才能放心的把江山交給官家呢?”一想起趙煦,高太後總是有點鬱悶。這個長不大的孫子好的不學,近來愈加放肆了,就在城中還處於叛亂動蕩之中的時候,他居然還在四處找尋美貌的宮女,每晚胡鬧到半夜。當然,男人嘛!官家是男人!自古帝王哪有不喜歡美色的呢?這倒也就罷了,可是為什麽哀家要你好好的跟範存仁相公學習,偏偏你卻要和新黨的那些餘孽勾勾搭搭呢?若非你一心要變法,那殺千刀的王敬心和鄭雍,又怎麽會得到朝中極度守舊派的支持,以至於搞出這麽大的風浪呢?
說起來,這幾天高太後一直忙著滅火。鄭雍王敬心完蛋了,可是朝中的舊黨也算是徹底分裂了。為了打擊那些敢於叛亂的人,幾天來高太後自己都數不清究竟下達了多少流放令,抄了多少人的家。然而朝中的局勢錯綜複雜,高太後既要打擊那些舊黨中的極端分子,還要維護舊黨在朝廷裏的優勢地位,簡直是令她心力憔悴。
高太後踱到殿門口,遠遠的望著朝陽。大太監李憲匆匆跑來,恭敬的為高太後披上一件披風,畢竟在早晨,天氣還是有些許涼意的。高太後望著李憲布滿皺紋的老臉,卻不禁想起了童貫,那個和楊翼交好的小太監。是的,咱們都老了,楊翼還年輕,童貫還年輕,他們就像這上升中的朝陽,或許這宮裏宮外,將來都是他們的舞台了。
對於楊翼這個人,其實在高太後的眼裏始終有點模糊,雖然她很清楚楊翼的發跡曆史。先是釀酒轟動天下,出使遼國,後來又參加了自己親自定下的鴻學威武製科,接著對夏戰爭、興辦武學,短短幾年間便已經成為大宋朝廷的中流砥柱。可是這樣一來,是不是速度太快了一點呢?高太後搖了搖頭,不!不是的!楊翼太聰明了,這個人是個兩麵派啊!已經流放的章淳、已經死了的蔡確,還有朝中的蘇家兄弟、蔡家兄弟等等,無論新舊兩黨都與楊翼有著難以捉摸的複雜關係。而這種複雜關係所帶來的,就是楊翼模糊不清的政治傾向。
但是最關鍵的並不是政治傾向!是的,江山和社稷才是關鍵之處啊!高太後眯縫著眼睛向剛剛躍上城頭的太陽望去,那朝陽有些許刺眼。
就在皇城外邊,楊翼和他的幾萬軍隊就駐紮在那裏,這使得高太後幾天來連覺也睡不安穩!畢竟叛亂隻要有一次便已經足夠了。
說起來現在高太後多少有點進退兩難。幾天來她不斷召見各路官員,卻唯獨不召楊翼,用意就是想觀望一下楊翼的作為,觀望一下楊翼的態度。可是偏偏楊翼好像一點也不能領會哀家的意思,還不知在搞什麽,每天就指揮著他那幫手下瞎轉悠,完全沒有提出陛見的想法。更甚於,昨晚傳來的消息說楊翼要繞過朝廷搞什麽祭祀!這分明是自作主張,不給朝廷婉轉的餘地啊!楊翼究竟是故意不來見哀家,還是真的不明白哀家的意思呢?
高太後歎口氣,說起來高太後多少有點後悔,早知道叛亂一結束就直接召見楊翼好了,現在倒好,連著幾天不見,總不能突然自己就開口要求召見吧?全天下都在眼睜睜的看著呢!若是楊翼就這麽拖著,豈不是大家都難下台麽?畢竟有功之臣是要賞賜的,事關社稷的一些安排也是要布置下去的。既要賞賜,還不能讓楊翼繼續擁有這樣的實力,可你就是不表明態度,哀家怎麽和你談呢?天難辦!真是難辦啊!
“娘娘!”李憲在高太後身邊已經待了半晌了,看著高太後滿麵愁容的發楞,他一直沒敢說話,現在看高太後歎了一口氣,似乎緩過來神的樣子,還是有話快說為妙:“收到外邊來的消息,說是天沒亮楊翼就帶著大批的人去了孝嚴寺!據說祭祀在孝嚴寺舉行!”
“孝嚴寺?”高太後明顯愣了一下,忽然一抹笑意浮現在嘴角:“他居然去了孝嚴寺?”
“正是!”李憲從小入宮,侍奉過三朝皇帝,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今天早上一聽說楊翼去了孝嚴寺,他就什麽都明白了!楊翼這是在向全天下表明自己效忠朝廷的心跡啊!也是在為太後的召見鋪平道路!陪笑道:“這真是個好消息!娘娘可以安心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安心麽?也不盡然!對於高太後來說,要想真的安心還要等自己的布置生效才可以。隻不過楊翼去了孝嚴寺確實是個好消息!孝嚴寺是什麽地方?從前的天波府啊!百年前楊業一家為了大宋江山死了多少人?若說天下忠臣第一也不為過,絕對當得起滿門忠烈的稱號!後來太宗皇帝特地將楊府改建為孝嚴寺,就是取忠孝嚴慈之意!雖然老楊家現在已經不複存在,可是孝嚴寺作為大宋忠臣的象征一直屹立不倒,就在皇城西麵和玉皇廟街之間的地方。楊翼要去祭祀,京城裏多的是地方,可他偏偏要去平時並不惹眼幾乎被遺忘的孝嚴寺,這是什麽意思?這是給天下人看的,向天下人擺出他楊翼對大宋朝廷忠心耿耿的姿態。當然,且不說這隻是在作秀,起碼這樣一來就給了高太後召見他的理由,給了高太後先是避而不見現在又要召見的台階。
“好!好!”高太後眉開眼笑道:“宣旨!詔楊翼平定叛亂勞苦功高,哀家今夜瓊林設宴慰問之。同召文彥博、王存、趙瞻、蘇軾陪宴!”…….
******
什麽是強盜?搶人東西的就是強盜!隻不過在楊翼看來,如果從一個無人看管荒廢多年的寺廟裏保護性的拿點文物,當然算不得強盜。
今天一大早,楊翼先是把軍隊裏的鼓號手集中起來,吹吹打打的繞京城轉悠了一圈,然後才到的孝嚴寺。說起來軍隊裏的鼓號手除了會擂軍鼓吹軍號,就再也不會其他樂曲,所以對於楊翼的要求一開始鼓號隊的長官相當的犯難。結果楊翼說了,吹什麽都行,關鍵是聲音要大,最好把京城裏還在睡覺的人全都轟起床。於是乎今天一個早上,汴京城裏到處是衝鋒號在響。
等到了孝嚴寺,楊翼就算是樂開了花!
“好地方啊!怎麽以前我就沒想起來看看呢?後世的孝嚴寺是重建的,和現在完全不一樣嘛!”楊翼眉開眼笑的在孝嚴寺裏的各個角落摸來看去,嘴裏嘖嘖有聲。搞得身邊的將領們莫名其妙,你這是來祭祀的,祭祀要牲口呀法器呀很多東西,結果你什麽東西都沒準備,來這當遊客麽?俺們怎麽沒覺得這孝嚴寺有什麽出奇了啊!
“看看這個鍾!”楊翼指著孝嚴寺西麵的一個大水坑,水坑上有一個鍾紐:“這個鍾,據說是當年楊府裏麵的聚將鍾,整個鍾是埋在水坑裏的就露出一個頭!真是不虛此行啊,要不這麽著,王有勝!”
“末將在!”
“迴頭祭祀完了,你派幾個人把鍾給我挖出來,就掛飄香樓裏邊!反正這好東西埋在這裏也沒人懂得欣賞!”
章楶憂心忡忡的道:“怕是不能挖!據老夫所知,八十年前山川震動,這鍾便沉入了水坑之中。相傳是上天為忠臣而埋此鍾,讓軍中將士到了地府,也能為這鍾所聚!”
“瞎扯!”楊翼心癢難耐,這鍾要是能留存下去絕對是一級國寶啊!什麽“山川震動”?不就是地震麽?地震把鍾沉進了坑裏,要是不挖再過個百八十年還能找得到影子麽?挖!一定要挖,這叫搶救性挖掘,這孝嚴寺平時也沒什麽人來,我這是保護文物啊!
布置完了挖鍾的事宜,楊翼就繼續在寺裏邊轉,碑文、五神廟、前殿後殿,真是好好的過了把癮。“這把刀不錯,想必以前某個名將用過!王有勝,拿走!哎!那個瓷器、那個將袍!打包,馬上打包!”
於是在這個早上,被人遺忘的孝嚴寺熱鬧非常,一片雞飛狗跳,一夥強盜在祭祀開始前把曾經的天波楊府洗劫一空……
******
說起來,錢勰現在多少有點後悔。今天一早上聽說楊翼來了孝嚴寺,錢勰立即明白過來!怎麽自己當初就沒想到呢?楊翼玩上這麽一手,太皇太後一迴頭肯定會召見楊翼,要是召見的時候兩邊談得非常愉悅的話,那麽自己昨天晚上拒絕楊翼的邀請,現在看起來就是個非常愚蠢的舉動。
“楊大人啊!”錢勰笑眯眯的走進了孝嚴寺,這才發現好像自己來得還挺早,寺裏除了楊翼的人其他官員都還沒到,再一次證明了“亡羊補牢尤未晚矣”乃是真理。隻不過奇怪得很。這孝嚴寺自己很久以前也是來過的,怎麽現在看來空空如也呢?
“喲!錢大人啊!”楊翼本來是坐在地上的,看見錢勰來了立即站起來。當然,坐在地上的原因是他命令把寺裏的椅子都搬迴飄香樓去了:“您不是身體不適傷心過度了麽?您看您這一來,本官我實在是不好意思啊!”
“哪裏話!”錢勰陪笑道:“楊大人來孝嚴寺,這可是忠臣良將之地啊!老夫我感佩楊大人一片忠心,就算是病得再厲害,那也是要來奉陪的!”錢勰狐疑的打量了一下四周,終於忍不住歎道:“這寺以前乃是天波楊府,可惜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處長期無人打理,竟荒敗至此!嗚唿,我忠臣良將何以竟遭如此待遇?身為一地之長官,老夫慚愧之至!”
楊翼愣了一下,這才想起這地方乃是百年前太宗皇帝鼓搗出來的,雖說後來沒人再管了,可是裏麵的東西也不是說拿就能拿的,眨了眨眼道:“這個….今日來參加的人甚多,本官細思之,怕是裏麵東西太多妨礙祭祀,這個…就暫時先命人把東西搬我那去了,錢大人知開封府,莫非要問本官盜緝之罪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錢勰翻了翻白眼,一口氣差點沒緩過來:“哈!楊大人做得對!您還別說,東西清空後這裏更顯寬敞,嗯!簡潔明了,憑添許多肅穆之氣啊!”…….
事實上,元佑三年七月的這場祭祀,被後世的許多史書記載為一場重大的儀式。原因在於參加的人很多,並且級別都很高。在聽到楊翼來孝嚴寺的消息後,敏感的官員們都像錢勰一般立即反悔了自己不來參加的說法,紛紛用最快的速度往孝嚴寺趕,到了正午祭祀開始的時候,小小的孝嚴寺裏已經是人山人海。
當然,也不隻是錢勰一個人感到鬱悶,因為這場祭祀純粹就是楊翼擺個姿態的產物,祭祀的內容在楊翼看來根本就無關緊要,橫豎也就是走個過場,向太皇太後她老人家傳個訊息罷了。所以這場聚集了京中官員的祭祀,從內容上看非常的簡陋和荒謬,而眾多官員們也隻能在大太陽下鬱悶的站著看楊翼表演。
楊翼先是讓人大跳一番儺舞,接著就裝模作樣的念了一通祭文,這祭文是張擇端連夜寫好的,辭藻華麗好不冗長。楊翼在念了一大半後,發現因為沒有椅子坐而站在大太陽下麵的官員們有人開始有了中暑的跡象,於是便匆匆結束了這次祭祀。
再接下來就是互拍馬屁,前些天對楊翼非常冷淡的官員們,這個時候多少都有點心思活動畢竟楊翼看起來並不像是第二個王敬心,想來太皇太後與楊翼之間一定能達成某種共識,那麽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楊翼會是又一個王安石或者司馬光,現在不搞好關係你當俺們沒當過官麽?
時間過得很快,就在烈日還在頭上的時候,瓊林夜宴的旨意被童貫帶來了,而一場關係到楊翼命運的談判,就在今晚開始……..
******
為朋友做個廣告:“領土豈容外寇侵,保家衛國自情深”《抗日之敵後烽火》喚醒中華民族的熱血靈魂!
注:這章寫完後我看著很無聊,實在對不起各位,我又不想改了,就這麽發了,我的工作從本周開始不忙了,更新速度一定加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