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三年,本來也許隻是曆史長河中不那麽起眼的普通年份,普通到後世有關這一年的記載隻有那麽短短的幾行。但很明顯,曆史的車輪似乎總是不太可靠,據說曾經有無數人把這個不可靠的破輪子向各個方向都推動過,所以,經過了這年四月份發生的一些故事之後,元佑三年已經注定要成為大宋曆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沒錯,在這個月裏,帝國的重臣韓絳死了,而兇悍的女真人來了。
當然,無論怎麽說,畢竟四月份就要結束了。而根據帝國的傳統,嗯,或許勉強可稱之為傳統,四月的結束,就意味著細雨霏霏的天氣開始轉而晴朗起來,更意味著想要進行軍事行動的人們,迎來了一個比較好的時機。
竺名時此時正帶著幾名將領漫步在真定府的城樓上,事實上,目下的真定府氣氛非常緊張,然而竺名時卻失去了前幾天那種煩躁到歇斯底裏的狀態,變得有點冷靜起來。之所以出現這種轉變的原因,或許隻是因為他在前段時間發了太多的火,人往往在情緒大發泄後,會進入一個比較冷靜的時期。
本來為將者具有冷靜的情緒應該是一件好事,但非常令人遺憾的是,竺名時並不認識一個叫“列寧”的人,而那個人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在任何戰爭中勝利屬於誰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由那些在戰場上流血的群眾的情緒決定的。”眼下整個帝國都已經被這場突然到來的戰爭所吸引,而作為主戰場的河北西路更是因為女真人的屠殺變得異常的群情鼎沸,各州府都在磨刀霍霍準備與敵人血戰到底。因此,竺名時這種完全脫離戰場氛圍的情緒來得就似乎有點不太適宜,以至於他作出的戰略判斷也發生了那麽一點點不符合戰局的偏差。
“本帥認為,敵軍行動迅速來去飄忽。”竺名時站在城樓上遠眺,一副專注的神色,而事實上現在城外什麽東西也沒有:“我們最穩妥的辦法就是穩固防守,以不變應萬變,陳將軍,眼下集中到真定府周圍的我大宋軍隊,有多少人了?”
“竺帥,眼下各地入援軍隊總計七萬之多。目前全部在真定府的外圍城池,形成拱衛之勢。”年邁的老將軍陳達在竺名時的身後有條不紊的迴答:“甘忠將軍兩萬人進駐真定西南的獲鹿,甘厚將軍一萬人進駐真定西北的靈壽,此外來自邢相二州的援軍兩萬人,由左侍禁高繼荀帶領,日前也抵達東南麵的石邑。其餘將近兩萬召集入援的鄉勇弓役,則布置在我們的防禦正麵,即東北方向!”
其實類似的問題竺名時已經不是第一次問了,但竺名時一直不厭其煩,畢竟每次聽到有如此眾多的軍隊在自己的周圍,竺名時都會有種莫名的安全感:“如此甚好,我真定可稱為固若金湯,待到安肅等三軍趕迴,什麽女真野人,都要滅亡在真定城下!”
陳達望著竺名時高大的背影,猶豫道:“竺帥之見,末將讚同。隻不過剛剛從前方傳來的消息,女真人渡過木水後不再前進,似乎在等待什麽。末將以為其意難測,不得不防啊!若竺帥撥給我五千兵士,末將願一探敵營,試一試女真人的兵鋒。”
竺名時愕然迴首:“什麽意思?他們動作越慢,不就越容易被咱們合圍嗎?陳老將軍,不要疑神疑鬼,要像本帥一般冷靜才行啊!至於什麽探敵營的話還是不要說的好,您都一把年紀了,怎麽比本帥還衝動呢?”
******
陽光下,旌旗招展,刀槍閃亮,上萬人的隊伍正沿著寬闊的官道向前移動。這支隊伍,乃是大宋邊境的主力部隊――安肅軍。
看著疲倦的隊伍如同蝸牛般的行進速度,安肅軍節度使魏能騎在高頭大馬上不住的搖頭苦笑:“就這種速度,三軍裏麵居然還是我們最快!這還打的什麽仗呢?”
說起來,其實魏能非常無奈。大宋缺馬啊!缺馬的程度已經到了就算是純粹的馬軍,也要兩人一騎的地步。更何況馬步混合的安肅軍呢?安肅軍一萬三千多人,馬隻有八百多匹,加上一些牛和驢子拉著裝備輜重,整個隊伍行進的時候怎麽也快不起來。而且多年來安肅軍從未組織過萬人規模的外出訓練,因此這一次長途追擊敵軍,安肅軍的各個部隊都顯得混亂不堪,甚至在經過定州的時候,一支在右翼負責警戒的營隊,還可笑的發生了迷失道路的低級錯誤。
盡管如此,安肅軍還是走在了順安、保定二軍的前麵。眼下,安肅軍的前鋒距離木水已經不到十裏的路程。
“稟報大帥!”一名偏將策馬前來,行禮道:“前鋒營截住了一小隊人,為首者自稱真定府司戶參軍,求見大帥!”
“尹材?”魏能當然認識真定府裏的這號人物:“他居然沒死?”……
尹材當然沒死,事實上他最近的運氣算得上不錯。幾天來尹材帶著自己那一小隊人在女真軍的附近轉悠,而令他自己也感到驚奇的是他們並沒有被女真軍的外圍探哨所發現,甚至還偵知了一個消息。當然,這個消息是針對安肅軍的。
“尹大人是說女真人趟過木水後,就停止前進了?”魏能奇怪的看著尹材:“他們不是要速戰速決,拿下真定府麽?怎麽眼看著我們就要追上了,他們反而停了下來?”
“是的!”尹材的官雖然與魏能同級,但值此危急時刻還是廢話少說的好:“他們在木水南岸集結,想來卻是想等咱們大宋的邊境三軍。”
魏能的臉色變得嚴峻起來,他敏感的覺察到這個消息帶著某種危險的氣息,或許將關係到整個戰場的形勢。“本帥認為我們必須繼續前進,直到與女真人遭遇!”魏能思索了半晌後作出了自己的結論以及解釋:“女真人必定是想已逸待勞,在木水河畔解決身後之敵吧?哼,我等此時兵力雖然單薄,但後麵還有跟上來的順安、保定二軍,加起來人可不少。況且大家中間隔著木水,女真人的騎兵也不能發揮全部實力,本帥認為我等可以一戰。”
尹材默然片刻,道:“魏帥所言自有道理,然本將認為關鍵還是後麵的二軍是否真的可以在戰鬥開始後趕到,若是有失,則後果不堪設想。”
魏能大笑,抽出身上的長劍,朝天空揮舞了一下:“大丈夫馬革裹屍,又何懼前路風雨?女真人毀我大宋如畫江山,我這便去瞧瞧,他們究竟生得怎樣一個三頭六臂。”魏能說罷忽然高歌一曲,悲涼蒼勁的歌聲惹得不斷從附近經過的士兵高聲應和。
尹材擊節歎道:“自古燕趙多豪強!得魏帥如此悍勇,我大宋又怎會敗於蠻夷之手?”
魏能一勒馬頭,囑咐旁邊的傳令校官:“命令各部隊放緩前進節奏,向中央主力靠攏,另外派人聯絡順安、保定軍加快趕來。嘿!決戰,就在木水河畔!”
******
陽光下,官道上,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盡頭。而官道的兩邊,青色的田地顯示著蓬勃的生機,隻可惜,由於戰火的波及,似乎這些田地再也無人打理。
“叫他們走快一點!再這樣慢慢吞吞的本帥就要抽你的筋!”高永河騎在馬上甩動著馬鞭,對伏跪在地上的偏將連聲怒喝。
“好了,高帥!沒必要這麽大火氣。”劉長照策馬來到高永河的身旁,溫言道:“再打他也沒用,算了吧!”
說起來順安、保定二軍走得這麽慢不是沒有原因的。打一接到雄州告急的消息,高永河就帶著過萬的順安軍出發前去營救雄州,劉長照也帶著保定軍主力迅速的出發了。隻不過事出突然,兩軍都是匆忙組織了一下就出發,大批的糧草、裝備都沒有攜帶,以至於追擊女真人到了定州之後,這兩軍就難以為繼了,不得不多停留了兩天,等待隨後運到的補給物資。就這麽一耽誤,結果兩軍就落到了自身攜帶了充足糧草的安肅軍身後,並且一路行來似乎距離還越拉越大!
對於這樣的情況,已經把兩軍合二為一的高永河與劉長照,當然心急如焚,不斷的要求大軍加快腳步,隻是似乎這樣的要求一直沒有太多的效果!
“稟報大帥!”一名斥候統領神色古怪的向兩位長官報告:“後衛營說…有一支軍隊…好像是契丹人,追在咱們後麵!”
“嗯?”高永河盯著斥候,狐疑道:“契丹人?哪來的契丹人?怎麽過來的?”
劉長照閉目沉思。忽然道:“此事非同小可,契丹人居然越過遼宋邊境尾隨我大軍而來!此事關係到兩國的盟約和交情!高帥,要慎重啊!這事情可是要驚動朝廷的。”
高永河愣了愣:“難道契丹人想趁火打劫麽?”……
天色已到晌午,盡管現在是初夏,但陽光已經開始變得相當的火辣。然而現在的高永河與劉長照無暇顧及火辣的太陽,眼下他們的心情多少有點忐忑不安。因為在他們二人,哦,應該說宋軍大陣的對麵,過萬的契丹大軍擺開了即將衝鋒的陣式。這一刻,整個大地上到處都是馬嘶人叫,一片鬧騰。
事實上,接到了自己後麵尾隨著一支契丹軍隊的報告後,高劉二人就一直出於疑神疑鬼的狀態中。照理說契丹人應該不是和女真人一路的,當然也不能排除契丹人與女真人勾結的可能。可是就算契丹人勾結了女真人,也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告訴天下他們是契丹人啊?這可是要引起兩國爭端的大事情啊!
高劉二人商議了半天,最後決定穩妥為主,下令大軍擺開作戰的架式,等著契丹人的到來,看看究竟他們搞什麽鬼!
於是,在契丹人到來之後,兩軍對峙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耶律大人!看看我靜江大軍風采如何?”蕭雅哥一身閃亮鎧甲,騎在黑色駿馬之上威風凜凜的揚起馬鞭大叫:“恐怕對麵的宋軍都給嚇傻了吧?”
耶律阿思的目光卻停留在對麵的宋軍身上:“蕭元帥的威風還是以後再擺吧,要知道咱們可不是來打仗的啊!”
蕭雅哥大笑:“咱們越是威風,他們不就越容易中計麽?”
這事情要從幾天前說起。自從女真人閃電般直逼真定府之後,蕭雅哥與耶律阿思就帶著兩萬靜江軍沿著女真人走過的道路進入了宋境。事實上,與蕭雅哥等預料中的一樣,由於女真人的焦土政策執行得非常完美,一路上隻剩下了殘桓斷壁和跑不掉的婦孺,所以他們走得相當輕鬆,穿州過府如履平地。而且由於這一塊的宋軍主力全部追著女真人去了,所以靜江軍除了受到潰散的小股宋軍騷擾外,就再也沒有遇到任何威脅。當然,靜江軍這一次的任務並不是打仗,畢竟契丹人沒有任何必要出來拚命,遼宋兩國多年的和平安逸還是來之不易的。
“我們就是拖!把疑神疑鬼的宋軍給拖住,順便告訴宋國朝廷其實我們是來幫助他們滴。”耶律阿思笑著對蕭雅哥說:“所謂漁人之利,恐怕就是咱們現在這個樣子了。”
眼下兩軍對峙,一副磨刀霍霍的景象。
“對方主帥要求陣前對話,高帥,你坐陣,我去!”劉長照覺得自己的脾氣總算比高永河好上一點,在這樣微妙的時刻還是自己出麵比較好!
劉長照策馬來到兩軍大陣對峙的中央,隻見對麵如旋風般衝出一騎,騎上之人盔甲鮮明。待到得麵前,卻覺此人麵目頗為白皙圓潤,顯然不是長年生活於軍旅中的人。
“本帥保定軍節度使,劉長照,不知將軍何人?”
“本官乃是大遼北院同知樞密,耶律阿思!”
劉長照頓時大吃一驚,說起來對麵這人竟然是遼國副相一級的人物,比自己這樣的小人物可是高了不止一級啊!
“耶律…耶律大人!”得知了對方身份後,劉長照覺得自己在氣勢上始終遜色一籌:“此地已是我大宋境內,耶律大人率軍前來,恐怕有違兩國盟約,不知…下官鬥膽,請問耶律大人有何解釋?”劉長照話一說完,突又覺得自己是不是太軟弱了點,好歹這也是俺們大宋的地盤啊,怎麽也要理直氣壯點才對,於是又提高聲音道:“女真人從何而來?我大宋朝廷還未得到遼國的解釋,如今汝等又率大軍入我宋境,莫非女真人是受你們契丹人指使的麽?哼!若你等要戰,這便戰吧!”
耶律阿思擺手大笑道:“劉將軍怕是誤會了!女真人本乃我大遼治下的區區一個部族聯盟。不料該部族狼子野心,竟起兵反叛。不過我天佑皇帝自是英明無比,將女真人驅逐得無處容身。女真人守不住東京道,這才南下的。”
“照耶律大人的說法,這女真人乃是流竄入我宋境的麽?”劉長照冷笑連聲:“我觀女真人行動迅速策劃周密,僅此一點便知其早有預謀。”
耶律阿思詭笑道:“我等大軍到此,乃是一路追蹤女真人而來,目的無非是剿滅此賊,平此叛亂。一路行來,卻見南朝深受其害,嗚唿!若南朝無力應付,我等自然從旁相助,說起來遼宋乃是兄弟之邦嘛!”
劉長照自是不信這番鬼話,畢竟實在太過荒謬了:“就算你等越境剿賊平叛,亦是犯我大宋,哼!說到狼子野心,竟是何人啊!”
耶律阿思忽然收斂笑容,厲聲道:“是不是犯了宋境、違了盟約,豈是你小小一個地方軍節度使說了算的?本官今次來宋,一來協助宋國剿賊,二來就是要到宋國朝廷辨說此事,好讓你大宋朝廷明白,正是你等連年拖付歲幣,導致我大遼無法安撫邊境部族,方才有此禍事!這些話和你說也沒用,我大軍就在此,不日我還要去汴京,你要如何,看著辦吧!”
耶律阿思調轉馬頭馳迴遼軍陣中,隻留下了劉長照一個人在陣前發了好一會傻。
待到劉長照與高永河一商量,竟是走也不妥,打也不妥,真是一個進退失據啊!說起來契丹人雖然越境,可是畢竟兩國之間和平多年,對方不動手,好像自己動手也不合適,誰知道朝廷對這事是什麽一個態度呢?萬一要是先動了手,一迴頭朝廷治自己一個挑起兩國爭端的罪名,好像就有點冤枉。況且對方不是要到朝廷去辯解麽?說起來還很理直氣壯似的,真是打不得啊!可是也不能就走啊!對方說是來剿賊的,對大宋無惡意,但這樣的鬼話能信麽?我們要是下令繼續前進追擊女真人,陣腳這麽一鬆動,要是對麵趁機衝殺過來,那可就大事不妙了。瞧瞧,對麵劍拔弩張的,隨時有可能開打啊!
“高帥!”劉長照就是拿不定主意:“我看我們先在這裏等上一等,趕緊向上報告,這事情馬虎不得啊!”
“正是!”高永河覺得這都什麽破事:“劉帥說什麽就什麽吧,反正俺老高不懂政治,都聽你的。”
當然,無論怎麽說,畢竟四月份就要結束了。而根據帝國的傳統,嗯,或許勉強可稱之為傳統,四月的結束,就意味著細雨霏霏的天氣開始轉而晴朗起來,更意味著想要進行軍事行動的人們,迎來了一個比較好的時機。
竺名時此時正帶著幾名將領漫步在真定府的城樓上,事實上,目下的真定府氣氛非常緊張,然而竺名時卻失去了前幾天那種煩躁到歇斯底裏的狀態,變得有點冷靜起來。之所以出現這種轉變的原因,或許隻是因為他在前段時間發了太多的火,人往往在情緒大發泄後,會進入一個比較冷靜的時期。
本來為將者具有冷靜的情緒應該是一件好事,但非常令人遺憾的是,竺名時並不認識一個叫“列寧”的人,而那個人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在任何戰爭中勝利屬於誰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由那些在戰場上流血的群眾的情緒決定的。”眼下整個帝國都已經被這場突然到來的戰爭所吸引,而作為主戰場的河北西路更是因為女真人的屠殺變得異常的群情鼎沸,各州府都在磨刀霍霍準備與敵人血戰到底。因此,竺名時這種完全脫離戰場氛圍的情緒來得就似乎有點不太適宜,以至於他作出的戰略判斷也發生了那麽一點點不符合戰局的偏差。
“本帥認為,敵軍行動迅速來去飄忽。”竺名時站在城樓上遠眺,一副專注的神色,而事實上現在城外什麽東西也沒有:“我們最穩妥的辦法就是穩固防守,以不變應萬變,陳將軍,眼下集中到真定府周圍的我大宋軍隊,有多少人了?”
“竺帥,眼下各地入援軍隊總計七萬之多。目前全部在真定府的外圍城池,形成拱衛之勢。”年邁的老將軍陳達在竺名時的身後有條不紊的迴答:“甘忠將軍兩萬人進駐真定西南的獲鹿,甘厚將軍一萬人進駐真定西北的靈壽,此外來自邢相二州的援軍兩萬人,由左侍禁高繼荀帶領,日前也抵達東南麵的石邑。其餘將近兩萬召集入援的鄉勇弓役,則布置在我們的防禦正麵,即東北方向!”
其實類似的問題竺名時已經不是第一次問了,但竺名時一直不厭其煩,畢竟每次聽到有如此眾多的軍隊在自己的周圍,竺名時都會有種莫名的安全感:“如此甚好,我真定可稱為固若金湯,待到安肅等三軍趕迴,什麽女真野人,都要滅亡在真定城下!”
陳達望著竺名時高大的背影,猶豫道:“竺帥之見,末將讚同。隻不過剛剛從前方傳來的消息,女真人渡過木水後不再前進,似乎在等待什麽。末將以為其意難測,不得不防啊!若竺帥撥給我五千兵士,末將願一探敵營,試一試女真人的兵鋒。”
竺名時愕然迴首:“什麽意思?他們動作越慢,不就越容易被咱們合圍嗎?陳老將軍,不要疑神疑鬼,要像本帥一般冷靜才行啊!至於什麽探敵營的話還是不要說的好,您都一把年紀了,怎麽比本帥還衝動呢?”
******
陽光下,旌旗招展,刀槍閃亮,上萬人的隊伍正沿著寬闊的官道向前移動。這支隊伍,乃是大宋邊境的主力部隊――安肅軍。
看著疲倦的隊伍如同蝸牛般的行進速度,安肅軍節度使魏能騎在高頭大馬上不住的搖頭苦笑:“就這種速度,三軍裏麵居然還是我們最快!這還打的什麽仗呢?”
說起來,其實魏能非常無奈。大宋缺馬啊!缺馬的程度已經到了就算是純粹的馬軍,也要兩人一騎的地步。更何況馬步混合的安肅軍呢?安肅軍一萬三千多人,馬隻有八百多匹,加上一些牛和驢子拉著裝備輜重,整個隊伍行進的時候怎麽也快不起來。而且多年來安肅軍從未組織過萬人規模的外出訓練,因此這一次長途追擊敵軍,安肅軍的各個部隊都顯得混亂不堪,甚至在經過定州的時候,一支在右翼負責警戒的營隊,還可笑的發生了迷失道路的低級錯誤。
盡管如此,安肅軍還是走在了順安、保定二軍的前麵。眼下,安肅軍的前鋒距離木水已經不到十裏的路程。
“稟報大帥!”一名偏將策馬前來,行禮道:“前鋒營截住了一小隊人,為首者自稱真定府司戶參軍,求見大帥!”
“尹材?”魏能當然認識真定府裏的這號人物:“他居然沒死?”……
尹材當然沒死,事實上他最近的運氣算得上不錯。幾天來尹材帶著自己那一小隊人在女真軍的附近轉悠,而令他自己也感到驚奇的是他們並沒有被女真軍的外圍探哨所發現,甚至還偵知了一個消息。當然,這個消息是針對安肅軍的。
“尹大人是說女真人趟過木水後,就停止前進了?”魏能奇怪的看著尹材:“他們不是要速戰速決,拿下真定府麽?怎麽眼看著我們就要追上了,他們反而停了下來?”
“是的!”尹材的官雖然與魏能同級,但值此危急時刻還是廢話少說的好:“他們在木水南岸集結,想來卻是想等咱們大宋的邊境三軍。”
魏能的臉色變得嚴峻起來,他敏感的覺察到這個消息帶著某種危險的氣息,或許將關係到整個戰場的形勢。“本帥認為我們必須繼續前進,直到與女真人遭遇!”魏能思索了半晌後作出了自己的結論以及解釋:“女真人必定是想已逸待勞,在木水河畔解決身後之敵吧?哼,我等此時兵力雖然單薄,但後麵還有跟上來的順安、保定二軍,加起來人可不少。況且大家中間隔著木水,女真人的騎兵也不能發揮全部實力,本帥認為我等可以一戰。”
尹材默然片刻,道:“魏帥所言自有道理,然本將認為關鍵還是後麵的二軍是否真的可以在戰鬥開始後趕到,若是有失,則後果不堪設想。”
魏能大笑,抽出身上的長劍,朝天空揮舞了一下:“大丈夫馬革裹屍,又何懼前路風雨?女真人毀我大宋如畫江山,我這便去瞧瞧,他們究竟生得怎樣一個三頭六臂。”魏能說罷忽然高歌一曲,悲涼蒼勁的歌聲惹得不斷從附近經過的士兵高聲應和。
尹材擊節歎道:“自古燕趙多豪強!得魏帥如此悍勇,我大宋又怎會敗於蠻夷之手?”
魏能一勒馬頭,囑咐旁邊的傳令校官:“命令各部隊放緩前進節奏,向中央主力靠攏,另外派人聯絡順安、保定軍加快趕來。嘿!決戰,就在木水河畔!”
******
陽光下,官道上,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盡頭。而官道的兩邊,青色的田地顯示著蓬勃的生機,隻可惜,由於戰火的波及,似乎這些田地再也無人打理。
“叫他們走快一點!再這樣慢慢吞吞的本帥就要抽你的筋!”高永河騎在馬上甩動著馬鞭,對伏跪在地上的偏將連聲怒喝。
“好了,高帥!沒必要這麽大火氣。”劉長照策馬來到高永河的身旁,溫言道:“再打他也沒用,算了吧!”
說起來順安、保定二軍走得這麽慢不是沒有原因的。打一接到雄州告急的消息,高永河就帶著過萬的順安軍出發前去營救雄州,劉長照也帶著保定軍主力迅速的出發了。隻不過事出突然,兩軍都是匆忙組織了一下就出發,大批的糧草、裝備都沒有攜帶,以至於追擊女真人到了定州之後,這兩軍就難以為繼了,不得不多停留了兩天,等待隨後運到的補給物資。就這麽一耽誤,結果兩軍就落到了自身攜帶了充足糧草的安肅軍身後,並且一路行來似乎距離還越拉越大!
對於這樣的情況,已經把兩軍合二為一的高永河與劉長照,當然心急如焚,不斷的要求大軍加快腳步,隻是似乎這樣的要求一直沒有太多的效果!
“稟報大帥!”一名斥候統領神色古怪的向兩位長官報告:“後衛營說…有一支軍隊…好像是契丹人,追在咱們後麵!”
“嗯?”高永河盯著斥候,狐疑道:“契丹人?哪來的契丹人?怎麽過來的?”
劉長照閉目沉思。忽然道:“此事非同小可,契丹人居然越過遼宋邊境尾隨我大軍而來!此事關係到兩國的盟約和交情!高帥,要慎重啊!這事情可是要驚動朝廷的。”
高永河愣了愣:“難道契丹人想趁火打劫麽?”……
天色已到晌午,盡管現在是初夏,但陽光已經開始變得相當的火辣。然而現在的高永河與劉長照無暇顧及火辣的太陽,眼下他們的心情多少有點忐忑不安。因為在他們二人,哦,應該說宋軍大陣的對麵,過萬的契丹大軍擺開了即將衝鋒的陣式。這一刻,整個大地上到處都是馬嘶人叫,一片鬧騰。
事實上,接到了自己後麵尾隨著一支契丹軍隊的報告後,高劉二人就一直出於疑神疑鬼的狀態中。照理說契丹人應該不是和女真人一路的,當然也不能排除契丹人與女真人勾結的可能。可是就算契丹人勾結了女真人,也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告訴天下他們是契丹人啊?這可是要引起兩國爭端的大事情啊!
高劉二人商議了半天,最後決定穩妥為主,下令大軍擺開作戰的架式,等著契丹人的到來,看看究竟他們搞什麽鬼!
於是,在契丹人到來之後,兩軍對峙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耶律大人!看看我靜江大軍風采如何?”蕭雅哥一身閃亮鎧甲,騎在黑色駿馬之上威風凜凜的揚起馬鞭大叫:“恐怕對麵的宋軍都給嚇傻了吧?”
耶律阿思的目光卻停留在對麵的宋軍身上:“蕭元帥的威風還是以後再擺吧,要知道咱們可不是來打仗的啊!”
蕭雅哥大笑:“咱們越是威風,他們不就越容易中計麽?”
這事情要從幾天前說起。自從女真人閃電般直逼真定府之後,蕭雅哥與耶律阿思就帶著兩萬靜江軍沿著女真人走過的道路進入了宋境。事實上,與蕭雅哥等預料中的一樣,由於女真人的焦土政策執行得非常完美,一路上隻剩下了殘桓斷壁和跑不掉的婦孺,所以他們走得相當輕鬆,穿州過府如履平地。而且由於這一塊的宋軍主力全部追著女真人去了,所以靜江軍除了受到潰散的小股宋軍騷擾外,就再也沒有遇到任何威脅。當然,靜江軍這一次的任務並不是打仗,畢竟契丹人沒有任何必要出來拚命,遼宋兩國多年的和平安逸還是來之不易的。
“我們就是拖!把疑神疑鬼的宋軍給拖住,順便告訴宋國朝廷其實我們是來幫助他們滴。”耶律阿思笑著對蕭雅哥說:“所謂漁人之利,恐怕就是咱們現在這個樣子了。”
眼下兩軍對峙,一副磨刀霍霍的景象。
“對方主帥要求陣前對話,高帥,你坐陣,我去!”劉長照覺得自己的脾氣總算比高永河好上一點,在這樣微妙的時刻還是自己出麵比較好!
劉長照策馬來到兩軍大陣對峙的中央,隻見對麵如旋風般衝出一騎,騎上之人盔甲鮮明。待到得麵前,卻覺此人麵目頗為白皙圓潤,顯然不是長年生活於軍旅中的人。
“本帥保定軍節度使,劉長照,不知將軍何人?”
“本官乃是大遼北院同知樞密,耶律阿思!”
劉長照頓時大吃一驚,說起來對麵這人竟然是遼國副相一級的人物,比自己這樣的小人物可是高了不止一級啊!
“耶律…耶律大人!”得知了對方身份後,劉長照覺得自己在氣勢上始終遜色一籌:“此地已是我大宋境內,耶律大人率軍前來,恐怕有違兩國盟約,不知…下官鬥膽,請問耶律大人有何解釋?”劉長照話一說完,突又覺得自己是不是太軟弱了點,好歹這也是俺們大宋的地盤啊,怎麽也要理直氣壯點才對,於是又提高聲音道:“女真人從何而來?我大宋朝廷還未得到遼國的解釋,如今汝等又率大軍入我宋境,莫非女真人是受你們契丹人指使的麽?哼!若你等要戰,這便戰吧!”
耶律阿思擺手大笑道:“劉將軍怕是誤會了!女真人本乃我大遼治下的區區一個部族聯盟。不料該部族狼子野心,竟起兵反叛。不過我天佑皇帝自是英明無比,將女真人驅逐得無處容身。女真人守不住東京道,這才南下的。”
“照耶律大人的說法,這女真人乃是流竄入我宋境的麽?”劉長照冷笑連聲:“我觀女真人行動迅速策劃周密,僅此一點便知其早有預謀。”
耶律阿思詭笑道:“我等大軍到此,乃是一路追蹤女真人而來,目的無非是剿滅此賊,平此叛亂。一路行來,卻見南朝深受其害,嗚唿!若南朝無力應付,我等自然從旁相助,說起來遼宋乃是兄弟之邦嘛!”
劉長照自是不信這番鬼話,畢竟實在太過荒謬了:“就算你等越境剿賊平叛,亦是犯我大宋,哼!說到狼子野心,竟是何人啊!”
耶律阿思忽然收斂笑容,厲聲道:“是不是犯了宋境、違了盟約,豈是你小小一個地方軍節度使說了算的?本官今次來宋,一來協助宋國剿賊,二來就是要到宋國朝廷辨說此事,好讓你大宋朝廷明白,正是你等連年拖付歲幣,導致我大遼無法安撫邊境部族,方才有此禍事!這些話和你說也沒用,我大軍就在此,不日我還要去汴京,你要如何,看著辦吧!”
耶律阿思調轉馬頭馳迴遼軍陣中,隻留下了劉長照一個人在陣前發了好一會傻。
待到劉長照與高永河一商量,竟是走也不妥,打也不妥,真是一個進退失據啊!說起來契丹人雖然越境,可是畢竟兩國之間和平多年,對方不動手,好像自己動手也不合適,誰知道朝廷對這事是什麽一個態度呢?萬一要是先動了手,一迴頭朝廷治自己一個挑起兩國爭端的罪名,好像就有點冤枉。況且對方不是要到朝廷去辯解麽?說起來還很理直氣壯似的,真是打不得啊!可是也不能就走啊!對方說是來剿賊的,對大宋無惡意,但這樣的鬼話能信麽?我們要是下令繼續前進追擊女真人,陣腳這麽一鬆動,要是對麵趁機衝殺過來,那可就大事不妙了。瞧瞧,對麵劍拔弩張的,隨時有可能開打啊!
“高帥!”劉長照就是拿不定主意:“我看我們先在這裏等上一等,趕緊向上報告,這事情馬虎不得啊!”
“正是!”高永河覺得這都什麽破事:“劉帥說什麽就什麽吧,反正俺老高不懂政治,都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