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整天的行進,直到傍晚,龐大的隊伍在離太原城八裏處分道揚鑣,楊翼帶著賜胡軍在這個地方安營紮寨,曾布帶著官員和隨從迴到太原城裏。

    駐軍的地方是曾布特意選擇出來的,並被他命名為河東整訓大營,是一個開闊的丘陵地帶,既有樹林,也有溪水,附近的村落比較稀少,是一個理想的駐紮場所。

    胡人們顯然習慣了這種流浪的生活,不需要楊翼多加督促,隻花了一個多時辰就將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帳篷搭好,並且按照楊翼的要求在營地周圍打上了木樁。

    楊翼把具體的事務都交給了王有勝幾個辦理,因為直到這時,他才非常明顯的感覺到了自己對軍事知識的不足,比如對帳篷的排列布局、營門的設置要求、旗幟的豎立、各方向上的哨衛安排等等他都一無所知。況且像王有勝一幫人雖然來自中央禁軍係統,畢竟隻是基層軍官,基本上平日都是幹護衛的活,對於以上類似的工作,也隻是模模糊糊的知道一些,很難說能幫上多少忙。

    是夜,楊翼和一幹親衛就在大營中歇息,但楊翼怎麽也不能安下心來。

    “武館的幾個人根本就不懂帶兵,王有勝看來也不熟悉,我自己完全是兩眼抹黑。”楊翼數著指頭算來算去:“那些胡人倒是和遼夏衝突不斷,可是一時間肯定不能委以重任,畢竟他們也沒有經曆過真正的軍隊啊。”

    楊翼思來想去不得要領,最後隻有無奈的等待天明,“或許,應該先看看河東路其他部隊的情況再說吧。”

    第二天一早,楊翼就把營地的管理事務扔給了王有勝,自己帶著幾人迴到了太原城。本來是想迴督軍衙署的,但進城門的時候衛兵通知他應該先去經略司,曾布有請。

    “楊大人來得好早啊!”迎出來的曾布在大門處陪著楊翼往裏走。

    “不知道曾經略有何事,一早就通知下官到此。”楊翼客氣的迴話。

    “有人來拜會楊大人。”曾布笑笑道:“其中一些是河東路的地方官,還有幾個從朝中來,都是為了冬訓事宜來的。”

    跟著曾布進了經略司的議事大廳,隻見十幾個各級官員服飾的人正坐在此處喝茶閑聊,原來竟已等候多時了。隨著曾布一一引見,大部分都是河東路各地的軍事守備官員,楊翼這時才明白,原來河東路的各級軍政體係比較複雜,有些州府以知州統管軍事,有些州府卻是安排了都巡檢使或者防禦使這樣的職位來主管軍事,長長的各種官名和差遣聽得楊翼一陣頭暈。另外還有四人是朝廷任命的賜胡軍指揮使,是來向楊翼報道的,同時還帶來了大批武器裝備。要知道樞密院中派係林立,這四人估計也是經過了各方的一番鬥爭和妥協才會任命到此,楊翼身為上司,但在朝中根基尚淺,所以還是要對他們客客氣氣。

    相互行禮完畢後,各人就座攀談起來,內容無非是或明或暗的探詢楊翼此次代表朝廷督訓河東的真實目的,以及將采取什麽樣的行動。楊翼對於他們的探詢是心知肚明,但實在是自己確實沒有什麽好說,計劃是有可是也不能明著說出來,所以一直打著太極拳極力的迴避要害。

    不過談話中楊翼卻對三個人發生了興趣,這三個人分別是麟州、府州、豐州三個地方的軍政主管訾虎、折克行和張構(經考證確實是這三人,花了我很長時間,所以更新慢了)。麟、府、豐三州地界相連,位置大概在後世的陝西北部。此三州中除了府州在長城以東,麟、豐二州均在長城以外,其西與西夏接壤,其北與遼國西京道連界,地理位置極為特殊,在河東一路中,這三州是最為要害之地,可以說是太原府、延安府的外屏,而太原、延安又是中原之屏障,所以這三州曆來為軍事重鎮,雖然所轄之地並不廣闊,但朝廷對此處守臣的委派卻極為重視和謹慎。

    “楊大人!朝廷建立賜胡軍有何益處?區區兩千人能有何用?”說話的是訾虎。

    對於訾虎的情況楊翼是最有興趣的,因為陝西曾經出土過一塊曆史事件石刻,楊翼看過拓本,其上有文“夏寇麟州,虎敗之,此地”,楊翼一直認為這個虎就是指訾虎,現在終於有了求證的機會。

    楊翼直接詢問道:“訾大人,聽聞曾大敗夏軍,容本官無禮,卻不記得是哪一年的事了。”

    訾虎一愣,這件事實在是他一生中最輝煌得意的一件事,當年朝廷嘉獎極厚、民間好評如潮,怎麽這樞密院來的大人竟然不知道嗎?於是老實作答:“元豐六年五月,大人何故相詢?”

    楊翼心中大樂果然是你啊!我的猜測真是有夠準。臉上不動聲色道:“既然訾大人多與遼夏交戰,可知其厲害之處在哪裏?”

    訾虎不假思索道:“那契丹人黨項人,地居西、北苦寒荒涼之地,民風甚悍,不事農耕,皆以騎射為立身之本,每有戰事召之即來,攻則急如閃電、分進合擊,退則來去如風、化整為零,特別是鐵鷂子,尤驍健,倏然百裏,往來若飛,若論騎兵,我大宋軍隊遠不及其。”

    “有理啊!”楊翼是真心讚歎:“可是當年訾大人擊敗夏軍,是否在野外呢?”得到訾虎的肯定後又接著說:“究竟訾大人依照何種方法,才能打敗犀利的黨項騎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訾虎驕傲道:“我大宋軍隊雖然在馬上處於下風,可我等武器精良、士氣旺盛,最重要處,乃是當時形勢使然,夏軍非吃掉我部不可。”環顧一下四周,見人人都望著自己,不覺提高聲音:“我部結陣以待,以刀槍成林溝壕如麻,抵禦衝擊,輔以弓弩飛石,耗其生員,方拖住夏軍一日一夜,再以騎兵為鉗,左右合擊,方得大勝。”

    楊翼笑道:“由是觀之,乃我大宋戰陣精良之故,隻是為何勝少負多?想來那次貴部能勝,必是因為得以從容部署,若非如此,焉能於野外抵擋夏人一擊?”

    訾虎不服道:“曆來我軍便是如此作戰,雖少勝,然倚城堅器利可固守不失,倚戰陣弓弩可致野戰敗亦能退,此曆代之經驗總結。”

    楊翼笑盈盈的聽完,卻忽然麵容一肅,大聲訓斥道:“我大宋曆代君臣,皆以收複靈武、燕幽為不墮之誌,然數度出兵無功而返,錢糧糜耗不可勝計,天下物議洶洶不絕者,何故?昔日先帝起大軍數十萬,五路攻夏,初時步步為營連戰連勝,誰知待到五路大軍進圍靈武,居然圍靈州十八天仍不能破,此時夏國輕騎四出,遂後路為黨項騎兵所抄,各路大軍陣法再精亦無力對付來去如風的騎兵騷擾糧道,致使糧道斷絕,進而大敗而歸,此戰我大宋損失軍隊竟然達四十萬眾。”

    楊翼停頓一下威嚴的環顧四周,接著厲聲道:“觀爾等之馬步禁軍,全無機動之力,以陣法之精雖守甚善,若要外出攻城掠池,則兵速過緩為敵所察,各部照應不及為敵所趁!進不能長途奔襲,退無法互相保全。各位每日隻想如何防守,難道忘記了祖宗的誌向,我大宋永遠不能恢複靈武燕幽了嗎?”

    此時各人都在低頭思索他的話,當年五路攻夏,宋軍在會戰時確實可以依靠各種戰鬥陣型抵禦騎兵衝擊,再倚仗犀利的武器和人多取得勝利,然而對於往來迅速的騎兵騷擾後方根本無力應付,如此說來,宋軍確實不具備深入敵方作戰的能力。

    楊翼這番話基本上是後世分析宋軍失敗的言論,此時自己大聲說出來,竟也自覺非常有道理,接著說道:“本官奉旨督促整訓,便要一改我軍之作戰思維,戰陣之利不可失,騎兵之利亦要得,我暫時先將賜胡軍訓出個模樣,明年初春便要與河東路諸軍開展演習,同時教閱各位的訓練成果。各位迴去後,務必加強訓練,本官會經常下去檢查的,諸位千萬不要以為本官好糊弄。”

    忽然楊翼又笑道:“我在樞密院時,聽說延安路有一支騎兵,外出訓練,居然從蘭州到西寧一日往返,真是何等的強悍,說不定到時讓他們到河東路來,和賜胡軍比試一番,各位可要看好了,什麽才是真正的好騎兵,哈!”

    ******

    天剛亮,還縮在羊毛毯子裏的莫日根就被同伴大聲叫醒,他無奈的穿好衣服,“是不是當兵都要這麽早就起床啊?”嘟嘟囔囔的走出帳篷外,隻見前麵的一塊大空地上,各種物資堆積如山,幾個禁軍服飾的人,正在吆喝著剛起床的同伴們排隊領取。

    此時的中軍大帳,楊翼正在和裝備押運官談話。昨晚上楊翼帶著四個指揮使和運送裝備的車隊迴到了大營,然後連夜的清點數目種類,安排今天就要把服裝和基本武器發放到位,至於馬匹等牲畜,基本采用了兀聲延征部人自帶的馬。

    不過楊翼在查看裝備時非常的吃驚,因為當初楊翼沒有說要把胡人軍隊組建成騎兵部隊,所以各種武器這次都一並供應了過來,而宋軍的武器種類確實是非常豐富,既有單兵武器刀、劍、矛槍等,也有許多大型化的攻城器械,而令楊翼吃驚的地方有兩個,所以楊翼找來負責押運的官員前來問話。

    “朝廷一次給了這麽多的裝備,真是大方啊!”楊翼笑嗬嗬的繞圈子。

    那胖胖的押運官姓劉,曾經在軍器監呆過很長的時間,對楊翼的話非常不屑:“我大宋雖然帶甲百萬,但從中央到地方,各地軍工場晝夜開工,是以武器生產富足,這點東西算不了什麽!”

    楊翼吃驚道:“如此眾多的武器,我朝一年需要多少鑄鐵?”

    押運官迴憶了一下說道:“大概有一萬萬三千萬斤吧!”

    根據宋代的一斤相當於後世的六百四十克,楊翼心中大致換算了一下,著實嚇了一跳,原來宋代的鐵產量竟然大到如此的地步,僅在軍事工業上每年都可用八萬多噸,好像比17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初期的鐵產量還高了兩倍有餘,那麽這是不是說明,宋代已經具備了在軍事工業上取得革命性發展的基本條件呢?自己今後說不定要大大的利用一番啊!

    “劉大人,這個是不是拋石機?”楊翼指著一具武器問道。

    押運官奇怪得很,怎麽這位大人好像不學無術啊:“這是火炮啊?”

    楊翼蒙掉了,什麽玩意呀?我知道宋朝有用火器,可你告訴我你這怪玩意是火炮,你當我沒見過火炮嗎?狐疑的問道:“火炮?放火的?”

    這迴押運官終於確定眼前這位大人是真的沒什麽知識的文盲,笑道:“這確實是火炮,因為拋出去的是火yao球,大人剛才所說的拋石機想來是說的是石炮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翼這才明白,這所謂的火炮就是拋石機,拋的是石頭就叫石炮,拋出火球叫火炮,自己是搞誤會了。

    解決了以上兩個疑問,楊翼又詢問了自己不認識的其他器具,這才發現那些怪模樣的東西都是攻城器械,有火車――放火的車,有壕橋――用來過護城河的,還有一種堪稱古代裝甲車的尖頭木驢車,那車子的容量大概是十個人,共有四個路輪。它的車底是空的,所以乘員可以在裏頭推車前進,車頂和兩旁則用生牛皮覆蓋,車頂的牛皮以繩子作為支撐。由於車頂是尖的,車身往兩側傾斜,所以攻城時用這種車,可以減少城上扔下的炮石的破壞力。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一大堆東西。

    我的騎兵不可能攜帶這麽多攻城器械的,不過既然這個時代的工匠有這麽複雜的製作能力,火器確實也在戰鬥中開始運用,且鐵產量這麽高,將來或許能夠改良一些火器運用在戰爭裏麵吧。楊翼這樣想著,對押運官苦笑道:“這些玩意除了給我長點知識,暫時一點用也沒有,全部運迴太原城存放吧,我的劉大人。”

    楊翼送走了押運官,大叫道:“王有勝!”

    王有勝跑過來:“大人有何吩咐?”

    “東西發完沒有?發完了叫他們集合,然後你通知那幾個指揮大人自己把隊伍挑好。”楊翼踱著步子,不管自己懂不懂軍事,反正總要有個開始吧,於是說道:“明天!明天訓練全麵開始,小王,你在禁軍的那一套在我這不頂用你知道嗎?跟著學學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竹飄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竹飄逸並收藏盛世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