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翼沒心情和楊傳香廢話,也沒去飄香別苑,直接把帶迴來的東西擱在飄香摟,就匆忙跑出去找那幾個貢生朋友。不由得他不著急,那幾個窮貢生當初隻是運氣好尋到了一家破舊的客棧勉強安身度日,現在被趕了出去,還能找到什麽地方住呢?楊翼自從來到汴京,說得上朋友的就這麽幾人,張擇端更是楊翼崇拜的曆史藝術名人,此時秋風漸盛,寒意漸長,說不定真的因為潦倒死掉個把人,那可不是什麽好玩的事。

    汴京城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有幾十萬人常住此地,屋宇府邸鱗次櫛比,道路橋梁縱橫交錯,要想忽然間找到幾個人,卻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楊翼雖然心急火燎,不過這道理還是明白的,想來張擇端等人窮得叮當作響,又無一計謀生之長,多半也就是在大街上賣賣字畫、寫點訴狀、對聯之類混口飯吃,所以楊翼哪都不找,直接就往字畫買賣比較集中的幾條街去尋。

    但楊翼這次顯然沒料中,他先從都亭驛向北走,再折向東走過土市子,然後沿著牛行街一直走,這一帶人來人往的,是買賣字畫最集中的地方,可都沒有看到那幾個人的身影。楊翼相當沮喪,心說不會真的出了事吧?來迴幾遍之後,楊翼終於決定放棄了,自己跋涉了半個多月迴到汴京,又馬不停蹄的出來找人,身體和精神上都已經非常勞累,“迴去吧!休息足了再說。”楊翼從牛行街的一個岔口掉頭往南,這是迴飄香別苑的捷徑。

    楊翼正悶著頭繼續往前走,後邊有兩人從他身邊快速超過,隻聽到其中一人說道:“豆腐張,快點走,去晚了,就沒地方聽那脫衣大俠鬧燕雲的故事嘍!”

    話音傳到楊翼耳裏,頗讓楊翼驚訝,“脫衣大俠?那不說的就是我嗎?嘿!我從南京道才迴來,怎麽就有我的故事流傳?哈哈,有點意思。”

    楊翼頓時來了勁,腿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腦子活躍起來,和補了鈣一般。要說任何人聽到市麵上有人說自己的傳奇故事都會來興致,楊翼當然不例外。

    跟著那兩人往南走了一會,楊翼就到了東大街盡頭的新宋門附近(根據考古發現確有此門,跟《新宋》無關),隻見新宋門下人山人海的圍了一個大圈,裏邊似乎有人在折騰著什麽。楊翼仗著身高體壯,用力在人群中擠出條道,好一會功夫終於到了前邊,定睛仔細看去,心頭頓時湧起荒謬的感覺。

    “說此時那時快!隻見那楊翼楊子脫兩手把衣褲一扯,露出全身精壯的肌肉和體毛,便向那貌美如花的契丹公主猛撲過去!”江鞪唾沫橫飛手舞足蹈,講到得意處還拉開上身的儒衫:“便見那契丹公主忽然使出滿天花雨的絕世手法,暗器之後,更有尖刀兩把直往楊翼的下三路要害襲去……”一旁的張擇端手上拿著銅鑼隨著江鞪的情節發展時不時敲上兩聲,石贄和黃炳炎則拿著大盤子站在一邊,盤子裏時不時有銅錢落下。

    原來這夥人自從被楊傳香趕出來後生活是愈發困頓,想去找一個便宜的地方居住,可汴京實乃天下財富匯聚之地,像原來他們住的那種破客棧極其稀少,就算還有也早被他人占了去,無奈之下花了比以往多了兩倍的錢才勉強住進了城南的五嶽道觀,可這樣一來,日常夥食開銷更是捉襟見肘,此時天下讀書人雲集汴京城內,賣字畫寫狀紙的生意在強力的競爭下早已大不如前,幾個人吃了上頓沒下頓真是苦不堪言,眼瞅著省試將近,可卻未必自己能熬過寒秋。

    讀書人的矜持終究是敵不過饑餓的,就算將來有機會進士及第,那也得眼下能繼續生存才行,幾個人於是終於拉下麵子,也不管遭到其他貢生的鄙視,合夥跑大街上說起書來,一開始說三國說聖人應者寥寥,辛苦一天也不一定能混個溫飽,直到十天前蔡京的折子從朝堂上流傳開來,江鞪靈機一動,就開始胡編亂造,把楊翼的故事加上種種香豔無比的猛料,可沒想到居然一炮而紅,香豔刺激的故事情節加上極富現實感的異國情調,讓城中許多沒見識的人聽得如癡如醉不能自拔,連著幾天下來,便在這新宋門附近打響了名聲,每天前來聽故事的販夫走卒那叫一個多如牛毛,天還早就開始有人搶位置,張擇端等人當然也小小的發了筆財,至少能夠買上幾件寒衣準備過冬。

    楊翼混在觀眾之中越聽越是覺得荒謬,他是現代過來的人倒也不生氣,畢竟人要紅得有緋聞嘛!不過這些色情故事從幾個好友口中說出來,實在是讓他覺得哭笑不得,心下大歎誤交損友啊!

    就這麽過了半個時辰,隻聽江鞪一聲斷喝:“究竟這楊翼和契丹公主竟在那密室之中做出了些什麽事情,但請各位客官且聽下迴分解!”張擇端立時將銅鑼敲得咚咚作響:“各位好心的朋友,大叔大嬸!捧場的給錢,給錢就有精彩奉獻啊!”

    觀眾們帶著意猶未盡的神態議論著散去,幾個人眉開眼笑的數著錢,忽然就見到一個彪形大漢出現在麵前。

    “啊!子…子脫!”張擇端驚惶失措,便要逃跑,被楊翼一把抓住領子,頓時麵紅過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江鞪等人尷尬無比,走也不是,打招唿那是更加不好意思。

    “幾位兄台!”楊翼笑罵道:“真是才高八鬥啊!不如請各位到我府上講上一講,在下要是聽得高興,把這故事刊印成冊,恐怕一定是洛陽紙貴喲!”

    ******

    “真舒服啊!”望著升騰的水汽,躺在大木桶裏的楊翼呻吟一聲:“楊傳香考慮真是周到,這飄香別苑經過一番改造,確實稱得上富麗堂皇,連那些下人都特別會侍侯人,這水溫剛剛好,我還真舍不得起來啊!”

    自從那天找到了張擇端等人,楊翼便全部把他們安排在飄香別苑裏住下,那幾人素來知道楊翼為人豪爽豁達,尷尬了一陣便也處之泰然了。

    飄香別苑中丫鬟共有十五名,加上園丁、廚子、家丁、門房等等,下人一共有三十多人,服侍這幾個整天忙於複習的家夥絕對綽綽有餘。

    有錢就是好,幾天下來,舒適的生活讓每個人都精神煥發,離科舉就隻剩半個多月,解決了生活問題的他們開始感受到時間的緊迫,每天都刻苦用功到很晚,並且早上相約起床後一起在早餐時交流心得。楊翼則喜歡早上起床後在丫鬟的侍侯下舒舒服服的洗個熱水澡,然後再去參加早餐會,隻不過舒適的泡澡讓他次次都遲到。

    “子脫!又來晚了喲!”張擇端喝著一杯清茶,心裏讚歎,真是好茶呀!

    “既然試策論,想來博覽群書者甚有優勢。”黃炳炎道。

    “哦!”江鞪不以為然:“即便策論,又可脫離自王安石相公以來流行的八股之道嗎?天下事,早有聖人言於前,隻要熟讀四書,行文符合八股要求,卻未必需要博覽群書才作得這策論。所以這文章最好還是采用八股的形式”

    楊翼這下來了興趣,明清的科舉才規定用八股文,難道宋朝也要求用嗎?不過據說八股文產生於宋代王安石的製義,莫不是此時的科舉雖然不硬性規定要用八股,但八股的文風卻已經成為主流了.

    這陣子楊翼一直在研讀四書五經,因為這肯定是考試的基礎,不過八股行文自己卻不是很通曉,畢竟自己雖然是考古專家,可考古其實偏重於一些精密的物理和化學應用,比如說碳14測定的應用、地質年輪的選取劃分之類,對於國學上的研究卻不是非常深入,最多隻能說對某些重點知識達到了解的程度,八股的意思楊翼是知道的,可具體行文的要求他有點朦朧,當下虛心求教:“八股乃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可如何施行之,想來別鶴兄定是此中高手,卻要不吝賜教了。”

    一幫人大為驚訝,這楊翼經常有獨特的學術見解,每常言人之未言,詩詞吟詠仿佛隨手拈來,無處不顯示其有過人的才華,怎麽自從王安石提倡八股,以至天下文章群起仿效後,居然還有不知道的人嗎?江鞪更是以為楊翼故意取笑,心下不快。

    楊翼尷尬一笑:“是這樣,諸位兄台參加大小考試無數,自然對八股了若指掌,可我楊翼卻是從未有過功名,書讀了不少,文章也寫過一些,可之前不用考取功名,卻為何要用到那八股的格式?故生疏之極,但請各位兄台解惑。”

    江鞪方才釋然,道:“破題乃是用兩句話將題目之意破開,承題是承接破題而說明之。起講為議論之始,首二字用“意謂”、“若曰”、“以為”、“且夫”、“嚐思”等開端。“入手”為起講後入手之處。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方才是正式議論,以中股為全篇重心。在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共八股也。”

    石贄補充道:“子脫兄且要明白,八股行文極為注意章法與格調,說理之時,當似散文,可又必須能與駢體辭賦合流,多用聖人之言引證之,方才是花團錦簇之好文章啊!”……

    這樣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過了下來,楊翼除了要每天看看聖賢書,還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騎馬射箭,他是經過後世那種更加殘酷的考試的人,對於罪惡的應試教育卻也頗有點心得,走起捷徑來還算有點門道。他一方麵加強對於基礎上比如四書五經的背誦,另一方麵讓楊傳香花錢找來曆屆科舉的考試題目和優秀文章進行研讀模仿,同時每天睡前都要迴想自己在後世學到的那些宋朝之後的詩詞歌賦,連洗澡的時候,也要充分迴憶後世對於宋代的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得失的評論。

    對於這樣的生活,楊翼不時的感到非常的諷刺,自己在後世就遭受到了應試教育的折磨,想不到來到這一千年前,卻還是要再經受一次非人的考驗。不過楊翼並不敢懈怠,現在他名聲在外,朝中重臣的保舉是一種極大的壓力和動力,加上他本身作為一名現代的博士,怎麽也不肯對這些前人伏輸,所以日子苦是苦,楊翼也隻當作是一種充實。

    這段時間楊傳香忙於生意,也沒有前來探視,隻是有時會叫夥計送來一些新鮮的補品,這些補品隻是供給楊翼一人的,卻被張擇端等人一齊分吃,當然是僧多粥少!

    秋意越來越濃了,汴京終於在深秋的寒風中迎來了天下學子的高度矚目,而朝堂上新舊兩黨在司馬光的逝世後鬥爭更加白熱化,新一次的科舉無疑讓雙方都寄予了很大希望,誰都夢想著新生的官場血液能盡快改變各自的力量對比。

    崇政殿內。

    皇帝趙洵今天沒有參加早朝,因為他向高太後說自己興致高昂,今天想要好好的讀讀書,於是高太後便破例同意他跟著自己的老師範純仁在禦書房裏學習。

    “科舉之意義何在?”趙洵這樣的發問。

    範純仁雖然是師長,卻依然要對天子保持臣下的禮數,恭恭敬敬的答道:“那是要為陛下招攬天下的人才,他們都會是陛下的臣子。”

    “哦?”年幼的皇帝心裏想:“隻是不知有多少是我的臣子,又有多少是太皇太後的臣子?”

    ****

    注意:有些學者從構成八股的各種成分如破題、對偶等方麵來追論八股的起源,2 也有的學者從原始結構和義理來源溯其遠祖,3 從而把八股的萌芽追溯到明初、元、宋乃至於唐、漢、戰國、春秋,不一而足。本文不擬細探八股文的源流,也不欲明確係年八股產生的時間,因為這裏首先涉及到一個標準的問題,4 即首先要確定什麽是標準、典型的八股文?如果說入語氣、用排偶即為八股,則宋人文天祥乃至王安石的經義文已經是八股了;如果說對偶句段為八方為八股,則清代製義亦非全是八股.

    ---謝謝各位細心讀者的指正,八股文產生的年代需要考證,但確實隻有明清的科舉方才硬性規定,不過北宋時期已經開始大力提倡八股的寫作,所以我已經對第二十三章暖窗作了修改,在中間增加了一段,其內容為:由於當時的流行,所以才探討起了八股文,但朝廷並不硬性規定.再次對各位讀者表示謝意,請多多指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竹飄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竹飄逸並收藏盛世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