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歡聚的夜晚
颯爽女俠帶港口空間穿六零 作者:梅東南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頓飯一直吃到八點半,吃了倆小時,大家聲音不高,盡量輕聲說話。
連曉敏聽著朋友們訴說著這兩年多的一些事,覺得十分溫馨。
很好,這三個小家庭都過得美滿,沒遇著什麽困難事,這兩年多都順順利利。
趙利民還提起了豆包和王新田的近況,這倆人,陸續都去公社的運輸隊工作了。
新田哥是結婚最早的,四年半抱仨小娃子!兩個小閨女,一個兒子。
豆包也有兩個孩子了,一兒一女,現在他媳婦常禾苗又有身孕了,約摸年底能生下第三胎。
連曉敏聽得一愣一愣的,這個年代可真是啊,都是一串串地生娃,難怪後世開展計劃生育啊。
也沒幾年了,好像她穿越之前那個世界,記得是1980年開始全麵限製生二胎。
那還有六年時間了。
她拍拍玉芳的小肩膀:“玉芳,你要生幾個娃?如果想多生幾個,得趁早啊!”
玉芳拍了她後背一巴掌,還以為曉敏是跟她開玩笑。
最讓連曉敏驚訝的事情是,姑姑又生了一個兒子~
現在已經一歲啦,都會在大炕上扶著牆,來迴粗溜粗溜地走了!
她迴憶了一下,姑姑家的老五墩墩是70年夏天生的,今年正好四歲。
那年還下了一場大暴雨,有一處地方發了大水,連曉敏還悄悄救災去呢,結果在洪水中救了王多和錢大喜。
墩墩就是那一年生的。
73年夏天又生娃,這是隔了三年又生了老六,厲害!
主要是第二胎生了三胞胎,一下子加快了進程~
玉芳說,老六的小名叫年年,是個特別淘氣的小子,一點也不聽話。
打他小屁股,他還衝你嘿嘿笑,該咋樣還咋樣。
連曉敏不禁咂舌,李記幼兒園,又添新成員!
不過想想也是,連秋萍跟陸冠傑同歲,去年夏天,那才28歲,說不定今後還得繼續生第七個娃呢~
正好湊一組葫蘆娃。
姑姑家隔壁的鄰居鄭家,就是生了十多個孩子,在這個時代,生十個、八個孩子這種事,確實還挺平常的……
聊了不少三道溝的事,黃立原老家還有一個老母親和一個小弟,他和玉芳經常迴村子,說了些親戚家的事情。
村裏最近的親戚,就是張家了。
勝利大伯還挺有官運,又升官了,在縣城的物資局當二把手,現在也住在城裏。
但是他每周末都迴家,畢竟老爹老媽在家,身體也不太好。
剛去上任不久,一大家子也不能搬過去,就他一個人住在縣城分的房子。
他家的老五張文兵,去年就如願去當兵了。
老六小狗子,也就是張文祥,今年十五了,在公社讀初中,還是老樣子,皮得不行。
張春秀嫁了個軍人隨軍去了,後來生了一個閨女,上次過年時迴家探親,還見著了,一家過得也還行。
又說到三道溝的知青們,有幾個人,家裏想辦法,給調迴了城。
大部分人還是老樣子,留在村裏繼續上工。
連曉敏想起來,她還救過一個知青,叫譚如鬆。
對方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那年才六歲,本來是讓哥姐給扔了,被他找了迴來,就住在孫學豐公社的家裏。
後來,譚如鬆也跟著沈春橋做點小黑市的買賣,不少掙錢,足夠他換口糧,養著弟弟。
孫學豐當初跟著連曉敏離開,到香江定居了,就把自己家的房子托付給表弟。
不過還是拿一間屋子,繼續給那個叫寶根的孩子住。
反正空著也是空著,一切有沈春橋照料,這樣也方便譚如鬆經常到公社看望弟弟。
九點半,實在有點晚了,朋友們陸續迴家,可不能一塊出門,一組一組分著離開。
趙利民抱著已經唿唿睡著的小寶,嚴海霞抱著用被單裹著的小蘿卜,兩個人先迴去了。
反正曉敏會多待些天,還有見麵的機會。
隨後,謝玲和林有樹抱著孩子第二組走。
連曉敏把他們倆先帶到隔壁自己睡覺那屋,拿出一條麻袋的東西,讓林有樹一會兒擱在車上。
“這是給你們的禮物,迴家再慢慢看吧!”
林有樹連連感謝,眼圈有些泛紅。
輕聲說:“連師傅,我當初買工作跟你借的錢,按月都交給了你姑姑,這剛還完,又欠你一個大麻袋……我欠你的,一輩子都還不完……”
連曉敏拍拍他的肩膀,讓他別放在心上。
隨後,又掏出一個牛皮紙袋,遞過去,悄聲說:“這是李闖、沈援朝還有鍾民送你的禮物,裏麵還有一封信,信你迴去看完就趕緊燒了。”
林有樹一瞬間,熱淚全都滾了下來。
他壓著嗓音問:“他們,真是被你救走了吧!都到那邊去了?真好……連師傅,我迴家再看信。”
“……你幫我捎句話,謝謝他們,我會永遠記得知青點的這幾個好兄弟!”
連曉敏點點頭,答應會轉達的。
她把林有樹和小玲子送出去,最後迴了屋,叫玉芳和黃立原再過來隔壁這邊拿東西。
也是一條麻袋,另外還有一個背筐也裝滿了。
都是些生活過日子需要的物資,也沒啥太值錢的。
最後單獨拿出一個膠片照相機,交給玉芳,包裝一概沒拿,又給了她十多卷膠卷。
黃立原當列車員這兩年跟著火車走南闖北,見多識廣,說自己會用!
他們單位的宣傳幹事就拿這個拍照片來著,他在旁邊看著,還問了不少問題。
連曉敏笑著說:“相機給你們,今後給家人都拍拍照片,洗相片可以直接去照相館,別心疼錢,這是記錄,是迴憶。”
兩個人珍惜地收起來,裝到玉芳的一個挎包裏,這東西可太昂貴了,估計的值他們倆一年的工資。
他們問曉敏哪天迴家?
連曉敏想了想,後天是星期六,玉芳下午下班後,也可以迴三道溝,第二天是星期天休息。
那就這樣說定,星期六晚上都迴去,玉芳六點多鍾就能到家,正好提前先跟家裏打個招唿,有個準備。
連曉敏要晚上夜深人靜了再迴去。
黃立原和玉芳推著車子悄悄出了院門迴去了,心裏隻期待周末迴三道溝,一家人終於團聚。
連曉敏聽著朋友們訴說著這兩年多的一些事,覺得十分溫馨。
很好,這三個小家庭都過得美滿,沒遇著什麽困難事,這兩年多都順順利利。
趙利民還提起了豆包和王新田的近況,這倆人,陸續都去公社的運輸隊工作了。
新田哥是結婚最早的,四年半抱仨小娃子!兩個小閨女,一個兒子。
豆包也有兩個孩子了,一兒一女,現在他媳婦常禾苗又有身孕了,約摸年底能生下第三胎。
連曉敏聽得一愣一愣的,這個年代可真是啊,都是一串串地生娃,難怪後世開展計劃生育啊。
也沒幾年了,好像她穿越之前那個世界,記得是1980年開始全麵限製生二胎。
那還有六年時間了。
她拍拍玉芳的小肩膀:“玉芳,你要生幾個娃?如果想多生幾個,得趁早啊!”
玉芳拍了她後背一巴掌,還以為曉敏是跟她開玩笑。
最讓連曉敏驚訝的事情是,姑姑又生了一個兒子~
現在已經一歲啦,都會在大炕上扶著牆,來迴粗溜粗溜地走了!
她迴憶了一下,姑姑家的老五墩墩是70年夏天生的,今年正好四歲。
那年還下了一場大暴雨,有一處地方發了大水,連曉敏還悄悄救災去呢,結果在洪水中救了王多和錢大喜。
墩墩就是那一年生的。
73年夏天又生娃,這是隔了三年又生了老六,厲害!
主要是第二胎生了三胞胎,一下子加快了進程~
玉芳說,老六的小名叫年年,是個特別淘氣的小子,一點也不聽話。
打他小屁股,他還衝你嘿嘿笑,該咋樣還咋樣。
連曉敏不禁咂舌,李記幼兒園,又添新成員!
不過想想也是,連秋萍跟陸冠傑同歲,去年夏天,那才28歲,說不定今後還得繼續生第七個娃呢~
正好湊一組葫蘆娃。
姑姑家隔壁的鄰居鄭家,就是生了十多個孩子,在這個時代,生十個、八個孩子這種事,確實還挺平常的……
聊了不少三道溝的事,黃立原老家還有一個老母親和一個小弟,他和玉芳經常迴村子,說了些親戚家的事情。
村裏最近的親戚,就是張家了。
勝利大伯還挺有官運,又升官了,在縣城的物資局當二把手,現在也住在城裏。
但是他每周末都迴家,畢竟老爹老媽在家,身體也不太好。
剛去上任不久,一大家子也不能搬過去,就他一個人住在縣城分的房子。
他家的老五張文兵,去年就如願去當兵了。
老六小狗子,也就是張文祥,今年十五了,在公社讀初中,還是老樣子,皮得不行。
張春秀嫁了個軍人隨軍去了,後來生了一個閨女,上次過年時迴家探親,還見著了,一家過得也還行。
又說到三道溝的知青們,有幾個人,家裏想辦法,給調迴了城。
大部分人還是老樣子,留在村裏繼續上工。
連曉敏想起來,她還救過一個知青,叫譚如鬆。
對方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那年才六歲,本來是讓哥姐給扔了,被他找了迴來,就住在孫學豐公社的家裏。
後來,譚如鬆也跟著沈春橋做點小黑市的買賣,不少掙錢,足夠他換口糧,養著弟弟。
孫學豐當初跟著連曉敏離開,到香江定居了,就把自己家的房子托付給表弟。
不過還是拿一間屋子,繼續給那個叫寶根的孩子住。
反正空著也是空著,一切有沈春橋照料,這樣也方便譚如鬆經常到公社看望弟弟。
九點半,實在有點晚了,朋友們陸續迴家,可不能一塊出門,一組一組分著離開。
趙利民抱著已經唿唿睡著的小寶,嚴海霞抱著用被單裹著的小蘿卜,兩個人先迴去了。
反正曉敏會多待些天,還有見麵的機會。
隨後,謝玲和林有樹抱著孩子第二組走。
連曉敏把他們倆先帶到隔壁自己睡覺那屋,拿出一條麻袋的東西,讓林有樹一會兒擱在車上。
“這是給你們的禮物,迴家再慢慢看吧!”
林有樹連連感謝,眼圈有些泛紅。
輕聲說:“連師傅,我當初買工作跟你借的錢,按月都交給了你姑姑,這剛還完,又欠你一個大麻袋……我欠你的,一輩子都還不完……”
連曉敏拍拍他的肩膀,讓他別放在心上。
隨後,又掏出一個牛皮紙袋,遞過去,悄聲說:“這是李闖、沈援朝還有鍾民送你的禮物,裏麵還有一封信,信你迴去看完就趕緊燒了。”
林有樹一瞬間,熱淚全都滾了下來。
他壓著嗓音問:“他們,真是被你救走了吧!都到那邊去了?真好……連師傅,我迴家再看信。”
“……你幫我捎句話,謝謝他們,我會永遠記得知青點的這幾個好兄弟!”
連曉敏點點頭,答應會轉達的。
她把林有樹和小玲子送出去,最後迴了屋,叫玉芳和黃立原再過來隔壁這邊拿東西。
也是一條麻袋,另外還有一個背筐也裝滿了。
都是些生活過日子需要的物資,也沒啥太值錢的。
最後單獨拿出一個膠片照相機,交給玉芳,包裝一概沒拿,又給了她十多卷膠卷。
黃立原當列車員這兩年跟著火車走南闖北,見多識廣,說自己會用!
他們單位的宣傳幹事就拿這個拍照片來著,他在旁邊看著,還問了不少問題。
連曉敏笑著說:“相機給你們,今後給家人都拍拍照片,洗相片可以直接去照相館,別心疼錢,這是記錄,是迴憶。”
兩個人珍惜地收起來,裝到玉芳的一個挎包裏,這東西可太昂貴了,估計的值他們倆一年的工資。
他們問曉敏哪天迴家?
連曉敏想了想,後天是星期六,玉芳下午下班後,也可以迴三道溝,第二天是星期天休息。
那就這樣說定,星期六晚上都迴去,玉芳六點多鍾就能到家,正好提前先跟家裏打個招唿,有個準備。
連曉敏要晚上夜深人靜了再迴去。
黃立原和玉芳推著車子悄悄出了院門迴去了,心裏隻期待周末迴三道溝,一家人終於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