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海不愧是已經上了兩年班兒的人,還當了棉紡廠後勤主任,現在鍛煉的,會說話,會來事兒。


    打破整個尷尬局麵,此刻全靠他一人hold住全場!


    連秋萍和玉芳終於在李向海猛勁使眼色的情況下,反應了過來,嘴也都合上了。


    小娃子鬧哄哄,也是調節氣氛的有利武器。


    小鳳率先發現,咋多了兩個小朋友呢?這是誰呀?


    小福已經給他們李家的孩子介紹上了。


    這是我的二弟,叫俊俊,三歲半!


    這是我的小老弟瓜瓜,一歲半……


    連曉敏最後麵進了屋,解釋了下,說這是自己收養的兩個孤兒,一邊讓著大家趕緊坐下。


    大炕上,兩張炕桌對到一起,是一個大桌。


    炕下頭,地上也有一個圓形的折疊桌支了起來,圍著桌子是一圈凳子。


    小娃子坐凳子不方便,都坐炕上那桌,大人盡量都坐在圓桌子這邊。


    玉芳的注意力,早已經從陸冠傑身上轉移到滿滿兩大桌香味撲鼻的菜品上了。


    真是太“哇塞”了,她不知道有“槍手”這個詞,否則一定會說:曉敏你是不是找槍手了?


    這是你的真實水平嗎?


    其實呢,這裏一多半的大菜,都是陸冠傑做的,一小半的菜,是在陸冠傑的幫助下,由連曉敏做的。


    總結一下,基本上那就是陸冠傑做的。


    之前連曉敏開了一個“翡翠酒家”是跟人合夥開的,就在銅鑼灣自己的一個鋪麵。


    這一年多來,陸冠傑經常去那邊吃東西,覺得很好吃,還跟廚師傅學了一些做菜本領。


    對方當初被連曉敏救下來,不僅收留了一家人,而且還出資出鋪麵,合作開酒家,所以對她那是當恩人一樣的恭敬。


    對陸冠傑自是一樣的態度,經常沒事時就多教教他做菜。


    其實,陸冠傑也並不是有這項烹飪的愛好,但是他也說不上反感。


    隻是覺得,曉敏是不做飯的,那他願意做給她吃,尤其是想春節的時候,去三道溝露一手!


    於是,他果然到這裏,來顯露本領啦!


    這兩三天的飯,連曉敏吃得賊香,頓頓都是陸冠傑做的。


    她覺得,自己太有才了,本來一個黑道大哥,生剌剌被她調教為一個廚子……哈哈!


    不過,她並不需要陸冠傑永遠給她做飯吃,就像陸冠傑也並不需要曉敏今後一定給她生孩子。


    他們需要的是彼此,不是一個廚師,一個孩子媽。


    他們需要的是彼此。


    ……


    一家人歡度除夕,吃著一桌好飯,玉芳很快就嚐出來了,這個、這個還有這個菜,都肯定不是曉敏做的!


    被揭穿,兩個小姑娘笑鬧在一起。


    大家跟陸冠傑一談起來,才知道其實他不是粵省人,而是香江人。


    並且從小在英國長大,二十多歲才迴到香江。


    這一談論,有一件事情就有點意外。


    陸冠傑比連曉敏正好大十歲,到今年的十月份,滿27周歲,現在算26吧。


    可是東北還是會給他按27算。


    而姑姑連秋萍,竟然是跟他同年生!不過是二月的生日,大上八個月而已!


    李向海今年周歲二十九,隻比陸冠傑大兩歲……這可真是嗬嗬了。


    連曉敏隻是覺得很有趣,她是不會覺得不舒服的,李家人自然也很快接受良好了。


    連曉敏穿越前已經33歲了,讓她真找個十八九的小夥子,她還真有心理困難……


    陸冠傑不是正好嘛。


    別人雖然不知道這些,但她自己知道什麽樣的人適合自己就行了,自己的鞋合腳就行。


    “姑姑、姑父,大翠奶,我今天要跟你們說一件事,我打算去香江那邊生活了。”


    “……小福今年五歲,馬上也要上學了,也需要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提早適應。”


    “我想的辦法就是,三月份,對外說,老家人給我介紹了一門親事,嫁過去粵省,結果路上被拐子拐走了。”


    “隻有這個辦法,才不會給你們帶來任何麻煩,你們放心,我今後還會偶爾迴來的,偷偷迴來,像陸冠傑這樣。”


    連曉敏說完這番話,在座的人好一番感慨。


    這孩子,早都想好了,想的也很周全,他們沒有什麽理由留下曉敏永遠待在小山村。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除了想念就是想念,也沒啥擔心的。


    其實連曉敏也提出了,如果李家一家人願意一起走,她和陸冠傑能把一大家子全部安全無憂帶到香江去生活。


    不過,不出所料,他們拒絕了。


    這裏是他們的根,有他們那麽多無法割舍的親朋好友!


    而且這幾年,在連曉敏的幫助下,日子眼瞅著過得這麽好,肯定舍不得離開自己喜愛的生活。


    各人有各人的世界,各人有各人的生活向往!


    連曉敏眼圈紅了,給大家倒滿了酒,敬大家一杯,也對這一家人給自己的溫暖和親情表示感激。


    玉芳拉著好朋友的手,想想就很舍不得,感覺從此天各一方,是那麽的遙不可及。


    連曉敏心裏知道,華國的改革開放,從此經濟迅猛發展。


    1983年,粵省打破僵局,試點內地居民赴港探親旅遊。


    1983年11月15日,第一批內地遊客共25人,從廣州出發前往香港,轟動全國,被譽為“新中國第一團”。


    玉芳再熬一熬,28歲的時候,就能去香江旅遊了呢!


    28歲也很年輕啊是不是?


    雖然這些話她現在不能說,不過,心裏還是感覺未來可期,國家會越來越好的。


    這頓年夜飯,大家吃的非常盡興,飯後,陸冠傑還拿出了帶給李家人的禮物。


    幸好丟下的那個包,全是自己的東西為主,給阿敏家人帶的東西在這個包。


    他送給張大翠、連秋萍每人一個黑色的絨麵盒子,裏邊各是一塊女士手表。


    知道內地這邊,需要戴款式樸素一點的表,所以選擇的也都是看上去不會太突兀,但做工精良的瑞士名表。


    送給玉芳的是一套黃金首飾,裝在一個紅色的扁盒子裏。


    一對金戒指,一條金項鏈,一對金手鐲、金耳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颯爽女俠帶港口空間穿六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東南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東南北並收藏颯爽女俠帶港口空間穿六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