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連曉敏在之後的日子,就每隔幾天去一趟公社,跑到鴿委會牆根兒底下探聽情況,事情還真的朝著她計劃的方向發展。


    又過了五天,鴿委會的人終於去了許達旺家裏找他。


    結果發現了那封信,還發現了衣櫃裏的暗室地窖,裏麵有箱子搬動的痕跡。


    於是,立刻展開了一場針對許達旺、李天和王超越三人的追捕行動。


    連曉敏終於放下心來,在這之前,她已經趁著一個深夜沒人看見,進了一次深山,把三具屍體從大山裏麵的一處懸崖給扔下去喂狼了。


    現在總算徹底除了後患,孫家兄妹可以安全了。


    由於她拿的糧,孫學豐吃得飽,身體恢複的挺好。


    又過了半個多月,基本好的差不多了。


    在孫娟的堅持下,還是把小黃魚都給了連曉敏。


    他們家的情況,爹娘因為老師身份已經被下放了,害怕鴿委會以後再經常找麻煩,因為這是一定的,孫學豐打算送弟妹到姥姥家去。


    姥姥家就在離紅星農場不遠的一個屯子,叫靠山屯。


    讓孫娟和小石頭到那邊去,先暫避個半年一載吧。


    姥姥和姥爺很疼他們,家裏的大舅和二舅對他們也不錯,還不知道爹娘被送去了紅星農場。


    正好到時候跟姥爺和兩個舅說一聲,想辦法以後托人照應一下爹娘。


    連曉敏覺得孫學豐這安排挺好,又問了他願不願意以後幫自己出貨掙點錢,也可以當個營生,畢竟他這樣的出身,沒法找正經工作了。


    孫學豐很高興的答應,他說自己從小跟他爹的一個朋友學過武,不過那個叔叔後來跟著部隊走了去別的地方。


    身上有一點兒功夫,幹這個正合適。


    家裏出事之前,他就是各處打打零工。


    現在更找不了正經工作了,他又的確要擔起家裏的責任,養家養弟妹。


    於是在十月底的時候,孫學豐送弟妹臨走前,連曉敏傍晚過來一次,扛了一袋二百斤的高粱米。


    這是從許達旺家暗室裏得來的,羊毛出在狼身上,給孫家正好,就作為孫娟和小石頭去姥姥家的口糧了,順便還給拿了三個大南瓜。


    其實她心裏所想,古時候不是有劫富濟貧那迴事嘛,這也是一場因緣際遇。


    她救了素不相識的一家人,否則,也不會從許達旺地窖裏得到那老些錢和財寶啊!


    她就接濟點孫家人吧。也當許畜生還給人家的吧。


    連曉敏還給了他們一個手電筒,就這樣,兄妹三人拉著一個板兒車,帶著這一大袋糧食,連夜出發的。


    走近路,也要七八十裏地,走到第二日天亮到姥姥家,這樣最好,盡量不讓人看見他們。


    大路得一百裏地,他們沒開介紹信,也不能坐汽車。


    金秋十月轉眼過去了,一晃連曉敏落戶到三道溝村快一個月了。


    她陸續也和村裏的人都見過了,尤其跟大隊長家的小閨女春秀關係不錯。


    因為李家跟大隊長家的親戚關係,所以平時來往就比較多,也更熟絡。


    大隊長張勝利家裏人口眾多,張大翠的大哥張長栓一共生了三兒四女。


    張勝利是長子,42歲,分家後爹娘跟他家過。


    他上麵有兩個姐,張香草和張香竹,早年都嫁到離得挺遠的、一百多裏地外的四角台公社去了。


    張勝利還有倆妹子,三妹張香蘭今年38歲,就在本村嫁的人,嫁給老謝家的謝雙喜,夫妻是勤快人,這都在生產隊上,天天能碰照麵兒。


    四妹張香彩今年有37了,嫁到哈省去了,是跟著妹夫喬二立隨軍去的,走了十來年了。


    二弟張勝林35歲,在建業縣城的糧站當會計,就在縣城安家,三弟張勝國33歲,在村裏務農。


    張勝利自己家裏也人口不少,爹娘都快六十五了,爹張長栓在生產隊管牛車,娘趙二珍不上工了就在家,身體不好。


    張勝利和媳婦劉巧芝生了五兒一女。


    最大的兒子張文瑞23歲,娶了靠山屯的媳婦馮梅,有一個三歲半的兒子豆豆。


    馮梅性格潑辣外向,兩條油黑的大辮子,個子高,皮膚有點黑,整天風風火火的。


    二兒子張文興今年21歲,娶了公社國營飯店的服務員陳小圓,生了一個小丫頭,叫米粒兒,今年兩歲。


    陳小圓有一次在公社,相中了跟著隊裏來送公糧的張文興,張文興長得不錯,憨厚實誠。


    後來打聽了對方是三道溝的,陳家也寵這個閨女,依了她,托了媒人給說親,就嫁到村裏來了。


    她每天騎個自行車到公社上班,小米粒和豆豆倆小孩玩得好,都留在家裏。


    大隊長的三兒子張文勇,今年17歲,個子高,能有一米八還冒頭了,是個烈性子,別看歲數不大,卻說一不二,家裏任誰都懼他三分。


    雖然性子野,但也格外能幹,幫助家裏不少,哪怕平時上工都拿滿工分。


    老四是唯一的閨女,就是張春秀,今年15歲,初中畢業後學校也停課了,就沒再上學了。


    這個小閨女一直是家裏最受寵的,所以也不舍的讓她風吹日曬的上工,就在隊裏當個記分員。


    老五張文兵12歲,小名叫兵子,讀了小學就不念了,一直給生產隊喂豬,能拿5個工分。


    兵子自小開始明白事兒以後,知道自己的名字帶個兵字,就慢慢的有一個當兵夢。


    他很希望長大後能像家裏的四姑父那樣,當軍官,保家衛國。


    所以沒事他就愛鍛煉身體,姑父有一年迴家過年,還教過他軍體拳,他經常練習。


    兵子打架也厲害,打小兒就是村裏的小霸王。三道溝和他同齡的小孩都打不過他,他就成了一個孩子王。


    也有時候碰上比他歲數大的、能打過他的小孩,兵子就去找他三哥!看誰不服!


    他三哥那是村裏打架的武力天花板。


    大隊長家還有個最小的兒子,東北這邊叫老疙瘩,今年9歲,大名叫張文祥,小名叫小狗子。


    這小娃長得黝黑,年景不好,娃也吃不飽飯,長得身量小,看起來就七歲的樣子,可是身體靈活。


    這就是個淘小子,平日裏見天的不是上樹掏鳥,就是下河摸魚。


    豆豆和米粒兒也跟在他屁股後邊,跑東跑西。


    家裏麵真是一物降一物,兵子就能降得住這淘小子,怕豆豆和米粒兒太小,他就盯著小狗子別總往遠了跑,好好帶兩個更小的娃子玩兒。


    連曉敏挺喜歡老張家這一家人,熱熱鬧鬧,很符合大東北的氛圍。


    不管日子如何,窮富與否,也都有一個大家庭的人情味兒。


    反正整個大環境在這兒,窮也是家家都窮,都一樣,越窮越光榮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颯爽女俠帶港口空間穿六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東南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東南北並收藏颯爽女俠帶港口空間穿六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