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席森神父一直都認為,不管末日真理在客觀上的性質如何,但既然是用於引導人的信仰,那麽,作為一個教派的信仰,它必然且必須是人性的。也許真理的實質客觀又冰冷,但是,任何不以人性的角度去描述它的理念,對人而言都是不正確。
是的,僅僅從“人”的內心,也僅僅是為“人”服務,所有客觀上涉及非人類部分的因素都被主觀剔除。席森神父從此變成了末日真理教的異端,原因不是因為其理念的人性化,而是因為這種人性化也意味著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幾乎每一個信奉末日真理的教徒都能感受得到——末日真理,變成了人類末日的真理,但是,末日真理教並不是隻專注於人類的,即便是原典也並不鼓勵以人為本的綱領,亦他們有一個宏偉的目標,那就是“全世界”,不是人類這一種族本身,而是整個世界所包括的總體意義。
世界是什麽?一個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對“世界”這個概念的理解是什麽?這些從人類自身出發的提問在末日真理教看來是渺小的,也全然不是原典中最經典和最深入的論述。所有以人為本的探究,都是試圖將“末日”的概念狹隘化的行徑,哪怕最初沒有一個明確規定不準教徒如此去研究末日真理,也存在一種潛意識的排斥。
世界是宏大的,是不可思議的,甚至如果可以的話,末日真理教願意將之稱為無限,而人所觀測的世界卻會因為人自身的局限性而變得有限。末日真理教對自己也身而為人,充滿了人的局限這一點,並不具備一個統一的想法,有的人排斥,有的人無視之,也有的人覺得身而為人和末日真理的信念有什麽衝突的地方。
終究有一點,在末日真理教中是屬於一種共識的東西:一個無限擴大的世界概念,也必然會在末日真理麵前步入它的終點。反過來說,首先確定自己能夠意識到,自己所認知的“世界”概念已經進入末日進程,才是末日真理信仰的開始,而並不強求能夠理解“無限大的世界步入末日”這一想法。
走向概念上的廣闊,在末日真理教中才是正理。在末日真理的教徒看來,被人性化束縛的席森神父的末日真理,在“人的死亡”這一點的推動上,是十分消極的,也十分狹隘。然而,在這個人類占據重要地位的世界上,“人的死亡”可以加速“世界的死亡”這一點,卻又是教徒的共識。如此一來,在“引導人的死亡”消極,幾乎等同於在“引導世界的死亡”上消極。因此,席森神父並沒有被在第一時間驅逐出去。
席森神父沒有辯駁,因為,這本來就是事實。人固有一死,便不必刻意尋求死亡,末日既為真理,便不需推動,而隻需等待。所有祈求永生者,都是心靈的褻瀆者,但在客觀存在的末日真理麵前,所有步入永生的行為都終將破滅。在人們的幻想作品中,在人們的科學理論中,並不缺乏長生久視的因素,但所有這些因素,也不過是人們自身的妄想而已,哪怕找到了永恆的理論,但在理論反應到客觀事實的過程中,也絕對不會成立,因此,末日終究是萬事萬物的真理——他遵循自己的理念,所以,並不具備其它末日真理教徒對待死亡的豁達或瘋狂。
雖然,在麵對敵人時,他並不會因為自己沒有死掉而感到慶幸,但是,哪怕是麵對“最終兵器”這麽一個被末日真理教視為“聖物”、“執行者”和“最大推動者”的可怕怪物,也不打算讓它肆意妄為,而自己隻能束手待斃。他不刻意推動任何人的死亡,包括自己的,反過來說,如果在生存和死亡之間是可以選擇的,那麽,生存和死亡便不存在於他的天平兩端,讓他決定自己要活著還是要死去的,是和“生存”與“死亡”無關的其它因素。
席森神父深深吸了一口氣,以他為中心向外輻射幾公裏的範圍內,空氣的流動開始匯聚在一個方向。他的魔紋也開始灼燒發燙,盡管之前的超能應用效果都不理想,但是,這是他除了臨界兵器之外唯一的武器。自從高川插手戰局,眼前的最終兵器總算是改變了戰鬥風格,從而讓他在一次次驚險中,找到了思考和喘息的餘地。
以氣壓控製為現象進行展現的魔紋超能,無論是從宏觀還是從微觀的角度都大有發展餘地,但是,席森神父也同樣深明其缺陷。如果沒有足夠的蓄力和改變性質的時間,那麽,這個超能的極限也就是三級魔紋使者普遍都具備的殺傷力水準。要匹配自己當前的魔紋等級標準,乃至於要超過大多數相同等級的魔紋使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席森神父為了讓自己的魔紋超能在實際效果上顯得更加“強大”,絞盡腦汁想了不少方法,而借助臨界兵器的力量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臨界兵器都能和魔紋使者的超能配合。盡管從統治局遺址的情報來看,魔紋使者屬於統治局安全係統的一部分,天然具備使用臨界兵器的權限,但是,哪怕在統治局興盛的時期,對臨界兵器的使用,也完全停留在將其作為一個孤立手段的層麵上,而並非是用來和其它神秘力量進行配合,以達到“更大的威力”。
原因出乎意料的簡單,因為“臨界兵器很強”,與其去琢磨臨界兵器和其它神秘力量的配合,還不如想辦法解除臨界兵器的使用權限,就能直接發揮出比任何配合都要強大的力量。在統治局完好的時代,安全網絡體係讓臨界兵器的使用者隨時都可以進行臨時的權限提升,這種臨時權限提升的結果,就是在使用者哪怕不動用自身能力,而僅僅是隨手揮動臨界兵器,也能解決所有的敵人——來自於統治局遺址的情報中,並不存在“能夠提升臨界兵器使用權限的前提下,仍舊無法解決敵人”的情況,這也意味著,在素體生命摧毀統治局的過程中,它們並非是從正麵戰場擊敗這些手持臨界兵器的安全衛士。
在現有的資料中都讓人清晰感覺到一點:如果臨界兵器及其使用者沒有出問題,那麽,理論上素體生命無論多強也不存在擊潰統治局的可能性。
這些資料、情報和推斷,無不證明了臨界兵器到底是如何一種“不需要更多力量,隻需要發揮其力量”的孤立而強大的兵器。如果可以的話,席森神父當然也想通過這種最粗獷最簡單的方式去使用臨界兵器。然而,如今的魔紋使者已經不是統治局興盛時期的安全衛士了。臨界兵器的權限被牢牢鎖住,讓所有的魔紋使者,包括自己,都無法展現其真正的力量。
席森神父在麵對最終兵器的時候吃盡了苦頭,即便如此,他也仍舊不覺得,這是因為臨界兵器不足以對抗最終兵器的神秘性,而是因為臨界兵器的真正威力,在如今的世界裏已經不可能發揮出來了。哪怕曾經多次進入過統治局遺址,他也未能找到其它辦法,將臨界兵器的真正力量激活,從而才導致眼下,哪怕手持臨界兵器也仍舊落入下風的窘迫情狀——在遇到最終兵器之前,這樣的窘迫是難以想象的。
僅僅是依靠道聽途說的情報去認知最終兵器,終究還是有巨大的偏差,眼前的最終兵器似乎還擁有某些特殊性質,進而比正常的最終兵器更難對付。席森神父除了嚐試將臨界兵器和自己的超能作用統合起來,已經想不到更多的辦法。
他第一次這麽做,而在進行的過程中,心中也充滿了忐忑,誰也不清楚,這麽做會引發怎樣的後果,但在如此糟糕的戰鬥條件下,他也覺得要總比束手待斃更好。他甚至並不十分了解,自己手中的臨界兵器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是能力,盡管它的效果已經展現過許多,但卻讓人不覺得,已經到了盡頭。盡管沒有直接的攻擊性,但卻能夠從一個大概的方向對敵人造成幹涉。
無論敵人表麵上會否受到影響,這種多方麵的複雜幹涉都是一直存在的。哪怕最終兵器的突飛猛進,差一點就將兩人徹底擊潰,但席森神父必須相信,也隻能相信,它的力量提升並不是好無緣由的,也絕對不會毫無副作用。最終兵器十三在都上一次攻擊結束後,就陷入了停滯狀態,並不是自己和高川兩人使用了何種神秘手段,而讓席森神父覺得,這便是它能夠在那短暫的時間中爆發出可怕力量所要付出的代價。
誰也不清楚,最終兵器十三何時會脫離停滯的狀態。但似乎,席森神父的動作要更快一步。被抽調的空氣流動形成一種奇異的景觀,可以看見的扭曲現象,被一種無形的引力收束,源源不絕地進入席森神父所在的坐標上。但是,這絕非是直接進入席森神父的身體,也沒有讓席森神父所在的地方出現紊亂。
壓抑的唿嘯聲,將這片廢墟中的氣氛比襯托得死寂還要安靜,巨大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直觀就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災禍臨頭的恐怖。
那些扭曲現象的表麵在臨界兵器的作用下,漸漸變得平滑,然後被席森神父的魔紋超能強行塑造成一個巨大的人形。這個外表光滑的人形,內地裏卻是各種有序卻急劇的變化。席森神父這個時候,從口袋中掏出一瓶“樂園”,直接灌入這個人形的口中,下一刻,這個外表光滑得宛如上了油異樣的的人形好似活著的人一般,從地上爬起身來。
直到這個時候,席森神父才總算是抒了一口氣。眼前這個奇特的人形,被他命名為“風元素”。
由席森神父強行製造出來的風元素,在理論上擁有極高的神秘性,雖然此時此刻看起來十分安靜,卻又一個極度狂暴的內在。
構成空氣的微粒在進行高密度的壓縮後,被臨界兵器拘束在“人形”中,不斷進行預設好的劇烈運動。這種運動是以席森神父的魔紋超能進行維持的,而“人形”的維持則是臨界兵器的力量。能夠讓極端劇烈的運動局限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範圍內,卻又同時減少自己的壓力,這是席森神父在即時條件下想出的辦法。而“人形”同樣具備神秘性的意義,之後加入“樂園”,則是也是為了減少維持這份意義的負擔。
盡管是以人形呈現,這個風元素卻並不具備智能。它完全受到席森神父的控製,也必須通過席森神父的主動控製才能維持這種存在方式。
周遭的空氣都已經被抽離,抽離的速度甚至要快過填補的速度,之後被壓縮進這個風元素的人形內部,剩下的稀薄空氣量近乎真空。席森神父的身體經過魔紋的鍛煉和統治局技術的改造,才能在這種人造的惡劣環境中保持一個正常的作戰狀態,換做是其它的神秘專家,大概首先就會無法適應這樣的戰場而退場吧。但是,和他一起站在這個戰場上的人和非人,無論是義體高川還是最終兵器,全都是不會受到這種環境變化影響的存在。
更大範圍的空氣開始湧入抽離空氣的區域,形成了數個肉眼可見的颶風現象,整個廢墟昏天黑地,宛如末日到來。
義體高川宛如窒息的人終於唿吸到了新鮮空氣,發出沉沉的抽氣聲。他以正常的視野觀測外界的時候,看到的正是狂風龍卷,煙塵唿嘯的這一幕。足足有五米高的風元素漂浮在席森神父的背後,其麵目模糊,身形走樣,隻有一個畸形的人形,卻能讓觀測到它的人直觀感受到“力量”。
義體高川恢複意識的時候,已經不記得自己到底是如何從那深入而直觀的數據對衝觀測中脫離出來的了,但是,這場經曆讓他對數據對衝的感覺變得極為敏銳。(未完待續。)
席森神父一直都認為,不管末日真理在客觀上的性質如何,但既然是用於引導人的信仰,那麽,作為一個教派的信仰,它必然且必須是人性的。也許真理的實質客觀又冰冷,但是,任何不以人性的角度去描述它的理念,對人而言都是不正確。
是的,僅僅從“人”的內心,也僅僅是為“人”服務,所有客觀上涉及非人類部分的因素都被主觀剔除。席森神父從此變成了末日真理教的異端,原因不是因為其理念的人性化,而是因為這種人性化也意味著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幾乎每一個信奉末日真理的教徒都能感受得到——末日真理,變成了人類末日的真理,但是,末日真理教並不是隻專注於人類的,即便是原典也並不鼓勵以人為本的綱領,亦他們有一個宏偉的目標,那就是“全世界”,不是人類這一種族本身,而是整個世界所包括的總體意義。
世界是什麽?一個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對“世界”這個概念的理解是什麽?這些從人類自身出發的提問在末日真理教看來是渺小的,也全然不是原典中最經典和最深入的論述。所有以人為本的探究,都是試圖將“末日”的概念狹隘化的行徑,哪怕最初沒有一個明確規定不準教徒如此去研究末日真理,也存在一種潛意識的排斥。
世界是宏大的,是不可思議的,甚至如果可以的話,末日真理教願意將之稱為無限,而人所觀測的世界卻會因為人自身的局限性而變得有限。末日真理教對自己也身而為人,充滿了人的局限這一點,並不具備一個統一的想法,有的人排斥,有的人無視之,也有的人覺得身而為人和末日真理的信念有什麽衝突的地方。
終究有一點,在末日真理教中是屬於一種共識的東西:一個無限擴大的世界概念,也必然會在末日真理麵前步入它的終點。反過來說,首先確定自己能夠意識到,自己所認知的“世界”概念已經進入末日進程,才是末日真理信仰的開始,而並不強求能夠理解“無限大的世界步入末日”這一想法。
走向概念上的廣闊,在末日真理教中才是正理。在末日真理的教徒看來,被人性化束縛的席森神父的末日真理,在“人的死亡”這一點的推動上,是十分消極的,也十分狹隘。然而,在這個人類占據重要地位的世界上,“人的死亡”可以加速“世界的死亡”這一點,卻又是教徒的共識。如此一來,在“引導人的死亡”消極,幾乎等同於在“引導世界的死亡”上消極。因此,席森神父並沒有被在第一時間驅逐出去。
席森神父沒有辯駁,因為,這本來就是事實。人固有一死,便不必刻意尋求死亡,末日既為真理,便不需推動,而隻需等待。所有祈求永生者,都是心靈的褻瀆者,但在客觀存在的末日真理麵前,所有步入永生的行為都終將破滅。在人們的幻想作品中,在人們的科學理論中,並不缺乏長生久視的因素,但所有這些因素,也不過是人們自身的妄想而已,哪怕找到了永恆的理論,但在理論反應到客觀事實的過程中,也絕對不會成立,因此,末日終究是萬事萬物的真理——他遵循自己的理念,所以,並不具備其它末日真理教徒對待死亡的豁達或瘋狂。
雖然,在麵對敵人時,他並不會因為自己沒有死掉而感到慶幸,但是,哪怕是麵對“最終兵器”這麽一個被末日真理教視為“聖物”、“執行者”和“最大推動者”的可怕怪物,也不打算讓它肆意妄為,而自己隻能束手待斃。他不刻意推動任何人的死亡,包括自己的,反過來說,如果在生存和死亡之間是可以選擇的,那麽,生存和死亡便不存在於他的天平兩端,讓他決定自己要活著還是要死去的,是和“生存”與“死亡”無關的其它因素。
席森神父深深吸了一口氣,以他為中心向外輻射幾公裏的範圍內,空氣的流動開始匯聚在一個方向。他的魔紋也開始灼燒發燙,盡管之前的超能應用效果都不理想,但是,這是他除了臨界兵器之外唯一的武器。自從高川插手戰局,眼前的最終兵器總算是改變了戰鬥風格,從而讓他在一次次驚險中,找到了思考和喘息的餘地。
以氣壓控製為現象進行展現的魔紋超能,無論是從宏觀還是從微觀的角度都大有發展餘地,但是,席森神父也同樣深明其缺陷。如果沒有足夠的蓄力和改變性質的時間,那麽,這個超能的極限也就是三級魔紋使者普遍都具備的殺傷力水準。要匹配自己當前的魔紋等級標準,乃至於要超過大多數相同等級的魔紋使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席森神父為了讓自己的魔紋超能在實際效果上顯得更加“強大”,絞盡腦汁想了不少方法,而借助臨界兵器的力量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臨界兵器都能和魔紋使者的超能配合。盡管從統治局遺址的情報來看,魔紋使者屬於統治局安全係統的一部分,天然具備使用臨界兵器的權限,但是,哪怕在統治局興盛的時期,對臨界兵器的使用,也完全停留在將其作為一個孤立手段的層麵上,而並非是用來和其它神秘力量進行配合,以達到“更大的威力”。
原因出乎意料的簡單,因為“臨界兵器很強”,與其去琢磨臨界兵器和其它神秘力量的配合,還不如想辦法解除臨界兵器的使用權限,就能直接發揮出比任何配合都要強大的力量。在統治局完好的時代,安全網絡體係讓臨界兵器的使用者隨時都可以進行臨時的權限提升,這種臨時權限提升的結果,就是在使用者哪怕不動用自身能力,而僅僅是隨手揮動臨界兵器,也能解決所有的敵人——來自於統治局遺址的情報中,並不存在“能夠提升臨界兵器使用權限的前提下,仍舊無法解決敵人”的情況,這也意味著,在素體生命摧毀統治局的過程中,它們並非是從正麵戰場擊敗這些手持臨界兵器的安全衛士。
在現有的資料中都讓人清晰感覺到一點:如果臨界兵器及其使用者沒有出問題,那麽,理論上素體生命無論多強也不存在擊潰統治局的可能性。
這些資料、情報和推斷,無不證明了臨界兵器到底是如何一種“不需要更多力量,隻需要發揮其力量”的孤立而強大的兵器。如果可以的話,席森神父當然也想通過這種最粗獷最簡單的方式去使用臨界兵器。然而,如今的魔紋使者已經不是統治局興盛時期的安全衛士了。臨界兵器的權限被牢牢鎖住,讓所有的魔紋使者,包括自己,都無法展現其真正的力量。
席森神父在麵對最終兵器的時候吃盡了苦頭,即便如此,他也仍舊不覺得,這是因為臨界兵器不足以對抗最終兵器的神秘性,而是因為臨界兵器的真正威力,在如今的世界裏已經不可能發揮出來了。哪怕曾經多次進入過統治局遺址,他也未能找到其它辦法,將臨界兵器的真正力量激活,從而才導致眼下,哪怕手持臨界兵器也仍舊落入下風的窘迫情狀——在遇到最終兵器之前,這樣的窘迫是難以想象的。
僅僅是依靠道聽途說的情報去認知最終兵器,終究還是有巨大的偏差,眼前的最終兵器似乎還擁有某些特殊性質,進而比正常的最終兵器更難對付。席森神父除了嚐試將臨界兵器和自己的超能作用統合起來,已經想不到更多的辦法。
他第一次這麽做,而在進行的過程中,心中也充滿了忐忑,誰也不清楚,這麽做會引發怎樣的後果,但在如此糟糕的戰鬥條件下,他也覺得要總比束手待斃更好。他甚至並不十分了解,自己手中的臨界兵器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是能力,盡管它的效果已經展現過許多,但卻讓人不覺得,已經到了盡頭。盡管沒有直接的攻擊性,但卻能夠從一個大概的方向對敵人造成幹涉。
無論敵人表麵上會否受到影響,這種多方麵的複雜幹涉都是一直存在的。哪怕最終兵器的突飛猛進,差一點就將兩人徹底擊潰,但席森神父必須相信,也隻能相信,它的力量提升並不是好無緣由的,也絕對不會毫無副作用。最終兵器十三在都上一次攻擊結束後,就陷入了停滯狀態,並不是自己和高川兩人使用了何種神秘手段,而讓席森神父覺得,這便是它能夠在那短暫的時間中爆發出可怕力量所要付出的代價。
誰也不清楚,最終兵器十三何時會脫離停滯的狀態。但似乎,席森神父的動作要更快一步。被抽調的空氣流動形成一種奇異的景觀,可以看見的扭曲現象,被一種無形的引力收束,源源不絕地進入席森神父所在的坐標上。但是,這絕非是直接進入席森神父的身體,也沒有讓席森神父所在的地方出現紊亂。
壓抑的唿嘯聲,將這片廢墟中的氣氛比襯托得死寂還要安靜,巨大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直觀就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災禍臨頭的恐怖。
那些扭曲現象的表麵在臨界兵器的作用下,漸漸變得平滑,然後被席森神父的魔紋超能強行塑造成一個巨大的人形。這個外表光滑的人形,內地裏卻是各種有序卻急劇的變化。席森神父這個時候,從口袋中掏出一瓶“樂園”,直接灌入這個人形的口中,下一刻,這個外表光滑得宛如上了油異樣的的人形好似活著的人一般,從地上爬起身來。
直到這個時候,席森神父才總算是抒了一口氣。眼前這個奇特的人形,被他命名為“風元素”。
由席森神父強行製造出來的風元素,在理論上擁有極高的神秘性,雖然此時此刻看起來十分安靜,卻又一個極度狂暴的內在。
構成空氣的微粒在進行高密度的壓縮後,被臨界兵器拘束在“人形”中,不斷進行預設好的劇烈運動。這種運動是以席森神父的魔紋超能進行維持的,而“人形”的維持則是臨界兵器的力量。能夠讓極端劇烈的運動局限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範圍內,卻又同時減少自己的壓力,這是席森神父在即時條件下想出的辦法。而“人形”同樣具備神秘性的意義,之後加入“樂園”,則是也是為了減少維持這份意義的負擔。
盡管是以人形呈現,這個風元素卻並不具備智能。它完全受到席森神父的控製,也必須通過席森神父的主動控製才能維持這種存在方式。
周遭的空氣都已經被抽離,抽離的速度甚至要快過填補的速度,之後被壓縮進這個風元素的人形內部,剩下的稀薄空氣量近乎真空。席森神父的身體經過魔紋的鍛煉和統治局技術的改造,才能在這種人造的惡劣環境中保持一個正常的作戰狀態,換做是其它的神秘專家,大概首先就會無法適應這樣的戰場而退場吧。但是,和他一起站在這個戰場上的人和非人,無論是義體高川還是最終兵器,全都是不會受到這種環境變化影響的存在。
更大範圍的空氣開始湧入抽離空氣的區域,形成了數個肉眼可見的颶風現象,整個廢墟昏天黑地,宛如末日到來。
義體高川宛如窒息的人終於唿吸到了新鮮空氣,發出沉沉的抽氣聲。他以正常的視野觀測外界的時候,看到的正是狂風龍卷,煙塵唿嘯的這一幕。足足有五米高的風元素漂浮在席森神父的背後,其麵目模糊,身形走樣,隻有一個畸形的人形,卻能讓觀測到它的人直觀感受到“力量”。
義體高川恢複意識的時候,已經不記得自己到底是如何從那深入而直觀的數據對衝觀測中脫離出來的了,但是,這場經曆讓他對數據對衝的感覺變得極為敏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