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朝廷又發現了他有著巨大的價值,想要再次利用他,冷鋒可不會再次配合朝廷演戲了。


    當初在京城的時候,那是冷鋒故意向興帝提出的建議,也是他主動想要謀求那種差事。


    畢竟他沒有想過要在朝廷的官場當中混出什麽名堂,更不怕得罪京城之中的那些達官顯貴。而且幫助朝廷收拾那些人,不僅僅能夠為朝廷籌集大量的資金,而且也能夠將京城的水攪渾。


    這對於想要渾水摸魚的冷鋒來說,是可以為他爭取到時間的。


    雖然在過程之中出了九王爺叛亂這個意外,但是最終的結果也沒有壞到哪裏去。


    現在的局麵對於冷鋒來說,比起當初他在京城的時候好了很多。


    他已經走出了洪山莊,再也不需要苟著發展了,而且他的軍隊也打出了氣勢,就是蒙古人在他的鋒芒之下,也不得不選擇退避三尺。


    不過冷鋒對於朝廷的這支傳旨隊伍也沒有故意冷落,反而還以很高的規格接待了他們。該有的表麵工作還是要做的,畢竟隻有以禮待人,才能夠讓人說不出什麽毛病。


    冷鋒又不缺少那點吃的喝的,招待這些人吃喝也花費不了多少,反正不給用真金白銀就行。


    朝廷的這次旨意和上次鐵大統領帶來的差不多,區別就在於給冷鋒等人的封賞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畢竟冷鋒現在已經是今非昔比,之前他隻是和蒙古人在山穀外一戰,並且順勢收複了一些城池。


    雖然冷鋒已經展現出了自己的強大之處,而且還也讓朝廷看到了他的潛力,但是對於朝廷來說,這些功勞還足以封侯拜相。


    不過現在冷鋒拿下了金鈴關,他所掌握的領地已經不是區區的幾座小城池了,金鈴關內的地盤足以抵得上朝廷的一路之地。


    而且不僅僅是地盤的原因,冷鋒在攻打金鈴關時所展現出來的武力,才是真正讓朝廷興奮的地方。


    金鈴關在軍事上的地位,朝廷可是非常清楚的,當初金鈴關還在朝廷手中時,蒙古人如果不是使用計謀,就算派出百萬大軍也拿不下來。


    一旦落入了蒙古人的手中之後,朝廷也沒有想過憑借武力將金鈴關給奪迴來。因為他們太清楚金鈴關的防禦能力了,根本就不是靠人力能夠攻打下來的。


    但是冷鋒不僅僅帶兵去攻打金鈴關了,還很容易的就將其攻打了下來。


    一開始的時候,當朝廷得知冷鋒帶兵南下之後,以為冷鋒是在接到了朝廷的聖旨之後,是帶著他麾下的軍隊進京接受封賞的。無論是楊宏泰還是興帝,都覺得自己高看了冷鋒。


    如果換作是他們,處在冷鋒這種情況之下,別說是朝廷給他下一道聖旨了,就是連下十八道聖旨,也會找百般借口推脫。


    可是冷鋒隻是在接到一道聖旨的情況下,就樂顛顛的要前往京城接受封賞了。


    僅僅從沉穩方麵來看,冷鋒就難成大事。


    不過當他們發現,冷鋒的行軍路線好像不對勁之後,才意識到他們是被冷鋒給耍了。原來冷鋒並不是真正的想要前往京城,而是借助金鈴關的天然之險故意迴避前往京城。


    當他們以為看透了冷鋒算計,正在想著用什麽樣的法子逼迫冷鋒改道進京的時候,卻突然間收到了金鈴關戰役的情報。


    原來冷鋒根本就不是想要借助金鈴關來達到不去京城的目的,而是真的要占據金鈴這一軍事要塞。


    誰都沒有想到,冷鋒會在兵臨金鈴關之下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突然發動攻擊,而且一手就是雷霆之勢,隻用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就將這座軍事要寨攻了下來。


    根據後來的得到了相關情報,可以看出冷鋒這邊的傷亡代價極低,更不符合這個時代人們對戰爭的看法。


    隻要是稍微懂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像金鈴關這種軍事要寨,隻要有十萬人防守,完全能夠抵擋住百萬大軍的進攻。


    可是在金鈴關已經駐守了將近五十大軍的情況下,反而被冷鋒這邊不到二十萬人給攻陷了。而且不僅僅是攻陷那麽簡單,簡直可以說是一麵倒的碾壓。


    朝廷也是在得到這個信息之後,立刻就下達了第二道聖旨。


    就算沒有蒙古人的主動配合,給金鈴關到京城之間讓開了一條道路,朝廷這邊也會再次安排人將聖旨送到冷鋒的手中。


    在興帝看來,現在的南方朝廷還是占據著正統地位,就算有蒙古人的入侵,但是對於南方朝廷的子民來說,依然是歸屬他們管轄的。再怎麽說,冷鋒也是南方朝廷的子民,而且他的身上還有朝廷賜予的功名。


    隻要冷鋒還想在南方朝廷的地界上立足,那麽就得聽從朝廷的安排。


    這個時候正是朝廷麵臨外族入侵之時,冷鋒如果敢不聽從朝廷的調令,那麽就等於是沒有民族大義。


    在這種情況之下,和正常時期還不一樣。


    如果是沒有外族入侵的時候,冷鋒就算是和朝廷鬧翻了,那麽最多也就是落得一個被朝廷逼迫反叛的名聲。


    隻要冷鋒運作的好,那麽這種名聲對於他是沒有多大影響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夠博得別人的同情和支持。


    可是在這種國家麵臨外族入侵的時候,無論有什麽樣的借口,將來都會落下罵名。


    這也是朝廷有信心能夠拿捏冷鋒的原因,要不然的話,他們也會向冷鋒傳達聖旨了。畢竟這個時候如果抗旨不遵,那麽朝廷就可以在方麵大作文章,以此來搞臭冷鋒的名聲。


    對於朝廷的打算,冷鋒自然一眼就能看透。不過對方使用是陽謀,這種事情不好表現的過明顯,所以冷鋒對於這些傳旨的人員,招待的還是不錯的。


    當然,以金鈴關現在的情況來說,最多也是能夠讓他們吃好就不錯了。


    冷鋒算是這位老太監是熟人了,不過雙方之間並沒有什麽交情,最多也就是打過幾次交道而已。所以冷鋒也沒有必要親自陪著對方,隻是將他們安排在臨時的帳篷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特種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點儀式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點儀式感並收藏南宋特種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