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黃明禮來過兩次洪山莊,又在冷鋒帶領之下,親眼見證了冷鋒所做的些事。
黃明禮明白,冷鋒現在就差一個機會,就可以潛龍出淵。
而這個機會似乎也不遠了,隨著天氣的慢慢轉涼,北方的蒙古人絕對不會安於現狀。
他們自從攻占了金人的全部領土之後,經過了一番休整,已經具備了再次征戰天下的能力。
作為曾經在建康府經略多年的邊疆大臣,黃明禮可以說是整個朝廷之中,對外部最為敏感的一批人。
當年他在建康府的時候,也曾經和金人作戰過多次,能夠感覺到金人的實力是在走下坡路。雖然當時的南方朝廷依然孱弱,但是金人要想完全攻占南方朝廷也是不現實的。
不過蒙古人卻和金人不同,一個是日落西山,另一個則是如同初升的朝陽。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蒙古人絕對不會甘心和南方朝廷劃江而治的。
這個時候別說是從蒙古人的手中奪迴北方的失地了,就是能否保住南方的地盤都不一定。
就在朝廷之中諸多大臣都以為,和蒙古人簽訂了和平協議之後,就會高枕無憂時,黃明禮就已經意識到這可能是蒙古人的陰謀。
黃明禮在這方麵還是很有能力的,他並沒有從冷鋒這裏得到多少關於蒙古人的情報,一切都是他根據自己的判斷得出來的。
此時距離蒙古人和南方朝廷簽定和平協議已經過去了幾個月,在這幾月中,蒙古人看似很平靜,但是他們調集軍隊的動靜還是被南方朝廷察覺到了。
不過蒙古人的說法是,這是他們的正常軍隊調動而已。
而且並不久針對北方義軍的軍事行動,也成了蒙古人很好的借口。按他們的說法就是,為的是將義軍引出來,然後將對方消滅掉。
對於朝廷來說,義軍在他們的眼中已經和叛軍差不多了,如果不是指望著義軍在北邊能夠牽扯住蒙古人的精力,也不會暗中和義軍有交易的。
不過,也隻是僅僅維持在交易的範疇之內。
義軍想要從南方得到物資,必須用真金白銀來交換,而且交換的數量和價格,還是南方朝廷掌握主動權。
後來義軍也發現了南方朝廷的目的,朝廷想通過和義軍的交易情況,來摸清楚義軍的底細。
畢竟對於物資的消耗,能夠看出義軍到底有多少人。
後來義軍才會自己組織人員進入南方采購,並且在冷大財主迴到臨江城之後,和冷家做了幾筆生意。
隻要義軍能夠在北邊拖住蒙古人的後腿,那麽對於朝廷來說,都是好事。
但是蒙古人對義軍發動攻擊,朝廷也不會做出反應。在朝廷看來,義軍能夠和蒙古人兩敗俱傷才是最好的結果。
所以對於蒙古人所言的些話,說他們調集軍隊是為了對付義軍時,其中一些人還在彈冠相慶。
朝廷之中還是有人知道義軍的戰力是很強的,畢竟義軍的底子是當年嶽帥留下的。而且又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特別是在少帥當權之後,義軍之中增添了許多高手。
如果這個時候,義軍能夠和蒙古人硬拚一場的話,那麽即使是不能勝利,也能給蒙古人造成不小的打擊。
可惜的是蒙古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將義軍逼出來和他們決戰,隻是對義軍的根據地來了一次大掃蕩。
這種破壞義軍生存環境的行為,對於義軍來說並沒有動搖到他們的根本,隻是給他們增添了一些麻煩。
特別是義軍的生存環境,經過蒙古人這一番破壞之後,要想恢複過來,需要的時間絕對不止一兩年。
黃明禮也是知道蒙古人針對義軍的這件事,不過他和朝廷中的大多數人的看法不一樣。他認為蒙古人針對義軍的行動,隻是他們調動軍隊時的一次附帶行動而已。
他可是知道義軍之前做的一些事,為了籌集足夠的物資,義軍不僅僅坑了冷鋒的一些產業,更是在蒙古調動軍隊的時候,抄了蒙古人的不少軍需物資。
義軍之中也是有高人的,他們已經看出來蒙古人這次調集軍隊的目的。也同樣知道,在他們抄了蒙古人的軍需物資之後,蒙古人肯定會對他們進行報複。
為此,義軍早就在暗中關注蒙古人的動向,所以才能夠在蒙古人的軍隊開動過來時,提早就跑路了。
其實在義軍的主場,也不是沒有能力和蒙古人一戰。
但是這一戰下來,義軍肯定也會損失慘重,這不符合少帥的全盤戰略計劃。
義軍現在隻能算是剛剛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上,他們也在等待一個機會,在這個機會出現之前,他們都不打算走進正麵戰場上。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義軍和冷鋒的發展方向是相同的。
他們都在等,等到可以光明正大出手的機會。
那麽這個機會也就是很明顯了,就是南方朝廷分崩離析的那一天。如果沒有外部力量的影響,南方朝廷就是再腐朽,這一天的到來也會在很久之後,甚至可能再堅持個幾十年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蒙古人在滅掉了金人之後,他們正處於急速向外擴張的時期。而且蒙古人比金人更加好戰,以其勇猛的作戰風格,是不可能長久安定的。
去年之前,蒙古人那一次南下,隻能算是一次試探。
現在如果讓蒙古人再次準備南下,那麽肯定不會像上一次那雷聲大雨點小。
再加上蒙古人的新皇上位,也需要用戰功來穩固自己的權威。而且蒙古人都有冬季之前打仗的傳統,此次蒙古人調集軍隊的目的絕對不會那麽單純。
朝廷之中像黃明禮這樣,看出蒙古人野心的也有一些。但是這些人在朝堂之中則得不到重用,甚至他們的話都傳不到興帝的耳朵之中。
別看黃明禮是正三品京,在京城之也有一定的權柄,但是在朝堂之上卻沒有什麽話語權。
像他這種京官,基本上都是幹實事的,根本涉及不到朝廷的決策層。
黃明禮明白,冷鋒現在就差一個機會,就可以潛龍出淵。
而這個機會似乎也不遠了,隨著天氣的慢慢轉涼,北方的蒙古人絕對不會安於現狀。
他們自從攻占了金人的全部領土之後,經過了一番休整,已經具備了再次征戰天下的能力。
作為曾經在建康府經略多年的邊疆大臣,黃明禮可以說是整個朝廷之中,對外部最為敏感的一批人。
當年他在建康府的時候,也曾經和金人作戰過多次,能夠感覺到金人的實力是在走下坡路。雖然當時的南方朝廷依然孱弱,但是金人要想完全攻占南方朝廷也是不現實的。
不過蒙古人卻和金人不同,一個是日落西山,另一個則是如同初升的朝陽。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蒙古人絕對不會甘心和南方朝廷劃江而治的。
這個時候別說是從蒙古人的手中奪迴北方的失地了,就是能否保住南方的地盤都不一定。
就在朝廷之中諸多大臣都以為,和蒙古人簽訂了和平協議之後,就會高枕無憂時,黃明禮就已經意識到這可能是蒙古人的陰謀。
黃明禮在這方麵還是很有能力的,他並沒有從冷鋒這裏得到多少關於蒙古人的情報,一切都是他根據自己的判斷得出來的。
此時距離蒙古人和南方朝廷簽定和平協議已經過去了幾個月,在這幾月中,蒙古人看似很平靜,但是他們調集軍隊的動靜還是被南方朝廷察覺到了。
不過蒙古人的說法是,這是他們的正常軍隊調動而已。
而且並不久針對北方義軍的軍事行動,也成了蒙古人很好的借口。按他們的說法就是,為的是將義軍引出來,然後將對方消滅掉。
對於朝廷來說,義軍在他們的眼中已經和叛軍差不多了,如果不是指望著義軍在北邊能夠牽扯住蒙古人的精力,也不會暗中和義軍有交易的。
不過,也隻是僅僅維持在交易的範疇之內。
義軍想要從南方得到物資,必須用真金白銀來交換,而且交換的數量和價格,還是南方朝廷掌握主動權。
後來義軍也發現了南方朝廷的目的,朝廷想通過和義軍的交易情況,來摸清楚義軍的底細。
畢竟對於物資的消耗,能夠看出義軍到底有多少人。
後來義軍才會自己組織人員進入南方采購,並且在冷大財主迴到臨江城之後,和冷家做了幾筆生意。
隻要義軍能夠在北邊拖住蒙古人的後腿,那麽對於朝廷來說,都是好事。
但是蒙古人對義軍發動攻擊,朝廷也不會做出反應。在朝廷看來,義軍能夠和蒙古人兩敗俱傷才是最好的結果。
所以對於蒙古人所言的些話,說他們調集軍隊是為了對付義軍時,其中一些人還在彈冠相慶。
朝廷之中還是有人知道義軍的戰力是很強的,畢竟義軍的底子是當年嶽帥留下的。而且又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特別是在少帥當權之後,義軍之中增添了許多高手。
如果這個時候,義軍能夠和蒙古人硬拚一場的話,那麽即使是不能勝利,也能給蒙古人造成不小的打擊。
可惜的是蒙古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將義軍逼出來和他們決戰,隻是對義軍的根據地來了一次大掃蕩。
這種破壞義軍生存環境的行為,對於義軍來說並沒有動搖到他們的根本,隻是給他們增添了一些麻煩。
特別是義軍的生存環境,經過蒙古人這一番破壞之後,要想恢複過來,需要的時間絕對不止一兩年。
黃明禮也是知道蒙古人針對義軍的這件事,不過他和朝廷中的大多數人的看法不一樣。他認為蒙古人針對義軍的行動,隻是他們調動軍隊時的一次附帶行動而已。
他可是知道義軍之前做的一些事,為了籌集足夠的物資,義軍不僅僅坑了冷鋒的一些產業,更是在蒙古調動軍隊的時候,抄了蒙古人的不少軍需物資。
義軍之中也是有高人的,他們已經看出來蒙古人這次調集軍隊的目的。也同樣知道,在他們抄了蒙古人的軍需物資之後,蒙古人肯定會對他們進行報複。
為此,義軍早就在暗中關注蒙古人的動向,所以才能夠在蒙古人的軍隊開動過來時,提早就跑路了。
其實在義軍的主場,也不是沒有能力和蒙古人一戰。
但是這一戰下來,義軍肯定也會損失慘重,這不符合少帥的全盤戰略計劃。
義軍現在隻能算是剛剛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上,他們也在等待一個機會,在這個機會出現之前,他們都不打算走進正麵戰場上。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義軍和冷鋒的發展方向是相同的。
他們都在等,等到可以光明正大出手的機會。
那麽這個機會也就是很明顯了,就是南方朝廷分崩離析的那一天。如果沒有外部力量的影響,南方朝廷就是再腐朽,這一天的到來也會在很久之後,甚至可能再堅持個幾十年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蒙古人在滅掉了金人之後,他們正處於急速向外擴張的時期。而且蒙古人比金人更加好戰,以其勇猛的作戰風格,是不可能長久安定的。
去年之前,蒙古人那一次南下,隻能算是一次試探。
現在如果讓蒙古人再次準備南下,那麽肯定不會像上一次那雷聲大雨點小。
再加上蒙古人的新皇上位,也需要用戰功來穩固自己的權威。而且蒙古人都有冬季之前打仗的傳統,此次蒙古人調集軍隊的目的絕對不會那麽單純。
朝廷之中像黃明禮這樣,看出蒙古人野心的也有一些。但是這些人在朝堂之中則得不到重用,甚至他們的話都傳不到興帝的耳朵之中。
別看黃明禮是正三品京,在京城之也有一定的權柄,但是在朝堂之上卻沒有什麽話語權。
像他這種京官,基本上都是幹實事的,根本涉及不到朝廷的決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