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他來到臨江城後,為了對付冷鋒,和江湖人士接觸的也變多了,才對江湖人士的實力產生了興趣。
這個時候,他對於江湖人士的實力和等級劃分,才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以前在京城楊家的時候,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不需要親自接觸這些東西,自然會有人幫他辦好。
隻有當深入接觸到一件事情之後,才能夠對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人們常說無知者無畏,了解的越深,心中的忌憚反而越多。
當初銅九爺帶著手下的一眾殺手,和楊家聯合起來針對冷鋒的時候,楊廣那時候可是信心十足的。
他當時是看到了銅九爺等人的實力,認為冷鋒那邊剛剛招募的護衛隊員,在銅九爺等人麵前,完全就是菜雞一樣的存在,隻有引頸就戮的份。
再加上新年晚上,刺殺冷鋒是比銅九爺更要厲害的金七爺。而且金七爺還帶領手下的七名高手同時出手,這麽多位高手所針對的目標,還隻是冷鋒一個人。
在經曆了周密的策劃之後,就算冷鋒的個人實力隱藏的極好,楊廣也不認為,他能夠在金七爺的手中得以逃脫。
當時楊廣安排去打探情況的那些人,並不知道金七爺的存在。
再加上楊廣怕自己這邊的人,會影響金九爺等人的行動,所以一再叮囑他們不要刻意去關注冷鋒的動靜。
他們隻要混在人群當中打探消息,觀察有沒有突發事件發生就行。
對於冷鋒和金七爺等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楊廣所掌握的情況並不具體。
隻是知道當晚有人刺殺冷大少,不過刺殺冷大少的那些人,莫名其妙的被冷大少這邊給反殺了。
在楊廣意識到冷鋒這邊不是他能夠招惹的時候,還沒來得及從這件事情的刺激當中反應過來,蒙古人那邊就突然發動了朝廷的戰爭。
如果說冷鋒這邊的事情,讓楊廣覺得有些惶恐不安的話,那麽蒙古人發動對南方朝廷的戰爭,才是讓他極度惶恐的。
畢竟就算冷鋒有能力在臨江城派人弄死自己,但是他也相信,冷鋒不會這麽魯莽。
畢竟如果冷鋒真的想要這麽做的話,根本不用等到現在。
他楊廣最近幾個月一直呆在臨江城,身邊雖然有一位一流高手巔峰強者在暗中保護。但是以冷鋒對付金七爺等人的實力來看,暗中保護他的那位一流高手,根本就不夠看。
冷鋒沒有對他動手,就說明忌憚他的身份。
當楊廣想通這一點之後,他心中的驚慌才慢慢的消散。
不過蒙古人對南方朝廷開戰,這件事情對他的影響才是巨大的。
作為京城楊家的核心嫡係子弟,他是知道自己家族的立場是什麽。
朝廷絕對不能出事,他們的家族之所以能夠在京城唿風喚雨,這一切全部都是依附朝廷得來的。
楊家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南方的朝廷再怎麽腐朽,再怎麽沒落,隻要存在一天,他們楊家就能夠享受一天朝廷的福利。
而一旦發生改朝換代,或者是蒙古人南下將南方的朝廷給滅掉了。他們這些依附朝廷而存在的頂級豪門,首當其衝會受到波及。
別說還能不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了,就是能不能保住性命都難說。
畢竟不論是哪一個統治者上位,都不可能容忍他們這群趴在朝廷身上吸血的人繼續存在。
而且就是他們想要更換門庭投靠新的勢力,也沒有那個機會。
因為對方是蒙古人,是靠鐵騎征服天下的存在。他們的認知和南方朝廷恰恰相反,南方朝廷重文輕武,蒙古人隻是重武輕文。
雖然蒙古人在北邊占領金人的地方之後,也會啟用一些當地的漢人,來幫助他們治理一些地區。
但是他們啟用的那些漢人,幾乎沒有當地的豪門貴族,全部都是有一些有名望的當地長者或者是讀書人。
對於那些豪門貴族,蒙古人的做法很幹脆,就是一個字,搶
如果在搶劫的過程當中,那些人不配合或者稍有反抗,直接就是滅門屠殺。
這也是為什麽包括楊洪泰在內的,南方朝廷很多達官貴人,心中偏向和蒙古人議和的原因。
在他們看來,隻要蒙古人不南下,無論他們在北邊怎麽折騰,和他們的關係都不大。
楊廣一直擔驚受怕了三個多月,直到從釣魚城傳來的捷報,整個朝廷上下一片歡欣鼓舞,就是楊廣也長長鬆了一口氣。
特別是朝廷這次在楊洪泰的主導之下,組成了一支議和談判隊伍,到北方和蒙古人談判。
楊廣的心才徹底放了下來,他認為短時間之內,蒙古人不會再有南下的想法了。
而且楊廣還從楊家那邊得到一個消息,就是這次談判過後,朝廷的談判隊伍會路過臨江城。
由於這一次為了和蒙古人談判,朝廷的代表隊是從長江水路出發,一路順水而下。
為了趕時間,他們在沿途根本沒有停留,隻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到達了建康府。在那裏短暫的停留一下,而後就繼續北上。
可見這次朝廷的談判之意是有多麽的強烈了,不得不說這還真是一件十分諷刺的事。
畢竟這次打了勝仗的是朝廷方在,蒙古人作為戰爭的發動者,而且還是失敗的一方。朝廷竟然要主動和人家談和,這也難怪蒙古人會看不起南方朝廷。
別說是蒙古人了,就是那些有血性的漢人,也同樣對此不滿。
不過礙於當今掌權者做出了選擇,其他人也隻能接受。
這次帶隊的雖然不是楊宏泰,但也是楊家的一個重要人物,楊宏泰的二子楊顯赫。
此人是楊廣的親二叔,這次如果談判順利,他會帶著整個談判代表團路過臨江城。
楊廣已經和楊顯赫赫溝通過了,會請二叔出手幫忙徹底解決冷鋒。
就算那時楊顯赫明目張膽的奪取冷家產業,以他和蒙古人談判成功的功勞,別人也無法將他怎麽樣。
在楊家以及那些主和派的人看來,隻要這次判斷是成功的,和蒙古人達成了繼續劃江而治,雙方之間互不侵犯的協議,那麽就是天大的功勞。
這個時候,他對於江湖人士的實力和等級劃分,才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以前在京城楊家的時候,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不需要親自接觸這些東西,自然會有人幫他辦好。
隻有當深入接觸到一件事情之後,才能夠對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人們常說無知者無畏,了解的越深,心中的忌憚反而越多。
當初銅九爺帶著手下的一眾殺手,和楊家聯合起來針對冷鋒的時候,楊廣那時候可是信心十足的。
他當時是看到了銅九爺等人的實力,認為冷鋒那邊剛剛招募的護衛隊員,在銅九爺等人麵前,完全就是菜雞一樣的存在,隻有引頸就戮的份。
再加上新年晚上,刺殺冷鋒是比銅九爺更要厲害的金七爺。而且金七爺還帶領手下的七名高手同時出手,這麽多位高手所針對的目標,還隻是冷鋒一個人。
在經曆了周密的策劃之後,就算冷鋒的個人實力隱藏的極好,楊廣也不認為,他能夠在金七爺的手中得以逃脫。
當時楊廣安排去打探情況的那些人,並不知道金七爺的存在。
再加上楊廣怕自己這邊的人,會影響金九爺等人的行動,所以一再叮囑他們不要刻意去關注冷鋒的動靜。
他們隻要混在人群當中打探消息,觀察有沒有突發事件發生就行。
對於冷鋒和金七爺等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楊廣所掌握的情況並不具體。
隻是知道當晚有人刺殺冷大少,不過刺殺冷大少的那些人,莫名其妙的被冷大少這邊給反殺了。
在楊廣意識到冷鋒這邊不是他能夠招惹的時候,還沒來得及從這件事情的刺激當中反應過來,蒙古人那邊就突然發動了朝廷的戰爭。
如果說冷鋒這邊的事情,讓楊廣覺得有些惶恐不安的話,那麽蒙古人發動對南方朝廷的戰爭,才是讓他極度惶恐的。
畢竟就算冷鋒有能力在臨江城派人弄死自己,但是他也相信,冷鋒不會這麽魯莽。
畢竟如果冷鋒真的想要這麽做的話,根本不用等到現在。
他楊廣最近幾個月一直呆在臨江城,身邊雖然有一位一流高手巔峰強者在暗中保護。但是以冷鋒對付金七爺等人的實力來看,暗中保護他的那位一流高手,根本就不夠看。
冷鋒沒有對他動手,就說明忌憚他的身份。
當楊廣想通這一點之後,他心中的驚慌才慢慢的消散。
不過蒙古人對南方朝廷開戰,這件事情對他的影響才是巨大的。
作為京城楊家的核心嫡係子弟,他是知道自己家族的立場是什麽。
朝廷絕對不能出事,他們的家族之所以能夠在京城唿風喚雨,這一切全部都是依附朝廷得來的。
楊家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南方的朝廷再怎麽腐朽,再怎麽沒落,隻要存在一天,他們楊家就能夠享受一天朝廷的福利。
而一旦發生改朝換代,或者是蒙古人南下將南方的朝廷給滅掉了。他們這些依附朝廷而存在的頂級豪門,首當其衝會受到波及。
別說還能不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了,就是能不能保住性命都難說。
畢竟不論是哪一個統治者上位,都不可能容忍他們這群趴在朝廷身上吸血的人繼續存在。
而且就是他們想要更換門庭投靠新的勢力,也沒有那個機會。
因為對方是蒙古人,是靠鐵騎征服天下的存在。他們的認知和南方朝廷恰恰相反,南方朝廷重文輕武,蒙古人隻是重武輕文。
雖然蒙古人在北邊占領金人的地方之後,也會啟用一些當地的漢人,來幫助他們治理一些地區。
但是他們啟用的那些漢人,幾乎沒有當地的豪門貴族,全部都是有一些有名望的當地長者或者是讀書人。
對於那些豪門貴族,蒙古人的做法很幹脆,就是一個字,搶
如果在搶劫的過程當中,那些人不配合或者稍有反抗,直接就是滅門屠殺。
這也是為什麽包括楊洪泰在內的,南方朝廷很多達官貴人,心中偏向和蒙古人議和的原因。
在他們看來,隻要蒙古人不南下,無論他們在北邊怎麽折騰,和他們的關係都不大。
楊廣一直擔驚受怕了三個多月,直到從釣魚城傳來的捷報,整個朝廷上下一片歡欣鼓舞,就是楊廣也長長鬆了一口氣。
特別是朝廷這次在楊洪泰的主導之下,組成了一支議和談判隊伍,到北方和蒙古人談判。
楊廣的心才徹底放了下來,他認為短時間之內,蒙古人不會再有南下的想法了。
而且楊廣還從楊家那邊得到一個消息,就是這次談判過後,朝廷的談判隊伍會路過臨江城。
由於這一次為了和蒙古人談判,朝廷的代表隊是從長江水路出發,一路順水而下。
為了趕時間,他們在沿途根本沒有停留,隻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到達了建康府。在那裏短暫的停留一下,而後就繼續北上。
可見這次朝廷的談判之意是有多麽的強烈了,不得不說這還真是一件十分諷刺的事。
畢竟這次打了勝仗的是朝廷方在,蒙古人作為戰爭的發動者,而且還是失敗的一方。朝廷竟然要主動和人家談和,這也難怪蒙古人會看不起南方朝廷。
別說是蒙古人了,就是那些有血性的漢人,也同樣對此不滿。
不過礙於當今掌權者做出了選擇,其他人也隻能接受。
這次帶隊的雖然不是楊宏泰,但也是楊家的一個重要人物,楊宏泰的二子楊顯赫。
此人是楊廣的親二叔,這次如果談判順利,他會帶著整個談判代表團路過臨江城。
楊廣已經和楊顯赫赫溝通過了,會請二叔出手幫忙徹底解決冷鋒。
就算那時楊顯赫明目張膽的奪取冷家產業,以他和蒙古人談判成功的功勞,別人也無法將他怎麽樣。
在楊家以及那些主和派的人看來,隻要這次判斷是成功的,和蒙古人達成了繼續劃江而治,雙方之間互不侵犯的協議,那麽就是天大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