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魏無肝果如易瑩所言,一言未發,待木從心將三顆青色藥丸分送到三人跟前,作勢便去撬他們的嘴巴。魏無肝搶到木從心身旁,抓住他袍角,使勁搖晃,口中卻發不出聲音。薑無脾已明白了,定是魏三哥被點了啞門穴,但此刻受製於人,於是不再隱瞞,道:“女俠且慢,這丸藥再怎麽珍貴,若果真能救人急難,我七人七尺漢子,又豈吝相贈?可這丸藥是常人亂吃得,我七人卻亂吃不得。”
易瑩看薑無脾,道:“這可奇了,一樣的丸藥,別人吃了都沒事,你兄弟怎麽吃不得,莫非你兄弟不是人?”
薑無脾道:“女俠莫要取笑,我說便是。”於是他將下山以來種種變故如數道來,直說到來明長陵“監守自盜”,這才打住。
易瑩道:“那麽這丸藥,是何來頭?”
薑無脾道:“這丸藥乃是敝師尊所留,每年服食一次,用以修複經脈。”
易瑩道:“不錯,果然是七傷拳。”
薑無脾等麵麵相覷,精擅此術的師尊過世已久,自己七兄弟則安守本分,履足中原不足兩月,種種勾當雖然幹了不少,但自信隻消見過他們施展此功的人,均已不能再開口說話。麵前這婦人又從哪知道知曉?薑無脾抱拳道:“前輩當真法眼,但不知這七傷拳之名您是從何處聽到,還請見示!”
易瑩不答,反而問道:“這可奇了,旁人自西域涉足中土武林,隻怕名聲不響,你們卻怎麽這般害怕出名?”
薑無脾看向魏無肝,又看看易瑩,易瑩知他心思,揮手解開了魏無肝的啞門穴,魏無肝正色道:“前輩既然知道咱們用的是七傷拳,那也沒什麽秘密可言了。不過,晚輩還要請前輩留句話。”
易瑩道:“我瞧你們相貌、年歲,比我還大著,卻這般沒出息,叫我前輩!我姓易,這些年鬧出來的事情雖然不少,卻也沒興趣去傳你們幾個小腳色的閑話。”
魏無肝聞言,非但不怒,神色中反而多了幾分恭敬,幾分歡喜,他道:“原來是易教主,我七人敗在易教主手下,那也……嘿嘿,那也,這個這個,算不得無能。”薑無脾等也笑逐顏開,紛紛稱是。
木從心與易瑩聞言一並大笑,可嘲笑歸嘲笑,易瑩見他們對自己心悅誠服,心下也自歡喜,木從心則好生瞧他們不起:“這幾人胡子一把,麵帶剽悍之色,聯手輸在一個女子手下,竟毫不縈懷,全然不當一迴事,當真叫人‘欽佩’。”
魏無肝道:“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肝屬木,一練七傷,七者皆傷。咱們這套拳法,易教主想必知道,實則是先傷己,後傷敵的法門。”
易瑩道:“不錯,不錯。”
魏無肝道:“這套拳,為我崆峒派木靈子祖師所創,並諄諄至囑,非將內功練到氣走諸穴,無所不通的境界,萬萬不可練習,然而我七人卻練了,易教主可知為何?先師山大貴為了不使此絕技失傳,便將七傷拳整理,分拆成七式,七弟子人各一式,這樣我們便不致損傷全身經脈,譬如我練的‘摧肝腸決’,便隻傷足闕陰肝經一脈,即便練到最深處,也不會損及我身上其他經脈。至於那個小瓷瓶兒中的藥丸,喚作七頁繼絕散,一頁一方,先師窮五年之功為我七兄弟求得,每年各自服用對應的一枚,便可修複本年因練拳而損傷的經脈。”
易瑩道:“不對,不對!各門各派的絕技,既稱絕技,自然難練,弟子能獲傳授,自然歡喜,但一門一派能出幾個有資格獲傳絕技的弟子,在師父看來,更是歡喜。”說到這兒,看了木從心一眼,見木從心聽得認真小心,不覺點了點頭,道:“這是因為,一門絕技要傳於弟子,非但要該弟子資質上佳,還要慮及弟子的人品、武品。這樣一來,一門之中,所能獲傳絕藝的弟子便寥寥無幾,有時一個也找不出。所以,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天下第三樂。而為防絕技失傳,一門之中總會將本門絕技或刻於隱秘處,或書於簡冊之上,防止因弟子不成器,而致使絕技失傳。你師尊大可等你們內功火候到了,再量才傳授,就算他活不到你們火候到的那一天,隻消傳下練習七傷拳的心得竅要,指定一人自行參研七傷拳秘籍即可。而如你們所說,他明知練七傷拳損傷經脈,卻還叫你們去練,天下寧有是理?你們要撒謊,還差著火候!”
魏無肝微微一笑,道:“這話說來便長了,易教主有所不知,敝派七傷拳練到極處,雖不敢說橫行天下,卻也絕不致弱於他人。”他見易瑩盯著自己,臉現嘲弄之色,自失地道:“我們敗於教主,實是因為自己不爭氣,功夫練地不到火候,卻不是師尊傳的玩意兒不行。”隨即抬頭看了易瑩一眼,臉現傲然之色。
易瑩道:“不錯,不錯,若非你等內功之中有缺陷,四人聯手我便攻不破。”
魏無肝道:“易教主過謙啦,我們一聽您彈古箏,便知您的內力渾厚,合我四人之力也難以抵擋,於是各自掏出藥丸,意欲先服藥丸再合力。孰料教主內力渾厚至廝,竟令我等連服藥的餘暇都未有。”
木從心道:“你方才說這七頁繼絕散乃是師尊傳下,一年須服用一次,莫非這般巧合,你們與我師父動手之時,恰恰該當服藥?”
魏無肝道:“少俠莫急,聽我慢慢道來。與令師尊動手之時,還遠未到我等今年服藥之期。我等想要服藥,是想將內力催動到十二分,再來聯手抵禦令師尊絕妙無比的內功。這等瞬間透支內力的法子,本是對身子十分有害,輕則經脈齊斷,重則立時喪命,所以透支之前需得服藥,方才沒事。”
見易瑩等不甚了然,魏無肝解釋道:“此法為本門獨有,放眼這世上,怕也隻我七人會用。因為自習練七傷拳起,我七人便是在透支內力的狀態下修習,但至多透支百分之一二成,絕不會似方才那般,強行透支二成。而修煉七傷拳所以損傷經脈,自然也是因平時習練必須透支上百分之一二成的內力,久而久之,壘土成山,習練七傷拳者的經脈便會受到極其嚴重的損傷。世人均知七傷拳‘先傷己,後傷敵’,但為何‘先傷己’卻誰也說不清——這便是‘先傷己’背後的道理。先師自然知曉,於是為我們覓下了這七頁繼絕散的方子,這方子實是接續經脈,修補損傷的良藥,是以我七人習練七傷拳三十餘年,經脈也隻稍損而已。”
木從心道:“你們尋常習練之時隻透支百分之一二成的內力,可你方才跟我師父過招時,卻說將內力催動到十二成,那便是透支了百分之二十。運使內力又不是吃包子,多吃幾個也不妨事,百分之一二和百分之二十,這中間差著十倍,你們卻是怎麽做到的?”
易瑩看薑無脾,道:“這可奇了,一樣的丸藥,別人吃了都沒事,你兄弟怎麽吃不得,莫非你兄弟不是人?”
薑無脾道:“女俠莫要取笑,我說便是。”於是他將下山以來種種變故如數道來,直說到來明長陵“監守自盜”,這才打住。
易瑩道:“那麽這丸藥,是何來頭?”
薑無脾道:“這丸藥乃是敝師尊所留,每年服食一次,用以修複經脈。”
易瑩道:“不錯,果然是七傷拳。”
薑無脾等麵麵相覷,精擅此術的師尊過世已久,自己七兄弟則安守本分,履足中原不足兩月,種種勾當雖然幹了不少,但自信隻消見過他們施展此功的人,均已不能再開口說話。麵前這婦人又從哪知道知曉?薑無脾抱拳道:“前輩當真法眼,但不知這七傷拳之名您是從何處聽到,還請見示!”
易瑩不答,反而問道:“這可奇了,旁人自西域涉足中土武林,隻怕名聲不響,你們卻怎麽這般害怕出名?”
薑無脾看向魏無肝,又看看易瑩,易瑩知他心思,揮手解開了魏無肝的啞門穴,魏無肝正色道:“前輩既然知道咱們用的是七傷拳,那也沒什麽秘密可言了。不過,晚輩還要請前輩留句話。”
易瑩道:“我瞧你們相貌、年歲,比我還大著,卻這般沒出息,叫我前輩!我姓易,這些年鬧出來的事情雖然不少,卻也沒興趣去傳你們幾個小腳色的閑話。”
魏無肝聞言,非但不怒,神色中反而多了幾分恭敬,幾分歡喜,他道:“原來是易教主,我七人敗在易教主手下,那也……嘿嘿,那也,這個這個,算不得無能。”薑無脾等也笑逐顏開,紛紛稱是。
木從心與易瑩聞言一並大笑,可嘲笑歸嘲笑,易瑩見他們對自己心悅誠服,心下也自歡喜,木從心則好生瞧他們不起:“這幾人胡子一把,麵帶剽悍之色,聯手輸在一個女子手下,竟毫不縈懷,全然不當一迴事,當真叫人‘欽佩’。”
魏無肝道:“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肝屬木,一練七傷,七者皆傷。咱們這套拳法,易教主想必知道,實則是先傷己,後傷敵的法門。”
易瑩道:“不錯,不錯。”
魏無肝道:“這套拳,為我崆峒派木靈子祖師所創,並諄諄至囑,非將內功練到氣走諸穴,無所不通的境界,萬萬不可練習,然而我七人卻練了,易教主可知為何?先師山大貴為了不使此絕技失傳,便將七傷拳整理,分拆成七式,七弟子人各一式,這樣我們便不致損傷全身經脈,譬如我練的‘摧肝腸決’,便隻傷足闕陰肝經一脈,即便練到最深處,也不會損及我身上其他經脈。至於那個小瓷瓶兒中的藥丸,喚作七頁繼絕散,一頁一方,先師窮五年之功為我七兄弟求得,每年各自服用對應的一枚,便可修複本年因練拳而損傷的經脈。”
易瑩道:“不對,不對!各門各派的絕技,既稱絕技,自然難練,弟子能獲傳授,自然歡喜,但一門一派能出幾個有資格獲傳絕技的弟子,在師父看來,更是歡喜。”說到這兒,看了木從心一眼,見木從心聽得認真小心,不覺點了點頭,道:“這是因為,一門絕技要傳於弟子,非但要該弟子資質上佳,還要慮及弟子的人品、武品。這樣一來,一門之中,所能獲傳絕藝的弟子便寥寥無幾,有時一個也找不出。所以,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天下第三樂。而為防絕技失傳,一門之中總會將本門絕技或刻於隱秘處,或書於簡冊之上,防止因弟子不成器,而致使絕技失傳。你師尊大可等你們內功火候到了,再量才傳授,就算他活不到你們火候到的那一天,隻消傳下練習七傷拳的心得竅要,指定一人自行參研七傷拳秘籍即可。而如你們所說,他明知練七傷拳損傷經脈,卻還叫你們去練,天下寧有是理?你們要撒謊,還差著火候!”
魏無肝微微一笑,道:“這話說來便長了,易教主有所不知,敝派七傷拳練到極處,雖不敢說橫行天下,卻也絕不致弱於他人。”他見易瑩盯著自己,臉現嘲弄之色,自失地道:“我們敗於教主,實是因為自己不爭氣,功夫練地不到火候,卻不是師尊傳的玩意兒不行。”隨即抬頭看了易瑩一眼,臉現傲然之色。
易瑩道:“不錯,不錯,若非你等內功之中有缺陷,四人聯手我便攻不破。”
魏無肝道:“易教主過謙啦,我們一聽您彈古箏,便知您的內力渾厚,合我四人之力也難以抵擋,於是各自掏出藥丸,意欲先服藥丸再合力。孰料教主內力渾厚至廝,竟令我等連服藥的餘暇都未有。”
木從心道:“你方才說這七頁繼絕散乃是師尊傳下,一年須服用一次,莫非這般巧合,你們與我師父動手之時,恰恰該當服藥?”
魏無肝道:“少俠莫急,聽我慢慢道來。與令師尊動手之時,還遠未到我等今年服藥之期。我等想要服藥,是想將內力催動到十二分,再來聯手抵禦令師尊絕妙無比的內功。這等瞬間透支內力的法子,本是對身子十分有害,輕則經脈齊斷,重則立時喪命,所以透支之前需得服藥,方才沒事。”
見易瑩等不甚了然,魏無肝解釋道:“此法為本門獨有,放眼這世上,怕也隻我七人會用。因為自習練七傷拳起,我七人便是在透支內力的狀態下修習,但至多透支百分之一二成,絕不會似方才那般,強行透支二成。而修煉七傷拳所以損傷經脈,自然也是因平時習練必須透支上百分之一二成的內力,久而久之,壘土成山,習練七傷拳者的經脈便會受到極其嚴重的損傷。世人均知七傷拳‘先傷己,後傷敵’,但為何‘先傷己’卻誰也說不清——這便是‘先傷己’背後的道理。先師自然知曉,於是為我們覓下了這七頁繼絕散的方子,這方子實是接續經脈,修補損傷的良藥,是以我七人習練七傷拳三十餘年,經脈也隻稍損而已。”
木從心道:“你們尋常習練之時隻透支百分之一二成的內力,可你方才跟我師父過招時,卻說將內力催動到十二成,那便是透支了百分之二十。運使內力又不是吃包子,多吃幾個也不妨事,百分之一二和百分之二十,這中間差著十倍,你們卻是怎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