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中國。”


    1942年5月3日,莫斯科會議準時開始。


    斯大林戰役結束已經是四個月時間,世界形勢變化很快。英美法三國軍隊在北非已經開始橫推德國軍隊。整個北非地區差不多都要落入反法西斯聯盟國家手中。


    在英美法強大的實力之下,德國軍隊隻能是抽出不少人開始防禦西線。但依舊是無法擋住英美法的進攻。


    美國的軍隊越來越多,已經是來了兩百多萬,後續部隊還在源源不斷,超過三百多萬也是指日可待。包括英國軍隊和戴高樂的法國軍隊也在不停的增長當中。


    不說其他的。


    在接受了中國物資的支援之後,戴高樂在北非也已經是訓練了超過八十萬的軍隊。在中國海軍的支持之下,在北非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英國不用說,在北非的英國軍隊超過百萬。這三方軍隊在北非地區擁有近五百萬軍隊。


    隻要拿下北非,這幾百萬軍隊肯定是要進入歐洲。


    蘇聯也是如此。


    從獲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輝煌勝利之後,蘇聯幾次組織大規模的部隊進行進攻。當然效果不能說很好,因為德國軍隊還是非常頑強。


    一直是牢牢地抵擋蘇聯軍隊的進攻。


    但蘇德戰場的主動權已經完全來到了蘇聯手中。現在的情況是蘇聯想進攻就進攻,想修整就修整。而德國軍隊已經兵力不足,隻能是進行被動的防禦。


    而且更大的問題是,隨著德國軍隊的進攻步伐結束,德國不再繼續強勢,世界大國開始圍毆德國之後,一些跟著德國的仆從國都離心離德。


    可以說現在德國的局麵是非常不好。


    這一次會議大家已經開始製定戰勝德國的最後計劃。


    戴高樂很幸運,在這個時候趕上了莫斯科會議。也可以說是法國很幸運,趕上了這一次的會議。趕上了這一次的會議,就有資格跟中美蘇英幾個國家一起製定新的世界秩序。特別是目前討論的聯合國,大家已經通過要成立安全理事會,成立幾個常任理事國。


    本來的名額是中美蘇英四個國家。但現在法國趕上了,趕上了這一次的會議,大家心知肚明,法國也要拿走一個名額。


    畢竟這是大國會議。


    因此戴高樂是非常高興的。


    在開會的中間,專門和楊維見麵。


    “法國是擁有輝煌曆史的國家,也是維持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本來這樣的會議就不該繞過法蘭西共和國。”


    “法國人民會記住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恩情。”


    戴高樂態度依舊是非常誠懇。


    然後道:“楊副總統,德國法西斯失敗的日子不會太遠。我想未來一年之內歐洲戰局一定會出現大變化。不過戰爭帶來了太大的破壞。戰爭之後重新恢複經濟,這才是最困難的。”


    “是啊。戰爭的破壞性太大,未來維持世界和平,還需要我們的努力。”


    楊維腦袋瓜轉的很快。


    戴高樂的意思,楊維已經是聽懂了。心中對於戴高樂也是高看一眼。現在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戰勝德國,當然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德國戰敗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因為目前世界主要工業大國圍毆德國。


    德國就算再強大,也不可能是這麽多大國的對手。


    不要說其他國家,光是英國和蘇聯的工業實力現在已經是可以擊敗德國。加上還有中國和美國這樣的大國支持,德國根本就跑不掉。


    但德國的戰敗板上釘釘,但什麽時候能夠完全擊敗德國,還是一個未知數。或許是一年,又或許是兩年,這個誰也說不好。


    可是沒想到戴高樂現在連法國本土都沒有進去,還沒有成為真正的法國領導人,卻已經開始考慮戰後法國發展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合格的國家領導人。


    “法國本土雖然沒有經曆大的破壞,但在開戰之初也是經曆了戰爭,後來也有一些破壞。以後想要收複法國,我們還要經曆戰爭。戰爭對於法國的創傷一定會很嚴重。法國想要重新恢複,需要中國的支持。”


    這才是戴高樂的目的。


    法國是經曆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戴高樂也是經曆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整個西方國家都經曆了好多年的經濟低迷的情況。


    特別是法國。


    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幾乎是利用十年的時間才恢複了戰前的水平。剛剛恢複戰前的經濟水平,又是碰到了29年的經濟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更厲害,傷亡更加慘重,破壞更加嚴重。


    戴高樂明白戰後的恢複才是最困難的。


    難道法國又要和一戰以後一樣,利用十年才能夠恢複到戰前的水平。因此戴高樂就把主意放在了中國身上。


    他希望得到中國的幫助。


    雖然中國已經給戴高樂的民族解放委員會很多的貸款,但這些錢戴高樂都用於養兵。法國軍隊還要繼續擴張,這筆錢已經都有用處。


    但是想要戰後恢複,需要的錢就更多。估計沒有幾十億美元的支持,根本就無法幫助法國這樣的大國。


    “當然。我們非常願意和法國合作,撫平戰爭的創傷。”


    楊維點點頭。


    這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和美國是最受益的。因為遠離歐洲戰場,本土基本上沒有受到任何的攻擊,相反利用戰爭的機會,工業發展反而更快。經濟也是世界上最穩定,最好的。兩個國家各自的工業總量都是超過整個歐洲之和。


    目前來說中美兩國的工業總量加起來占據世界工業的百分之七十多,快百分之八十。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


    世界上有能力支援法國這樣大國的,隻有中國和美國。中國和美國都有足夠的資金,足夠的工業實力,幫助他們恢複經濟。


    因此戴高樂是希望戰後得到中國資本的支持。


    讓法國迅速的恢複經濟。


    而中國也有這個意思。


    現在的中國和一戰之後的美國差不多。都是經濟很穩定,工業發展非常迅猛,手中開始有很多的閑錢。


    最大的問題是實力和影響力不相符。


    中國目前的工業實力、戰爭潛力這些東西已經是世界霸主級別的,但影響力不要說和美國相比,比人家英國也差了不少。


    甚至法國這樣的國家,隻要戴高樂重新拿下法國,到時候在世界的影響力也不會比中國低。


    這就是一種問題。


    和當年的美國一樣,為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都是用錢開道。大筆大筆的資金進入各個地方,以此來提高國家的影響力。


    中國現在也是如此。


    手中有大筆的資金,自己國家的工業發展迅猛。這些資本都在找一個更好的目標。


    中國已經在東亞和東南亞開始進行這方麵的舉措。中國資本大規模的進入東亞和東南亞,幫助他們的經濟恢複。


    東亞和東南亞的經濟發展也會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因為東亞和東南亞的人口是相當多的,目前東亞和東南亞人口加起來有兩個億。隻要這裏的發展快,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也會帶動中國工業品的買賣,帶動中國工業的發展。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


    中國資本進入這些地方,就會控製這些地方的金融,控製整個地方的資本市場。等到這些地方開始發展,中國投入的資本也會得到幾倍、幾十倍的迴報。


    這都是好事情。


    法國也是如此。


    畢竟是曾經的世界強國,曾經的歐洲大陸霸主。和法國交流,對於中國的經濟也是有很多好處。與此同時,法國崛起,能夠限製美國獨霸西歐。


    這是一個戰略問題。


    就算經濟上沒有迴報,支援法國的恢複是必須的。


    “謝謝。”


    戴高樂表麵上很是平靜,但心中卻是非常高興。


    雖然參加了這一次的會議,但幾個大國的態度很明顯。很多都隻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才讓法國參加會議,才讓戴高樂參加會議。


    但這些人骨子裏是瞧不起法國,瞧不起戴高樂的。


    這一次來開會的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一個個都是比較強勢的人。就算是支持法國參加這一次會議的丘吉爾,從心底裏是瞧不起戴高樂的。


    人就是如此。


    隻要你心裏瞧不起別人,就算再怎麽掩飾,還是能夠露出那種想法的。戴高樂是聰明人,當然能夠感受到這種輕視。


    因此戴高樂很氣憤。


    想的就多。


    法國想要真正的崛起,還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實力。因此戴高樂就開始關注戰後法國發展的問題。法國整體來說工業基礎還在,隻要有足夠的資金就能夠發展。


    戴高樂明白,隻有法國變得強大,他才不會被人小覷。


    因此他比任何人更關心法國的發展。


    “戴高樂將軍,我們中國希望在北非地區有一個落腳點。當然隻是為了航運的發展,希望我們的商船未來做生意有一個落腳點。希望法國的支持。”


    “這沒有多少問題。我們可以進行一攬子的合約。”


    戴高樂點頭。


    雖然明白中國這是要求在北非地區一個軍港,但戴高樂並沒有拒絕。自己拿到中國這麽多東西,中國的要求他也必須要聽從。


    隻是要求北非地區的一個港口,戴高樂沒有理由不答應。而且利用這個,拿到中國更多的援助才是更劃算。


    北非。


    別看法國現在這個德行,但在北非地區法國依舊是當老大的。在這裏的影響力來說,誰也比不上法國。


    隻要法國同意,那麽北非未來不管是不是獨立,或者是法國的殖民地,軍港的問題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中國是不會直接插手歐洲,但留下一個落腳點是需要的。


    不管是未來海軍,還是商船,有一個自己的港口比什麽都好。北非地區,地理位置更好。有一個港口,對中國的影響力非常必要。


    “謝謝,戴高樂將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辛亥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遇而安寫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遇而安寫手並收藏辛亥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