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
方遠鎮來到張學文的辦公室比較緊張。
四十歲的他,算是目前中國非常年輕有為的官員。四十歲就成為部級幹部,在目前中國的部級幹部當中是相當年輕的一個。
念中專,然後當技術員。後來更是被機械廠推薦進入清華大學學習機械製造,三十歲成為當時國家重點投資的第四機械廠的廠長。
後來還擔任過國家重型機械廠,也是國家機械廠最有實力的第二機械廠的廠長。三十六歲的時候成為了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因為機械工業部的部長胡仁源目前在國家建設發展委員會擔任副主任的位置,因此機械工業部平常的工作就是方遠鎮負責。
但級別還是副部級。
不過他最近剛剛接到了命令,讓他去科技部擔任部長。說實話科技部聽起來好聽,但論實權遠遠比不上機械工業部。
方遠鎮雖然級別上去了,但並不是很明白自己怎麽就到了科技部。
接受任命沒幾天,張學文就要見他。
在中國這麽大的國家,光是正部級的幹部就有快三百人,副部級的幹部就有近兩千人。加上軍隊、國有企業的幹部,這個級別的幹部很多。
更不用說辛亥革命年間的功勳百分之七八十還活著,就算有些人退休,但實力也不可小覷。在位的不管是有實權還是沒有實權,都是級別很高,地位很高。
方遠鎮和他們相比真是什麽都不是。也就是稍微受器重的的年輕幹部而已。
因此第一次這樣麵對麵的和張學文談話,肯定是非常緊張的。張學文在總統位置快三十年,在中國甚至有些神化。
“坐。”
張學文仔細的看了這位。
這可是曆史上鼎鼎大名的方誌敏。目前政府年輕一代,四十歲左右的幹部,很多都是工程師出身。因為這些年中國大學一直都是重理輕文,大學百分之九十五六都是各種理工科係。而且一直都是最重視工業的發展。
所以不少幹部都是企業出身。
是幹技術員,然後從技術員轉變為行政幹部。這一批人還真是不少。
方誌敏就是如此。
完完全全的技術員出身,在機械工業部被譽為是懂技術的幹部。為中國機械製造的發展,貢獻是非常大的。
“你在機械工業部的工作做的很不錯。”
能力很出色。
不然也不會三十歲就成為第四機械廠的廠長。當時擔任機械工業部部長的何燏時就非常器重他。何燏時目前擔任副總理,也是建設發展委員會的副主任,還是第一副主任。何燏時從北大校長開始做到副總理的位置,在目前的中國政壇來說是唯一一個工程師出身的副總理。其他的副總理級別的幹部,基本上都是辛亥年間的革命黨出身,或者辛亥革命之後投奔革命的出身。何燏時算是唯一一個研究技術出身。
而何燏時在機械工業部的時候,幾乎把方遠鎮當成是自己的學生一樣。
所以才會繼續提拔。
本來1940年之後,方遠鎮是成為機械工業部部長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是現在卻來到了科技部,讓方遠鎮自己都莫名其妙。
“你是學技術出身,我也就不跟你拐彎抹角。未來世界的發展就是科技的發展。誰能夠把握最前沿的科學技術,誰就能夠引領世界。未來國家和國家之間,科學技術的競爭就是國家的競爭。這一點我相信你應該明白。”
“是。”
張學文說什麽,方遠鎮隻能是點點頭。
他還能說什麽。
他現在都是迷迷糊糊的。
“我們中國的工業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已經有足夠的技術積累。不過這幾十年以來,我們中國都是追趕著的角色。中國的工業也一直是總量著稱。”
中國的工業實力已經是世界第一。
各項數據下來,已經是爆了美國。歐洲那些工業國家在總量上已經完全不能和中國相比,英法德加起來也無法和中國相比較。但中國畢竟是後發國家。
在工業技術的積累上,遠遠沒有歐美國家久遠。
雖然已經大踏步的趕上,但並不是所有方麵都已經能夠超過他們。甚至可以說這幾十年時間中國一直是追趕的角色,到現在大家在技術上差不多可以持平。
當然整體上歐美國家還是占有一些優勢。
但這個優勢已經不是很大,也不是非常明顯。中國發展到這個階段,很多技術方麵開始要有準備。那就是中國以後不再是追趕著,不再是重複走歐美國家驗證過的技術。
而是中國自己要引領世界的技術革命。
追趕和引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為了能夠引領世界的技術革命,我們的科學院、工程院連續開了幾次會議。討論未來世界科技發展的方向,製定了十大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對於未來的戰爭,張學文並不是很擔心。
日本?
永遠不是中國的對手,也不可能成為中國的對手。隻不過前段時間中國打了一個盹,讓日本猖狂一段時間而已。日本目前國土沒有中國大,人口沒有中國多,技術沒有中國強,資源沒有中國多,人才沒有中國多。
方方麵麵來說,日本都不是中國的對手,都沒有資格成為中國的對手。
而歐洲戰爭,更是和中國沒有什麽關係。德國就算再怎麽猖狂,也影響不到亞洲。中國隻要坐鎮亞洲,賣些戰爭物資就可以。
因此張學文現在考慮的並不是二戰的問題。張學文這段時間主要考慮的都是二戰結束之後的事情。
如何在自己退休之前“清理”辛亥革命年間出現的大部分功勳,不讓他們影響政治正常化的進行。還要考慮自己的接班人,考慮政權平穩的交接。另外一個就是考慮如何構築東亞、東南亞的秩序。
最後一個就是如何讓中國徹底成為引領世界技術革命的科技強國。
因此現在別看世界形式風雲變化,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國會怎麽選擇。但其實張學文本人並沒有太擔心這些東西。張學文一直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自己的計劃。中國的實力隻要國內沒有問題,外交沒有太大的失誤,那麽未來必然是世界一極。
張學文知道,隻要二戰結束歐洲沒落是必然的。到時候世界強國是美國和蘇聯,這是無可逆轉的事情。畢竟他們都是目前的工業強國。
張學文要讓中國的科技超過他們。
因此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連續開了好多天的會議。製定出未來世界科技的發展方向,製定出重點科技公關方向,以此來製定國家重點科技項目。
張學文更是明白未來科技的方向。
雖然太過細致的東西張學文是外行,但大致的科技發展方向張學文還是明白的。這也算是自己最後為國家科技方向做一次指點。
“這是國家重點科技項目。我們準備科技部牽頭,和中國各個大學,各個研究機構進行重點攻關。因此科技部的任務很重。”
說道這裏,方遠鎮有些明白張學文的意思。
難怪自己突然被調到科技部。中國這樣的體製和歐美國家不太一樣。歐美國家很多技術項目,都是他們自己的財團按照市場需求進行研究。
他們都是需要考慮市場和利潤問題。
很多技術他們就算明白很重要,但他們認為市場不成熟,沒有多少利潤的時候他們是絕對不會去研究的。
就如後世,非洲地區的一些傳染病。
以歐美國家醫藥公司的強大實力,隻要他們認認真真的去研發,是有能力控製這些傳染病,是有能力研製出抑製的藥物。
但他們不會去研究。
因為他們認為非洲市場太小,根本就沒有什麽盈利空間。對於他們來說不掙錢的東西,他們才沒有興趣。
除非是軍方需要。
特別是打仗的時候,軍隊需要的東西,他們才會不計成本、不管利潤的研究。這是他們的優勢,他們的很多技術都能夠迅速的轉化成產品投入市場。因為他們的研究本來就是根據市場需求來的。
不過也有弊端。
那就是他們很多都是追逐利潤的。有些必要的技術,就因為市場不大、利潤不夠,他們就會忽視。
而中國這樣的體製就不同。
一旦下決心研究某個項目,就可以不管市場、不計利潤的進行研究。這種模式很容易以國家的實力進行研究,可以讓各大研究機構聯合起來進行研究。
效率很高。
畢竟是可以集齊國家的力量,可以讓重點科研單位都參與研究。可以完全不計較成本,隻要能夠成功就可以。
但也有不少弊端。那就是浪費嚴重,和市場出現脫節。
有些技術無法投入市場,就沒有利潤。因此會出現技術和市場的不搭配。
可以說世界上任何的體製都有他的問題,都有他的優缺點。張學文要做的就是構建最適合中國的體製,不停地改革目前中國的體製,也吸收歐美的一些優點,讓他能夠適應中國的發展。
反正世界上沒有固定不變的體製。
隨著時間的發展,隨著國家的發展,體製的改革是每時每刻的。為了在未來技術競爭當中不落後於美蘇兩國,中國又要進行一次科技大攻關。
“這個科技大攻關的任務我要交給你,你有沒有什麽要求。”
“總統,據我所知科技部隻是製定一些政策,指導各個科研機構。雖然有一些管理權,但並不是那些科研單位和各大高校的直屬上級部門。這,好像……”
方遠鎮有些為難。
自從鄧演達對於中國的科研單位進行了整合之後,該是誰就是誰。中國各個科研單位的隸屬關係變得非常明確,不再是那麽亂套。
科技部的權力大大下降。
當年的科技部看起來很多都管不了,但又是什麽都能管。弄得很是亂套。但現在完全不一樣。各個部門各有各的從屬。
科技部隻是製定一些政策,做一些指導的作用。
對於這些科研單位並沒有管轄權。
有些強勢的科研單位,特別是隸屬的部門權力很大的時候,他們甚至可以不搭理你科技部。
“這一次的科技大攻關會進入六五計劃當中,會成為最重要的東西。調你進入科技部擔任部長,並不會讓你以科技部的名義做事情。隻是科技部牽頭,專門成立六五計劃科技攻關委員會。你提前到科技部上任,了解一下目前中國科研單位的情況,了解一下需要攻關的科研項目。”
六五確定的科技大攻關的項目不少。
包括導彈研究、電子計算機、人工合成這些方麵。
“而且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結果,還需要利用這一次的六五科技攻關項目,培養大批的這方麵人才。有沒有信心接受這個重任。”
“是。”
“那你就提前過去準備。你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和各個高校,以及各個研究單位走走。”
方遠鎮來到張學文的辦公室比較緊張。
四十歲的他,算是目前中國非常年輕有為的官員。四十歲就成為部級幹部,在目前中國的部級幹部當中是相當年輕的一個。
念中專,然後當技術員。後來更是被機械廠推薦進入清華大學學習機械製造,三十歲成為當時國家重點投資的第四機械廠的廠長。
後來還擔任過國家重型機械廠,也是國家機械廠最有實力的第二機械廠的廠長。三十六歲的時候成為了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因為機械工業部的部長胡仁源目前在國家建設發展委員會擔任副主任的位置,因此機械工業部平常的工作就是方遠鎮負責。
但級別還是副部級。
不過他最近剛剛接到了命令,讓他去科技部擔任部長。說實話科技部聽起來好聽,但論實權遠遠比不上機械工業部。
方遠鎮雖然級別上去了,但並不是很明白自己怎麽就到了科技部。
接受任命沒幾天,張學文就要見他。
在中國這麽大的國家,光是正部級的幹部就有快三百人,副部級的幹部就有近兩千人。加上軍隊、國有企業的幹部,這個級別的幹部很多。
更不用說辛亥革命年間的功勳百分之七八十還活著,就算有些人退休,但實力也不可小覷。在位的不管是有實權還是沒有實權,都是級別很高,地位很高。
方遠鎮和他們相比真是什麽都不是。也就是稍微受器重的的年輕幹部而已。
因此第一次這樣麵對麵的和張學文談話,肯定是非常緊張的。張學文在總統位置快三十年,在中國甚至有些神化。
“坐。”
張學文仔細的看了這位。
這可是曆史上鼎鼎大名的方誌敏。目前政府年輕一代,四十歲左右的幹部,很多都是工程師出身。因為這些年中國大學一直都是重理輕文,大學百分之九十五六都是各種理工科係。而且一直都是最重視工業的發展。
所以不少幹部都是企業出身。
是幹技術員,然後從技術員轉變為行政幹部。這一批人還真是不少。
方誌敏就是如此。
完完全全的技術員出身,在機械工業部被譽為是懂技術的幹部。為中國機械製造的發展,貢獻是非常大的。
“你在機械工業部的工作做的很不錯。”
能力很出色。
不然也不會三十歲就成為第四機械廠的廠長。當時擔任機械工業部部長的何燏時就非常器重他。何燏時目前擔任副總理,也是建設發展委員會的副主任,還是第一副主任。何燏時從北大校長開始做到副總理的位置,在目前的中國政壇來說是唯一一個工程師出身的副總理。其他的副總理級別的幹部,基本上都是辛亥年間的革命黨出身,或者辛亥革命之後投奔革命的出身。何燏時算是唯一一個研究技術出身。
而何燏時在機械工業部的時候,幾乎把方遠鎮當成是自己的學生一樣。
所以才會繼續提拔。
本來1940年之後,方遠鎮是成為機械工業部部長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是現在卻來到了科技部,讓方遠鎮自己都莫名其妙。
“你是學技術出身,我也就不跟你拐彎抹角。未來世界的發展就是科技的發展。誰能夠把握最前沿的科學技術,誰就能夠引領世界。未來國家和國家之間,科學技術的競爭就是國家的競爭。這一點我相信你應該明白。”
“是。”
張學文說什麽,方遠鎮隻能是點點頭。
他還能說什麽。
他現在都是迷迷糊糊的。
“我們中國的工業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已經有足夠的技術積累。不過這幾十年以來,我們中國都是追趕著的角色。中國的工業也一直是總量著稱。”
中國的工業實力已經是世界第一。
各項數據下來,已經是爆了美國。歐洲那些工業國家在總量上已經完全不能和中國相比,英法德加起來也無法和中國相比較。但中國畢竟是後發國家。
在工業技術的積累上,遠遠沒有歐美國家久遠。
雖然已經大踏步的趕上,但並不是所有方麵都已經能夠超過他們。甚至可以說這幾十年時間中國一直是追趕的角色,到現在大家在技術上差不多可以持平。
當然整體上歐美國家還是占有一些優勢。
但這個優勢已經不是很大,也不是非常明顯。中國發展到這個階段,很多技術方麵開始要有準備。那就是中國以後不再是追趕著,不再是重複走歐美國家驗證過的技術。
而是中國自己要引領世界的技術革命。
追趕和引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為了能夠引領世界的技術革命,我們的科學院、工程院連續開了幾次會議。討論未來世界科技發展的方向,製定了十大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對於未來的戰爭,張學文並不是很擔心。
日本?
永遠不是中國的對手,也不可能成為中國的對手。隻不過前段時間中國打了一個盹,讓日本猖狂一段時間而已。日本目前國土沒有中國大,人口沒有中國多,技術沒有中國強,資源沒有中國多,人才沒有中國多。
方方麵麵來說,日本都不是中國的對手,都沒有資格成為中國的對手。
而歐洲戰爭,更是和中國沒有什麽關係。德國就算再怎麽猖狂,也影響不到亞洲。中國隻要坐鎮亞洲,賣些戰爭物資就可以。
因此張學文現在考慮的並不是二戰的問題。張學文這段時間主要考慮的都是二戰結束之後的事情。
如何在自己退休之前“清理”辛亥革命年間出現的大部分功勳,不讓他們影響政治正常化的進行。還要考慮自己的接班人,考慮政權平穩的交接。另外一個就是考慮如何構築東亞、東南亞的秩序。
最後一個就是如何讓中國徹底成為引領世界技術革命的科技強國。
因此現在別看世界形式風雲變化,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國會怎麽選擇。但其實張學文本人並沒有太擔心這些東西。張學文一直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自己的計劃。中國的實力隻要國內沒有問題,外交沒有太大的失誤,那麽未來必然是世界一極。
張學文知道,隻要二戰結束歐洲沒落是必然的。到時候世界強國是美國和蘇聯,這是無可逆轉的事情。畢竟他們都是目前的工業強國。
張學文要讓中國的科技超過他們。
因此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連續開了好多天的會議。製定出未來世界科技的發展方向,製定出重點科技公關方向,以此來製定國家重點科技項目。
張學文更是明白未來科技的方向。
雖然太過細致的東西張學文是外行,但大致的科技發展方向張學文還是明白的。這也算是自己最後為國家科技方向做一次指點。
“這是國家重點科技項目。我們準備科技部牽頭,和中國各個大學,各個研究機構進行重點攻關。因此科技部的任務很重。”
說道這裏,方遠鎮有些明白張學文的意思。
難怪自己突然被調到科技部。中國這樣的體製和歐美國家不太一樣。歐美國家很多技術項目,都是他們自己的財團按照市場需求進行研究。
他們都是需要考慮市場和利潤問題。
很多技術他們就算明白很重要,但他們認為市場不成熟,沒有多少利潤的時候他們是絕對不會去研究的。
就如後世,非洲地區的一些傳染病。
以歐美國家醫藥公司的強大實力,隻要他們認認真真的去研發,是有能力控製這些傳染病,是有能力研製出抑製的藥物。
但他們不會去研究。
因為他們認為非洲市場太小,根本就沒有什麽盈利空間。對於他們來說不掙錢的東西,他們才沒有興趣。
除非是軍方需要。
特別是打仗的時候,軍隊需要的東西,他們才會不計成本、不管利潤的研究。這是他們的優勢,他們的很多技術都能夠迅速的轉化成產品投入市場。因為他們的研究本來就是根據市場需求來的。
不過也有弊端。
那就是他們很多都是追逐利潤的。有些必要的技術,就因為市場不大、利潤不夠,他們就會忽視。
而中國這樣的體製就不同。
一旦下決心研究某個項目,就可以不管市場、不計利潤的進行研究。這種模式很容易以國家的實力進行研究,可以讓各大研究機構聯合起來進行研究。
效率很高。
畢竟是可以集齊國家的力量,可以讓重點科研單位都參與研究。可以完全不計較成本,隻要能夠成功就可以。
但也有不少弊端。那就是浪費嚴重,和市場出現脫節。
有些技術無法投入市場,就沒有利潤。因此會出現技術和市場的不搭配。
可以說世界上任何的體製都有他的問題,都有他的優缺點。張學文要做的就是構建最適合中國的體製,不停地改革目前中國的體製,也吸收歐美的一些優點,讓他能夠適應中國的發展。
反正世界上沒有固定不變的體製。
隨著時間的發展,隨著國家的發展,體製的改革是每時每刻的。為了在未來技術競爭當中不落後於美蘇兩國,中國又要進行一次科技大攻關。
“這個科技大攻關的任務我要交給你,你有沒有什麽要求。”
“總統,據我所知科技部隻是製定一些政策,指導各個科研機構。雖然有一些管理權,但並不是那些科研單位和各大高校的直屬上級部門。這,好像……”
方遠鎮有些為難。
自從鄧演達對於中國的科研單位進行了整合之後,該是誰就是誰。中國各個科研單位的隸屬關係變得非常明確,不再是那麽亂套。
科技部的權力大大下降。
當年的科技部看起來很多都管不了,但又是什麽都能管。弄得很是亂套。但現在完全不一樣。各個部門各有各的從屬。
科技部隻是製定一些政策,做一些指導的作用。
對於這些科研單位並沒有管轄權。
有些強勢的科研單位,特別是隸屬的部門權力很大的時候,他們甚至可以不搭理你科技部。
“這一次的科技大攻關會進入六五計劃當中,會成為最重要的東西。調你進入科技部擔任部長,並不會讓你以科技部的名義做事情。隻是科技部牽頭,專門成立六五計劃科技攻關委員會。你提前到科技部上任,了解一下目前中國科研單位的情況,了解一下需要攻關的科研項目。”
六五確定的科技大攻關的項目不少。
包括導彈研究、電子計算機、人工合成這些方麵。
“而且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結果,還需要利用這一次的六五科技攻關項目,培養大批的這方麵人才。有沒有信心接受這個重任。”
“是。”
“那你就提前過去準備。你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和各個高校,以及各個研究單位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