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7月29日,黃興再次舉行華興會內部會議。
這次討論的內容是華興會到底參不參加新成立的革命團體。而會場大部分人看張學文的眼神已經完全不同。在兩個月前張學文是一個毫無名氣的小字輩。
如果說年輕宋教仁也很年輕。僅僅比張學文大了兩歲。
但是宋教仁早早的就參與了革命活動,在華興會的地位舉足輕重。所以沒有人輕視他。但是張學文呢?
不僅年輕,又沒有任何的名氣。參加華興會也不到一年時間,在湖南學界也沒有名氣。不少人還是上次第一次見到張學文。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這兩個月中間,因為仇亮的吹噓讓張學文在湖南學生當中名氣大增。而因為和李根源的交往,也讓張學文的名字出現在其他地域學生的目光當中。
更重要的是,兩個月前張學文剛剛提出成立全國性的革命團體。這才兩個月就要成為現實。孫中山迴國,第一個接觸的就是黃興。
孫中山頻頻和華興會高層接觸,就是討論成立全國性的革命組織。現在是大勢所趨,所有人都知道要成立一個新的團體。一個能夠領導全國革命的組織。
所以不少人都是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張學文。張學文在華興會的地位也是陡然提高不少。
不過隻是開會之前。
等到開會議題一出來,整個會場就炸鍋了。
“我不同意。我們華興會是兩湖團體,為什麽去給粵人當小弟。”
黃興剛剛提出華興會和興中會合作的事情,立馬就有個人站出來反對。
“對,不能同意。”
“憑什麽。他們粵人難道就比我們高一等?”
“當當當——”
坐在前麵的劉道一使勁的拍了拍桌子。
劉道一是劉揆一的弟弟,自己本身更是華興會的組織幹事,在華興會地位很高。他就坐在上麵,看大家七嘴八舌,所以是用力的拍了拍桌子。
“都安靜。說話不要意氣用事,發表自己的看法而已。我們現在討論的是華興會和興中會的合作成立新的全國性組織,什麽給粵人當小弟這麽難聽。一個一個發表自己的意見。”
劉道一還算有些威望。
劉道一說完之後,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說話。
“咳咳,那麽我先說兩句。”陳天華輕輕地咳嗽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克強兄,我也反對我們加入孫會。我們華興會也是一個有影響力的革命團體,為什麽要加入孫會。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華興會和興中會可以聯手合作。我們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合作,這不是挺好嗎?何必一定要加入孫會。”
陳天華話一出口,底下很多人都是同意。
其實華興會不少人反對,怕的就是華興會直接合並到興中會當中。興中會的高層可都是廣東人,華興會可不願意讓廣東人領導湖南人。雖然興中會成立比華興會早了十年,但是論起影響力華興會一點不比興中會低。
而且論起真正的實力,華興會是遠遠超過興中會的。
“革命已經到了需要統一領導的時刻。不應該有地域之別,我們需要統一力量,需要一個能領導全國革命的革命組織。我們可以加入,隻要保存我們的精神即可。”
黃興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麽多人反對。
所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靠著自己的威望統一一下意見。黃興不反對合作,甚至不反對華興會加入興中會。他認為隻要能夠保留華興會的革命精神,那麽一切都不成問題。革命豈能計較地域、計較個人得失。
“統一領導是需要。但是憑什麽是我們加入孫會,而不是孫會加入我們華興會。我不同意華興會加入。”這次發出聲的是華興會的重量級人物。
華興會副會長,也是黃興之下的第一人劉揆一明確反對。
劉揆一倒不是反對全國性的革命團體。他反對的是為什麽要讓孫中山為首的廣東人當老大,而華興會卻要當老二。他希望黃興成為領頭的。
“興中會存在已經十一年,而我們華興會才兩年。當然是我們加入了。”
很意外。
第一個出來反對劉揆一的竟然是劉揆一的胞弟劉道一。
“成立時間有何關係?我們華興會哪一點比不上興中會。從人數、從影響力上,我們哪一點不如興中會。現在的興中會還有幾個人,他們比得上我們華興會嗎?為什麽要我們加入孫會。應該是興中會加入我們華興會。”
劉揆一的主張很簡單。
新成立的全國性的革命團體,必須要湖南人為主的華興會領導。
“孫先生倡導革命已經十年有餘。海內外誰不知道孫先生的大名。在座的諸位誰的名望能夠高過他。孫先生成為革命領袖是理所當然的。”劉道一根本就不顧劉揆一是自己的哥哥。“我們湖南人不服粵人、人家江浙人也不服我們湖南人,全國各個地區的人都不服另外地方的人。這樣一來怎麽形成一個全國性的革命團體。”
劉道一慷慨激昂。
“我不服你、你不服我。按照地域劃分什麽湖南人、粵人、川人,其實我們都一樣是中國人。這麽多地區的人有誰能夠統一起來。隻有孫先生,他革命十多年,所有人都認他為革命導師。這是多麽簡單的事情。”
劉道一在華興會本身就是組織幹事。說話條理清楚,而且站的高度也比一般隻知道湖南、湖北的華興會成員高很多。
“好!”
黃興一拍桌子,大聲喊好。
張學文也是鼓起了掌。劉道一說的太好了,劉道一這個人絕對是一等一的人才。
張學文自負自己沒有劉道一這等豪情、這等才氣。能夠在這麽多人反對的時候,侃侃而談,說的很多人啞口無言。
“我主張我們華興會整體加入。當然這個不勉強,願意的可以加入、不願意的可以考慮。但是我決定了,我要加入。”黃興最後一錘定音。
…………
第二天,也就是1905年7月30日,在東京赤阪區霞關內田良平宅當中,召開了新的革命團體籌備會。
總共來了七十多人。
張學文很是幸運的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不過和印象當中不同,這次同盟會籌備會當中並沒有見到光複會的大佬。甚至連光複會的代表也沒有見到。
張學文學習的曆史當中,同盟會的組成是興中會、華興會、光複會三家合作成立的。但是現在同盟會都在籌備階段,而且馬上就要成立了。但是光複會的影子都沒有見到。
更不用說光複會的大佬,則是一個都沒有見到。
同盟會主要就是興中會和華興會的合作。
這也是張學文第一次見到孫中山。雖然孫中山和華興會幾個大佬見過麵,但張學文在華興會地位太低,卻沒有資格和他見麵。因此這是張學文第一次見到孫中山。
孫中山和想象中一樣個子不高。而從開會開始,黃興就像是一個學生一樣在孫中山的後麵亦步亦趨。看到這個張學文一點沒有看輕黃興,反而對於黃興更加佩服。
孫中山和黃興都是革命領袖。
黃興的名氣比不上孫中山這是肯定的。但是論起實力,黃興是真正的實力派。這次華興會和興中會的合作,其實興中會是處於絕對下風的。興中會幾乎沒有多少拿的出手的會員。
而華興會則不一樣。
華興會當中不要說黃興,還有宋教仁、楊毓麟、陳天華、劉道一、胡瑛、覃振,這些人都是目前兩湖學界鼎鼎大名的人物。可以說比起華興會人才輩出,興中會幾乎是靠著孫中山一個人的名氣活著。
因此孫中山有名氣、黃興是有實力。
如果不是黃興身上太過濃重的兩湖味道,新成立團體的老大也輪不上孫中山。而孫中山最大的優勢是名氣大,是中國最早開始提倡革命的人。更重要的是,比起黃興為首的華興會,孫中山有著一套比較成熟的革命綱領。不管他是不是正確的,但是最起碼孫中山有著自己的一套革命綱領。在目前這個階段,能有一個革命綱領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光是這一點已經是領先了很多人。
所以孫中山才能夠壓黃興一頭。
可是黃興手底下的華興會大佬,他們卻不一定服氣孫中山。因此黃興為了這一次合作的成功,非常注意維護孫中山的地位。他現在這種表現更加突出了孫中山的地位,也讓孫中山的位置更加穩固。黃興都這麽尊重孫中山,華興會的其他大佬也無法說什麽。孫中山需要黃興這種實力派幹將的鼎力支持,而黃興知道能夠一統國內革命派的也隻有名氣甚大的孫中山。
黃興這種顧全大局的做法,讓張學文是大為佩服。難怪後來都是“孫黃”並稱。
這次籌備會其實很簡單。
當孫中山和華興會的幾位大佬黃興、宋教仁、陳天華、劉道一等人達成了一致之後,剩下的隻有一些簡單的問題。華興會大佬劉揆一則是沒有參加這次的籌備會,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加入的打算。
孫中山和黃興兩人先後演說,都是分析當前局勢的。然後就是討論組織問題。
最後定名為中國同盟會、然後提議以“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同盟會的十六字綱領。
張學文知道同盟會的成立已經是迫在眉睫。
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可以阻擋同盟會的成立。
這次討論的內容是華興會到底參不參加新成立的革命團體。而會場大部分人看張學文的眼神已經完全不同。在兩個月前張學文是一個毫無名氣的小字輩。
如果說年輕宋教仁也很年輕。僅僅比張學文大了兩歲。
但是宋教仁早早的就參與了革命活動,在華興會的地位舉足輕重。所以沒有人輕視他。但是張學文呢?
不僅年輕,又沒有任何的名氣。參加華興會也不到一年時間,在湖南學界也沒有名氣。不少人還是上次第一次見到張學文。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這兩個月中間,因為仇亮的吹噓讓張學文在湖南學生當中名氣大增。而因為和李根源的交往,也讓張學文的名字出現在其他地域學生的目光當中。
更重要的是,兩個月前張學文剛剛提出成立全國性的革命團體。這才兩個月就要成為現實。孫中山迴國,第一個接觸的就是黃興。
孫中山頻頻和華興會高層接觸,就是討論成立全國性的革命組織。現在是大勢所趨,所有人都知道要成立一個新的團體。一個能夠領導全國革命的組織。
所以不少人都是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張學文。張學文在華興會的地位也是陡然提高不少。
不過隻是開會之前。
等到開會議題一出來,整個會場就炸鍋了。
“我不同意。我們華興會是兩湖團體,為什麽去給粵人當小弟。”
黃興剛剛提出華興會和興中會合作的事情,立馬就有個人站出來反對。
“對,不能同意。”
“憑什麽。他們粵人難道就比我們高一等?”
“當當當——”
坐在前麵的劉道一使勁的拍了拍桌子。
劉道一是劉揆一的弟弟,自己本身更是華興會的組織幹事,在華興會地位很高。他就坐在上麵,看大家七嘴八舌,所以是用力的拍了拍桌子。
“都安靜。說話不要意氣用事,發表自己的看法而已。我們現在討論的是華興會和興中會的合作成立新的全國性組織,什麽給粵人當小弟這麽難聽。一個一個發表自己的意見。”
劉道一還算有些威望。
劉道一說完之後,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說話。
“咳咳,那麽我先說兩句。”陳天華輕輕地咳嗽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克強兄,我也反對我們加入孫會。我們華興會也是一個有影響力的革命團體,為什麽要加入孫會。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華興會和興中會可以聯手合作。我們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合作,這不是挺好嗎?何必一定要加入孫會。”
陳天華話一出口,底下很多人都是同意。
其實華興會不少人反對,怕的就是華興會直接合並到興中會當中。興中會的高層可都是廣東人,華興會可不願意讓廣東人領導湖南人。雖然興中會成立比華興會早了十年,但是論起影響力華興會一點不比興中會低。
而且論起真正的實力,華興會是遠遠超過興中會的。
“革命已經到了需要統一領導的時刻。不應該有地域之別,我們需要統一力量,需要一個能領導全國革命的革命組織。我們可以加入,隻要保存我們的精神即可。”
黃興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麽多人反對。
所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靠著自己的威望統一一下意見。黃興不反對合作,甚至不反對華興會加入興中會。他認為隻要能夠保留華興會的革命精神,那麽一切都不成問題。革命豈能計較地域、計較個人得失。
“統一領導是需要。但是憑什麽是我們加入孫會,而不是孫會加入我們華興會。我不同意華興會加入。”這次發出聲的是華興會的重量級人物。
華興會副會長,也是黃興之下的第一人劉揆一明確反對。
劉揆一倒不是反對全國性的革命團體。他反對的是為什麽要讓孫中山為首的廣東人當老大,而華興會卻要當老二。他希望黃興成為領頭的。
“興中會存在已經十一年,而我們華興會才兩年。當然是我們加入了。”
很意外。
第一個出來反對劉揆一的竟然是劉揆一的胞弟劉道一。
“成立時間有何關係?我們華興會哪一點比不上興中會。從人數、從影響力上,我們哪一點不如興中會。現在的興中會還有幾個人,他們比得上我們華興會嗎?為什麽要我們加入孫會。應該是興中會加入我們華興會。”
劉揆一的主張很簡單。
新成立的全國性的革命團體,必須要湖南人為主的華興會領導。
“孫先生倡導革命已經十年有餘。海內外誰不知道孫先生的大名。在座的諸位誰的名望能夠高過他。孫先生成為革命領袖是理所當然的。”劉道一根本就不顧劉揆一是自己的哥哥。“我們湖南人不服粵人、人家江浙人也不服我們湖南人,全國各個地區的人都不服另外地方的人。這樣一來怎麽形成一個全國性的革命團體。”
劉道一慷慨激昂。
“我不服你、你不服我。按照地域劃分什麽湖南人、粵人、川人,其實我們都一樣是中國人。這麽多地區的人有誰能夠統一起來。隻有孫先生,他革命十多年,所有人都認他為革命導師。這是多麽簡單的事情。”
劉道一在華興會本身就是組織幹事。說話條理清楚,而且站的高度也比一般隻知道湖南、湖北的華興會成員高很多。
“好!”
黃興一拍桌子,大聲喊好。
張學文也是鼓起了掌。劉道一說的太好了,劉道一這個人絕對是一等一的人才。
張學文自負自己沒有劉道一這等豪情、這等才氣。能夠在這麽多人反對的時候,侃侃而談,說的很多人啞口無言。
“我主張我們華興會整體加入。當然這個不勉強,願意的可以加入、不願意的可以考慮。但是我決定了,我要加入。”黃興最後一錘定音。
…………
第二天,也就是1905年7月30日,在東京赤阪區霞關內田良平宅當中,召開了新的革命團體籌備會。
總共來了七十多人。
張學文很是幸運的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不過和印象當中不同,這次同盟會籌備會當中並沒有見到光複會的大佬。甚至連光複會的代表也沒有見到。
張學文學習的曆史當中,同盟會的組成是興中會、華興會、光複會三家合作成立的。但是現在同盟會都在籌備階段,而且馬上就要成立了。但是光複會的影子都沒有見到。
更不用說光複會的大佬,則是一個都沒有見到。
同盟會主要就是興中會和華興會的合作。
這也是張學文第一次見到孫中山。雖然孫中山和華興會幾個大佬見過麵,但張學文在華興會地位太低,卻沒有資格和他見麵。因此這是張學文第一次見到孫中山。
孫中山和想象中一樣個子不高。而從開會開始,黃興就像是一個學生一樣在孫中山的後麵亦步亦趨。看到這個張學文一點沒有看輕黃興,反而對於黃興更加佩服。
孫中山和黃興都是革命領袖。
黃興的名氣比不上孫中山這是肯定的。但是論起實力,黃興是真正的實力派。這次華興會和興中會的合作,其實興中會是處於絕對下風的。興中會幾乎沒有多少拿的出手的會員。
而華興會則不一樣。
華興會當中不要說黃興,還有宋教仁、楊毓麟、陳天華、劉道一、胡瑛、覃振,這些人都是目前兩湖學界鼎鼎大名的人物。可以說比起華興會人才輩出,興中會幾乎是靠著孫中山一個人的名氣活著。
因此孫中山有名氣、黃興是有實力。
如果不是黃興身上太過濃重的兩湖味道,新成立團體的老大也輪不上孫中山。而孫中山最大的優勢是名氣大,是中國最早開始提倡革命的人。更重要的是,比起黃興為首的華興會,孫中山有著一套比較成熟的革命綱領。不管他是不是正確的,但是最起碼孫中山有著自己的一套革命綱領。在目前這個階段,能有一個革命綱領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光是這一點已經是領先了很多人。
所以孫中山才能夠壓黃興一頭。
可是黃興手底下的華興會大佬,他們卻不一定服氣孫中山。因此黃興為了這一次合作的成功,非常注意維護孫中山的地位。他現在這種表現更加突出了孫中山的地位,也讓孫中山的位置更加穩固。黃興都這麽尊重孫中山,華興會的其他大佬也無法說什麽。孫中山需要黃興這種實力派幹將的鼎力支持,而黃興知道能夠一統國內革命派的也隻有名氣甚大的孫中山。
黃興這種顧全大局的做法,讓張學文是大為佩服。難怪後來都是“孫黃”並稱。
這次籌備會其實很簡單。
當孫中山和華興會的幾位大佬黃興、宋教仁、陳天華、劉道一等人達成了一致之後,剩下的隻有一些簡單的問題。華興會大佬劉揆一則是沒有參加這次的籌備會,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加入的打算。
孫中山和黃興兩人先後演說,都是分析當前局勢的。然後就是討論組織問題。
最後定名為中國同盟會、然後提議以“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同盟會的十六字綱領。
張學文知道同盟會的成立已經是迫在眉睫。
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可以阻擋同盟會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