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到八月初的這段時間,趙官家,以及東府宰執們,都熱切地關注著買田、租田一事。


    到了八月初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匯報到京師來。


    各地賣田的越來越多。


    而農政司也間隔幾日便將租田的情況呈報上去。


    不少從河東、河北流亡下來的流民甚至都領到了田。


    有人感慨,京畿路的治安,似乎也在有所改善。


    一時間,不少百姓都在稱讚趙官家聖明。


    八月初三,初秋的傍晚,暑氣慢慢沉下去,已經不再似盛夏時那般酷熱。


    汴河的河水在落日的映照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趙寧一身便裝,從汴河橋上走過。


    河中商船絡繹不絕,從南方運來的貨品琳琅滿目。


    有從東南兩浙路運來的絲綢,還有荊湖路沿江南下後,進入運河,抵達汴京的荊湖大米。


    齊魯之地麻桑也有不少。


    另外,還有一些官船,上麵的貨物都被隱蔽起來。


    其中有不少是從河北、京東東路運過來的鐵,它們是要被運到軍器監製作武器的。


    不遠處的渡口,許多人正在卸貨。


    趙寧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大相國寺附近。


    大相國寺附近的夜市似乎快要開始了,許多小商販在那裏擺攤,周圍的民眾也明顯在增多。


    趙寧都定期出來走走看看,甚至還會去米鋪、酒肆買點日常小東西,主要是了解了解價格。


    民生無小事,現在東京的糧價依然很高。


    趙佶時代的印大錢,還有前三次的宋金之戰帶來的後果,還沒有消除,又逢現在河北、河東賑災、打仗,東南相當一部分糧食再往那裏抽調。


    民生很難。


    趙寧走訪了幾家,果然,糧價依然在兩貫每石居高不下。


    朝廷不是從京畿路各地收上來400萬石糧稅麽?


    撥300萬石下去,平穩糧價,從哪裏收的,就流入到當地,去平穩糧價。


    這相當於從地主老爺的糧倉裏把糧食拉出來,投放到各地去降低糧價。


    對,就這麽幹!


    趙寧走著走著,已經到了外城,他問荊超:“我們到何處了?”


    “官人,這裏是武成王廟附近。”


    “哦,到了這裏。”


    趙寧忽然想起一個多月前在樊樓遇到的那個錢槿姝,當時告別的時候,她好像說她就住在這附近。


    趙寧在周圍轉了一轉,還真讓他找到了。


    門楣上寫的“錢宅”。


    他走過去,對門口的人說道:“敢問錢槿姝可在。”


    門口的人打量了兩眼趙寧,問道:“這位官人找我們家小姐何事?”


    “我與你家小姐有約,買賣上的事,前來拜會。”


    “官人貴姓?”


    “免貴姓趙,一個寧。”


    一個家丁說道:“官人稍等。”


    另一個家丁說道:“誒,今日有貴客,官人要不改日再來拜訪?”


    那個準備進去通報的家丁說道:“你怎知道這位官人不是小姐的貴客!”


    那家丁連忙說道:“失禮了。”


    另一個家丁便進去通報了。


    趙寧覺得這兩個家丁挺有意思,一胖一瘦,而且說話待人禮貌客氣,足見宅子的主人也是一個很和善有禮的人。


    趙寧問胖家丁道:“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錢五。”


    趙寧從懷中取了一點錢出來,遞給錢五,錢五立刻說道:“官人使不得,咱可不敢收,若是被小姐發現了,咱就慘了。”


    趙寧尷尬一笑,問道:“你家小姐在見誰?”


    “說是東京的幾個大人物。”


    “多大的人物?”


    “說是東京首富,還有大官之子。”


    趙寧想起錢槿姝跟他說的,是來東京做買賣的,打通關係在所難免。


    趙寧心中疑惑,東京首富誰來著?


    不多時,那個瘦家丁出來了,他出來的時候,麵帶笑容說道:“官人,裏邊請。”


    趙寧帶著人便走了進去。


    他一走到客堂外,裏麵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投過來。


    錢槿姝走出來,對趙寧作揖道:“趙官人,家中有客人,未能遠迎,還請海涵。”


    “無妨,在下也是臨時來的突然,打擾了錢小娘子。”


    “裏邊請。”


    趙寧走進去,找錢槿姝的引導下,尋了個座位坐下。


    除了荊超跟隨進去,其他人都在外麵恭候。


    錢槿姝的確來了一些客人,從衣著看,非富即貴。


    錢槿姝為趙寧一一介紹了一遍,雙方相互點頭迴應。


    一個著霽色(古代的一種眼色,天藍色)長衫的男子說道:“這位趙官人,不知家中從事哪個產業?”


    這男子一身長衫的價格恐怕到了一百貫,絕對的上品貨。


    趙寧記得剛才錢槿姝說他叫王才,家中在東京做紡織生意。


    這些人都是一夥的,對於趙寧這個後來者,明顯有點生疏和排斥。


    趙寧謙虛說道:“在下的買賣做得有點雜,什麽都做一做。”


    “糧食、絲綢、鹽,還是茶葉?”


    “都有一點點涉及。”


    王才臉上帶著一絲冷笑:“那為何我從未聽過趙官人的名諱?”


    趙寧露出一顆潔白的牙齒,人畜無害地笑道:“你沒聽過正常,一般人都沒有聽過。”


    他說的是實話,但眾人微微一愣,卻是認為趙寧這話是在嘲笑他們見識少。


    “趙官人但說無妨,看看這東京還有什麽買賣是我們不知道的。”


    錢槿姝一看王才是出來找麻煩的,連忙出來打圓場:“王兄,方才我們說到哪裏了?”


    王才說道:“方才說到若是你們想大規模運輸糧食到東京來,必須經過都提舉市易司審批,發公文,否則會被扣押。”


    他說的都提舉市易司,是太府寺下麵的衙門,主管諸州貨物貿易、平衡物價等事務。


    都提舉市易司是當年王安石變法的時候成立的。


    新法作廢後,衙門還在,人員閑職,後來蔡京上位,多有保留下來。


    錢槿姝說道:“我們的糧食皆是從兩浙路收集而來,保證低價售賣,能夠幫助都提舉市易司平穩一部分物價。”


    王才笑著搖頭,他看著錢槿姝旁邊的那個青年男子,這青年男子約莫二十七八歲的樣子,長得英俊秀氣,眉宇間與錢槿姝有些相像。


    他就是錢槿姝的兄長錢喻清。


    “錢兄,你們似乎搞錯了。”


    “搞錯了?”錢氏兄妹麵麵相覷,顯然不太懂。


    一邊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勳說道:“搞錯了,若是你們賣低價,把物價壓下來,其他的商人還怎麽活?”


    他此話一出,一邊的趙寧立刻來了興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軍圍城,重生宋欽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金軍圍城,重生宋欽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