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閑聊
七零年代:我的哥哥是炮灰 作者:給老板打工的日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喲,想起來了啊,哈哈哈,是不叫苗苗,叫家寶來著,哈哈哈。”林奶奶顯然是想起林立鍾小時候的事情了,
“是她呀,嘖,這名字她還真給喊上了啊?”林立鍾總算是在記憶深處把人給扒拉出來了。
“啥情況啊?娘,這馬苗苗改名還跟咱們立鍾有關係啊?”盧月娥好奇問道。
林媽也一臉的問號,顯然,她也不知道這情況。
“還真有關係呢,這苗苗的名字還是立鍾給起的呢,哈哈哈哈,”林奶奶想起立鍾小時候的趣事,就笑了起來。
“娘,說說唄,”林媽也好奇了,立鍾這孩子之前從老家迴去,從來也沒提過這事兒。
“哈哈哈,我也想起來了,”盧月娥也跟著笑起來了,“嫂子,哎喲,當初,那個小丫頭不叫苗苗,家裏人寶貝著,就直接給起了個名叫馬家寶,生怕外人不知道她是家裏的寶貝,哎喲,其實這名字倒是也沒啥,當時立鍾來家裏過暑假,兩人就給碰上了,那丫頭笑話咱立鍾,說名字聽起來像個男孩子,一看家人就不疼。”
林立鍾點頭,嗯,馬苗苗這小閨女從小就這麽不招人喜歡。
兩人當時是不經意間碰上的,林立鍾跟著九爺爺家的兩個姐姐準備去河邊挖田螺,馬家寶呢,也跟著村裏的幾個小姑娘一起。
到了水邊之後,兩夥人就分開了,不過,挖田螺嘛,就是四處晃悠著找唄,兩人不知道怎麽就在河邊給碰到一起了。
都說作為家裏唯一的閨女,馬家寶聽說過林立鍾,但是林立鍾沒有聽說過她。
這就讓馬家寶很不服服氣了,再加上林立鍾身上的衣服是城裏買的,比她身上的好看,這丫頭覺得自己被壓了一頭,心裏就不舒服了。
於是,就開始挑林立鍾的毛病,但是並沒有發現對方有啥明顯的不足,就連小筐裏的田螺,摸的都比她多。
馬家寶實在沒招兒了,就隻能進行人身攻擊了,這不衝著名字就下手了。
“哎喲,立鍾,立鍾,啥名字啊,這麽拗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個男孩子嗯。”馬家寶當時臉上那為了表示嫌棄,特意皺起的紋路,林立鍾現在也都想起來了,主要是吧,印象太深了,七八歲的小姑娘,還是可愛的時候,林立鍾頭一次見到表情這麽醜的。
“那也比你好,你這名字可比我的更像男孩子,嘖嘖,我看你不該叫家寶,這顯現不出你在家裏的地位。”林立鍾沒生氣,主要是隻知道名字,不認識對方,但這並不妨礙她出餿主意。
“你說誰呢?”
“這裏就倆人啊,說你呢。”林立鍾那個時候覺得,這姑娘,不僅表情醜,人也不咋機靈。
“我的名字才不不是呢,”
“真的,家寶嘛,前街老胡家的小孫孫是不是要叫嘉寶來著,雖然不是同字,但讀音是一樣的啊,你說要是你們湊在一起,大人喊名字,你能分辨的出來嗎?”胡家的小孫孫是家裏唯一的孫子,跟馬家的情況正好相反,但是這並不妨礙,兩家的老人有一致的想法。
“你,你。。。。。。。。”馬家寶當時就給氣哭了。
“哎,哎,好好說話呢,我這也是好心提醒你呢,別哭啊,你看,我給你想個名字怎麽樣?”林立鍾當時確實是皮,“你這情況,有點像那啥,千頃地一棵苗,不如就叫苗苗好了,一聽就是女孩子的名字,你看,咱村裏是不是還沒有叫苗苗的,多好,獨一無二。”
“苗苗?”
“嗯,嗯,苗苗,好聽又好記。”
“哼!”馬家寶不知道怎麽想的,轉頭就跑了。
林立鍾以為對方不會在意的,結果,三天後,她跟著林奶奶出門的時候,正好碰到徐婆子帶著馬家寶去趕集,一路上,林立鍾就聽著徐婆子“苗苗”長,“苗苗”短的,給馬家寶喊的可高興了,得,這還真改名字了,林立鍾跟在林奶奶身後聽著直發笑。
林奶奶迴家就問了林立鍾,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也是笑的不行,不過,真說起來,苗苗這個名字,確實比那什麽“家寶”也好聽多了。
“真沒看出來,咱家小五還有這能耐呢。”林媽也覺得好笑,不過,那都說小孩子之間的玩笑,也沒人在意。
“後來啊,那徐婆子知道是立鍾給起的名字,可給氣的不輕,死活要給苗苗再把戶口薄上的名字給改迴來,你是不知道啊,那苗苗哭的撕心裂肺的,就是不改,到最後,徐老婆子還是沒爭過孩子。”林奶奶當時還去圍觀了,畢竟老馬家疼閨女大家都是知道的,苗苗哭的那麽傷心,大家還以為是徐老婆子怎麽著了呢。
“不就是個名字嘛,孩子喜歡不就行了。”林媽不解。
“嫂子,你是不知道,這老馬家說是喜歡女孩子,但也隻是因為徐老婆子對那個道士的話深信不疑而已,跟咱家可不一樣。”盧月娥跟老馬家的老大媳婦是相熟的,兩人的娘家是一個村的,所以知道一些內情。
“啊?”林媽沒想到這還有別的情況呢。
“二嬸兒,說說唄,”林立鍾最喜歡聽這樣的八卦了,這馬苗苗的情況,聽著有點團寵福寶那味兒了。林奶奶繼續忙活著,好像對這些不感興趣,但是耳朵一直豎著呢,林立鍾看她心不在焉的樣子就知道,林奶奶也想聽呢。
“這得從馬家老二媳婦懷上馬苗苗那一年說起。”
老馬家一共四個兒子,老大是老馬同誌跟前頭的媳婦生的,隻不過他這第一個媳婦命薄,老大長到十歲的時候,去了。隔了有兩年,老馬才娶了徐婆子。
徐婆子呢,也爭氣,進門後接著就懷上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給生了個兒子,也就是馬家老二,之後又陸續生了老三,老四。
五年生了三個,馬家老太太當時就把馬老大給接到自己院子裏去養著了,一來,徐婆子是後媽,二來,她連續生了仨,自己親生的都照顧不過來,更別說老大這不是親生的了。
就這麽著,馬老大一直到結婚,都是跟著馬家老太太住著的,結婚的房子也是老太太住的那個小院子,老太太臨終前特意分給老大的。
徐婆子為此還大鬧了一場,可惜,老馬和老馬的兄弟都沒搭理她,馬家老太太在家裏是有絕對權威的,誰也不能違逆的那種,先前的大嫂子都不敢跟馬老太太嗆聲,就別提這後娶的了。
就這麽著,馬老大算是成家了,兩口子伺候了老太太兩年,把人安詳地給送走了。
這老太太一走,徐婆子就攛掇著讓老馬把馬老大給分出去。
結果,老馬也同意了,找來村裏人還有馬老大的幾個舅舅,就這麽分家了。
分家的時候,徐婆子也沒撈到好處,該給老大的一點也沒少,她也是第一次知道,這老大的幾個舅舅都這麽有本事。
分家之後,人家舅舅就給老大安排了工作,自來水廠的正式職工。
這下,可給徐婆子後悔的喲,這要是不分家,這要是自己一開始就跟老大處的好些,自家這三個也能喊人舅舅的,說不定,看在親兄弟的份兒上,人家也能給安排安排。
打那之後,徐婆子就老實了,也開始勸著兒子轉變對老大的態度了。
當然了,馬老大也看在他爹的麵子上,給老二介紹了個臨時工的工作,多的,就沒有了。
臨時工也好,畢竟也是工人了,這萬一有機會,還能轉成正式的。
之後幾年,馬家,老大,老二,都陸續添了孩子,還都是兒子,唯獨老四,遲遲沒有消息。
老四媳婦也不是不能生,人也懷了兩三個了,但就是留不住,都在不成型的時候給掉了。
這可給徐婆子著急壞了,然後她就開始求神拜佛,咳,當然了,那個時候,也是打擊封建迷信的,但是沒有後來那麽嚴格,所以,徐婆子很容易就找到了一傳說很厲害的道長,是真是假的,沒人能說清楚,但是都說他行。
那人呢,其實是懂些醫術和麵相的,應邀來到老馬家之後,他就看出來了,是馬家老四身子有些問題,於是就給老四開了些藥。
當然了,他沒有明說,真明說了,估計是要挨打的。他說老四的八字有些問題,需要用些東西來壓一壓。
一通法事之後,還給老四留了幾包藥麵子,讓他按時服用,說是驅邪的。
當然了,人家臨走的時候,還特意叮囑過徐婆子,說老馬家陽盛陰衰,讓她善待家裏的女眷,必定合家興旺。
其實,那人也是好心,他看出來徐婆子是苛刻的婆婆,對家裏幾個兒媳婦都不算好,這老了必定受苦,所以就有了這麽一句。
徐婆子不懂啥是女眷,還特意問了那道長,對方直說是家裏的媳婦和孫女,這倒是給徐婆子整迷糊了,家裏一溜的孫子,哪裏來的孫女。
結果,之後過了一個月,老二媳婦就查出來有孕了,徐婆子本來也沒當迴事兒,一朝分娩,給家裏生了個孫女,這就是馬家寶了。
徐婆子知道是孫女的第一時間,就想起了那道長的話了,本來這都快一年了,老四媳婦還是半點動靜也沒有,她都以為是遇到騙子了。
這孫女一來,她就又相信起來了,想著,自己平時對幾個兒媳婦好像是刻薄了一些,本來也沒覺得有什麽,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她得收斂著點。
馬家寶剛生下來是沒有名字的,大家就“妮兒”,“小妮兒”地喊著,直到馬家寶百日的時候,老四媳婦突然就給昏過去了,請來村裏的老大夫一把脈,才知道已經懷孕三個月了。
這下可給徐婆子高興壞了,還給老大夫送了十個雞蛋當診費呢。
這懷孕三個月,基本上就是留住了,徐婆子一盤算,這不就是有了馬家寶之後就懷上了嘛,看來那道士是位高人,不但知道家裏要添孫女,還算準了這孫女旺家裏,嗯,徐婆子自認為是完全理解了道長的話了,於是這美妙的誤會也就產生了。
徐婆子當天就給孩子取了名字,馬家寶爺就這麽叫起來了。
幾個月之後,老四媳婦生了個兒子,巧的是,馬家老二也順利轉正了,徐婆子就更加堅信不疑了。
這些事情,馬家人都知道,不過,馬家的大兒媳婦不怎麽相信就是了,所以,跟盧月娥閑聊的時候,就當個笑話說出來了。
“哼,馬家老四媳婦遲遲留不住孩子,那是因為馬家老四,當初,我去醫院找人的時候,就看到過,馬家老四兩口子去看病,我好奇,就去打聽了一下,藥房的許姐悄悄告訴我的,老四身子弱,那道長啊,也是有點本事的,就憑著那幾包藥麵兒給治好了。”盧月娥唏噓地說道。
“啊?我還以為這道長真神呢。”林媽聽的挺認真的,她心裏覺得這道長還真是靈驗呢,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不對啊,這不是後來有了苗苗嘛,也算是說對了一半啊。”
“這生孩嘛,是男是女的,本來就是一半一半的概率,這個不是,下一個可能就是了,那人是心善,估計是知道徐婆子的為人,就特意提了這麽一句,還真當真了。”盧月娥覺得這裏麵怕是有啥誤會,當然了也不排除人家道行真的深,能判斷出來。
“也對,”林媽搖擺的意誌再次堅定了。
林立鍾覺得,自家二嬸子說的八成就是真相了。
“鍋開了,好了,趕緊下麵吧,一會兒就都起來了。”林奶奶的好奇心被滿足了,也就開始催著幹活了。
“哎,好,娘,您這澆頭用小鍋炒吧,我把火給引過去。”盧月娥手頭的活早就忙完了。
“成,老大媳婦,你去端碗,看看夠不夠,老二估計一會兒也得過來,要是不夠,就去櫥子下麵再拿幾個出來。”
“好來,”林媽也被安排了活,隻有林立鍾自始至終都是坐在灶口前麵,燒火。
“是她呀,嘖,這名字她還真給喊上了啊?”林立鍾總算是在記憶深處把人給扒拉出來了。
“啥情況啊?娘,這馬苗苗改名還跟咱們立鍾有關係啊?”盧月娥好奇問道。
林媽也一臉的問號,顯然,她也不知道這情況。
“還真有關係呢,這苗苗的名字還是立鍾給起的呢,哈哈哈哈,”林奶奶想起立鍾小時候的趣事,就笑了起來。
“娘,說說唄,”林媽也好奇了,立鍾這孩子之前從老家迴去,從來也沒提過這事兒。
“哈哈哈,我也想起來了,”盧月娥也跟著笑起來了,“嫂子,哎喲,當初,那個小丫頭不叫苗苗,家裏人寶貝著,就直接給起了個名叫馬家寶,生怕外人不知道她是家裏的寶貝,哎喲,其實這名字倒是也沒啥,當時立鍾來家裏過暑假,兩人就給碰上了,那丫頭笑話咱立鍾,說名字聽起來像個男孩子,一看家人就不疼。”
林立鍾點頭,嗯,馬苗苗這小閨女從小就這麽不招人喜歡。
兩人當時是不經意間碰上的,林立鍾跟著九爺爺家的兩個姐姐準備去河邊挖田螺,馬家寶呢,也跟著村裏的幾個小姑娘一起。
到了水邊之後,兩夥人就分開了,不過,挖田螺嘛,就是四處晃悠著找唄,兩人不知道怎麽就在河邊給碰到一起了。
都說作為家裏唯一的閨女,馬家寶聽說過林立鍾,但是林立鍾沒有聽說過她。
這就讓馬家寶很不服服氣了,再加上林立鍾身上的衣服是城裏買的,比她身上的好看,這丫頭覺得自己被壓了一頭,心裏就不舒服了。
於是,就開始挑林立鍾的毛病,但是並沒有發現對方有啥明顯的不足,就連小筐裏的田螺,摸的都比她多。
馬家寶實在沒招兒了,就隻能進行人身攻擊了,這不衝著名字就下手了。
“哎喲,立鍾,立鍾,啥名字啊,這麽拗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個男孩子嗯。”馬家寶當時臉上那為了表示嫌棄,特意皺起的紋路,林立鍾現在也都想起來了,主要是吧,印象太深了,七八歲的小姑娘,還是可愛的時候,林立鍾頭一次見到表情這麽醜的。
“那也比你好,你這名字可比我的更像男孩子,嘖嘖,我看你不該叫家寶,這顯現不出你在家裏的地位。”林立鍾沒生氣,主要是隻知道名字,不認識對方,但這並不妨礙她出餿主意。
“你說誰呢?”
“這裏就倆人啊,說你呢。”林立鍾那個時候覺得,這姑娘,不僅表情醜,人也不咋機靈。
“我的名字才不不是呢,”
“真的,家寶嘛,前街老胡家的小孫孫是不是要叫嘉寶來著,雖然不是同字,但讀音是一樣的啊,你說要是你們湊在一起,大人喊名字,你能分辨的出來嗎?”胡家的小孫孫是家裏唯一的孫子,跟馬家的情況正好相反,但是這並不妨礙,兩家的老人有一致的想法。
“你,你。。。。。。。。”馬家寶當時就給氣哭了。
“哎,哎,好好說話呢,我這也是好心提醒你呢,別哭啊,你看,我給你想個名字怎麽樣?”林立鍾當時確實是皮,“你這情況,有點像那啥,千頃地一棵苗,不如就叫苗苗好了,一聽就是女孩子的名字,你看,咱村裏是不是還沒有叫苗苗的,多好,獨一無二。”
“苗苗?”
“嗯,嗯,苗苗,好聽又好記。”
“哼!”馬家寶不知道怎麽想的,轉頭就跑了。
林立鍾以為對方不會在意的,結果,三天後,她跟著林奶奶出門的時候,正好碰到徐婆子帶著馬家寶去趕集,一路上,林立鍾就聽著徐婆子“苗苗”長,“苗苗”短的,給馬家寶喊的可高興了,得,這還真改名字了,林立鍾跟在林奶奶身後聽著直發笑。
林奶奶迴家就問了林立鍾,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也是笑的不行,不過,真說起來,苗苗這個名字,確實比那什麽“家寶”也好聽多了。
“真沒看出來,咱家小五還有這能耐呢。”林媽也覺得好笑,不過,那都說小孩子之間的玩笑,也沒人在意。
“後來啊,那徐婆子知道是立鍾給起的名字,可給氣的不輕,死活要給苗苗再把戶口薄上的名字給改迴來,你是不知道啊,那苗苗哭的撕心裂肺的,就是不改,到最後,徐老婆子還是沒爭過孩子。”林奶奶當時還去圍觀了,畢竟老馬家疼閨女大家都是知道的,苗苗哭的那麽傷心,大家還以為是徐老婆子怎麽著了呢。
“不就是個名字嘛,孩子喜歡不就行了。”林媽不解。
“嫂子,你是不知道,這老馬家說是喜歡女孩子,但也隻是因為徐老婆子對那個道士的話深信不疑而已,跟咱家可不一樣。”盧月娥跟老馬家的老大媳婦是相熟的,兩人的娘家是一個村的,所以知道一些內情。
“啊?”林媽沒想到這還有別的情況呢。
“二嬸兒,說說唄,”林立鍾最喜歡聽這樣的八卦了,這馬苗苗的情況,聽著有點團寵福寶那味兒了。林奶奶繼續忙活著,好像對這些不感興趣,但是耳朵一直豎著呢,林立鍾看她心不在焉的樣子就知道,林奶奶也想聽呢。
“這得從馬家老二媳婦懷上馬苗苗那一年說起。”
老馬家一共四個兒子,老大是老馬同誌跟前頭的媳婦生的,隻不過他這第一個媳婦命薄,老大長到十歲的時候,去了。隔了有兩年,老馬才娶了徐婆子。
徐婆子呢,也爭氣,進門後接著就懷上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給生了個兒子,也就是馬家老二,之後又陸續生了老三,老四。
五年生了三個,馬家老太太當時就把馬老大給接到自己院子裏去養著了,一來,徐婆子是後媽,二來,她連續生了仨,自己親生的都照顧不過來,更別說老大這不是親生的了。
就這麽著,馬老大一直到結婚,都是跟著馬家老太太住著的,結婚的房子也是老太太住的那個小院子,老太太臨終前特意分給老大的。
徐婆子為此還大鬧了一場,可惜,老馬和老馬的兄弟都沒搭理她,馬家老太太在家裏是有絕對權威的,誰也不能違逆的那種,先前的大嫂子都不敢跟馬老太太嗆聲,就別提這後娶的了。
就這麽著,馬老大算是成家了,兩口子伺候了老太太兩年,把人安詳地給送走了。
這老太太一走,徐婆子就攛掇著讓老馬把馬老大給分出去。
結果,老馬也同意了,找來村裏人還有馬老大的幾個舅舅,就這麽分家了。
分家的時候,徐婆子也沒撈到好處,該給老大的一點也沒少,她也是第一次知道,這老大的幾個舅舅都這麽有本事。
分家之後,人家舅舅就給老大安排了工作,自來水廠的正式職工。
這下,可給徐婆子後悔的喲,這要是不分家,這要是自己一開始就跟老大處的好些,自家這三個也能喊人舅舅的,說不定,看在親兄弟的份兒上,人家也能給安排安排。
打那之後,徐婆子就老實了,也開始勸著兒子轉變對老大的態度了。
當然了,馬老大也看在他爹的麵子上,給老二介紹了個臨時工的工作,多的,就沒有了。
臨時工也好,畢竟也是工人了,這萬一有機會,還能轉成正式的。
之後幾年,馬家,老大,老二,都陸續添了孩子,還都是兒子,唯獨老四,遲遲沒有消息。
老四媳婦也不是不能生,人也懷了兩三個了,但就是留不住,都在不成型的時候給掉了。
這可給徐婆子著急壞了,然後她就開始求神拜佛,咳,當然了,那個時候,也是打擊封建迷信的,但是沒有後來那麽嚴格,所以,徐婆子很容易就找到了一傳說很厲害的道長,是真是假的,沒人能說清楚,但是都說他行。
那人呢,其實是懂些醫術和麵相的,應邀來到老馬家之後,他就看出來了,是馬家老四身子有些問題,於是就給老四開了些藥。
當然了,他沒有明說,真明說了,估計是要挨打的。他說老四的八字有些問題,需要用些東西來壓一壓。
一通法事之後,還給老四留了幾包藥麵子,讓他按時服用,說是驅邪的。
當然了,人家臨走的時候,還特意叮囑過徐婆子,說老馬家陽盛陰衰,讓她善待家裏的女眷,必定合家興旺。
其實,那人也是好心,他看出來徐婆子是苛刻的婆婆,對家裏幾個兒媳婦都不算好,這老了必定受苦,所以就有了這麽一句。
徐婆子不懂啥是女眷,還特意問了那道長,對方直說是家裏的媳婦和孫女,這倒是給徐婆子整迷糊了,家裏一溜的孫子,哪裏來的孫女。
結果,之後過了一個月,老二媳婦就查出來有孕了,徐婆子本來也沒當迴事兒,一朝分娩,給家裏生了個孫女,這就是馬家寶了。
徐婆子知道是孫女的第一時間,就想起了那道長的話了,本來這都快一年了,老四媳婦還是半點動靜也沒有,她都以為是遇到騙子了。
這孫女一來,她就又相信起來了,想著,自己平時對幾個兒媳婦好像是刻薄了一些,本來也沒覺得有什麽,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她得收斂著點。
馬家寶剛生下來是沒有名字的,大家就“妮兒”,“小妮兒”地喊著,直到馬家寶百日的時候,老四媳婦突然就給昏過去了,請來村裏的老大夫一把脈,才知道已經懷孕三個月了。
這下可給徐婆子高興壞了,還給老大夫送了十個雞蛋當診費呢。
這懷孕三個月,基本上就是留住了,徐婆子一盤算,這不就是有了馬家寶之後就懷上了嘛,看來那道士是位高人,不但知道家裏要添孫女,還算準了這孫女旺家裏,嗯,徐婆子自認為是完全理解了道長的話了,於是這美妙的誤會也就產生了。
徐婆子當天就給孩子取了名字,馬家寶爺就這麽叫起來了。
幾個月之後,老四媳婦生了個兒子,巧的是,馬家老二也順利轉正了,徐婆子就更加堅信不疑了。
這些事情,馬家人都知道,不過,馬家的大兒媳婦不怎麽相信就是了,所以,跟盧月娥閑聊的時候,就當個笑話說出來了。
“哼,馬家老四媳婦遲遲留不住孩子,那是因為馬家老四,當初,我去醫院找人的時候,就看到過,馬家老四兩口子去看病,我好奇,就去打聽了一下,藥房的許姐悄悄告訴我的,老四身子弱,那道長啊,也是有點本事的,就憑著那幾包藥麵兒給治好了。”盧月娥唏噓地說道。
“啊?我還以為這道長真神呢。”林媽聽的挺認真的,她心裏覺得這道長還真是靈驗呢,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不對啊,這不是後來有了苗苗嘛,也算是說對了一半啊。”
“這生孩嘛,是男是女的,本來就是一半一半的概率,這個不是,下一個可能就是了,那人是心善,估計是知道徐婆子的為人,就特意提了這麽一句,還真當真了。”盧月娥覺得這裏麵怕是有啥誤會,當然了也不排除人家道行真的深,能判斷出來。
“也對,”林媽搖擺的意誌再次堅定了。
林立鍾覺得,自家二嬸子說的八成就是真相了。
“鍋開了,好了,趕緊下麵吧,一會兒就都起來了。”林奶奶的好奇心被滿足了,也就開始催著幹活了。
“哎,好,娘,您這澆頭用小鍋炒吧,我把火給引過去。”盧月娥手頭的活早就忙完了。
“成,老大媳婦,你去端碗,看看夠不夠,老二估計一會兒也得過來,要是不夠,就去櫥子下麵再拿幾個出來。”
“好來,”林媽也被安排了活,隻有林立鍾自始至終都是坐在灶口前麵,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