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方敏要請客
七零年代:我的哥哥是炮灰 作者:給老板打工的日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奶奶,我真沒送人,”林立北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小五拿去的那些營養品他確實沒送人,東西也確實是他們兩口子在吃了。·其實主要還是沒有經驗,很多忌口的東西,夫妻兩個根本就不知道,小寶這段時間跟著他們算是遭罪了,吐奶,發燒,腹瀉,總之各種新生兒能出現的狀況,他們夫妻倆都經曆了。
“好了,我也隻是問問,你妹妹呢,搗鼓這些東西,也都是為了你們,還有小寶,”
“奶,您放心,我這心裏有數的。”
“嗯嗯,”床上躺著的林文佑小朋友突然出聲了,這預示著他馬上要醒了。
林二奶奶也就不再搭理林立北了,直接去看小寶了。
到中午的時候,小寶沒有再發燒,林立鍾就把從張秋生那裏拿來的膏藥給小寶給貼上了。張秋生說了,孩子主要是著涼了,再加上做母親的吃的不忌口,孩子有些消化不良,積食了。
晚上的時候,小寶就精神了,許茜的情況也好了一些。
林立北今天也決定留下了,反正都已經請假了,索性留下多陪家人幾天。
第二天一早,林立鍾就出門了,昨天因著林立北一家的到來,沒能去成縣城,她今天不去不行了,一早收拾了些新鮮的蔬菜和糧食,就直奔黑市去了。
快要到的時候,隱約覺得不太對勁兒,黑市周圍安靜的可以,小巷子門口也沒有人在那看著,林立鍾隔著一個路口就停了下來,躲到了一邊的巷子裏,確定四周沒人之後,就把糧食收到了空間裏,背筐裏隻剩下了今天早上新摘的一些菜。
站在原地又觀察了一會兒,林立鍾才確認,黑市這邊確實出現情況了,就是不知道是是哪路人在行動了。
林立鍾看看時間,再過一會兒天就要亮了,看來今天這黑市又是不成了,隻能悄悄地離開了。
緊趕慢趕地,終於在天剛剛亮的時候,到了謝仁的院子。
“當,當。”林立鍾看到院子裏的煙囪冒煙了,就上前去敲門了。
“來了,來了,誰呀,”謝仁昨天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七點多了,家裏黑乎乎的一片,他忙裏忙外的,趕緊收拾了一通,把炕燒熱了,才去休息了。
睡到半夜的時候,謝仁醒了,一時半會兒的睡不著,就大半夜地起來,煨了一鍋雞湯,過年那會兒捏的小餛飩還有一些,明天早上的飯就有了。
這剛嚐過了雞湯,準備做飯的時候,門就響了,這會兒上門,不知道是誰。
“是我,趕緊開門。”林立鍾在那邊的巷子裏凍了半天,身上這會兒已經涼透了。
“喲,你鼻子是真靈,進來吧,沒吃早飯吧,一會兒我煮雞湯小餛飩,來點?”謝仁沒想到林立鍾來的這麽快。
“正好,先給我來碗雞湯,腿都要凍麻了。”林立鍾把手裏的背筐就順手遞給了謝仁,“給你帶的,都是今天早上新摘的。”
“喲,正好,我剛才還想著呢,這雞湯餛飩要是沒有香菜,那這香味可就打折了,沒想到你就給送來了,行了,老規矩,灶屋裏吃飯,正好暖和。”
林立鍾跟著謝仁就進了西廂房,這也是謝仁自己改建過的灶屋。
“喏,先喝著暖暖胃,餛飩一會兒就得,甭管啥事兒,等咱吃飽喝足再說。”
林立鍾點頭,表示知道,自顧自喝雞湯去了。
靠山村,方敏院子。
“小敏,在家嗎?”今天天兒好,杜鵑就帶著兒子馬成功小朋友出門了,想了一圈,還是準備來方敏這邊來看看。
“在呢,在呢,杜鵑姐,喲,小馬也來了啊,趕緊進屋,來,屋裏暖和。”方敏剛剛給方暖暖換完尿布,正想趁著鍋裏有熱水洗洗,就聽到了院子裏傳來的喊聲,出門一看就看到杜鵑抱著兒子來了。
“唿,這外麵是挺冷了,一冬天都沒怎麽出門了,乍一出來,還真有點不適應。”杜鵑抱著包裹著隻剩下一雙眼睛的馬成功小朋友進了堂屋。“終於是緩過來了,還是有暖棚暖和啊。”
“來,趕緊的把孩子放到炕上吧,”方敏也跟著進了屋子,暖暖小朋友聽到親媽的聲音,一下就開心了,嘴裏一直“喔喔,哦哦,”的,小手也不閑著,左右揮舞著。
馬成功剛被放到炕上,就被暖暖的動靜吸引了,小腿開始不老實地蹬著。
“好了,小祖宗,先等會兒,我得把包被解開才行,”杜鵑一邊安撫著兒子,一邊嘴裏也不閑著。
“杜鵑姐,屋裏暖和,我看你給小成功穿的一不不少,把外麵的外套給去了吧。”方敏說的是馬成功外麵穿著的一件新棉衣,一看就知道不是自己做的,是從供銷社或者百貨大樓買的,格外大,把馬成功小朋友,整個給套在了裏麵。
“哎,好,這個是要脫掉的,不然就影響他活動了,這小子不樂意呢。”杜鵑先是把包被鋪在了炕上,之後才給兒子脫掉了外套,隻剩下裏麵穿著的大花棉襖棉褲套裝。“兒子你就挨著暖暖小妹妹在這邊就行了啊,不能滿床亂爬了,知道不。”
“沒事兒,杜鵑姐,小孩子嘛,肯定是要到處爬的,放心吧,我在床單下麵鋪了東西,不怕的。”方敏鋪的是從係統裏兌換的嬰兒隔尿墊,她換了一整個大的,可以把整個火炕都給鋪過來的那種,不過這種東西是不能直接跟杜鵑說的,“而且小孩子嘛,不髒的,現在也正燒著火炕,迴頭洗一洗,熥上一宿就幹了。”
“哎?你鋪的啥東西啊?”杜鵑很好奇。
“就是弄暖棚剩下的一塊兒塑料布,我裁剪了一下,分兩塊鋪到了床單下麵,這樣下麵的褥子就不會被尿濕了,再給暖暖身子下麵鋪上小褥子,濕了換了就好了。”
“對啊,真是提醒我了,還是你腦子轉換的快,迴頭我也試試,正好我們家也有剩下的塑料。你是不知道啊,這事兒可讓我頭疼死了,這小子也調皮,頭幾個月,沒有一天不尿濕褥子的,還好馬有常有耐心,見天兒地給這小子洗尿布,洗褥子,要是換成我,可不成。”
“我這不是沒有杜鵑姐這運氣嘛,不就得多想想辦法不是。”
“唉,也是辛苦你了,還好你家暖暖是個聽話的小閨女,你要是換成兒子試試,噢喲,那可是難弄喲。”
杜鵑是真心實意地感慨,自從生了孩子,她才知道,原來養孩子是這麽艱難的一件事情,比秋收還要忙碌。
尤其是小孩子不會說話,根本沒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帶起來就更考驗人了。
拉了尿了,餓了不高興了,都要哼唧,你要是不及時迴應他,那是扯開嗓子就嚎,搞得人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杜鵑從小到大,幹的活也沒有生了兒子之後多,幸好馬有常平時還承擔了大部分,不然杜鵑早就抑鬱了。
“嗯,冬天這樣挺好的,等夏天怕是就不成了。”
“嗐,等夏天啊,孩子就大了,就好帶了。”杜鵑隻能安慰著,其實哪有啥好帶不好帶的,孩子的每個階段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嗯,也是。”方敏前一世的時候,是帶過孩子的,方暖暖小朋友跟她帶的那幾個熊孩子相比,還真是挺乖巧的,一點也不累人,不過,這些就方便跟杜鵑詳細說了,所以她隻是附和著。
兩個大人看著兩個小孩子,聊了一會兒育兒經,方敏就轉移了話題。
“杜鵑姐,我想拜托你家馬大哥點事兒。”
“啥事兒啊?”杜鵑一把扯過了馬成功小朋友,端著小碗給他喂水,“來,兒子,喝點水,一會兒再跟妹妹玩。”
“我想著大家前幾天來我家幫忙也挺辛苦的,就打算請大家聚到一起吃個飯。”
“溫居啊,是該辦一辦的,熱鬧熱鬧。”
“對,主要也是想感謝一番大家的,”
“需要我們家老馬幹啥呀?”
“我想著請馬大哥幫著買些酒菜啥的,到時候也不多請了,就咱們幾個相熟的知青,在一塊兒聚聚就好了。”
“行,我迴去就跟馬有常說,對了,你準備啥時候辦呀。”
“就後天吧,明天也來不及了。”
“好,那你自己列個單子,都需要買啥,我帶迴去給馬有常,”
“哎,好,謝謝杜鵑姐了,也替我謝謝馬大哥。”
“嗐 ,都是咱都是知青,應該團結互助的,你們娘倆也不容易,以後有啥事兒啊,直接說就是了。”杜鵑說著說著就想起當初,當時內有劉洋的背叛,外有惡人的覬覦,要不是大家幫襯著,她還說不定在哪兒呢。
“謝謝杜鵑姐,真的,謝謝你。”方敏雖然自詡兩世為人,但是現在這境地,也是艱難的,這時候杜鵑能說出這樣的話,她心裏酸酸的,是真的感動,感動於這個年代的人質樸而直接的情感。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杜鵑看著馬成功小朋友開始犯困了,這才帶著他離開。
杜鵑母子倆走了之後,方暖暖小朋友也睡著了,方敏就沒再出門,想著下午再去知青點和村裏跑一趟,把想請的人都通知到。
林立鍾這邊跟謝仁也在商討著。
“現在銷路是有了,關鍵是你這邊的產量能跟上嗎?”謝仁大體給估算了一個數,這一算才發現,著實不少。
“可以的,咱們又不是天天供應,一周兩次的話,沒有問題的,而且咱們就隻有這幾個月,等野菜上來了,咱們這個就該停了。”
“就這幾個月量也不少了。”
“村裏又才新建了十多個暖棚,這還隻是第一次,之後陸續還會有的,放心吧。”
“這就沒問題了,行啊,立鍾,你們村還真是可以啊,十多個暖棚呢,說建就建了?”按照林立鍾之前給他送菜的頻率和數量,謝仁估算了一下,自己這邊的量肯定是夠了,這是菜又不是糧食,而且價格比糧食還高,也就那些有錢有閑的老饕能時不時地改善一下,平常人家誰舍得,有這錢,換成粗糧,夠一家老小一個星期的夥食了。
“剩下的就是運輸的問題了,你這方麵有路子嗎?”現在這交通情況,綠皮火車都算是最快的了,從縣裏到濱城,一天的路程,當天摘下的話,第二天才能到,這要是放在四十年之後,肯定是沒啥問題的,但是現在這條件,怕是一個不小心就全給凍壞了。
“放心,我有我的路子,到時候你隻管送過來就是了。”謝仁從打算跟林立鍾合作開始,就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了,幸好他的客戶裏麵還真有鐵路方麵的人,托他帶些東西還是沒有問題的,隻不過也不是長久的,他已經在接觸供銷社的司機了。“這包裝的事情,有眉目了嗎?”
“有點眉目了,迴頭我先試試吧。”
“盡快,我這邊聯係好車之後,咱們就要開始了。”
“嗯,三天內就差不多了。”主要是最近家裏人來人往的,林立鍾隻有晚上的時候才有時間去空間裏實驗,失敗了好多次,最後要是實在不成的話,她隻能借助係統了。
“行,你這幾天勤跑著縣城點,我這邊有信兒了,咱們就該開始了。”
“嗯,知道了。”
林立鍾從謝仁那邊出來,就準備迴去了,家裏的東西還能支撐一段時間,空間裏還有許多年前囤的吃的用的,林立鍾也暫時不打算去供銷社了。
迴到村裏之後,林立鍾特意跑了一趟老支書那邊,本來想著跟他老人家申請一下,從養雞場那邊買幾隻母雞迴家燉湯的,結果被老支書給拒絕了。
“行了,這個你就先別想了,養雞場的這些雞才養了一年,正是下蛋的時候,是不能開這個口子的,小五啊,你要想燉湯的話,去我家,讓你太奶奶給你抓兩隻就是了,都是養了兩年多的柴雞,保證比養雞場這個好。”
“太爺,不用了,您家的還是留著吧,我需要的多,就您家那幾隻也不夠啊,我還是找村裏人問問吧。”
小五拿去的那些營養品他確實沒送人,東西也確實是他們兩口子在吃了。·其實主要還是沒有經驗,很多忌口的東西,夫妻兩個根本就不知道,小寶這段時間跟著他們算是遭罪了,吐奶,發燒,腹瀉,總之各種新生兒能出現的狀況,他們夫妻倆都經曆了。
“好了,我也隻是問問,你妹妹呢,搗鼓這些東西,也都是為了你們,還有小寶,”
“奶,您放心,我這心裏有數的。”
“嗯嗯,”床上躺著的林文佑小朋友突然出聲了,這預示著他馬上要醒了。
林二奶奶也就不再搭理林立北了,直接去看小寶了。
到中午的時候,小寶沒有再發燒,林立鍾就把從張秋生那裏拿來的膏藥給小寶給貼上了。張秋生說了,孩子主要是著涼了,再加上做母親的吃的不忌口,孩子有些消化不良,積食了。
晚上的時候,小寶就精神了,許茜的情況也好了一些。
林立北今天也決定留下了,反正都已經請假了,索性留下多陪家人幾天。
第二天一早,林立鍾就出門了,昨天因著林立北一家的到來,沒能去成縣城,她今天不去不行了,一早收拾了些新鮮的蔬菜和糧食,就直奔黑市去了。
快要到的時候,隱約覺得不太對勁兒,黑市周圍安靜的可以,小巷子門口也沒有人在那看著,林立鍾隔著一個路口就停了下來,躲到了一邊的巷子裏,確定四周沒人之後,就把糧食收到了空間裏,背筐裏隻剩下了今天早上新摘的一些菜。
站在原地又觀察了一會兒,林立鍾才確認,黑市這邊確實出現情況了,就是不知道是是哪路人在行動了。
林立鍾看看時間,再過一會兒天就要亮了,看來今天這黑市又是不成了,隻能悄悄地離開了。
緊趕慢趕地,終於在天剛剛亮的時候,到了謝仁的院子。
“當,當。”林立鍾看到院子裏的煙囪冒煙了,就上前去敲門了。
“來了,來了,誰呀,”謝仁昨天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七點多了,家裏黑乎乎的一片,他忙裏忙外的,趕緊收拾了一通,把炕燒熱了,才去休息了。
睡到半夜的時候,謝仁醒了,一時半會兒的睡不著,就大半夜地起來,煨了一鍋雞湯,過年那會兒捏的小餛飩還有一些,明天早上的飯就有了。
這剛嚐過了雞湯,準備做飯的時候,門就響了,這會兒上門,不知道是誰。
“是我,趕緊開門。”林立鍾在那邊的巷子裏凍了半天,身上這會兒已經涼透了。
“喲,你鼻子是真靈,進來吧,沒吃早飯吧,一會兒我煮雞湯小餛飩,來點?”謝仁沒想到林立鍾來的這麽快。
“正好,先給我來碗雞湯,腿都要凍麻了。”林立鍾把手裏的背筐就順手遞給了謝仁,“給你帶的,都是今天早上新摘的。”
“喲,正好,我剛才還想著呢,這雞湯餛飩要是沒有香菜,那這香味可就打折了,沒想到你就給送來了,行了,老規矩,灶屋裏吃飯,正好暖和。”
林立鍾跟著謝仁就進了西廂房,這也是謝仁自己改建過的灶屋。
“喏,先喝著暖暖胃,餛飩一會兒就得,甭管啥事兒,等咱吃飽喝足再說。”
林立鍾點頭,表示知道,自顧自喝雞湯去了。
靠山村,方敏院子。
“小敏,在家嗎?”今天天兒好,杜鵑就帶著兒子馬成功小朋友出門了,想了一圈,還是準備來方敏這邊來看看。
“在呢,在呢,杜鵑姐,喲,小馬也來了啊,趕緊進屋,來,屋裏暖和。”方敏剛剛給方暖暖換完尿布,正想趁著鍋裏有熱水洗洗,就聽到了院子裏傳來的喊聲,出門一看就看到杜鵑抱著兒子來了。
“唿,這外麵是挺冷了,一冬天都沒怎麽出門了,乍一出來,還真有點不適應。”杜鵑抱著包裹著隻剩下一雙眼睛的馬成功小朋友進了堂屋。“終於是緩過來了,還是有暖棚暖和啊。”
“來,趕緊的把孩子放到炕上吧,”方敏也跟著進了屋子,暖暖小朋友聽到親媽的聲音,一下就開心了,嘴裏一直“喔喔,哦哦,”的,小手也不閑著,左右揮舞著。
馬成功剛被放到炕上,就被暖暖的動靜吸引了,小腿開始不老實地蹬著。
“好了,小祖宗,先等會兒,我得把包被解開才行,”杜鵑一邊安撫著兒子,一邊嘴裏也不閑著。
“杜鵑姐,屋裏暖和,我看你給小成功穿的一不不少,把外麵的外套給去了吧。”方敏說的是馬成功外麵穿著的一件新棉衣,一看就知道不是自己做的,是從供銷社或者百貨大樓買的,格外大,把馬成功小朋友,整個給套在了裏麵。
“哎,好,這個是要脫掉的,不然就影響他活動了,這小子不樂意呢。”杜鵑先是把包被鋪在了炕上,之後才給兒子脫掉了外套,隻剩下裏麵穿著的大花棉襖棉褲套裝。“兒子你就挨著暖暖小妹妹在這邊就行了啊,不能滿床亂爬了,知道不。”
“沒事兒,杜鵑姐,小孩子嘛,肯定是要到處爬的,放心吧,我在床單下麵鋪了東西,不怕的。”方敏鋪的是從係統裏兌換的嬰兒隔尿墊,她換了一整個大的,可以把整個火炕都給鋪過來的那種,不過這種東西是不能直接跟杜鵑說的,“而且小孩子嘛,不髒的,現在也正燒著火炕,迴頭洗一洗,熥上一宿就幹了。”
“哎?你鋪的啥東西啊?”杜鵑很好奇。
“就是弄暖棚剩下的一塊兒塑料布,我裁剪了一下,分兩塊鋪到了床單下麵,這樣下麵的褥子就不會被尿濕了,再給暖暖身子下麵鋪上小褥子,濕了換了就好了。”
“對啊,真是提醒我了,還是你腦子轉換的快,迴頭我也試試,正好我們家也有剩下的塑料。你是不知道啊,這事兒可讓我頭疼死了,這小子也調皮,頭幾個月,沒有一天不尿濕褥子的,還好馬有常有耐心,見天兒地給這小子洗尿布,洗褥子,要是換成我,可不成。”
“我這不是沒有杜鵑姐這運氣嘛,不就得多想想辦法不是。”
“唉,也是辛苦你了,還好你家暖暖是個聽話的小閨女,你要是換成兒子試試,噢喲,那可是難弄喲。”
杜鵑是真心實意地感慨,自從生了孩子,她才知道,原來養孩子是這麽艱難的一件事情,比秋收還要忙碌。
尤其是小孩子不會說話,根本沒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帶起來就更考驗人了。
拉了尿了,餓了不高興了,都要哼唧,你要是不及時迴應他,那是扯開嗓子就嚎,搞得人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杜鵑從小到大,幹的活也沒有生了兒子之後多,幸好馬有常平時還承擔了大部分,不然杜鵑早就抑鬱了。
“嗯,冬天這樣挺好的,等夏天怕是就不成了。”
“嗐,等夏天啊,孩子就大了,就好帶了。”杜鵑隻能安慰著,其實哪有啥好帶不好帶的,孩子的每個階段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嗯,也是。”方敏前一世的時候,是帶過孩子的,方暖暖小朋友跟她帶的那幾個熊孩子相比,還真是挺乖巧的,一點也不累人,不過,這些就方便跟杜鵑詳細說了,所以她隻是附和著。
兩個大人看著兩個小孩子,聊了一會兒育兒經,方敏就轉移了話題。
“杜鵑姐,我想拜托你家馬大哥點事兒。”
“啥事兒啊?”杜鵑一把扯過了馬成功小朋友,端著小碗給他喂水,“來,兒子,喝點水,一會兒再跟妹妹玩。”
“我想著大家前幾天來我家幫忙也挺辛苦的,就打算請大家聚到一起吃個飯。”
“溫居啊,是該辦一辦的,熱鬧熱鬧。”
“對,主要也是想感謝一番大家的,”
“需要我們家老馬幹啥呀?”
“我想著請馬大哥幫著買些酒菜啥的,到時候也不多請了,就咱們幾個相熟的知青,在一塊兒聚聚就好了。”
“行,我迴去就跟馬有常說,對了,你準備啥時候辦呀。”
“就後天吧,明天也來不及了。”
“好,那你自己列個單子,都需要買啥,我帶迴去給馬有常,”
“哎,好,謝謝杜鵑姐了,也替我謝謝馬大哥。”
“嗐 ,都是咱都是知青,應該團結互助的,你們娘倆也不容易,以後有啥事兒啊,直接說就是了。”杜鵑說著說著就想起當初,當時內有劉洋的背叛,外有惡人的覬覦,要不是大家幫襯著,她還說不定在哪兒呢。
“謝謝杜鵑姐,真的,謝謝你。”方敏雖然自詡兩世為人,但是現在這境地,也是艱難的,這時候杜鵑能說出這樣的話,她心裏酸酸的,是真的感動,感動於這個年代的人質樸而直接的情感。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杜鵑看著馬成功小朋友開始犯困了,這才帶著他離開。
杜鵑母子倆走了之後,方暖暖小朋友也睡著了,方敏就沒再出門,想著下午再去知青點和村裏跑一趟,把想請的人都通知到。
林立鍾這邊跟謝仁也在商討著。
“現在銷路是有了,關鍵是你這邊的產量能跟上嗎?”謝仁大體給估算了一個數,這一算才發現,著實不少。
“可以的,咱們又不是天天供應,一周兩次的話,沒有問題的,而且咱們就隻有這幾個月,等野菜上來了,咱們這個就該停了。”
“就這幾個月量也不少了。”
“村裏又才新建了十多個暖棚,這還隻是第一次,之後陸續還會有的,放心吧。”
“這就沒問題了,行啊,立鍾,你們村還真是可以啊,十多個暖棚呢,說建就建了?”按照林立鍾之前給他送菜的頻率和數量,謝仁估算了一下,自己這邊的量肯定是夠了,這是菜又不是糧食,而且價格比糧食還高,也就那些有錢有閑的老饕能時不時地改善一下,平常人家誰舍得,有這錢,換成粗糧,夠一家老小一個星期的夥食了。
“剩下的就是運輸的問題了,你這方麵有路子嗎?”現在這交通情況,綠皮火車都算是最快的了,從縣裏到濱城,一天的路程,當天摘下的話,第二天才能到,這要是放在四十年之後,肯定是沒啥問題的,但是現在這條件,怕是一個不小心就全給凍壞了。
“放心,我有我的路子,到時候你隻管送過來就是了。”謝仁從打算跟林立鍾合作開始,就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了,幸好他的客戶裏麵還真有鐵路方麵的人,托他帶些東西還是沒有問題的,隻不過也不是長久的,他已經在接觸供銷社的司機了。“這包裝的事情,有眉目了嗎?”
“有點眉目了,迴頭我先試試吧。”
“盡快,我這邊聯係好車之後,咱們就要開始了。”
“嗯,三天內就差不多了。”主要是最近家裏人來人往的,林立鍾隻有晚上的時候才有時間去空間裏實驗,失敗了好多次,最後要是實在不成的話,她隻能借助係統了。
“行,你這幾天勤跑著縣城點,我這邊有信兒了,咱們就該開始了。”
“嗯,知道了。”
林立鍾從謝仁那邊出來,就準備迴去了,家裏的東西還能支撐一段時間,空間裏還有許多年前囤的吃的用的,林立鍾也暫時不打算去供銷社了。
迴到村裏之後,林立鍾特意跑了一趟老支書那邊,本來想著跟他老人家申請一下,從養雞場那邊買幾隻母雞迴家燉湯的,結果被老支書給拒絕了。
“行了,這個你就先別想了,養雞場的這些雞才養了一年,正是下蛋的時候,是不能開這個口子的,小五啊,你要想燉湯的話,去我家,讓你太奶奶給你抓兩隻就是了,都是養了兩年多的柴雞,保證比養雞場這個好。”
“太爺,不用了,您家的還是留著吧,我需要的多,就您家那幾隻也不夠啊,我還是找村裏人問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