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站出來的人,是吏部侍郎蘇派。

    宋國公的大女兒,國公蘇氏大娘子。

    蘇派低著頭慢慢悠悠的啟奏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等說完,又行了一禮,原地挺直著腰梁,低斂眼睛並不直視龍椅上的承帝,安安靜靜的等待承帝發話。

    承帝心底微有疑惑,這蘇派跟她老娘宋國公平日裏可是能不說話便不說話,一說話就是要給他出難題。

    雖事事有關國事,也確實為民為國,但因為蘇氏之勢,承帝向來有所忌憚,便看著不順眼。

    這今日上朝,一看蘇派先站出來啟奏,他都做好了準備與蘇氏打太極,沒想到提著一口氣準備接招後,這蘇派說的都是廢話。

    他看向位於文官之首之一的老婦人。

    身穿紫色寬袖文官衣袍,頭戴帶玉帽正烏紗帽,腰間係著紫金腰帶,正是尊榮國公又領著尚書省尚書令的宋國公,蘇繼。

    這老婦人如今已有六十之齡,白發蒼蒼,皺紋叢生,然而卻毫無垂暮之樣,反而這位尚書令精神矍鑠一如以往,挺直腰梁立如鬆柏,昂首立在朝堂之上,猶如一柱撐著這大周的天。

    而蘇繼,此時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眼睛微眯著養神,一臉雲淡風輕,讓人無法揣測。

    頗有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這老狐狸,朕總有一天要讓你俯首帖耳!

    “你身為吏部侍郎,拿著我大周俸祿,這等小事你自個兒不思解決,還要拿來煩朕,退下退下。”

    承帝頗為不耐煩的揮揮手,蘇派見此也再無其他動作,恭敬退下。

    隨後其他官員例行公事般,有事無事的都出列啟奏,表明自己兢兢業業的確實為了大周勞心勞力了。

    承帝與這些臣子們相處十幾二十年,而他沒了年輕時的勵精圖治,對於國事也不甚上心,因此也習慣了這些官員在小事上打馬虎眼。

    左右動搖不了根基。

    承帝端起鑲金禦用茶杯,輕吹白氣喝口茶水,身旁的內侍總管桂公公一見承帝這般,當下便知承帝意思。

    多年侍奉承帝身邊,承帝一言一行,他都能即刻了然,否則他一小小太監,如何能爬到如今位置。

    桂公公清清嗓子,見無人在出來啟奏,正準備替承帝喊退朝,朝堂上,又有一人出列。

    桂公公無聲的張張嘴,無奈的又退下。

    承帝這會也有些不高興了,誰知道一眼望過去,竟然是國子祭酒張謀。

    國子祭酒掌管整個國子監,其重要性對承帝而言,能和兵權相比。

    國子監是大周最高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門,且還是大周的最高學府。

    當初聖祖亂世立國,百廢待興,急需大量人才,因此設立了國子監招收天下學子入監培養人才,且因為當時的國子監第一任主要負責人由聖祖兼職,後來天下人便把出自國子監的監生,稱為天子門生。

    但是發展到後來,雖聖祖早便廣開教育,但主要科舉人才還是大部分出自世家,便是因為世家有底蘊。且加之祖上萌蔭,子弟可直接致仕,因此朝廷大小官員普遍抱團,導致派係林立。

    皇室為了皇權集中,平衡朝堂勢力,後來便直接從國子監中選拔寒門人才充實朝廷命官,作為天子一派。

    因此國子監對承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國子祭酒便是他親自任命的,雖隻是不高的從三品,但其地位遠比其他的一些二三品高上許多。

    且因張謀其人,一是寒門子弟,二是出身翰林清貴,學識不凡,而且向來厭惡世家奢靡,不怎麽和世家打交道,又加之為人狂傲不羈,嫉惡如仇,性子又有些死板,因此當上國子祭酒前,為官多年多被世家官員排擠,在翰林坐了好幾年冷板凳,一身學識無用武之地。

    好在後來被承帝賞識,被他以強硬之態,生生的調到國子監,擠走上任出自世家的國子祭酒,成了如今的國子祭酒。

    張謀一朝飛黃騰達,也沒負了承帝的期望,不僅沒有被名利糊了眼,反而將國子監治理的井井有條,也把以往的腐敗無紀風氣一掃而空,一心教授學生,這些年也給大周教出了不少優秀學子,讓承帝不至於無人可用。

    但是張謀也確實太刻板公正了,性子直率又會說,一張嘴上下唇啟合一碰,句句如刀似劍,能把人說的心窩子發痛,就連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承帝,若是有不當之處被張謀看見,也會當庭不畏龍威,直言指出。

    這樣一位被教書埋沒的禦史台人才,承帝真是又愛又恨。

    見是自己的愛臣張謀,承帝再有不愉也隻得放下,和藹說道:“張愛卿有何事要奏?”

    心底趕緊思索了一番這些時日裏,自己有何不當之處是否被張謀瞧見了。

    被歲月打磨的更加儒雅,國子祭酒張謀揚著一張八字胡正氣臉,不卑不亢緩緩說道:“啟稟陛下,國子監孫司業年事已高,已告老還鄉,現國子監二司業缺一,還請陛下定奪,擇一人填補這一空缺。”

    國子司業是國子監的二把手,輔佐祭酒管理教育國子監,官職不大不小是個從四品下,但是在國子監的權利不可謂不大,雖然比不過祭酒,祭酒一職也根本不可能,因此司業便成了朝堂上諸多世家和皇子皇女各派係眼熱的官位之一。

    這眼瞅著好不容易有個空缺,猶如一顆魚雷,頓時在朝堂上激起千層浪,眾官員和皇子皇女們紛紛出聲,你一言我一語的為自家人爭奪這一空位。

    整個朝堂瞬間便成了菜市場,直吵的承帝腦仁疼。

    眼見各臣相互攻殲他人,愈吵愈兇,承帝額頭青筋鼓起,大聲嗬斥道:“都給朕安靜!你們這些人,啊?身為皇家血脈,身為大周百官,在奉天殿裏如此爭吵,爾等禮儀何在?朕之顏麵何存?聖祖陛下如何看之?”

    承帝連發三問,又搬出了聖祖名號,這真真的是被氣到了。

    百官這才有所收斂,或者說因為聖祖威名,心存敬意。

    皇子皇女們也才乖乖閉嘴。

    而一直閉目養神,充耳不聞朝堂之上一切事的蘇繼,此時卻突然微張雙眼,不著痕跡的抬頭望了望龍椅上空,高高掛著的那一塊牌匾。

    正是聖祖親筆手書。

    國泰民安。

    隻是如今,國不泰,民如何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周女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否不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否不言並收藏大周女官最新章節